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视角的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策略探索

2022-03-01 19:45:23张淑芳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鲁迅德育语文

张淑芳

(甘肃省和政县西关小学 甘肃 和政 731200)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正确认识世界和社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主要来源是教师和教材以及自己的生活体验。教师在教学中要选取课文中适合学生的课文素材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挖掘教材中具有德育教育的素材并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从阅读素材中的人物和故事描写中促进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1 小学阶段德育教学的重要性

1.1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小学阶段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时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文修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认识到小学生在这个阶段的社会阅历比较少,生活经验不足,需要外界正确的引导。但是同样因为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对社会的认知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更容易接受教师和家长的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及时发现并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思想。

1.2 道德品质是学生立足社会的根本

学习虽然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优良的道德品质和个人情操也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看到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诱惑和干扰,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坚定信念。学校是学生接受文化知识和品德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观念以及教师品德对学生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为学生提供德育知识的培养,促进学生德育品质的形成。

2 语文学科与德育教学相结合的优势

2.1 语文学科具备道德教学的性质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社会性的综合学科,其中包含着与社会生活、文化发展、科技创新等多个行业的阅读素材,其中与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教育有关的课文十分广泛,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相符。学生在课文学习中能够感受到爱国情怀、尊老爱幼、艰苦奋斗等具有深渊寓意的优秀作品,在古诗词教学中感受文人墨客寄托其中的山水之情友人之情,在寓言故事中感受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课本是学生开展道德学习的重要平台之一。

2.2 能够丰富德育教学授课方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课堂注意力有限,他们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只注重课本知识,让学生在课本中生硬挖掘其中的德育知识,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丧失对德育学习的探索欲望,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小学语文中的教学形式上多样化的,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多样的教学措施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提高课堂参与积极性。德育教学中的知识与语文学科的有机融合能够中和两个教学内容单独教学的枯燥性,让学生在一门学科的学习中感受到两门学科的快乐,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中德育知识的接纳能力和挖掘能力,实现语文和德育教学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学的策略

3.1 从教材中提炼德育素材

语文课本中的包含多种类型的阅读素材,这些素材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分析写作手法和文章结构,积累好词佳句的重要内容,更是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从中感悟到积极向上的人物品质和道德素养的重要来源。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的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比如在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十二课《为人民服务》教学中,教师先为学生准备几张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些人做的事都是为了谁,并且说一说理由,学生在教师准备的图片中看到了正在街头执勤的交警、在抢险一线的武警官兵、在风雪中检查线路的工人等等,学生首先观察他们的职业,然后根据图片中这些人正在做的事发现他们都是在为了大家正常的生活在努力,所以可以说他们是为了我们,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教师在学生发言结束后总结道:是的,他们就是最可爱的人,为了大家的幸福生活舍小家为大家,不怕苦不怕累,不惧个人安危为人民服务。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名字就叫《为大家服务》。接着教师向学生提问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做为人民服务? 学生纷纷回答听过。教师接着问学生:那么大家指导这句话是谁说的,又是用来说谁的呢? 学生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思考文章中这句话的出处和说话的主人,并且总结一下在文章中毛主席一共讲了几个方面的问题,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寻找答案。然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在阅读中寻找的答案和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学生集思广益,相互交换自己已有的信息,然后总结出如下五个方面:毛主席在纪念一名普通的战士张思德,在他的追悼会上的一篇演讲。主要讲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军队的宗旨、人死的不同意义、为人民服务要坚持到原则、为人民服务要互相关心、爱护,最后是这个追悼会开展的目的。教师在表扬学生之后,带领学生详细分析文章中的几个关键句子,深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含义。比如文章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学生可能会不理解为什么人的死会比“泰山”还重。教师为学生解释这句话的出处,是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说的是人免不了一死,但是死的价值不同,那些为了人民正义事业而死的人,价值比泰山还重,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人的死,比鸟的羽毛还轻。教师接着让学生分析张思德,张思德只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他的一生都在为人民服务,他为了救自己的战友牺牲了自己,因此毛主席夸赞他。

学生在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对“为人民服务”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对我们国家和人民军队的职责以及保卫人民安全,建设祖国事业的决心和信心有了深入了解,在自己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也要成为一个为正义事业、为人民事业奉献的人。

3.2 了解写作背景增强德育效果

语文阅读中的情感表达和德育教学需要学生处在作者当时的情景中感受,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设身处地的站在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中思考作者当时的相思所想,感受作者从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情感。

