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耀增
(陕西省民俗学会,陕西 西安 710062)
合阳县地处陕西关中东府,东临黄河,北依梁山,西以大浴河与澄城为界,南与大荔接壤。金水和徐水两条大沟把合阳分隔为三大块,人们习惯上将金水沟以西的地区称为“沟西”,相应地将县城以至黄河塬畔称为“沟东”,将徐水沟以北的百良塬叫作“沟北”,当然沟北的人称徐水沟以南的坊镇地区为“沟南”;“南北”二字当地人口语读如“廊不”,附近的韩城等处方言“南北”也读如“廊不”[1];邢向东《陕西省的汉语方言》[2]把合阳、韩城等处方言划到了中原官话汾河片。
合阳民间俗语云:“澄县六月炸,合阳七月搁不下。”这句俗语中的“炸”与“搁不下”指的是金水沟西与澄城县毗邻地区的追往会,“炸”与“搁不下”意谓追往会的气势。“追往”,应当是“追溯(追忆)以往”的意思。追往会与庙会不同,会期选在农历六七月间地里农活相对较少的时候,强调人际关系的重温和强化,从其举办地域的广泛,举办时间的集中,还有参与人数的众多和气氛的热烈上,都为合阳其他地方交流会所少见。对于金水沟西一带的民众来说,追往会是跟过年一样的重要节日。家家户户早早地打扫房屋、拆洗被褥,为窗户上糊新纸,家庭主妇还要蒸白馍,备饭菜。2013年七八月间,笔者对合阳金水沟西的追往会作了集中的田野调查。
追往会实质上是澄城、合阳两县都有的民俗。大浴河是两县的界河,追往会就分布在大浴河两岸的村庄,西至澄城的县西河,东到合阳的金水沟。合阳追往会涉及王村镇、和家庄镇、金峪镇三个镇。在这东西宽约11 公里、南北长约16 公里的地域内,有追往会的村庄共17个,最南边的是和家庄镇秦城村,最北边是金峪镇防虏寨村。还有一些亦有追往会的村庄或因会期与核心区域(姑且这样称呼)相距较远(比如在农历六月上、中旬),或立会时间较晚,因而群众暂时还不把它们看作传统的追往会。在这17个村庄中,属于和家庄镇的有秦城、和家庄、井溢东坡(原先亦属王村镇)和北渠西四个村庄;属于金峪镇的是防虏寨(今称方寨)和雁村两个村庄,其余11个村庄全属王村镇管辖。
从会期上讲,民间的说法是:“樊庄起头,柳池洼落尾。”农历六月廿五日从樊庄开始,接下来依次为:六月廿九日南王村;七月初一日井溢村;七月初三日运庄;七月初五日北渠西、防虏寨;七月初七日中王村、北王村;七月初九日秦城;七月十一日井溢东坡;七月十二日管家河;七月十三日和家庄;七月十五日崄泗、北蔡庄;七月十七日南蔡庄;七月廿一日雁村;七月廿三日柳池洼结束。前后延续近一个月。从日期上看,除了管家河七月十二日是双日外,其余村庄均为单日,单数为阳数,近年新立会的村庄在选择日期上也沿袭这一传统。
合阳民间习惯把庙会称为“赛”或“赛会”,过庙会称为“过赛”,以拜祭神灵为主,而把不以神的名义过的会称为“古会”,追往会自然属于古会的范畴。有追往会的村庄将过庙会和追往会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该村庙会与追往会都有,但不在同一天,各过各的,互不冲突。比如南王村既有三月三的玄帝庙庙会,也有六月二十九的追往会。过庙会时外村的客人到庙上拜祭,不一定要到亲戚朋友家去,但过追往会时都必须走亲戚。二是庙会与追往会的举办时间可能在同一天,那么两种会的内容就要兼顾。“有戏就有赛,没戏就没赛”,如果当年不过赛(不举行庙会)了,但追往会依旧,亲朋好友照样来。
