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新时期劳动教育融入高中班级管理之中

2022-03-01 11:22谢彦仁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劳动班级课程

谢彦仁

(民勤县第四中学 甘肃 武威 733000)

前言:新课改背景下,劳动教育作为新型的教育学科,在高中教学中广泛推广,高中生是祖国的花朵,需要接受全新的教育理念,应对高中生进行劳动教育,让其热爱劳动,积极进取。高中的班级管理工作具有复杂多样性,融合劳动教育在班级管理当中,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劳动教育的本质,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新时代的高中应该加强劳动课程建设,重视学生在劳动成绩方面的评比,使高中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改变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固有观念,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任务走出来,积极的参与到劳动教育当中。

一、劳动教育融入教学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学生生活成长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父母更重视对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培养,传统老旧的教育观念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父母应防止子女产生错误的认知观念,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生活点滴中传递“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生活方式,避免孩子出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恶习,因为好逸恶劳的思维,极大可能使人走上犯罪道路,及时展开深刻的劳动教育可以保证子女健康成长,强调劳逸结合的重要性,让孩子明白艰苦奋斗辛勤劳动才能换来优质生活。近年来提倡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各项能力均衡发展,其中劳动教育可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的面对学习和生活,养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学习成绩固然重要,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加强学生劳动教育方面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活力提升,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成长,同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对高中教育体系的一种矫正和完善,由于劳动教育的实践情况较差,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把学习重心都放在了文化知识学习上,劳动教育没有纳入到高考当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作为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思维观念,对劳动教育在高中班级管理中普及形成了负面障碍,随着社会给予劳动教育更高的希望和认可,教育者应保证劳动教育融入到班级管理之中。

二、将劳动教育融入高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教育本质界定不清晰

在如今高中教育教学背景下,人们不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争相讨论劳动教育到底属于哪个职能部门管理的问题,站在德育教育角度,劳动教育能够在道德方面教育学生,是教育处管理范围,站在学习的角度,劳动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务处管理范围,职能管理归属不清晰的根本原因,是劳动教育本质界定不清造成的。劳动教育不是为了惩罚学生,如果学生犯错就被处罚“打扫卫生”等劳动教育方式,会让学生及家长错误认识劳动教育的意义,违背了德育教育的出发点,不利于劳动教育开展。

(二)劳动教育得不到重视

高中阶段至关重要,学习任务繁重,高考能成为某些专家口中的“人生的转折点”,有一定的社会依据,学校、学生及家长为了备考,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加强文化课知识巩固上,很少有时间关注不参加高考的学科教育。劳动教育作为容易让人忽视的学科,很多学校没有安排具体的劳动课程,虽然学校大扫除不能定义为劳动课,但也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极少能接触的劳动内容,劳动教育成了应付式教育。学校未能规划劳动教育的发展前景,甚至连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都不曾开展,家长在子女小时候尚能考虑子女的全面发展,进入高中阶段只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不重视其他方面的教育,认为劳动等其他教育会耽误学习时间,连学生力所能及的小事都替学生代办,劳动教育在家庭和学校都得不到应该有的重视。

(三)劳动教育功能未发挥

随着劳动教育逐渐在高中教学体系普及推广,成为了一个专项学科,参与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标准,造成了学分制的劳动教育,让学生产生劳动就应该得到报酬的思想,甚至做家务也要想父母索取工费,脱离了教育的本质,劳动教育利益化,与教育初衷背道而驰,劳动教育功能难以发挥出来。国家要求劳动教育纳入高中教学,需要积极配合执行劳动教育内容,但学校往往因为升学压力大等问题,空置了劳动教育学科,存在安排了学科但没有安排专业老师授课、没有安排专门的课程及教育题材的情况,让劳动教育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三、将劳动教育融入到高中教学的可行性措施

