梅 琳 罗西妮蒙,2
(1. 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2.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湖南 长沙 410000)
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要求,2019年版普通高中地理教材中新增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教学内容。地域文化是带有区域特色的制度和意识形态文化,城乡景观是城镇和乡村中的建筑、格局等可视的实体要素,有不同的尺度和类型。该节教材内容主要从城乡景观出发分析,对应的地域文化,而无论是城乡景观还是地域文化,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可研究性强。
鉴于相关的《文化地理学》课程在绝大多数师范类高校并未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开设,[1]且涉及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教育教学研究仍相当缺乏,目前该节内容对多数地理教师来说教学难度较大。另外,以往对地理教材的研究多从宏观上把握新旧教材的系统变化,而对具体章节教材内容的系统分析缺少理论和案例研究,对章节教学的参考性不强。因此,本研究引入系统论的分析逻辑对“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教学内容进行剖析,拓展教学思路和教学研究路径,以期为地理教师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策略提供较为及时的教学参考。
系统论在将研究对象看做复杂、开放系统的基础上,强调对系统的本质特征进行全面认识,包括从系统要素、内部结构、关联关系等角度展开研究。[2]对于“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开放系统的教学内容而言,教学要素是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教学结构反映系统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与特征,教学功能则是系统要素和结构特征的作用效应体现。
结合城乡景观及地域文化内涵,可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复合开放系统分为城镇景观系统、乡村景观系统和地域文化系统三大子系统,根据各系统的类型特征可对要素进行细分(见表1)。
表1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系统、类型与要素
(1)城镇景观系统要素
城镇景观系统要素包括城镇建筑景观、城镇格局景观、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等。①城镇建筑景观多为传统城镇民居、雕塑、建筑群、城市园林建筑等。城镇建筑景观由人类选址建造和使用,其建造初衷和理念能反映人类对地理环境利用和改造的态度和生存智慧,寄寓着历史文化传承的审美取向,是地域精神气质的物化象征。②城镇格局景观是城镇物质空间结构的大尺度体现,形成于城镇居民的长期生活实践中,反映了不同人类活动在城镇空间范围内相对固定的分布和组合,是地域规划和建设文化的突出体现。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城镇格局景观主要有我国古代都城(见图1)和国外特色城市格局(见图2)。城镇格局反映着规划建设者的城市建设思路、发展目标,表达了地域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协调方式,彰显着城镇整体的精神风貌。③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或革命意义的文物古迹的历史地段,是地域文化精神的体现。
图2 法国巴黎凯旋门一带
(2)乡村景观系统要素
乡村景观系统要素包括农业生产景观、乡村建筑景观和村落格局景观等。①农业生产景观是农业种植类型、农业资源类型等各类农业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组合,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是不同版本教材中展现较多的典型农业生产景观案例(见图3)。农业生产景观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乡土地域的人地价值观念、资源管理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地域风俗文化。②乡村建筑景观与农业生产活动相适应,是村民劳作之余的主要生活、休闲场所和家族文化传承场所。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乡村建筑景观主要有我国传统乡村民居(见图4)以及宗庙纪念建筑、历史建筑等。形式上与城镇建筑景观类似,具有外观造型、本土材质、特色构件等方面表现出的实体特征。乡村建筑体现了建造者身处原始自然环境中的生存智慧、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家族伦理思想和精神追求。③村落格局景观是村落环境的空间表达,是在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共同影响下村落整体空间形式的呈现,蕴含着村落的生产、生活和生态传统。村落格局景观表现为村落整体形状以及地形、水系、农田、街巷走向、民居等建筑的空间位置关系,多意蕴传统文化中的风水思想,具有文化功能、审美功能和便利实际生产生活的服务功能。村落格局景观是农耕文明人类生存经验的空间总结,反映了地域生产生活传统、人地协调观、文化传承的价值取向。
图3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景观
图4 福建土楼民居
(3)地域文化系统要素
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与地域自然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以海洋渔业为主的智利瓦尔帕莱索,当地渔民有利用彩色外墙区分房屋和指引船只靠岸的风俗;又如我国元阳哈尼梯田区,在以稻作农业为主的生产活动中形成了严格的分水制度和合理利用资源的人地和谐意识。二是与社会组织形态密切相关:如福建土楼,彰显了聚族而居的集体精神;又如封建社会的北京城,彰显了君主至上的封建制度。三是与本地居民的审美偏好密切相关:如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体现着当地居民崇尚质朴淡雅、“财不外现”的建筑审美偏好。四是和地域历史发展密切相关:如我国历史文化街区苏州山塘街,仍保留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文化底蕴深厚;又如西班牙古城托莱多,现代建筑围绕历史建筑,凸显了对历史的尊重。
