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地区传统民居保护与利用的SWOT分析

2022-03-01 17:59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宝鸡民居传统

降 波

(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宝鸡地区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这里历史悠久,气候宜人,山川兼备,沃野纵横,是我国周秦文化和姜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较好的地区之一。宝鸡地区大量散落于田野乡间的传统民居富有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原生态性,是该地区人文、习俗、艺术、技术的具体体现,也是关中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

宝鸡地区的传统民居和居住文化同地域特色和地域文化之间有着高度的关联,是一种稀有的特色资源,是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的重要手段。因此,通过对这一地区传统民居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的分析,并进行合理有效地保护与利用,不仅是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发展地方经济和改善民生的需要。

一 优势分析

宝鸡地区拥有跨越千年的儒家传统文化。我国的礼乐文化在这里诞生,周秦文化从这里起源,在数千年的动荡与交融中形成了重宗法、尚礼仪的儒家传统文化价值观,对中国乃至世界近千年的思想、文化、政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同样这些文化的精髓也反映在这一地区传统民居营建的方方面面。不论是院落的布局与建筑的形制,还是建筑的装饰与室内的陈设,其中无不体现着民众的勤劳、夫妻的和睦、长幼的和善以及对待双亲的孝敬,更有对平安、富贵、多子多福、耕读传家等人生美好愿望的表达。[1]周礼文化、儒家文化通过传统民居的营建和居住代代相传,让这一地区的人们得到了更大的精神慰藉和更高的道德升华。

宝鸡地区拥有历史悠久的传统建筑文化。传统民居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而出现并不断发展,早在四千多年前,宝鸡地区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关桃园遗址、北首岭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人类穴居和窑洞生活的遗迹,凤雏遗址和召陈遗址说明了这一地区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台榭建筑的营建,且建造技术已经基本成熟。特别是岐山凤雏遗址,夯土技术的运用已经较为成熟,木构方面开始使用斗拱,连接木构件节点的榫卯制作精巧,建筑装饰形式有涂饰、雕刻、彩绘,双坡顶、攒尖顶以及“四阿重檐”的屋顶形式和陶制瓦片也已经在建筑中使用。受礼乐文化影响,宝鸡地区的民居有了大门、前堂、后堂等建筑单体延中轴线的次序排列并围合成为封闭且严谨的合院院落空间,成为我国最早的合院建筑。同时院落中还有利用建筑与地势落差构建的丰富、科学的排水管道。这些营建理念和建造技术深深地影响着这一地区传统民居的建造,许多民居建造方式沿用至今。而且该地区的传统民居还具有较强的生态性和可持续性,蕴含着简约节制的生态思想和表里如一的环境理念。

宝鸡地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间文化。“西府皮影”“西秦刺绣”“凤翔泥塑”“千阳布艺”“精怪剪纸”“木版年画”等形态各异、绚烂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作品使宝鸡地区拥有“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誉。这些民俗作品产生于民居而又服务于民居,传统民居的院落、炕头均是人们进行民俗创作和制作的重要场所。这里的人们饱经生活的沧桑,简单纯朴却又知晓天人合一和阴阳相生的高深哲理,懂得人的生命和宇宙自然的变化息息相关,用他们布满老茧的双手将这些民俗作品以精良的选材、考究的做工、优美的造型和淳朴的色彩完美地展现于生活之中,点缀着民居建筑,丰富着民居文化,使原本生硬的居住空间变得更加柔美且富有生活气息,并与传统民居建筑紧密融合为一体,表达着生命精神,教化着道德伦理,企盼着富贵平安。

二 劣势分析

宝鸡地区的传统民居主要有窑院民居与合院民居两种类型,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构造决定了其主要以土、木、砖、瓦等建造材料和土木或砖木相结合的建筑构造,这些建造材料与建筑结构虽秉承了我国传统建筑的精髓,但是风吹、日晒、雨淋、虫蛀等因素对建筑危害极大,使抬梁式的木构架容易断裂,使土制或砖制的墙体容易酥烂,若修复不够及时,建筑极易坍塌,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此种结构由于隔热和保温的需要以及开洞、做窗难度较大,除了豪门大宅院会有较大面积的门窗使用外,普通宅院通常以木板或石条作为过梁,设置较小的门窗,因此室内通风不良、采光较差且比较潮湿。

