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2022-03-01 16:21:18山东省邹城市千泉小学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课外语文课堂教学

山东省邹城市千泉小学 秦 霞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与集体探究,完成教师设置的教学任务。这种教学形式弱化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权,更加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与自主探索意识得到更好地发挥。语文是一门具有交际性、实践性和人文性的学科,许多语文题目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合作讨论,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释放,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合作兴趣

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只有牢牢把握学生学习心理,从他们的喜好出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元素设计合作任务,才能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并对合作学习任务产生强烈的探索积极性。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选取符合学生喜好、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的内容,创造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对合作任务产生探究欲望,并在此基础上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合作学习任务,达到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例如,在学习《彩色的梦》时,教师首先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世界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对学生说:大自然的蓝天、白云、小草、小花都爱做梦,花儿的梦是红色的,草儿的梦是绿色的,蓝天的梦是蓝色的,白云的梦是白色的,小朋友们爱做梦吗?大家的梦是什么颜色的呢?小朋友跟随教师的问题,会齐声回答出是彩色的。教师得到学生的回答后,通过课件展示一幅黑白的图片,对学生说:大家喜欢黑白的梦吗?现在,请同学们和周围的同学一起,说一说要怎样把这个黑白的梦变成一个彩色的梦呢?学生通过前面气氛的烘托,学生对学习内容呈现出强烈的兴趣,在教师布置教学任务后,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探索兴趣,并通过积极的合作学习完成由黑白梦到彩色梦的转变,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任务就完成了。

二、开展自主合作预习,提高学生自学效率

自主预习能够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自主预习环节中融入合作讨论,学生的自习效率会更加显著。在自习过程中,学生通常都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生词、生字,以及一些复杂的句子。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说出自己的疑问,通过集思广益的形式,解答所提出的问题。这种发挥集体智慧,解答学生预习过程中的困难和疑惑的学习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意识,让学生意识到集体的智慧。在平时遇到困难时,学生也会主动向同学们寻求帮助,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的《文言文二则》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自主合作讨论的方式对文章展开预习。请学生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生字、生词以及一些无法理解的句子整理出来,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讨论,比如,第一篇故事中的“囊、焉”和“恭勤不倦”以及第二篇故事中的“卒、逢、弃、铁杵”都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利用集体的智慧思考出这些知识的内涵,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加高效。

三、借助微课合作讨论,增添合作学习趣味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更多的活力,目前许多教师主动将微课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多元化的信息技术呈现方式以及丰富的网络资源,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构建更加智慧化和多元化的课堂。教师借助微课开展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对目标的理解更加清晰,不会偏离思考方向,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合作讨论更加高效。例如,在学习《宝葫芦的秘密》时,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内容后,教师通过微课对故事中提到的“奶奶讲的故事”进行总结,并以图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分别为“张三遇到神仙赠他宝葫芦”“李四游龙宫获得宝葫芦”“王五换衣服得到一个宝葫芦”“赵六掘地挖出一个宝葫芦”。每张图片的旁边配上相关的文字,都生动有趣。通过图文的呈现,学生对“奶奶讲的故事”这段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这时,教师再利用微课图片给学生设置学习任务: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合作的方式对这个故事进行扩充,并设计相关台词和动作,以表演的方式演绎出来。这种合作活动符合小学生爱模仿的天性,在自主编排舞台剧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展,学生的肢体表现力和语言表现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四、小组合作回顾总结,增强课后巩固效果

课后的总结与回顾是对整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的过程,在梳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再次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解答自己学习中存在的疑问,促进自身对知识更好的消化与吸收。基于合作学习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就要善于发挥合作学习的功能,鼓励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回顾与总结,增强课后巩固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落花生》时,为了让学生深刻把握这篇文章的主旨,明白其中的人生哲理,并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教师在最后回顾环节请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想法,说说自己对文章中父亲话语的理解,并探讨“落”的好处。最后,教师再请学生讨论父亲第二次议花生的部分,以及作者听到父亲话的感受;再请学生用相应的句式谈谈自己对父亲话语的理解。通过这种合作讨论的回顾方式,学生对本篇文章的主旨理解得更加透彻,学生也能对课堂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五、开展课外合作活动,实现知识有效延伸

课内课外的合作学习,要求教师既要注重课堂上的学生合作学习,也要注重开展课外的合作实践活动,利用课外的合作任务来深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确保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能够得到有效的拓展和延伸。在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实践活动时,学生需要收集更多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视野与大脑思维也得到了有效拓展。例如,在学完《我们奇妙的世界》后,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后收集资料,联系自身实际,谈一谈自己眼中的奇妙世界,并尝试运用作者的写作手法将自己眼中的奇妙世界以文字的方式表述出来,最后对每个小组所有组员的作文进行汇总,用合适的过渡语言将所有的作文片段连接起来,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在下一节课上,教师请每个小组的组长上台呈现本组的作文成果,并让全班学生阅读所有作文,由全班学生共同选出最优秀的作文,张贴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供所有的学生学习和借鉴。这种课外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将实际生活与语文知识密切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资料的收集,完成课后作业,在深化自身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真正达到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

六、结语

课内外合作的学习形式符合新课程改革后的教育目标,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落到了实处,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体,教师的身份由原来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在这种自由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充满积极性,学生能够自主对知识展开深入的思考与探究,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在高效化的自主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课外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转动小脑瓜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中国火炬(2014年2期)2014-07-24 14:16:57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