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阿湖镇黄柏小学 张小兰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搞好习作教学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然而,习作的批阅工作也给教师带来了较大的负担,尤其对于带两个大班额的教师来说,如果篇篇习作都要精批细改,那更是苦不堪言。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教师篇篇精批细改,固然体现了教师的积极负责的严谨态度,但对于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果真奏效吗?在课程改革轰轰烈烈推进的今天,在义务教育要实行“双减”的背景下,优化习作批阅方式的路径在哪里?有没有能够体现课程改革评价理念,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提高小学习作教学效益的批阅方法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实践,权当抛砖引玉,求教于广大小学语文教学同仁。
习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学生鲜明思想意识、生活态度的具体外化。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在传统的习作批改中,评判优劣的标准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教师的思维,教师个人的爱好。学生得到的仅仅是教师的一家之言。“上好之,下必甚之”,学生投老师之所好。长此以往,学生的眼界变窄了,渐渐陷入了教师的思维定势。这样一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又从何谈起呢?学生整体的思维品质必然出现下滑。
现行教学大纲要求,每两周对学生习作评讲一次。又因为传统习作批改费时又费力,以每班五六十名学生为标准,如果每篇习作,教师都要深批细改的话,哪怕,从习作刚交上来,教师便开始批改,这样也恐怕要持续两周左右。那么,教师在批改习作时所发现的问题,就不能及时地反馈给学生。等到习作评讲时,学生对两周以前所写的文章,记忆早已模糊。教师总结出的共性问题就难以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这样对学生的写作就不会有多大的指导作用。
传统习作批改可以说是教师的独角戏,作为写作的主体——学生,却不可直接参与对自己习作的评价。而教师的点评可谓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教师本身就对此感到乏味,对学生有多大的吸引力可想而知。另外,学生因为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习作中自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或多或少的错误。教师的红笔一道道划过去,再加上这样或那样的点评。面对面目全非的习作,学生自然会眉头一皱,产生失意情绪,写作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挫伤。学生再提起笔来写作也只会敷衍了事,提高写作水平又从何谈起?
传统习作批改要求教师对每篇文章都要深批细改。工作量无疑是非常巨大的,这也占据了教师教育教学中许许多多的精力与时间。另外,日久天长,教师对这种批改产生了极大的厌倦感。这种厌倦也会蔓延至教育教学之中,致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下滑。再次,教师个人学习时间也被大大地挤占,致使教师无法及时的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教学的整体推进。
传统的小学习作教学,都是学生把习作交给教师批阅,教师都是全批全改,并尽可能地精批细改。这延续了几十年的教学行为似乎成了天经地义的事。“忽如一夜春风来”,课程改革提出了“多元化评价”的教育理念。在此理念影响下,小学习作批阅方式摆脱了传统批阅的桎梏,广大教师在进行着自己的思考、探索与改革。
我们经过多年的尝试和实践,认为习作教学应走多元化评价之路,让习作批阅走向人性化。我们所说的“习作批阅人性化”,首先就是针对语文教师而言的,其主旨是为了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习作批阅的效率,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这是因为语文教师也是普普通通的人,而不是“神”;学生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中的“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当前提出的“双减”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其实,教师的“教”也需要“减”。教师的“教”不“减”,学生的“学”又怎么能“减”呢?传统的小学习作精批细改的做法有悖于当前课程改革思想,也有悖于当前的“双减”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认为小学习作批阅首先要建立在把语文教师和学生当作“人”看的基础之上。语文教师也只有在习作批阅方面解放自己,才能在习作训练方面解放学生,给学生创造写作能力发展和提升的时空。
语文教师辛辛苦苦地批改,在学生那里却收不到多大效果。教师的“精批细改”,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做无用功,收效甚微。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语文教师们却依然如故地继续着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艰苦工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是传统的教育思想制约了教师批改习作的创新能力,二是语文教师的习作批改“只对文不对人”进行,使得师生之间缺少一种最可贵的人与人的对话、心与心的交流。我们认为在习作教学中,实施习作批阅的人性化策略,具体措施有三种:
每次习作之后,教师要安排专门的时间,把全班中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的学生习作挑选出来,再把学生找来,当面批阅。当师生当面批阅时,语文教师需要付出真诚与热情,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师的关切是发自内心的,而且表扬鼓励的话语要多于批评指责的话语。在当面批阅时,教师既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也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时,要侧重于对习作内容的确定和写作方法的指导,对习作的要求要严格,但态度要和蔼可亲,教师切不可居高临下,讽刺挖苦学生。在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即使学生的想法或看法不正确,教师也要尊重,并要给予恰当的指导和点拨。这样批阅的效果,远远胜过传统的批阅。效果之所以好,原因在于师生当面批阅时,学生首先感觉到了教师对自己的关切,其次在师生真心交流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习作的方法和技巧。无论是从指导的数量上看,还是从指导的深度与力度上看,一次这样的习作批阅要胜过十次传统的习作批阅。这样做,虽然一次习作批阅最多只能找来十多个学生,但一个学期下来,班上的学生每个人至少可以轮到两次这样机会,积累起来的收效就非常可观了。看上去每次面批时间很长,但由于效果突出,可以减少学生写作的次数。所以说,如此批阅也是“减负”的一种体现。我曾多次进行过这样的尝试,发现它屡试不爽,在每一个学生面前都可以见效。有的学生在面批之后,还主动交来了重新写的习作。