此外,这一地区的传统民居几乎都由建筑围合而形成院落,占地面积较大,不能使土地得到有效利用。当代的中国家庭历经了数十年的改造,各个家庭单位和居住形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曾经“四世同堂”共居一院的现象已基本绝迹,取而代之的是兄弟姐妹、父母儿女以小家庭为单位分开来往,居住人数和规模也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民居院落大、建筑多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宝鸡地区的传统民居院落通常在200~600平方米之间,多进多跨的院落甚至可以达到1 000平方米以上。其中多数已经不再用于居住,而是作为祖宅、祠堂或其他较为初级的经营性场所。同时,由于各个单体建筑之间布局较为分散,使生活功能分区较为凌乱,虽然整体上秩序和空间层次较强,但是不利于资源的集中使用,特别是在供水、供电、供热等方面,存在管线过长、效率低下、价格高昂、维护和修缮成本过高等缺陷。

宝鸡地区的传统民居大多属于“高龄建筑”,大多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其中一部分已坍塌或被遗弃,仍被居住和使用的民居依旧保持着原貌,虽然得到了修缮,但是由于其始建年代久远、基础设施薄弱、现代化配套设施更新难度大等问题,与当今社会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相比,民居使用性较差。特别是隆冬季节,由于宝鸡地区低温期较长,传统民居建筑布局相对比较分散且建筑自身保温性能较差,室内热舒适度低下。随着我国对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传统取暖方式被现代取暖方式所取代,使传统民居本就棘手的取暖问题更是雪上加霜,造成了冬季居住品质更差且能源浪费较大的困境。于是,更多的人选择放弃传统民居,涌向人口密集的城市,使传统民居的发展更加艰难。

三 机遇分析

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回归成为一种潮流。我国的环境设计也在经历初期的迷茫和中期的盲目崇洋后进入了回归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时期。提倡传统文化,倡导“文化自信”,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宝鸡地区的传统民居作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综合载体,蕴含着传统文化的诸多内容,对其实施保护和再造正体现了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近年来,政府修订了《文物保护法》,推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等举措。宝鸡地区的传统民居保护工作应当与时俱进,抓住发展的契机。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 年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要求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2]2018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依托古遗迹、历史建筑、古民居等历史文化资源,建设遗址博物馆、生态(社区)博物馆、户外博物馆等,通过对传统村落、街区建筑格局、整体风貌、生产生活等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与展示,再现乡村文明发展轨迹。宝鸡地区的传统民居均散落于田野乡间,是农耕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综合载体。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可以以地域特色鲜明、遗存时间久远的传统民居建筑为基点,有机融合相关产业,形成主题突出、业态丰富、特色鲜明的传统民居聚落,优化乡村的产业结构,丰富乡村振兴的路径。

我国自20 世纪末开始,对于传统建筑的研究过分重视古代宫殿、衙署,而忽略了对于民居、村落的归纳、整理和研究,致使许多民居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取而代之的是形态单一、结构相似的所谓现代建筑,这如同将青铜器当作废铜烂铁,又换成了不锈钢,地域特色和地域文化也犹如蚕食一般渐渐消失,逐步形成了千村一面、千城一面的建筑格局。[3]1虽然在继梁思成先生之后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开始了第二次“田野考察”,致力于传统民居的发掘与唤醒整个社会对传统民居的重视和保护,但也只是杯水车薪。近几年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大批针对传统民居的保护性创新设计案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山西沁源大槐树下的场院、江苏兴化的唐堡书院、陕西汉阴的太行村公共生活空间、陕西蓝田的井宇酒店、陕西三原的柏社村地坑窑改造等都是以我国形色各异的传统民居为切入点而进行再造的经典成功案例。它们将传统民居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推陈出新,不仅使这些濒临消亡的传统民居建筑重新焕发了生机,而且将传统民居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得以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同时,随着国民收入的持续稳步增长和民众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于特色消费与个性化消费的需求逐步增强。消费结构也由单一的生存资料消费转变为生产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等多元化消费,并且对于精神文化层面的消费追求越来越高。目前,宝鸡地区还散落有大量地域特色鲜明、建筑形制完整的传统民居院落,都是这里的先民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可以结合“无痕设计”的设计理念,以保护性创新设计为总原则,有机融合相关产业,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实现对这些传统民居建筑的“活化”保护,并将其蕴含的农耕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真正地找出来、保下来、串起来、亮出来、活起来。