比如在六年级上册第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中,教师首先为学生介绍一下鲁迅先生,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留下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的文学作品。然后教师为学生展示鲁迅先生的画像,让学生认真观察,然后说一说从鲁迅的画像上能够感觉到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画面上鲁迅蓄着胡须,带着圆框眼镜,一身长袖衫配上他严肃的表情,让人觉得他满身正气,丝毫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压迫。然后教师让学生阅读文章,找出其中能够描述鲁迅先生的人品的话,文中一共讲了有关鲁迅先生的几件事,表达了他什么样的品质。学生在阅读中寻找教师提出的答案。课文中一共讲述了与鲁迅先生有关的四件事:鲁迅先生教育作者认真读书;鲁迅先生在谈话中抨击当时黑暗的反动派统治下的社会;鲁迅先生热情救助黄包车夫;女佣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最后作者写到鲁迅先生是一个总是为别人着想,但是很少考虑自己的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四件事中的细节部分,比如在作者和鲁迅先生的对话中,作者说鲁迅先生的鼻子又扁又平,鲁迅笑着说:“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在鲁迅先生和爸爸为黄包车夫救治的故事中,其中几个动词的使用为大家展现了一幅感人的画面,在寒风中爸爸和伯父“扶、蹲、跪”几个动作表现出了对车夫的关心。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寒冷的这个傍晚,只有伯父和爸爸发现了车夫吗? 还是其他路过的人也发现了但是他们……”学生联想到如今社会中的热点话题“扶不扶”,这是对人性的思考和考验,是大家轻易不敢触碰的话题,放在当时的情景中,大家又是什么想法呢? 作者后来看到鲁迅先生的脸上不再有过年放烟花时候在他脸上看到的慈祥的表情,他的神情严肃。鲁迅先生没有回答作者的话,把枯瘦的手按在作者的头上,叹了一口气。这里作者描写中鲁迅先生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他想到了什么? 教师为学生介绍当时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鲁迅在面对这些事情时的沉默和话中的深意。鲁迅当时所处的正是中国反动派统治时期,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大动荡和大变革,还没有一支旗帜鲜明的领导队伍带领人民逃脱水深火热。反动派的不作为和外敌的欺压让百姓的生活痛苦不堪。鲁迅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他看到了人民的苦难,他试图伸手挽救中国,但是他的力量是渺小的,当时的中国人民思想是麻木的,他们对鲁迅的思想和呐喊还感受不到深刻的触动。鲁迅面对中国当时社会的灾难、社会的混乱、民族的灾难等感到苦闷、压抑,为自由和解放斗争,屡屡遭到反动派的迫害。

学生在了解了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和鲁迅的个人经历后,对课文中鲁迅先生的言行举止更加容易理解,更能品味出文章中四件事情的主人公对鲁迅先生的称赞,体会鲁迅先生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和高尚人格,感染自己。

3.3 在写作中渗透德育教育

写作是反应生活和思想的纸质记录,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在阅读和生活随想中记录自己的感悟。学生在写作中记录自己对社会事件、生活经验、辛苦劳作等事情都感想和体会,从中提炼出与德育教育有关的思想精神和品质,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水平。

比如在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北京的春节》教学中,学生通过文章对北京的春节从腊八开始到正月十五的完整记录中感觉到了大家对春节的期盼和节日期间的快乐氛围。教师在学生学习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写一写自己家乡的春节和习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春节期间,大家从天南海北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亲人朋友一起庆祝新年。教师让学生想一想家乡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准备,家人和自己都需要准备些什么年货,自己在春节期间最期待的事情是什么,在春节期间家乡都有那些特色民俗活动等等。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相互交换信息,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春节文化,增加自己的知识面。然后教师邀请班级中来着不同地区的学生代表分享自己家乡的特色风俗习惯和活动,说一说在春节期间自己最喜欢最期待的活动。然后教师让学生了解春节的来历和不同时间准备的年俗活动的含义和意义,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下古人庆祝春节的方式,记录的诗歌。比如王安石的《元日》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比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等都是记录春节的诗句。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对比古代和现代的春节习俗不同中分析产生这个差异的原因和自己的思考,提高写作的文章立意,为作文增添思想色彩,提现学生的个性。学生在写作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思路和看问题的不同观点,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在文化中继承和发展。

3.4 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德育教育

立德树人是一项长期的教育事业,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学习渠道。德育教学不止是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在课外阅读中为学生推荐适合的数目,结合课文内容和教学主题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丰富知识视野。课外阅读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学生在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和题材中更加了解德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自觉形成德育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做一个懂文明、讲礼貌、有思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比如在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18课《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对太空生活十分好奇。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我国神州十三号飞船中三位宇航员的太空生活视频,让学生在直观的视频中感受失重状态下宇航员的吃饭、睡觉和常规工作的展开。在课外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介绍航空航天工程的课外读物,二年级的学生对抽象和专业的书籍在阅读和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为学生推荐与航天技术或者太空生活有关的绘本阅读和小科普,以生动形象的文字和插图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我国的航天精神和航天人在研究神州飞船等技术中克服的难关,提高学生对我国科技发展、国家进步的认识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形成科研精神,学习航天工作者不怕艰苦,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也要迎难而上。

课外阅读中记录着那些难忘的瞬间,记录着伟大人物的赤子之心,也记录着社会生活和不同领域的人和事,被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感动,体会其中的精神品质和道德价值,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受到教育,不断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德育教学中包含着许多方面的内容,比如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与德育知识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学习和阅读的途径,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顺应立德树人教学要求的体现,是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正确道德观念和思想认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度挖掘课本中和学生生活中的典型德育事例,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和人文素养,落实德育目标,造就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品格。

猜你喜欢
鲁迅德育语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鲁迅,好可爱一爹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44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鲁迅《自嘲》句
鲁迅看书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海峡姐妹(2015年10期)2015-02-27 15:13:26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