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主题教学模式初探
——以《猫》所在单元为例

2022-03-01 19:19余招琴
关键词:动物文本文章

余招琴

(苏州胥口中学 江苏苏州 215000)

单元主题教学是指教师以课程标准为指向,在“主题”的引领下,将单元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使文本内容和课外资源综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的教学形式。它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发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基于此,本文将致力于从单元主题教学的需求现状进行论述,并对期望达到目标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阐述。

一、单元主题教学的现实需要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十分注重单元主题教学,在选文时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既注重语文要素的习得,又体现人文主题,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又强调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强调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着重于强调单篇课文教学,注重对单篇课文中重点内容、字词句的理解,忽视了文本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文本背后所包含的意蕴。

单元主题教学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目的性,教师应在明确单元主题的基础上,将零散的学习内容纳入教学框架中,将课内文本和课外文本联系起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单元主题教学,不仅有助于教师深入解读文本,而且可以拓宽学科宽度,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感知和审美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极大的帮助,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它的价值并运用到教学中,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单元主题教学的原则

《教学论》中曾经说到,“把教学原则理解为一种应用性的原理”,在单元主题教学实践中,为了加深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以期达到最优教学效果,教师应遵循以下三个教学原则。

1.细读文本原则

朱熹说过:“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其味也。”语文学习在于细读,经过仔细推敲和反复思考,方能读出文本中的味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只有通过反复推敲文本语言,挖掘文本中所报包含的意蕴,才能实现对文本的把握,深化自己对文本的认识。因此,在单元主题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遵循细读文本原则。

在进行单元主题教学时,教师在面对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时,需要引导学生让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这些词句,体会这些词句背后的深层含义。例如,《狼》作为一篇文言文,文章情节曲折生动,但语言却十分简练,如“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寥寥几句话,将狼的动作、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狼的狡猾形象跃然纸上,值得让学生仔细品读、推敲。

细读文本,最终是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最终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所以,我们在进行单元主题教学时,除了要反复推敲文本的语言之外,也要引导学生挖掘文字里所包含的深层意蕴。例如,在教学《猫》时,通过重读“我心里十分难过”一段,指导学生感悟出此时作者心中的沉痛之情。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品析文本来把握作者的情感,在学生的朗读、品味和理解中,一种丰富的情感在朗读和品析中无声无息地流淌着。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从文中的“我”妄下断语打死猫的事件获得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而是要弄清事实和对人对事不能存有私心,要关心同情弱者的情感体验。

2.贴近生活原则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是和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学科,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学科。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拘泥于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而忽视了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实践的关系。因此,教师在单元主题教学中,要让主题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主题教学生活化,最终使语文回归生活。

例如,在学习《猫》所在单元文章时,我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了“奇妙的朋友”的活动任务,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和在家的时间,对家中的动植物进行观察练习,记录他们的习性和特点,感受它们的生命力与活力,并完成了“我的奇妙朋友”的作文。在这种真实体验的感召下,相信学生更能体会到动植物的魅力,对人与动物、与自然的关系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

3.提炼整合原则

单元主题教学下的课内外整合阅读是“大语文观”发展下的必然趋势。在进行初中语文单元主题教学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要注意教材文本、课外资源的整合,最终使得主题教学成文不可分割的整体。

例如,以人与动物关系为主题的文本《猫》《动物笑谈》《狼》和《白猫王子》《狼行成双》,我们在整合前,已经让学生对自家的动物进行观察,记录他们的特点和习性,然后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让学生初步感知动物的可爱与活力。再以《猫》为例,思考:为何作者笔下的猫那样可爱,但他却再也不养猫了?挖掘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深沉意蕴,揣摩人物的思想,体味文中的描写,理解作者对猫的那种诚挚的歉意。

三、基于单元主题教学的策略及途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1]。教师在进行单元主题教学时,应当以“主题”为中心,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我们以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为例,从导语切入,明确教学主题和重点、探究文本,丰富教学内容和主题拓展,彰显生命情怀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单元主题教学实践。

1.导语切入,明确教学主题和重点

在单元主题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单元导语,以便让学生在明确学习主题和学习重点的情况下做好预习工作,以便更全面更深入地感知和理解文本内容。

在教学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之前,笔者先引导学生阅读和概括单元导语的内容。本单元导语为:人与动物,他们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动物的欣赏、对其命运的关注,有的表现了人与动物的矛盾冲突”。人文性教育的意义是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增进对人和大自然关系的理解,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和反思,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学生的学习重点与方法是学习默读;边读边思考,勾画出重要语句或段落,并学做摘录;在把握段落大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在明确了单元学习重点之后,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语文学习,在文本解读的环节中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2.探究文本,丰富教学内容

