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歌鉴赏选择题解析策略的“破”与“立”
——以2020、2021年全国高考卷Ⅰ为例

2022-03-01 19:41曹俊敏
学语文 2022年5期
关键词:选择题选项解析

□ 曹俊敏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古诗歌鉴赏一直是语文高考的必考模块,考查内容不仅关乎知识掌握和能力运用,还涉及审美体验与文化涵养。考查题型不外乎两种:一是客观选择题,二是主观表述题。客观选择题呈现出鲜明的“客观性”,即在事先拟定的答案中作出客观判断,选出正确选项,虽无文字表述要求,但因考查范围广,问题设置巧,解析难度依然不小。鉴于此,笔者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和《高考评价体系》的相关要求,以2020年和2021年全国高考卷Ⅰ(以下简称2020年卷、2021年卷)中诗歌题为例,从“破”与“立”两个对立互补角度,探究古诗歌鉴赏选择题解析的策略。

一、基于课程标准,确立“破”的对象

《课标》在高考命题建议中指出:“测评与考试是语文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真实反映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与现有水平,准确判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对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发挥积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根据这一命题建议,古诗歌鉴赏在选择题设计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题干设定考查层级,明晰考查能力,比如2020年卷和2021年卷选择题题干均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两方面考查分析能力和审美素养;题支设置考查角度,标示考查思域,比如2020年卷选择题题支: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体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可以看出,本选择题题支的四个选项分别是从感知梳理、理解阐释、推断探究、赏析评价等层面设计的。在具体考查角度上,立于“双基”理论,以知识掌握、内容理解、情感探究、手法赏析等深入考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由此,解析古诗歌鉴赏选择题的首要环节就是基于课程标准,紧扣学科核心素养,破解考查意图、考查角度、考查内容等。

(一)“破”考查意图

“万变不离其宗”,在学科素养背景下,无论古诗歌鉴赏试题的命制形式如何变化,都必须归依于“宗”,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考查是试题命制的根本意图,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些素养会以不同方式渗透在古诗歌鉴赏选择题的考查意图中。因此,统摄了考查素养,就破解了考查意图,也就占据了选择题解析的“制高点”。

以2020年卷选择题题支A选项为例。已知选项A(见前例)为错误选项。在解析A选项时,从何处入手呢?围绕学科素养,破解考查意图。问题是A选项中渗入的学科素养是什么?考查意图又是什么?从表述方式看,A选项是对诗歌内容的一种客观表述,其依据是诗歌标题《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此标题较长,信息量大,既有古代汉语知识,如“抱疾”“杜门”“见寄”;又有诗歌文化常识,如“奉和”和“次韵”。其中,“见寄”一词是“寄见”的倒装,“见”解释为指称性副词“我”,词意即“寄给我”;而“次韵”作为和诗写作方式,表示朋友在与作者进行书信交流。可见,这两词是判定选项正误的肯綮之处,切中了,“与外界不通音讯”的审题壁垒便不攻自破。由此得出结论:A选项以古代汉语和古代诗歌的基础知识为载体,意在考查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等素养。因此,语文学科素养犹如古诗歌鉴赏的“牛鼻子”,牵住了这个“牛鼻子”,就破解了选择题的考查意图,掌握了选项判断的主动权,从而带动解析的其它环节。

(二)“破”考查角度

考查角度上接考查意图,下连考查内容。高考作为为国抡才的选拔性考试,在试题考查角度上自然兼顾多重考量,辐射多种元素。《课标》也指出:“以综合考查作为命题导向,通过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考查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古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角度的设立,既关乎诗歌文化价值的呈现,也影响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

