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春红 廖与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2014年3月,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机制[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考命题)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的选用,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对当代文化问题的思考。”[2]49近年来,高考命题充分发挥“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要求。分析传统文化在高考试题中的呈现特点,有助于引导高中语文教学自觉有为进行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发挥语文课程教学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高考语文命题发挥语言文字作为文化载体的学科特点和优势,让学生在解题作答的过程中涵养高尚审美情趣、厚植中华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试题主要选取古代散文、古典诗词、名篇名句、成语等载体,体现对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内容的考查。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自古以来,家国情怀就流淌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精忠报国,振兴中华”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遗产。命题选用的传统文化材料往往饱含深厚的家国情怀,深入研读这些贴近现实、贴近考生的阅读材料及问卷,可有效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激发其使命担当。
如2020新高考Ⅱ卷作文“《中华地名》主持词”的写作,以包含传统地域文化丰富内涵的地名为对象,虚拟当代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地域文化电视栏目《中华地名》,创设为此栏目写主持词的写作任务。这样的命题能引发考生对中华不同地域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的丰富记忆与价值思考,唤起考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深厚情怀。2021新高考Ⅱ卷文言文阅读材料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命题材料展现了著名的东晋爱国名将祖逖坚定北伐、收复中原的决心与壮举,祖逖为国为民、敢于担当的精神,能激发当代青年奋发向上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
文化经典汇聚传统文化精华,蕴含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文化。语文命题多方面取材中华文化典籍,以陶冶学生情操,培育学生美德,厚植其文化底蕴,充分发挥传统文化铸魂育人功能。
如文言文阅读皆取材于古代优秀典籍,再现古代贤君及名臣良将贤明勤勉、励精图治、恭俭爱民的动人故事。2019年~2021年全国卷共12套,文言文阅读材料分别取自《史记》《宋史》《晋书》《明史》《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提出进步主张使王朝长治久安的著名政论家贾谊,厉行法治使秦国太平富强的商鞅,屡建奇功的著名军事家吴起,独出当世、爱民如子的大文豪苏轼,才思敏捷、敢于直言的大词人王安中,刚正不阿、屡作建言的光禄大夫王彪之,为官清正、磊落刚直的“铁面御史”左光斗,明察秋毫、清正为民的“海青天”海瑞,忧国忧民、敢于担当的北伐名将祖逖,以及任贤使能、从谏如流的盛世明君唐太宗……阅读他们的故事,考生感悟古代君明臣直、上下同心的优良传统,领略古人崇德向善、严于律己、乐于奉献的传统美德。古人先忧后乐、奋发有为、敢于担当的精神,对于青春学子是一种感染和洗礼,更是榜样激励和示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3]340中华文化融通古今,承载、传承历史,连接现实与未来。高考写作命题多次取材传统文化元素,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引导考生汲取传统智慧,继承积极思想,实现古为今用。
如2021新高考Ⅱ卷作文以传统书法描红为载体,材料以四格漫画展现毛笔书法写“人”的运笔过程,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进行“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以此引导考生对传统书法蕴含的“写人与做人”思想进行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2021全国乙卷作文材料引自汉代思想家扬雄《扬子法言·修身卷第三》,以开弓射箭喻君子的修养过程,要求以“当代青年”身份,谈对自身追求理想的启示,提醒考生将传统文化、自身发展、时代精神等关联起来,融通古今文化,笃定理想追求,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评价体系》”)指出,“通过考试改革,紧密对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进一步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近年高考全国卷努力践行“五育并举”的评价体系,将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的内容与中华优秀文化材料勾连,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健康体魄、良好的审美情趣以及热爱劳动的品质,促进整体全面发展。
除了文学作品,全国卷还以传统书法、音乐、绘画、雕塑、表演、建筑等艺术形式为对象,以语言运用材料语段,论述类文本、组合文本等为载体,引导考生在审读材料与题干、解题答题的过程中体验美、欣赏美,增强审美意识、提升审美情趣。如语言文字运用试题,2019全国Ⅰ卷和Ⅱ卷,2020全国Ⅰ卷和Ⅱ卷、新高考Ⅱ卷,2021新高考Ⅰ卷和Ⅱ卷,分别取材于“中国古琴艺术”“国画艺术”“中国篆刻艺术”“殷墟甲骨文”“风筝制作艺术与放飞民俗”“元宵节俗”“中国画”等传统文化内容。