(一)明确劳动教育的本质和方向

为了让高中生认同劳动教育理念,需要了解高中生是怎样看待劳动教育的,劳动理念的核心内容是劳动力和纯体力付出的区别,劳动教育过程中,虽然有付出体力的过程,但是与单纯的体力劳动、干体力活等有着本质区别,劳动教育分为体力劳动教育和脑力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可以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表明,体力劳动表现形式为动作技能展现,脑力劳动表现形式是对社会认知开发指引,劳动教育能让学生的认知方面和劳动技能方面得到锻炼,促进学生多技能、多思维方式健康发展。劳动教育与文化知识学习相辅相成,应该获得与文化知识教育等同的地位,学生认可劳动教育,就会付出同样的精力接受劳动教育。找到劳动教育的方向,是劳动教育长远发展的关键步骤,劳动教育是作为新型教育的主要课程,应在高中的班级管理中融入劳动教育课题,要结合实际情况实行相应措施。如在学生高一阶段养成爱劳动的生活习惯,做出重视劳动教育的引导,高二阶段主要培养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劳动,促进学生劳动技能的提升,高三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高中生面临升学和高考的压力,劳动能够减轻压力,使学生精神放松。

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就能意识到劳动教体系化的重要性,劳动教育深入到日常管理当中,安排值日生每天值日,打扫班级卫生,要求学生认真对待,保证劳动教育的公平、公正性,确保每个学生每周都能够参与值日。学校每周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大扫除,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的劳动成果做出点评,提升学生集体荣誉感,老师每月组织一次主题班会,以劳动教育为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结合适合劳动的一些传统节日,展开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植树节、劳动节都是很好的宣传劳动教育的节日,具有浓厚的劳动氛围,让学生通过参与劳动获得相应的劳动知识,分享劳动果实与喜悦,让学生对劳动教育有更深刻的认知。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鼓励学生积极做家务,分担家庭其他劳动负担等,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让学生体会劳动的其他属性,譬如劳动过程赢得父母赞誉,带来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感恩心理。

(二)加强劳动课程建设

重视劳动教育和班级管理的相融合,要体现在日常的课程建设和实施中,劳动课程是劳动教育的载体,结合高中生的特点,在班级管理工作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对校本课程中劳动课程的建设,创建起积极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落实班级管理中的劳动教育。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高中的课程建设要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这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满足高中的教育需要,适应高中劳动教育的需求。教师要积极的推进校本课程中,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进程,将富有特色和学校文化特点的劳动课程创建起来,用于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教师要结合高中生的实际特点、学习需求,在班级管理中有目的性的引导学生重视劳动教育课程,主动的探索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德、传统文化,在参与实践和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获取成就感,在有所收获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对劳动价值的全面认识。

例如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开设校本课程“制作十字绣”,将中国刺绣文化引进到课堂上,使学生了解十字绣的基本制作方式和操作技巧,学生可以在学习十字绣知识的过程中,完成独立的作品,亲自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快乐。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十字绣作品制作成展示墙,让学生们共同对十字绣作品进行评分,鼓励学生大胆的展示自我、表达自我。在高中化学的教学活动中,同样可以将劳动教育渗透其中,有目的的加强校本课程的建设,使化学课程教学课堂成为劳动教育的实践阵地。例如在化学实验中开展“做豆腐”实践教学任务,让学生们在参与做豆腐的过程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传承这门老手艺,在劳动中有所收获,了解化学知识和生活中化学知识无处不在的魅力所在,主动探索生活中存在的化学客观现象,了解劳动的意义,主动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使学生形成奉献精神,主动参与到班级的志愿活动中,收获劳动的快乐,提高劳动素养,向着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方向,不断的提升自我,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实施“三维”教学

三维教学是高中各学科都应该积极落实的教学任务,为了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利用三维教学的手段,把知识内容与能力相结合,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相结合,学生情感表达与自我价值观体现相结合,围绕劳动教育全面展开高中的任意课程,都与劳教育相关联。各学科都要发扬教育育人的风格,探寻各学科学习过程中,劳动教育成果的体现及阐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其中语文课程内容是时代的缩影,许多关于劳动教育的文章都对工匠精神广为提倡,国家发展工业、制造业、基建领先世界,教育学生辛勤劳动改变中国面貌,现代化城市建设需要工匠精神作为支撑,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生产力,是劳动人民自身价值的体现。学习历史课程,总结得出劳动是改变现实生活社会的主要方法,各学科学习都是为了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给学生讲述了劳动能让学生掌握劳动技术,改变学生以往的劳动思维,使得学生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上更进一步。