古诗歌鉴赏选择题的常见考查角度有抒情方式、描写方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通常情况下,考查角度解析得越具体,判断选项正误就越明朗。仍以2020年卷选择题的考查角度为例。A和B选项(见前例)考查基本内容的理解,根据诗句判断即可。C选项(见前例)考查情感的抒发方式。虽然作者并未直接表达“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之意,但诗中“欲采”句、“栖野”句却流露了此种心境。“欲采”句,借用典故生动含蓄地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期待;“栖野”句,运用比喻,用鹤栖息于野外喻指向往开阔自由的大自然。显然,作者寓情于景,借物抒怀,表达了徜徉自然、追求高洁的人生志趣。D选项(见前例)考查表现手法的运用。尾联运用了沈约的双瞳典故。根据沈约的双瞳特点和句中“但医”“健”等词语,可知用典是为了表达对朋友患病的关切,同时也暗示朋友所患疾病是目疾。要而言之,以上四个选项的考查角度就是此道选择题的解析路径,破解了这些考查角度,就厘清了问题的解析路径。

(三)“破”考查内容

考查内容对应考查角度,是考查意图的具体落点,它的设计直接决定着试题解析的难易程度。从近两年全国卷Ⅰ古诗歌鉴赏选择题的特点来看,考查内容相对浅显,文字表述也比较简约,但问题切口小而隐蔽。解析这样的选项,往往更有难度,正所谓“看似寻常最奇崛”。那么,如何准确快速破解考查内容呢?下面,是2021年卷古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内容的破解过程,以作参考。

寄江州白司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在考查内容设计上,此题题支依次提取了标题中的“江州白司”,颔联的“似衣带”,颈联的“病鹤孤”和尾联的“青云依旧是前途”等内容。研判这些内容正确与否,除了考查意图和考查角度外,还应落实内容本身的解析。根据《课标》“‘阅读与鉴赏’侧重考查整体感知、信息提取、理解阐释、推断探究、赏析评价等内容”可知,解析内容的基本前提是联系整体,这与阐释循环理论不谋而合。以解析B选项为例。首先,联系诗题,题中“寄”,即“寄赠”之意,表明作者与朋友可能相距较远,“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有依有据;其次,分析颔联,“衣带”意象是比喻的喻体,是将蜿蜒的“湓浦江”比作飘飞的“衣带”,形象地突出江水的曲折灵动。据此,“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的表述不正确。选项B忽略比喻词“似”,将“衣带”误解为“一衣带水”,是典型的游离语境、就词论词的浅表解读。因此,立于宏观层面,深究具体语境,方为古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内容的破解之道。

二、基于评价体系,构建“立”的支架

从建构理论来说,破解考查对象是一种被动策略,它是依据课程标准,观照命题导向,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要特征。在试题解析过程中,仅靠破解之道还不够,还需结合高考评价体系,构建“立”的支架,在知识、能力、素养、思维等方面下功夫,从根本上为解析策略的实施提供内在支持。高考古诗歌鉴赏选择题的设计既有知识广度,又有思维深度,是立体式考查其鉴赏能力。因此,若要提升解析策略的有效性,应有“破”有“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

(一)“立”知识结构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高考考查内容提炼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这四个层面,其中“必备知识”作为素质教育目标之一,彰显了高考评价体系的基本理念,明确了学情考查的主要方向。鉴于此,解析古诗歌鉴赏选择题应基于必备的知识结构,比如题材种类、意象涵义、文化常识、语法知识、艺术手法等。

从2021年卷古诗歌鉴赏选择题(见前例)解析中,可以看出“立”知识结构的作用至为重要。具体如下:A选项将文本与课本联系起来,以作品内容推断创作背景,解析的思路是首先整体感知诗歌,然后调动所学知识,两者互为印证,互作支撑,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对课本知识的掌握。B选项理解句意,考查诗歌艺术手法的运用,关键是落实字词“似”的意义。C选项结合背景,考查文化常识,“阙”与“鹤”在古代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D选项分析意象,考查作品主旨,“雨花社”“青云”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由此,四个选项的设计宗旨都是依托基础知识,考查诗歌知识结构的构建情况,并在具体情境中完成其解构过程。