礼敬劳动、倡导劳动实践等劳动教育的内容,也常和传统文化丰富的艺术形式关联起来考查,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涵养其勤勉踏实、踔厉奋发的实干精神。如2019全国Ⅲ卷古诗阅读材料为刘禹锡《插田歌》,以民歌俚曲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抒写农人劳动的欢乐;2021新高考Ⅱ卷古诗阅读材料为陆游《示儿子》,教育儿孙勤俭耕种、勤勉为人、心怀国家。
必备知识是培养能力、达成素养的基础。传统文化知识体系丰富,在一定程度上,考生文化积淀的深浅往往反映其学科素养的高下,在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和名篇名句默写题中,常作为必备知识重要内容考查考生的积淀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要夯实必备知识,丰富文化积累。
如文言文阅读板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题,是对古代文化常识必备知识的考查。统计近三年全国卷试题,考查最密集为政治制度文化知识,包含皇帝制度、中央政府制度、地方体制和官僚制度等,如“诏令”“主司”“太守”“司农”“大理丞”“令尹”“遗民”等;其次是宗法礼俗文化知识,如“立嗣”“宗室”“礼乐”“就国”“犯颜”“衅鼓”“庙社”等。另外还有科举制度文化如“殿试”“乡试”;法律制度文化如“追比”“黥”“抵极刑”;文史典籍文化如“诸子百家”“四六之制”;饮食器用文化如“减膳”;军事文化如“辎重”“传檄”“部曲”;人物文化如“缪公”“殷纣”“周公”“汤武”“武王”;天文历法知识如“闰月”“甲子”;古代地理知识如“海内”“京口”等。
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合在对考生的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的综合考查中,引导考生平衡发展“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学科核心素养。
一是将教材传统文化内容与命题材料适度关联,考查考生课内外对比阅读、阅读理解迁移、有效整理已知信息,以解决新情境中新问题的能力。如2019全国Ⅲ卷古诗鉴赏第15题,要求与课本中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对比,分析命题材料《插田歌(节选)》的语言风格的不同;2021新高考Ⅰ卷古诗阅读将命题材料杨巨源《寄江州白司马》与教材中白居易《琵琶行》相关联,引发考生回顾已知传统文化相关知识,以帮助解决对陌生诗歌诗意的理解与赏析的新问题。还有2020全国Ⅰ卷文言文阅读考《杜甫传》,Ⅱ、Ⅲ卷古诗阅读作者分别为王安石、陆游,都是教材中学生熟悉的古代文化名人;2020全国Ⅲ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谈谈〈古文观止〉》,提到多篇教材经典篇目。
二是在题干中引用传统文化材料,或以传统文化内容为阅读材料,考查考生对阅读文本内容的理解、对传统文化内容的解读,以及结合当代生活对传统文化辩证思考,进行鉴别、取舍、批判吸收与创造性转化等综合能力。如2021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Ⅰ第5题题干引用嵇康和顾恺之的诗句,要求结合朱光潜和钱钟书所著关于“诗画理论”的材料来解读,考生必须读懂诗句包含的传统文化内容,才可能迁移运用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来解读诗句对诗画理论的印证。又如前文所述2021新高考Ⅱ卷作文“写人与做人”的漫画材料,即为传统毛笔书法描红,文字内容语带双关,借“学写字”喻“学做人”,蕴含着古代“为人之道”,引导考生在读图基础上体悟含义,提取信息、推断探究、鉴别取舍,实现对考生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的综合考查[4]。
课标指出,“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课标和《评价体系》都明确提出“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高考命题根据考查内容,为落实考查目标,将传统文化融入设定的试题情境中,以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对当代文化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一是作为个人体验情境的背景。如名句默写题,并不考查静态的上下句填空,而是将中华经典名篇名句,置于个体阅读理解、丰富情感体验的情境中,以加深个体学习体验及对文化经典独特魅力的领悟。又如前所述2020全国Ⅱ卷古诗阅读第15题,将北宋名家王安石《读史》一诗,作为学生个体独自鉴赏文学作品这一情境的素材,要求学生回答诗阐述的道理及启示。
二是作为社会生活情境的背景,在现实社会的问题情境中考核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水平。如2020全国Ⅱ卷作文,整合墨子“兼爱”名句、王昌龄诗句等传统文化内容以及外国诗人名句、抗疫援助物资上的话语等材料,用作“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这一社会生活情境的写作对象。另外近年考题用到“元宵节”“中国画”“风筝制作与放飞”等传统文化材料,均是当下典型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情境。
三是作为学科认知情境的背景。如前文所述2019全国Ⅲ卷古诗阅读第15题,创设古诗对比鉴赏的情境背景,要求学生于同一诗人作品群这一特定学科认知情境中,鉴赏探究其不同语言风格,培养审美情趣。还有2020全国Ⅰ卷作文,将管仲和鲍叔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孔子和司马迁的评价等传统文化素材,用作班级读书会这一校园学习活动情境的讨论材料。
综上来看,近年高考语文充分落实课标和《评价体系》要求,充分发掘学科育人资源,加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选用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引导考生厚植底蕴、笃定追求、提升素养,这带给高中语文教学有益启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精神文化角度看,有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各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从物质文化角度看,有建筑文化、艺术文化、科技文化等。从制度文化角度看,有礼仪制度、法律制度、宗法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等;从民俗文化角度看,有节日民俗、节气民俗、生产娱乐和竞技风俗等。
