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华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教务处,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要求:“健全‘德技并修’育人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到2023年遴选10000个左右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思政教育案例[1]。”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思政教育案例的基础。课程思政建设就是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2],寓德于教,寓教于乐,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中,创新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凝练和塑型教学模式,形成具有推广示范价值的案例,提升课程教育教学和育人质量。
党的十九大首次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系统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在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如何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首先,教师要深入学习三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领会文章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3],结合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等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核心内容和方法论,真正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汲取理论精华,“学懂弄通做实”,内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4],这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目标。
职业院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要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教育资源,在深入分析学生现状和需要的基础上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创建深受学生喜爱的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社会、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在亲身体验中了解国情、区情和社情,将理想信念深深植入学生的言行中。同时,学校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奉献社会,提升自我;通过勤工俭学活动,积累工作经验,获得生活补贴;通过暑期“三下乡”活动,了解社会民情;通过顶岗实习活动,锤炼专业技能[5],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
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职业院校要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程,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工程,通过诵读、书写、讲解等文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结合区域特点和学校的办学定位,还要开设中华传统技艺课程。职业院校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四个共同”理念的教育,即“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形成具有区域和本校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体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夯实依法治国群众基础。”职业院校要开展宪法和法治教育课程,开展系列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案例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本质内涵、逻辑特点和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要将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有机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6]等教育教学活动中。专业课程要结合行业法律法规,开展以案说法等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
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要从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等6个维度进行系统化设计,结合不同专业课程所蕴含的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确定1~2个维度,利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教育教学实践平台,通过引领、建构、转化、巩固和提升等环节,使职业教育学生形成健康的职业人格。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从班风、学风建设入手,帮助学生树立高远务实的职业理想,做好“人生出彩”的职业发展规划,通过企业生产实践,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围绕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职业院校只有从学校层面、专业层面、课程层面、教学层面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系统化规划及设计,从师资培养、教育教学研究、育人质量评价等领域进行制度体系建设,学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才能取得成效。
学校要依据办学定位,确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方向,制定课程思政建设管理制度,遴选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创新团队,拟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目标和绩效评价标准,开展系列校内课程思政建设培训、交流、观摩等活动,定期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成果展示、研讨凝练等活动,形成激励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制度环境。
专业层面要形成“全面覆盖、相互支撑”“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思政育人体系,要基于不同类型课程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思想政治课要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基础课和专业课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宪法法治教育,专业实践课要确立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和劳动教育。
要依据课程技能、知识的特点和教师特长,在专业教研室的统一策划下,选取专业层面的1~2个思政元素点,进行系统性、连贯性、时效性的挖掘及设计,要结合学生未来所从事工作的职业素养要求进行挖掘;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工匠精神要素、产业发展要素和学生成长与创新发展要素中进行整理,将确定的思政元素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标准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等方面,贯穿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设计等环节[7]。
课程教育教学层面要解决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层次递进问题和一体化设计问题,每门课程围绕1~2个思政育人元素,聚焦学生情感和态度形成过程,通过“关注—喜欢—依赖—控制—顺从—感恩—支持—奉献”或“形成主见—发现不同—取长补短—创造创新—化繁为简—方法论—一览众山小--晶莹通透”等渐进教学活动过程,逐渐使学生从关注到形成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使课程思政育人真正取得成效。
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构成了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同类型的课程,其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等都不尽相同,其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也呈现出不同特点,这里我们用案例的方式进行展示。
以“数学模型”课程为例,确立了“爱国、爱党、爱校、爱专业”的思政育人目标。以新冠肺炎在不同国家流行的数据为切入点,利用微元分析法建立SIR模型,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求解SIR模型获得预防手段,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SIR模型的拓展,增强学生勇于探究的科研精神和培养学生“四个自信”。
以“工程制图”课程为例,确立了“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责任担当精神,技术精湛的工匠精神”的思政育人目标。以“阐述图”为切入点,“阐述图”是简练的宇宙,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渗透了人类对宇宙奥妙的探索,对科技的探求;符合自然规律,珍惜生命,热爱环境,和谐相处,是生命共同体应该遵循的法则;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创作产品,我们可以展现创造美好未来的愿望,展现设计者的劳动价值、设计产品的使用价值、设计者的人生价值。
以“广告文案写作”课程为例,确立了“爱国情怀、爱家情怀”的思政育人目标。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公益广告——《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为切入点,广告中,从北国边陲到南方都市,从贫困山区到经济特区,从广阔乡村到繁华都市,从军营到学校,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中华儿女同升一面国旗,这则广告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讲授这类案例时,结合思政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唤起学生爱国爱家的思想情怀。
以“互联网金融营销”课程为例,确立“价值观念、责任意识、使命感、竞争力、营销道德、自控能力、营销操守”的思政育人目标。从对不良“校园贷”危害认知方面进行思政教育;从行业角度出发,呼吁互联网金融相关从业者加强放贷审核管理,增强责任意识,培养良好且可循环的贷款环境;作为“互联网金融”专业的学生,未来从事的行业很可能涉及此类信贷公司,熟悉我国法律对年利率的相关规定,恪守职业操守。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贯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社会主义办学方针,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7],培养具有“四个服务”意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通过职业院校长期的课程思政建设,形成系列“立德树人”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思政元素调研分析报告、“德技并修”课程教学标准、“五育”学生学习活动实施方案、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实施成效报告、课程思政育人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和课程思政育人教育教学视频资料,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课程思政示范课、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思政育人案例。
任课教师深入研究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研究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同专业其他课程思政教育实施的情况,从课程内容中挖掘独特的行业价值、历史内涵、文化诉求;从课程实践中分享独特的学习经验、人生体悟、事业感受;从课程背景中挖掘代表人物不畏艰苦、勇攀高峰的精神和追求卓越、不懈奋斗的光荣历程,创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使教师成为自我教育者。
通过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实践,润物无声地将播撒信仰火种、点亮真理强光的中国共产党史融入学生大脑,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内化为学生言行,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转化为学生成长原动力,使学生坚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心,坚定了“强国有我”的责任感。
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建设工程,只有在学校党委的全面领导下,建立课程思政建设的制度体系和绩效评价机制,建立课程思政建设的经费支持保障机制,建立课程思政建设的培训交流研讨机制,建立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研究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教学环境,课程思政建设才能取得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成果,才能办出让人民满意的高质量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