(四)强化劳动教育功能

扩展劳动教育范围,是增强劳动教育功能性的必要路径,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较为繁重,在学校内很少有机会能参与劳动教育,为了在高中学习阶段实现劳动教育的目的,强化劳动教育功能,需要结合家庭教育,使家庭和学校之间需要做到共同合作,提升劳动教育的可行性。学生最早的学校是家庭,学生最早的老师是家长,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且符合相关教育要求,学校可以组织班会,在班会上对学生做出劳动教育的相关要求,与家长的意见达成一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家务等家庭劳动中,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劳动技术能力。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劳动活动当中,养成良好的积极劳动思维,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新时期的高中教学背景下,劳动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养生积极参加劳动的习惯,为学校与家庭共同培养学生的劳动思维提供动力。

(五)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知水平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少部分学生存在好逸恶劳、好吃懒做的情况,自理能力差,瞧不起劳动人民,基于这种社会现象,高中班级管理中应强调促进学生对劳动热情度的提升,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在亲手执教的过程当中,要求学生共同参与劳动,不仅能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样能调动起学生的劳动热情,让学生更加热爱劳动。老师指挥工作,需要学生帮忙,在学生当中产生了竞争关系,从而产生了团结友爱的精神,班级形成干净、整洁的好习气,学生养成了好的习惯,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的,加入到班级的值日等工作中,让学生参与进来。班级中有对体力劳动抗拒的学生,要鼓励学生激发劳动热情,需要从肯定他们的劳动成绩开始,教育的本质也正是鼓舞和激励,唤起学生的劳动热情,通过竞争机制,激励学生的劳动欲望。劳动能塑造一个优秀的人格,人是群居动物,孤独的人是痛苦的,学校是学生的一个集群,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人类的互动过程,是学校的教育意义所在,班级管理中培养优秀健康的人格,是学校的目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观念,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知水平,了解劳动教育使人精神愉悦,重视班级劳动文化建设,鼓舞学生学习和参与劳动,

使学生正确的认识到劳动的价值优势,使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班级环境下主动的探索劳动的内在意义,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打扫校园的活动,对校园操场中的环境和具体的范围进行划分,学生共同负责打扫学校操场的卫生,任务调动起学生的劳动积极性,通过打扫后的小组评比进行总结表扬,劳动态度积极,劳动成果显著的学生和小组评比出最佳进步奖,鼓励奖最佳劳动奖,并且可以在班级的墙上公布成绩信息,设置劳动专栏,使学生在班级的竞争机制劳动环境氛围中形成成就感,鼓励学生调动劳动热情,提高对劳动,教性的认知水平,坚定信念,从劳动的成果中收获快乐和信心,

(六)发挥学生的榜样作用

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带动作用,对于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劳动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价值和作用,有助于塑造学生更好的人格,在优秀的学生群体中,要进行人才的挖掘,将个性、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劳动教育中的榜样,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使学生们之间形成和谐相处、互相帮助的学习和进步局面。例如在劳动教育和班级管理相互渗透的过程中,要通过渐进式的教育,将具有榜样作用的优秀学生和与其关系不错的同学,安排在同一个小组进行协作劳动,由教师引导、指导、观察、提醒,使学生们之间形成融洽的互助关系,强化团队意识,端正傲慢和漠视劳动的态度,主动加入到团队建设和劳动任务中。将优秀学生的榜样带头作用利用起来,形成学习互帮小组、劳动互助小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学生小组的划分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现状、发展现状、个性特点,和学生们之间相处的情况,要求学生进行学生小组的自主分配,在融洽的班级管理环境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教育必须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教师深刻讲述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各项应用,让学生意识到日常生活、学习都离不开好的劳动习惯,发扬劳动精神,提升学生劳动能力,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根本价值。通过明确劳动教育的方向,分析劳动教育本质,加强劳动课程建设,在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劳动观念的渗透,学校结合劳动教育实施三维教学,家庭与学校共同进行高中生的劳动教育,提高劳动教育和班级管理融合的成效。

猜你喜欢
劳动班级课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班级“四小怪”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班级英雄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热爱劳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