四 挑战分析

随着人工智能、石墨烯、清洁能源、可控核聚变等技术的突破,人类也正在大踏步地进入智能化时代,各类建筑物的建造材料也不再局限于土、木、砖、瓦等基础材料,建筑结构和建造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属、玻璃、水泥、树脂、现代夯土等新型建筑材料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全钢结构等建造技术的出现也使各种天马行空式建筑构想成为可能,这不仅提高了建筑的寿命,丰富了建筑的装饰,还提升了建筑使用的舒适程度。宝鸡地区的传统民居均采用土、木、砖、瓦、石等取材便捷、地域特色突出的传统建筑材料。这些建筑材料与建造方式已经延续了百年有余,已成为这一地区传统民居特有的标志和符号。如何将新技术、新材料与这一地区传统民居的修缮、再造有机结合,使其继续发挥传统民居的基本功能并成为彰显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便成为宝鸡地区传统民居保护性再造的最大挑战。

此外,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和地区之间在频繁的经济交往基础上不断加强文化交流。一些外来文化与现代文明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特别是对年轻一代思想观念的影响表现得更为明显。宝鸡地区的传统民居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但是仍有部分人把传统民居和老旧村落视作封建糟粕与生活穷困的象征,认为民居再造的首要问题就是拆老房、盖洋房。这种观念对宝鸡地区传统民居的再造性保护是一大挑战。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已经基本具备了为国民提供休闲的条件,而全民收入的稳步提高也必将带来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这对于乡村旅游中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特色文化的发掘和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着我国幸福休闲时代的开启与休闲旅游需求的日益强劲,宝鸡地区目前对传统村落和民居资源的简单开发与较为单一的运营模式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终将被高端的休闲度假游所取代。我国浙江、江苏、云南等省份在这一方面的保护与开发上早已走到了全国前列,但是宝鸡地区薄弱的经济条件使其开发、保护和再造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五 余论

宝鸡地区传统民居的保护利用,可以通过对其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的综合分析,将彼此孤立的要素相互联系,扬长避短。利用下述三点保护策略可激发出传统民居的新生活力,实现当代与传统的有机融合,将有望再现陶渊明笔下所描绘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景象。

(一)尊重地域特色,坚持原真性保护策略

宝鸡地区传统民居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狭长的窄院结构和并山连脊的建造方式成为其特有的地域符号,是当地民俗文化与民间美术的重要载体,其价值不仅在于自身的物质性,还包括附着在其上的精神性。因此在对宝鸡地区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利用中应当尊重地域特色,在保留外在物质性的同时还应保留历史所留下的特征与印记,遵循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进而使其“延年益寿”,使再造后的传统民居与宝鸡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和谐共生。避免对传统民居盲目修缮和重建,更应科学和理性地对待在传统民居聚落基础上修建的仿古建筑与景区,避免具有传统形式的新建筑和真实的文化遗产混淆在一起,抹杀建筑的真实性。正如文化遗产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所说:“事实证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敌人不是风霜雨雪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也不是完全缺乏相应的保护技术,而是各种片面和错误的认识,是观念。”[4]

(二)适宜修复,实现系统性创新与保护

19 世纪意大利保护运动的领袖博伊托认为,修复的目的是为了传承,尽可能地延长作品的物理持存。宝鸡地区的传统民居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在历经周、秦、汉、唐等朝代发展和明清时期的繁盛后逐渐走向衰退,却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在尊重原有风貌、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适宜修复,正确发挥民居的空间功能,慎重考虑再造材料的选择、空间界面的处理以及施工制作的工艺,尊重原有居民的情感认同心理,优选符合村落发展要求的业态形式,以更好地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需将院落、建筑、装饰、民俗、文化等显性或隐性因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系统性创新,优化院落空间,固化建筑结构,美化装饰界面,活化居住文化,以实现宝鸡地区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的当代发展、传统材料的当代演绎、建筑形态的当代转译和民俗文化的当代传承。

(三)嫁接发展,形成多元共生的发展局面

“与工艺品相反,文物建筑保护的最好方法就是继续使用他们。”[5]14对于宝鸡地区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利用,应当在原有院落结构和建筑形式的基础上,巧妙合理地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优化居住和使用环境,以实现新旧技艺的嫁接发展,以全新的设计语言诠释民居的传统营建技艺,展现宝鸡地区传统民居的材料美、工艺美、文化美。此外,以传统民居为载体,结合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将养老、展示、教育等相关产业有效融入其中,以实现民俗养老院、乡村博物馆、特色民宿、乡村书店等形式的多元共生,将传统民居打造成为传统与现代和谐共存的载体,使土坯墙、老屋架、瓦屋顶等记忆载体成为空间的主导,延续乡土美学,弘扬传统文化,优化整合乡村产业结构,助力于宝鸡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猜你喜欢
宝鸡民居传统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宝鸡对霾源“拔芯断气”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