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波
(五河县第三中学 安徽 蚌埠 233300)
习近平主席指出: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沉淀出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不仅蕴含了大量的人生哲理,同样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遗产。中学阶段教育是学生人文素养、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通过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感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无形中塑造其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培养其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革新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发挥出语文教学的本质作用,致力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效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海洋中得到综合成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当代教育方向有了明确规划,即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四个基本关键点,教学内容强调“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型”,其核心在于考察学生所具备的语文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综合发展。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新课程改革中得到明确诠释,主要由四大方面构成,即“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1]。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对帮助学生构建出对我国文化的基本认知、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传承和宣扬中华文化精神有着重大意义。因而,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和新课程标准相契合的,是语文教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关键目标。
新课程标准强调当代学生既要具备丰富的才学,同样具备细腻、理性的人文情感。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根基,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融入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思想层面受到感染、熏陶,在语文课程中实现自身人文素养上的提升,让其情感更加丰富、细腻,实现其身心的多重发展[2]。且中华文化风格迥异、内涵丰富,学生在传统文化熏陶之下,更能在情感上受到感染,体会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品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发展理念,从而为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基。
对于当下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既要实现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灌输,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品质,又要实现对学生思想、精神上的熏陶。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接触最多的仍然是母语,在语文课堂中,也局限于字词类知识的学习,在中华文化优秀文化的渗透下,多种丰富的教育资源融入语文课堂,语文教师既可以加入一些关于民俗、雕刻、国画内容的讲解,也能在语文中添加一些古代的人物事迹,进而有效实现课堂内容的丰富,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之际明确提出了“中国要坚持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石。”这深度体现出了习近平对当代青少年教育的迫切需求。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古国,具备了众多的人文理念、精神,是我国发展的根基所在,通过在初中语文课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文化归属感,形成较强的文化自觉、坚定信念[3],在今后能够保持更加坚定的态度去传承、弘扬中国文化,从而对语文学习形成正确的观念。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众多教育元素,例如中秋节中就有“合家团聚”的元素,清明节有“拜祖扫墓”的元素,通过这些教育元素的挖掘,传承传统文化当中隐含的内涵,让学生受到精神、行为层面的熏陶,在传统文化的引领下进行个性化、全面化成长。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而带动了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中学生是今后祖国未来发展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统的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实现对学生立德树品的前提,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无形中完成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塑造,实现其综合发展,为其今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教育本质在于文化的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阔,仅靠单节课是无法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任务。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意识到传统文化魅力,把握其精髓,在教师的讲解下将传统文化传递给学生,实现薪火相传,有效发挥出自身的教育传承任务。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渗透需要语文教师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然而,部分初中语文教学以“成绩为重心”的教育观念并未消除,更加注重语文知识的传递、课程目标的达成,在课程中不重视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没有形成正确的教育意识,再加上初中阶段教育任务紧、教学量大,部分语文教师根本无暇兼顾传统文化元素的导入。在教师自身素养方面,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也是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就实际情况而言,大部分语文教师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水平较为有限,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研究,对传统文化如何有效渗透到语文课堂之中都没有形成良好的概念和体系,最终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从内在因素来讲,传统文化的渗透缺乏成效,主要表现在“非专业性”[4],即部分语文教师即使有意识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也多表现为浅尝辄止,一带而过,深度、广度严重不足。最后,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理解认知缺失,即部分语文教师将传统文化渗透片面地理解为活动内容,只是作为丰富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资源,或者将其作为激发学生听课兴趣的一种介质,将其理解为课程服务或者起辅助作用,并非是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价值观念的塑造,对传统文化教育在存在理解上的偏差,这是对传统文化教育狭义或者窄化的理解。此外,部分初中语文教学缺乏有效的传统文化教学方法,在传统文化教学中不知如何组织和讲解,无法正确运用故事性教学、体验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实现传统文化的沁润,以致于学生体验感不足,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寥寥。
教师是课程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和引导者,为实现传统文化的融入、渗透,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加强对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视度,不能“顾此失彼”,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也要无形中进行传统文化元素的导入。其次,教师自身所具备的能力与素养也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传统文化渗透的结果与质量,为最大限度地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不能局限于对语文专业知识的掌握中,也要积极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业余时间阅读传统文化书籍,开阔自身的眼界,在教学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具备一定的教材全局观,清楚在哪个章节、哪篇文章、哪个时机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5]。在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上,语文教师要积极采取多元化技巧和策略,积极运用故事性教学、体验式、信息化教学,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从视觉、听觉等多个感官去探索、认知传统文化,体会其魅力,感知其精神,让学生能够真正从传统文化学习中获得启发、感悟。
为实现传统文化的全方位渗透,初中语教师应在班级层面内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在班级中营造出优良的文化氛围。例如,在墙报、黑板报上进行传统文化宣传,在黑板报上积极融入泥塑、国画、笔画等内容的融入,让学生和教师能够在这样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当中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其次,语文教师要在在走廊上,教室墙壁上贴上名人名言标语、著名人物事迹、传统物质文化,如“习四书五经,修德蕴之人”“弘扬传统文化,共建幸福中华”等,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感染、熏陶,实现其价值观的塑造。此外,语文教师也要和传统节日文化相融合,例如在“中秋节”到来之际,在黑板报上画上“中秋赏月”的图画,给学生们发放“月饼”,讲解中秋节的由来,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真正形成一个全方位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机渗透。