(二)“立”能力层级

“关键能力”是以“必备知识”的学习探究为载体培养出来的,表现为对“必备知识”的综合运用,它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那么,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中的“关键能力”是什么呢?又应达到怎样的能力层级呢?朱于国先生在统编教材诗歌单元教学建议中指出:“从语言、构思、情感、意象选取等角度鉴赏古典诗歌,发现诗人的独特艺术创造,分析自己的审美感受。”无疑,这些鉴赏角度就是“关键能力”的具体靶向,明确了这些靶向,才能在试题解析过程中适切地运用“关键能力”。同时,由于诗歌鉴赏选择题设计的多角化和梯度性,不同题支的解析能力并不一致。识记、理解、分析、应用和鉴赏,哪种能力层级要求,都可能在考查内容中体现出来。例如,2021年卷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见前例):A选项考查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属于较低层级。B选项考查句意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力层级较高。C选项联系所学知识,综合考查识记、理解和应用能力,能力层级高。D选项考查理解、应用和鉴赏能力,在本题中属于最高层级。因此,只有不断提升诗歌鉴赏的“关键能力”,并且优化能力层级,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为选择题解析策略的运行提供原动力。

(三)“立”思维范式

高考命题的基本理念是“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这一理念反映了高考评价体系以价值取向统制命题实践的思维范式。鉴于此,古诗歌在鉴赏时自然遵循这一范式,以提炼价值考查为主导,以梳理素养、能力及知识考查为主体,从而建立一套科学、规范、有序的解析策略体系。

2020年卷诗歌鉴赏选自晚唐陆龟蒙的作品《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这是作者应好友皮日休的奉和之作。陆龟蒙和皮日休年辈相同,志趣相近,都爱好到郊野赏游。此诗写于皮日休因眼疾不能同游有感而发之后,表达了作者对皮日休的理解、赞赏、宽慰及对将来同游的期待。核心价值角度是试题解析的根本角度,提炼了核心价值,其他要素存在的问题自然水落石出。本选择题在价值考查上主要基于两点:一是珍爱友情。A、B两选项都包涵有这种考查。好友患病,闭门谢客,不能与作者一道外游,甚是感叹并寄诗于作者。作者及时奉和,体谅、理解和宽慰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友情的应有姿态。二是修养品性。C选项是通过赞美好友芳洁的价值取向,委婉表达自己追求高雅、向往自由的人生理想。“百亩蕙”、“三秀枝”、“栖野鹤”等意象,正是作者与好友美好品质的外化。在此基础上,知识的回归、能力的运用等才有了落点。

再看2021年卷诗歌鉴赏选择题。在题支设计上,这道选择题的价值考查比2020年卷更为突显,解析思维范式更加明晰。如A选项将首联与课本对接,交代写作背景,引出即将要表达的诗歌主旨——对逆境中朋友的关切与勉励,这是本诗价值考查的主要内容。B选项错误解读颔联中的“衣带”,导致理解偏离原意;其实本联是想象江州景致的美妙,安慰朋友不要消沉,在设题目标上仍是指向价值考查。C选项通过对重要意象的分析,写出了朋友的孤苦凄凉的境况,暗含了对朋友的同情与关心。D选项则直接链接核心价值,开解朋友不要过度消极,相信依然可以青云直上,表达前途无量的勉励之意。纵观四个选项,无论是回归课本的知识考查,还是手法鉴赏的能力考查,以及意象分析的素养考查,沿着命题轨迹,一直可以追溯到价值考查,这就是典型的核心价值居于核心地位的思维范式。

高考作为万众注目的选拔性国考,其试题命制自然遵循科学、严谨、规范等特点,这就要求必须掌握与之匹配的解析策略。但是,任何解析策略都没有固定程式,也不可能解码所有问题,它们都是基于某种视域的路径选择与方法运用。因此,在解析古诗歌鉴赏选择题时,要根据试题特点,多维度综合研判。在审题方面,要“破”考查意图、命制角度和设问内容等;在答题方面,要“立”知识储备、关键能力及逻辑思维等,“破”字当头,“立”在其间,潜伏的各种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猜你喜欢
选择题选项解析
单项选择题狂练
三角函数解析式中ω的几种求法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睡梦解析仪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电竞初解析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