总体上,地域文化可分为以风俗、制度为主的地域制度文化和以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为主的地域意识形态文化两大类要素。①地域制度文化要素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制度规范和体系,在形式上可表现为风俗、制度、礼仪、宗教等。②地域意识形态文化要素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在长期社会活动和相关实践中形成的对事物的观点、观念的总和,在形式上表现为群体人格、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
在系统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空间结构特征,城乡景观可以理解为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的统一体。首先,城乡景观表现为可视的物质空间,具有形状、轮廓、色彩等特征,通过建筑空间、道路空间等类型呈现实体结构;此外,物质空间的实体性使得城乡景观在社会生活中可承纳如居住、交往、参观等社会活动,因此,城乡景观又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空间;[3]与此同时,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对参与其中的人群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文化及心理上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城乡景观体验和理解,这些来自不同主体对城乡景观的解读共同构成了城乡景观的心理空间。
地域文化的层次结构更为明显。中外学者对文化层次结构的研究有着类似的观点,功能主义学派的文化人类学家Malinowski提出“文化三结构”学说,将文化分为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4]我国庞朴也提出了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文化三层次理论:外层是物,是人类加工过的物质现实;中层是心物结合部分,是形成的制度、规则、法律等;内层是心,是一种经过抽象的观点集合。[5]尽管阐释存在差异,但对于文化结构特征的内涵解析大同小异。而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其内涵和表现形式也可从地域物质文化、地域制度文化、地域精神文化三个层次进行分析。
将城乡景观结构与地域文化结构结合来看,不难发现两者有类似的结构特征。总体上,城乡景观结构体现为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由表及里的连接,地域文化结构体现为地域物质文化、地域制度文化与地域意识形态文化的层层递进,由浅入深(见图5)。其中:城乡景观的物质空间对应地域文化的物质文化,通过城镇和乡村的实体景观反映地域物质文化特征;而城乡景观的社会空间体现了人地关系构建过程中的制度文化特征;城乡景观结构所呈现的抽象心理空间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域精神文化的发展。由此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即透过城乡景观的物质空间,探求其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内部蕴含的地域制度文化与地域意识形态文化。
图5 城乡景观系统与地域文化系统的结构关系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内容具有典型的系统性特征,其教学要素与类型丰富,结构特征明显,将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功能充分渗透于教学内容中。
(1)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和区域认知素养是基本功能
城乡景观的形成依赖于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体现了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城乡景观是人类改造地理环境的产物,体现了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而与当地的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相适应的地域特色城乡民居、城乡格局景观、农业生产景观,体现着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人地和谐共生的观念,是体现人地协调观的生动实例和优质教学资源。同时,人地协调观作为一种价值追求,是地域意识形态文化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解读城乡景观感知人地协调共生的内涵、认同人地协调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形成尊重自然与和谐发展的态度,是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良好途径。
区域认知是一种认识地球表面复杂性的思维方式,通过将具体的城乡景观与地域、地域文化对应起来,能逐步帮助学生形成从空间—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与习惯。城乡景观的教学案例分散于不同的地域,与周围环境构成地域单元的代表,丰富的城乡景观案例能拓宽学生区域认知的广度;同时,城乡景观学习的落脚点在于其体现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本身是一个分区的概念,对地域文化内涵的挖掘和理解能加深学生区域认知的深度。总之,城乡景观和地域文化教学内容系统对提升学生区域认知的广度、深度以及在此基础上从空间视角认识世界的能力大有裨益。
(2)训练综合思维能力是核心功能
城乡景观和地域文化是拥有不同构成要素的整体,其学习是一个从理解要素过渡到理解整体的过程,体现了要素综合;从系统的动态性这一特性推演到城乡景观系统和地域文化系统,可知其是兼具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学习对象,动态性体现在对城乡景观时空演变、历史信息、时代内涵的解读中,体现了时空综合;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乡景观总会对应一定的地域文化单元,在地域文化的感知中获得地方性认识,体现了地方综合。在对城乡景观教学案例的分析与地域文化解读的过程中,对上述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探究,因此也从不同方面训练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提升地理实践力是导向功能