生生之间互相批阅,能够给学生一个互相比较和重新思考的机会。所以,其效果也远远胜过传统的批阅方式。当然,需要注意的是,生生之间互相批阅一定要有语文教师的组织与参与,不能采取放羊式的办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批阅,教师则不管不问。语文教师可以叫两位学生给大家做演示,然后组织全班讨论,看看到底该怎样互相批阅,看看怎样的批阅方式是好的,看看哪些批阅方式是应该避免的。我们的尝试与实践表明,学生自己写作时,可能还有偷工减料、应付了事的心态,但是在批阅他人的习作时,尽管难以避免有少数学生开玩笑或者吊儿郎当,但大多数学生都会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认真态度,因为此时他们的身份变化了,心态也跟着变化了,于是如同语文教师一般的负责精神便表现出来了。
课程改革思想告诉我们,家长也是评价的主体,也可以参与学校的评价。因此,批阅学生习作就不再是教师的“特权”,教师也应放权给家长,鼓励家长共同参与批阅。这样的批阅方式,可以实现家校之间的良好沟通,可以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习作的优劣长短。教师可以示范性地向家长展示习作批阅的方式方法,使语文教师、家长与学生三者之间实现心灵的协调。最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在创造性地批阅学生习作方面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所以,批阅的效果也远远胜过传统的批阅方式。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语文教师不要在家长面前批评学生,否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会伤害家长的自尊心。语文教师既要赢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更要通过这种批阅方式赢得学生的尊敬与信赖。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师让家长参与习作批阅,只能是偶尔地、适当地参与,而不是把批阅习作的任务交给学生家长,让学生家长来完成。在当时“双减”形式下,我们教师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上面三种批阅方式,主导者都是语文教师,主角则都是学生。在这三种习作批阅方式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均以学生的习作为纽带被连接在一起,而人性关怀的核心最终都指向了学生。因此,这样的习作批阅方式是真正人性化的方式,“既见文又见人”,有助于融洽师生、亲子感情,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都习以为常地以高标准来要求学生的习作,说出来的话语令学生似懂非懂,提出来的要求让学生高不可攀,结果打击了学生的信心,浇灭了学生写作的热情,让学生对写作陷入了悲观失望的境地。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的写作训练类型,只能是“平民化”的文章样式,教师切不可用“贵族化”的标准来看待学生的习作。平民化的文章样式,应该如同说话一样,是通俗平易的,简明流畅的,明确清晰的,也是适宜学习的,容易学会、学好的。要让学生对写作不产生望而生畏心理,教师务必降低评价标准,以宽容的态度来评判他们的习作,只要学生在习作中能把自己想要说的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了。这一思想其实包含着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小学生的写作训练只能是训练他们在习作中用书面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意思;二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是指导学生学会在写作中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用书面语言说清楚;三是语文教师评价学生的习作优劣时只需要看他们是否在习作中把自己想要说的意思说清楚就行了。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平民化的小学生习作评价标准。如果语文教师真的在习作命题时采取了交际化策略,在选择习作训练类型时采取了实用化策略,在决定习作训练题材时采取了生活化策略,在进行习作指导时采取了抽象化策略,在开展习作批阅时又采取了人性化策略,那么,实施习作评价的“平民化”策略,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平民化”习作评价标准的内容应包括:一是学生是否明确自己习作的阅读对象(当然不能只是老师);二是学生是否表达清楚了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三是学生是否能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包括恰当的语气和口吻。至于主题、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的要求,则完全可以不直接、不刻意地提出来,而是借助于上面这三个标准,或者从这三个衡量标准的角度去评价学生的习作时,将主题、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的要求渗透进去,悄然完成。所谓“平民化”的习作评价标准,也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这样一句话:“尽量少地追求把习作写得精练、文雅、精巧、美妙。”小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语言上能够文通字顺就行了,至于“精练、文雅、精巧、美妙”这些要求留待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再去完成吧。
用平民化的标准来评价小学生的习作,具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让他们觉得写作如同说话一样,并非高不可攀;二是可以降低对小学生习作的评价标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三是可以彰显写作的交际化功能,让学生写作由封闭走向开放,引领学生的写作朝着简明化、清晰化、朴素化的方向行进;四是可以减轻小学语文教师的习作教学压力,消除习作教学的神秘感与悲观性。
在探索小学习作“平民化”样式、“平民化”标准评价的路上还要继续往前走,没有尽头,只能走得更远。
小学习作批阅“人性化”是一种面对面、心贴心的批阅方式,给予学生的是真正的关爱和期待;“平民化”不再让学生感到习作是望而生畏的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写好习作的信心。小学习作教学批阅方式应该走“人性化”“平民化”之路。小学习作教学应努力走好“人性化”“平民化”之路,切实改变习作批阅现状,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提高学生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