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教学老师,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兴趣,才能主动投入到传统文化学习中去。为强化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渗透效率,教师可以结合传统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积极组织趣味性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转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激发其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6]。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定期在班级内组织开展唐诗宋词的朗诵大赛,让学生在情深意切的诵读中加深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初步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如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教学中,这篇古诗中蕴含了中秋佳节的文化习俗,从之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更加注重对诗词含义的讲解和作者“苦闷、向往、矛盾、豁达”的思想动态的教学,没有发挥出这篇诗歌的传统文化教育作用。因而,语文教师就可以组织一个简单的情境活动,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一幅作者在月下对酌的图片,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情境还原,还原作者与好友兄弟一起“吟诗赏月”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加深理解,真正置身于传统节日的氛围中。在情境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大声、有感情的诵读,通过波澜起伏节奏让学生领略古诗文中的深刻意蕴,体会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
为拓展教育阵地、有效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初中语文教师除去要利用课程资源外,还要积极组织开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课外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近距离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其精神。例如,语文教师可以每隔两个月组织一次名人故居参观考察活动,我国具备悠久的历史,各个地方都蕴含了丰富历史文化、艺术文化、名人故居等,教师可以以这些地方为载体,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寻找附近有关于屈原的事迹,观看附近开展的“赛龙舟”比赛,近距离强化学生对传统精神文化和节日文化的感知。此外,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博物馆是历史的缩影,学生能够在博物馆中直观、深刻的感知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印象。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多元丰富,其中既包括了很多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也设计了很多能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因此语文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提前了解课本中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切入点,并以此为基础实现语文课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7]。比如在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安塞腰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前讲解一些关于陕西省民俗舞蹈的发展历程,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家乡有哪些风俗? 这些风俗有什么特俗含义? 它源于何处? 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将会显著提升,纷纷开始讨论起来,在讨论中汲取前提同学口中的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知识厚度,润物细无声的培养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样,语文教材中也具备和蕴含了广博的理想信念、文化精粹和道德人格,而这些传统理念都是当代学生所熟知的,对其稍加改造或者提炼就可以将之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文化自信心以及思想意识的目的。比如,谈到爱国主义精神时,教师就可以谈到“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以及力挽狂澜、扶大明将倾的于谦,他们虽然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但是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却生生不息,永垂不巧,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而这些,都可以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典型素材。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教学手段也逐渐进入了初中教育阶段,为初中语文教师渗透传统文化带来了新的格局,该技术具备丰富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传统文化资源,然后结合电子白板给学生讲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传承和创新。也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直观的视频、音频展示,让学生在听觉、视觉等感官上受到双重感染,深度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组织形势、延伸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多元化、多样化的渠道和途径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例如在“初春”开学之际,教师在第一堂语文课上给学生讲解一些关于“春节”的起源、发展等,例如利用多媒体展示一部动画,通过动画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春节的起源:“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上长着触角,常年居住在海底,每到除夕...”学生通常会被动画故事深深地吸引,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在无形中帮助其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师仍然需要发挥好指导者和引领者的作用,要为学生推荐有关传统文化的报纸、音乐、电影、书籍等,避免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时“走弯路”。
文化自信培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为让学生在文化上树立强大的自信,教师可以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优越性进行对比,通过分析、比较,强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及自豪感[8]。例如,语文教师在课程中要经常融入一些先进的道家、儒家、理学思想,让学生意识我国先贤对宇宙、自然、人文的思考,在讲解这些事迹之后,会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从而让学生产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优越感。同样,我国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同样蕴含了众多领先于西方的先进发明,如火药、指南针等,为实现语文课程中的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师要加大这些内容的导入,让学生意识到我国在历史、哲学、科学领域中优于西方的思想、方法,从而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
国学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蕴含了广博的人文精神,通过国学文化的渗透,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学生“仁义礼智信”等精神品格,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以礼待人”,在学习中“尊师重道”,无形中塑造其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同样可以以课程为载体,适时加入一些《弟子规》《千家诗》等传统国学文化的内容,对其中的典故进行深刻的讲解,在无形中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也能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在此过程中,教师结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在其中加入一些趣味性图片、视频或者动画内容,让学生更多地思考、想象空间,而不是使用文字堆积的方法,确保学生可以立体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及魅力。
课后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也是渗透传统文化的渠道之一。在新课程改革和近期的双减政策下[9],语文教师要实现课后作业内容的优化,布置有趣、多样化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作业中也能收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在学习《关雎》《采薇》后,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课后任务,如:品一首诗,解一种情,找出诗中的意象,品味诗中的情感。在主题确定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组织团队,然后通过小组成员的自主探究高效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相互协作、相互沟通,既能够增强其团队体验感,发展其团结协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也能在合作探究中深度品味《诗经》中蕴含的优秀爱情主题文化,体味“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的真挚人文精神。
语文教师在传统文化的渗透过程中要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构建出传统文化评价体系,从实践教育中的得失和经验,对自身采取的教学策略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10],从而在今后的教育中采取更加高效的教学策略,真正实现传统文化和语文课程的有机融合。此外,传统文化应该不只要渗透到初中语文课程中,还要融入到学生的每个学习阶段中,无论在哪个阶段,传统文化的教学都应该作为施教者的核心教学目目标。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传统文化内容,这些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都有很好的烘托作用,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其的挖掘,从知识层面、思想层面加强他们的文化体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真正让学生真正受到传统文化的沁润,为其的终身化发展奠基。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了崇高的人文精神,不管是传统文化节日风俗、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优秀的传统艺术,都是值得深深思考和践行的。就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来看,不仅是塑造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基石,同样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作为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功利化”教育观念中,要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教育过程中积极组织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课堂活动,以教材为载体,积极挖掘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有效实现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