鉴于如此广博的知识体系,教师有必要构建开放融合的学习新样态,激发学生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系统的传统文化知识网络。一是课内课外融合。善于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突破时空阻隔,开阔视野,丰富认知。二是线下线上融合。充分利用有交互功能的网络学习空间,创设线上线下一体的学习生态,充分开拓和利用线上资源,丰富学习材料与体验。三是独学群学融合。既提倡学生学会运用工具书等独立研读、学会梳理,又要让学生组成研修小组,在群体中互帮互学。
关键能力是支撑学生未来长远发展和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是培育核心价值、发展学科素养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如前所述,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是一个整体的网络,他们之间紧密相连。通过建立其间的关联,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
一是学习内容与学生成长关联。建立传统文化学习内容与当代学生成长的关联,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意识来参与、体验和探究,如传统文化经典共读活动,推介《古诗词课》《史记精讲》等代表性作品师生共读,递交终结性成果——《“我们读XX”(副标题)》专辑。
二是学习活动与多种情境关联。创设多样的学习探索情境和生活实践情境,如“传统文化知识思维导图课”“文化常识抢答赛”“文化人物故事电影节”“传统文化微视频展播”“元宵灯谜会”,等等。在与日常学习、生活、生产实践密切关联的情境中,学生运用传统文化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实现知识的建构与运用,增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形成认识世界、解决问题、涵养思维的知识获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认知能力。
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路径,学科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科活动的过程。王宁先生说,“新课标所说的‘活动’,指的是语文学习活动,也就是‘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三件事。”[5]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应紧扣传统文化运用,以提升传统文化综合素养。
一是学习活动与传统文化学习目标要匹配,如围绕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的积累目标,推进梳理与探究的活动;围绕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目标,推进真实或拟真情境中的表达与交流活动。二是学习活动要注重整合性,注重多种活动类型的整合,活动做到不琐碎、少而精、实而真。三是学习活动要有递进性,即几项学习活动环环相扣,呈现一定的逻辑递进关系,如传统文化知识的识记梳理、理解运用到转化输出。四是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重视传统文化学习兴趣的激发,提升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重视学习活动设计与推进,即引导学生在生成传统文化学习成果的言语实践中建构语言,提升学科素养,提高学习的参与度和有效度。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在继承和内化,也要有所创新。既要以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亦要防止唯古是从或以今律古的不良倾向。要融会古今,有鉴别地取舍,有扬弃地继承,探究、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运用。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滋养当代学子的精神世界,将传统古诗词、经典艺术作品等以当代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再演绎。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或形体艺术等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加以现代演绎,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这方面一些优秀的电视节目或可给我们教学以启示。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经典咏流传》节目,“和诗以歌”,将古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传统经典的现代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深层价值。又如2022年央视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现代舞蹈之美引领观众步入千年淬成的那种端庄、大气、沉静的中华传统美学殿堂,带给观众高难度的舞蹈、超越感官的视觉享受的同时,更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中国文化自信的共鸣。
总之,语文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语文课程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梳理传统文化在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育人价值及呈现方式,以此引导高中语文教学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让中华文化展现古典魅力和时代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