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与学报审稿

2022-03-01 23:56:08毛运海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审稿人学术论文选题

毛运海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0)

一、什么是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的种类繁多。按研究的学科划分,有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还可以依次再细化;按研究的内容划分,有理论性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研究论文;按写作的目的划分,有交流性论文和考核性论文;按论证的方式划分:有立论型论文和反驳型论文,以及立论、反驳相结合的综合型论文,等等。无论何种类型的学术论文,它一定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是对某一科学领域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准确表述其研究成果的文章;或者是某一学术研究课题在理论性、实验性或实际观测上具有新的研究成果的科学陈述。

二、学术论文的选题

没有好的选题,就写不出好的学术论文。选题的问题意识来源于对既往文献的阅读、分析和研究,以及对现实问题的深度关注和思考。问题意识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在既有的研究成果中发现新的问题。选题时,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的。所拟定的研究结果是否有价值,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哪些成就,自己的研究是否有新的突破等。这些问题都必须在选题之初有所思考。其次,选题时要慎重考虑研究的具体范围。研究所涉及的领域有多大、可深入的程度有多少,所选题目应具备的支撑材料具有多少分量等。再次,要考虑到所选题目的质疑性在专业领域和社会层面是否具有再讨论或引起关注的空间,所采用的著录方式具有哪些学术优势等。选题确定之后,要力求论文题目精炼、简洁、准确,要充分体现题目的概括性。论述的核心概念在题目中应具有显著的位置。要避免题目模糊不清、表述混乱,最后导致连作者自己都驾驭不了的跑题现象。

三、文献的征引

学术研究离不开文献征引。文献既是前人的学术成就,更是学术传承和学术伦理的重要载体。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献。不仅要阅读这一问题在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现状,而且还要关注国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从而全面把握这一问题研究的基本状况。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前人研究中的问题,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找到新的突破口。其次,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献,即在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权威论著,并结合自己的研究选题,从切实需要的视角具体选择、阅读文献。在文献的使用上,不能有任何投机取巧、改头换面、张冠李戴的行为。必须老老实实吃透文献、严谨地征引前人研究成果。一定要去查找文献的源头,最好是原始文献。对于二次文献的引用就更加需要认真阅读和查对。要慎重采用网络文献和报纸文献。当然,权威的学术机构的网站、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网站,及权威报纸等相关文献完全可以使用。

四、学术论文的逻辑性

学术论文的撰写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论证的过程,而论证是一个严密的、严谨的逻辑思维过程。缺乏逻辑思维的论文便缺乏应有的说理性特征,也不会有论证的深度和广度。论证一定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感,从而形成立体的、步步深入的、层层递进的论证逻辑性。论证的缜密性既是作者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也是作者运用专业知识、驾驭佐证资料的学术技巧展示。学术论文的逻辑性是不是严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篇论文是否紧紧围绕核心论点展开论证。任何学术论文都有一个核心论点,因而在论证过程中就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核心论点展开,不能偏离跑题,所有的材料、所有的征引都是指向这个核心论点的。二是论文句式表达方式(特别是各级标题的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性。我们知道,概念是由词或词组来表述,判断是由句子来表述,推理则由复合句和句群来表述。当然,相互之间也有区别,不能说概念就是词,词就是概念;判断就是句子,句子就是判断。这两句话正说可以,反过来说就不行。此外,还有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关系问题。学术研究重在求真务实,研究者必须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五、学报审稿

学报审稿具有严格的审稿程序和具体的审稿要求。审稿人通常由专业或相关专业领域的且有一定学术成就的人士担任。审稿首先是从论文的政治观点、论文的语言与逻辑、论文的格式和参考文献著录等大的方面进行评估。然后再看论文的学术创新程度、核心观点的独创性、结构的合理性、论证的严密性,以及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审稿人在进一步审读文稿的过程中,重点在论文立论是否成立、论据是否充分可信、数据是否真实可靠等方面进行认真审视。一篇论文能够在以上几个方面过关,审稿人会继续从论文的先进性(即学术视野或技术水平在该领域所处的地位)、创造性(即学术思想、研究方法、成果新颖度)和实用性(即学术理论与社会实践的意义)等方面再加以评析和界定。审稿人在对论文作全面审读、评析之后会根据论文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具体的审稿意见。

从宏观上讲,审稿人在审稿时,首先是对作者及论文的学术规范进行全面观测和考察,因为学术规范是学术论文的生命。通过文章可以看到作者所从事的研究进程和学术水平,也可以窥见作者以文载道、正心诚意的学人风范。所以,学术论文作者必须要按照学术规范从事学术研究和学术论文撰写,而不能随心所欲地靠主观臆想或为现实需要而去拼凑文章。从微观上讲,审稿人会对论文的总体结构进行甄别和鉴定。主要是从结构上看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如头重脚轻、前后矛盾、顾左右而言他,甚至把没有直接关联的两个或多个问题放在一起来讨论等现象。其次是对论文句式和表述方式进行斟酌。此外,审稿人也会对相关数据的来源和真实性进行相应核对,主要看文中采用的数据是否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数据是否具有支撑论点的重要作用。

六、如何看待审稿意见和修改意见

审稿人也有自身专业和学识的局限性,所提出的审稿意见不被作者认可也是常有的事。但在通常情况下,绝大部分作者是认可或比较认可审稿意见的。审稿人提出的修改意见越具体、越详细,说明该论文的可取之处越多,采用的几率越高。如果论文没有任何新意,审稿人不会对该论文提具体的修改意见,而是直接予以否定。总体上讲,审稿人根据学报的综合性定位和相应专业的需求,从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出发,视野相对要宽阔一些,看问题的角度相对要独到一些。审稿时一旦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即便论文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会以“救活”的心态去认真审读。因此,所提出的修改意见也往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作者一般按照修改意见对论文进行集中梳理、调整布局、查漏补缺、纠偏补正,尽可能地满足修改意见的要求,基本上可以达到在学报发表的水平,后期责任编辑也会对论文再作进一步的技术处理。另一方面,作者如果认为审稿意见不符合自己论文的实际,不同意审稿人的意见,完全可以予以回复,表明自己的观点。诚然,审稿人也会在尊重作者意见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交流和探讨。

七、结束语

学无止境。学术论文撰写是作者提炼学术思想、检验学术功底和锻造学术成就的过程。学报既是集中展示作者学术成果的重要中介,也是集中体现一所院校科研实力的重要窗口,而审稿人则是连接作者与学报的桥梁和纽带。因此,作者与审稿人之间必须加强学习和交流(即便是匿名审稿)。再好的学术论文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审稿人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宽阔的视野和慧眼识珠的本领,具有敏锐洞察学术领域前沿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信息的能力,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学术论文的创新之处。

我院学报已经走过光荣而艰辛的20年,成果丰硕、影响巨大,是学院最重要的科研阵地和学术载体。因此,学报应真正成为繁荣学术、倡导创新、服务社会、培育新人,进而引领科研方向、促进理论成果转化的平台。恰逢新时代,学报之幸,学人之幸。

猜你喜欢
审稿人学术论文选题
《中国免疫学杂志》特约审稿人名单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系统医学(2023年18期)2024-01-10 01:57:20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系统医学(2023年13期)2023-10-26 04:04:08
《军事护理》2021年度优秀编委、审稿人
军事护理(2023年1期)2023-01-19 01:41:04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系统医学(2022年17期)2022-11-07 09:23:50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系统医学(2022年2期)2022-05-05 07:10:46
特约审稿人遴选通知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24期)2019-12-17 11:49:30
谈诗词的选题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6期)2019-07-30 08: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