从调查材料分析,追往会应该是因群众的需要而产生的。首先,出于人际关系的需要。从春节拜年见过面到夏收大忙结束,时间已过半年,乡亲们平时农活忙见面机会很少,借过追往会亲戚会面、朋友团聚,使亲情、友情得到进一步巩固、加深。其次,调整生活节奏的需要。“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前后延续一个多月的“三夏”大忙,乡亲们确实感到疲惫不堪,极需放慢生活节奏,让身心得以放松。第三,举办追往会的村庄都要请戏班唱戏。当地民众尤其热爱看戏,看戏是其重要文化娱乐方式之一。
金水沟西的追往会在长期的延续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追往会着眼于人,通过“追往”的方式达到维持亲友来往和感情交流的目的。追往会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重要亲戚必须到,如果未到,便视为“要断亲”。真的有要事脱不开身,必须让人捎话说明原因,并把馍装进小笼笼一并带上,“追往馍”到了就不算缺席。如果该村有几门亲戚,或原先的一家分成几家,在过去客人是家家都要去的,且到每家都要吃饭,否则会产生厚此薄彼的误会。近年来这一习俗有所改变,提前约定亲人们在某一家吃饭,次第轮流,但给其他各家的礼物是一定要分发的。如果碰到订了亲却未过门的媳妇,追往会前男方一定要请媒人通知女方来参会,且要准备相应的礼物。
追往会是修复亲友关系的催化剂。有时亲戚之间有了矛盾,追往会上客人走时,主人却不掏客人所带来的追往馍(俗称“不掏馍”或“不丢馍”),意思是不愿再来往。此时就会有来客中的长者或说和的人出面化解矛盾,第二年照常走动。
追往会是一种完全无人组织的、以各家各户为单位活动的民间节日。各家各户依照到客人数、经济条件酌情安排。追往会与庙会不同,庙会有固定的组织与流程,比如秦城的“銮驾会”负责安排庙会期间的“摆庙”等一切事宜。追往会的安排相对自由随意,即使是请戏班的大事,也是村民自愿张罗。
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季节性强,“地里活忙张的时候,你就是耍活龙,也没人去看”(农民的话),而农历的六月下旬到七月,恰好是农活相对清闲的时候,此时夏收已全部结束,秋种的时间还未到。虽说三伏已近尾声,但酷热仍未散去,人们只在早晚干活,中午正好用来走亲戚、看朋友,畅叙友情。
合阳民间一年到头有五个重要节日,但走动的对象有所区别。拜年与“看忙罢”是“小看老”,晚辈探望长辈;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是“老看小”,长辈给晚辈送节。这仅仅发生在亲戚之间,朋友间来往极少。追往会则不同,亲戚自不必说,同学、战友、同事均可到场,即使是农村人俗言的那种“拐弯子亲戚”“挂码子亲戚”(即亲缘关系很远)同样能来。来的人越多,越能显出这一家旺盛的人气,越能得到左邻右舍的羡慕和称赞。
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交谈是一种美好的体验,俗称“拉闲话”“谝闲传”。无论是生产知识和技能,还是国家大事、农家琐事,人们都非常珍惜这一难得的交流机会,争先恐后地表达着自己的见闻与看法,既交流了感情、沟通了思想,又传递了信息。
合阳是一个传统农业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过去农村人最大的文化享受便是看戏,他们的伦理观念、历史知识绝大部分是从看戏的过程中得来的,而追往会这种形式,恰恰为群众提供了欣赏戏曲艺术的理想场所。过追往会时请来戏班,一天的会就会变成两天或三天,无形之中延长了村民欢乐的时间。经济相对宽裕的大村庄请的是秦腔、同州梆子以至山西蒲剧等大戏,其他村也要请合阳提线木偶戏班子来唱一台戏(合阳民俗,两天三夜共五场戏谓之一台),还有请同朝(同州、朝邑,今归大荔)皮影戏来助兴的。所演剧目当然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