城乡景观拥有物质可视性、地域差异性和较好的可达性,相比其他教学内容,是地理实践活动和乡土地理教学开展的良好主题。教材中的城乡景观实例虽能满足基本教学要求,但教材本身有普适性的局限,不能兼顾学生对本地城乡景观和地域文化的感知。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在完成教材地理实践活动基础上,开发城乡景观和地域文化的乡土地理资源、开展相关地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设计城乡景观考察方案、实地观察等,既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又能在此过程中增进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理解。
根据一般系统论的理论观点,系统具有整体性、等级性、动态性等特性,结合对“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内容要素、结构、功能的分析,提出以下教学策略。
首先,注重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教学要素的尺度。《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中提示了“景观的空间尺度可大可小,大尺度的景观如一个城乡聚落,中尺度的景观如城市中轴线,小尺度的景观如村里的祠堂。”[6]据此,城乡建筑景观可视为小尺度景观,历史文化街区景观、农业生产景观可视为中尺度景观,城乡格局景观可视为大尺度景观。地域文化的空间尺度也有大有小,大尺度如国家,中尺度如城市,小尺度如村落和街区。在教学中要明确教学要素的尺度范围,避免误导学生形成片面的地域文化理解。
其次,强调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教学要素之间的关联。存在于整体中的要素,具有相互关联的内在根据,强调其关联性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内涵。存在于城镇景观系统、乡村景观系统、地域文化系统中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空间、时间、成因等方面的广泛联系,教学中要结合实例,突出教学要素间的关联,避免孤立地分析景观。
最后,把握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教学要素的动态变化。系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体现为系统内部的要素、结构状况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城镇景观、乡村景观和地域文化景观要素的形成都是基于一定地域范围内具体、长期的人类实践。随着实践活动的变化,各要素也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动态变化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要素随时间维度的变化,避免学生对城乡景观形态和地域文化的理解与时代背景脱节。
地理要素之间的综合化和地理知识体系的结构化,有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7]系统化梳理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的教学内容,体现了要素和结构相关联的重要性,尤其应突出教学层次和逻辑。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的要素与结构关联分析,首先应以景观结构为基点,厘清景观的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然后以地域文化结构为内核进行关联,景观实体的物质空间象征地域物质文化,社会空间对应地域制度文化,心理空间对应地域精神文化。城乡景观表象应是教学的切入点,教师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引导学生从直观感知景观过渡到地域文化内涵的挖掘和理解,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教学内容的不同要素与结构特征,能助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不同功能,但学科知识只是形成学科素养的载体,学科活动才是形成学科素养的渠道。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是实现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教学内容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中之重,教师需要结合学情精心设计,可参考的活动方式有观看相关纪录片、创设情境、问题驱动、研学旅行等。
乡土地理资源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功体验,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有典型地域文化特征的本地城乡景观作为教学素材,搜集资料设计教学。通过课堂导入、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使学生感悟、体验现实世界中的人地关系,使其成为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乡土情怀的生动课例。
本文利用一般系统论理论和方法对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划分城镇景观系统、乡村景观系统、地域文化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其要素、结构和功能展开研究。基于研究提出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教学要素之间的关联、尺度大小、动态变化。通过对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教学素材进行结构关联分析,增强教学逻辑性。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解读,设计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开发城乡景观的乡土地理资源,增强教学导向性。
在梳理不同版本新教材城乡景观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发现部分版本区分了城镇景观和乡村景观并将其分开阐述,部分版本将城乡景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阐述,对后者城乡景观案例的城乡属性划分有时则难以把握,特别是传统民居,比如徽派民居,既存在于城镇,也存在于乡村。“是否有必要确定一个城乡景观划分标准”“将城乡景观分类阐述还是归并整体分析”还要进一步探讨。另外,考虑到教学效率,并不需要对每一个教学案例都进行系统分析,可以选择经典案例,如各版本教材均选取的城乡景观案例作为重点,以达到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