在单元导语的引导下,我们首先关注文本的内容,在这一单元中,多篇文章都是围绕同一个主题,即人与动物的关系展开,所以更加具有交叉与比较阅读的价值。通过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运用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1)品读不同文本中的生命之趣

这一点单元选取的三篇文章中,《猫》一文中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给我们介绍了他三次养猫的经历,用质朴平实的语言将猫刻画了三只灵气十足的猫,同时借三只猫的亡佚来表达作者对于生命的关注和思考;《动物笑谈》里,作者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小水鸭和大鹦鹉可可的趣事和笑话,为我们刻画了可爱的小动物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动物的欣赏和喜欢;《狼》作为一篇文言小说,篇幅短小,情节曲折,以短小精悍的语言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刻画得淋漓尽致,写人与动物的争斗,体现了人与动物关系的另一面。三篇文章中作者对待动物的态度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地,文中的动物都带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和个性,都展现出了生命的鲜活,表现了作者对人与动物关系、甚至于对生命的关注和思考。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可以感受作者笔下不同动物的形象特点,感受自然界动物的生命之趣,同时也可以将其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联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动物习性和特点,学生可以通过文字或者图片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观察所得,由此激发他们对文本阅读的兴趣,并在观察中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也为之后的议题讨论奠定基础。

(2)多篇文本比较而来的议题讨论

在理解了文本内容之后,把握动物特点和个性之后,教师也应该关注作品的内在主题。

教师可在对作品的解读中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作品的主题,在这个过程中引发学生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从而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比如,这一单元的主题为“人与动物”,所以除了《猫》《动物笑谈》和《狼》之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还引入了《小狗包弟》和《大雁归来》这两篇文章,并将“人与动物应该以何种方式共存,谈谈你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看法”作为学生探讨的重点问题,教师则注重引导方向,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补充,我们可以从“人眼中的动物”“动物眼中的人”和“人眼看人”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作者笔下的猫是活泼的、有趣的或者是孤僻的、懒惰的,小水鸭和大鹦鹉是可爱的,狼是狡诈的、阴险的,狗是有情义的、有特性的;在这些动物身上,都具有人性的优点和弱点,这一点和人类是共通的。由此,引发学生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新的思考,面对这些蓬勃生长的生命,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而不应该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伤害他们。

同时,面对作者对于这些动物的态度,无论是对多年前被自己伤害过的动物的忏悔、自责也好,还是凭借热爱专注忘我地进行动物行为研究,都体现了人身上珍贵的品质,让学生对“大写的人”有更深刻的认识。这一轮“议题讨论”学生情感态度得到进一步的熏陶和浸染。

(3)写法感悟:突出写作中心

在明确文章的主题之后,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些篇章中用到的写作手法,在这一单元,几篇文章都属于同一个写作主题类型,即通过巧设线索,表现中心来突出文章中心,所以文章更加具有比较阅读的价值。

比如在《猫》中,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养三只猫的经历,但是在写作时,作者以自己对猫的“感情”为线索,前两只猫虽然可爱,但是他们的亡佚都属于偶然的因素,对我的情感冲击不大,所以略写;而第三只猫的受屈和死亡却引起了“我”深深的自责和反思,所以作者用较多的篇幅来写。这样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地选取材料、组织文字,中心会更加突出。《狼》一文,叙述了人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结尾以议论的形式点题,突出人的智慧。在对文章写法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学会记叙文可以选择某一事、物将文章的素材串联起来,使得全文上下一贯,结构严谨,文章中心突出。明白了这些,学生也就学会了在写人和写事时应该围绕主题展开,选取能够表现主题的事件进行写作,同时也为以后的写作练习打下基础。

3.主题拓展,彰显生命情怀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学习文本的过程,说到底,就是学生和文本、文本作者、教科书编者和教师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文本和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丰富他们对生活和生命的理解。

比如,在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中,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文本作者进行对话,

相信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动物,重新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感受生命之趣,体会文本中展现出来的生命情怀,也能更加地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通过这样的指导性阅读,学生可以认识到人类诗意的生活在大地上,而动物则诗意地栖居在大自然中。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儿女,动物和人类一样拥有在地球上安定生活的权利,敬畏自然是人类正确的生存态度,人类亲近自然、与其他动物友好相处,是地球宜居环境存在的保证。

在此之后,笔者告诉学生:语文学习不仅是对文本内容和写作技巧的分析,还要把握文本主题,能将文本与生活相联结,对文本中所涉及的内容有真正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即不设限地从任一角度对文本内容进行把握,无论从何种角度,只要能引起我们的感触和思考,即可进行研究。只有这样,语文学习和阅读的价值方可发挥到最大化,真正做到熏陶人、培育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学生的思维、阅读和审美能力、眼界和心胸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拘泥于单篇课文的教学,而应该拓展学科的宽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加丰富的内容,单元主题教学则是适合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地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动物文本文章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