追往会虽说主要内容是亲戚见面,但商品交易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会上既有以此为职业的商贩,也有卖瓜果蔬菜、编织手工的农民。卖吃食的分外忙碌,因为亲朋相见,少不了吃一碗当地特有的踅面、饸饹、凉粉或油糕等当地特色美食。
客人“追往”时所送礼物分三种:一是敬长辈的油馄饨。馍四周卷起一个前低后高的沿子,里面包的是清油、芝麻、花椒叶等,或者是油包包,内容相同,只是外形像捏包子一样从四周拾起,中间形成一个嘴,有的还给嘴上夹一块肉。吃起来特别油,特别香,以表达晚辈对长辈的孝敬之心。要去的亲戚家中有几位老人就带几个追往馍。二是给平辈的,称为“瓜瓜”。在大馒头的表皮上用专用的木梳“拢”出花纹,类似石刻中的线雕。也有人不包外皮,而是把两个蘸上油与调料的油卷子摞在一起,用筷子从中间一压,叫作“油集子”,外形虽欠美观,但吃起来油香。三是送晚辈的娃娃馍(只一个娃的头部,亦称“脸脸馍”)以及鸡、鱼等动物肖像馍。主人在接受礼物时并不全部留下,俗称“掏馍”,而是为长辈和晚辈各留一个,称为“掏两头”。掏馍之后还要回赠9个或10个点上红的小馍,亦称“圆馍”。改革开放之后,追往会上人们改送各种奶制品、饮料以及糕点之类,或者再买些油糕、甑糕、水果一并带上。而主人的回赠仍然是传统的小馍。因为小馍用酵面蒸成,口感好,仍然备受人们的喜爱。
招待客人的午饭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喝酒菜,过去只不过是一个用油炸豆腐丝、豆芽、粉条、肉片拌成的酒碟子,喝两杯酒了事,接下来是饭菜,九碗,与合阳传统的十碗饭同样,不上丸子,嫌不吉利,因为“丸”与“完”谐音。也有的地方上六碗菜,说是“六六大顺”,而不上七碗或八碗,因为合阳风俗“七龟子(乐人),八戏子”,龟子与戏子都是从事下贱职业、被人看不起的人,是一种数字忌讳。吃饭时吃小馍,喝茶。如果是未过门的新媳妇或新女婿来,还要煮馄饨(一种面食,样子像小元宝),寓意浑全、圆满。
现在招待客人吃饭仍遵照先喝酒后吃馍的传统,但内容已大大丰富。喝酒菜既有牛肉、耳片、变蛋、花生米等凉菜,还要炒五盘、六盘或九盘热菜。其中两道菜颇具合阳特色。一是酿肉。酿,在合阳方言中读如“让”;说是“肉”,却是用面做成。把小馍去皮,揉成小馍花,加上面粉与少许粉面、鸡蛋清、葱花、盐等,搅拌均匀,拍成一寸来厚的饼状,上笼蒸熟。端出来后在表面涂一层鸡蛋面糊,再上笼蒸一次即可。吃时切成筷子薄厚的长方形片状,装碗后添点汤上笼加热。二是鸡蛋泡泡。把鸡蛋打到碗内搅匀,加适量白面,放葱花、酱料,搅成糊状,用筷子夹成小块在热油中炸熟。吃时装碗添汤(干的亦可),加热即可。
追往会在西安也有。杨景震主编的《中国民俗大系·陕西民俗》[3]194叫作“油塔会”,孙立新等主编的《关中民俗》[4]156-157叫作“村会”。《关中民俗》指出:“村会”的区域主要在周至黑河以东到蓝田、渭河以南,包括过去咸阳市秦都区的渭河以南地区(如今归西咸新区)。《关中民俗》提及的“长安、户县六月炸”或“七月炸”跟前述“澄县(澄城县)六月炸,合阳七月搁不下”如出一辙。从关中地区这一特殊的民俗现象来看,追往会是农业经济下农民增进感情、调节心理及文化娱乐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