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芳
(江西省吉安市阳明路小学 江西 吉安 343000)
作业布置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部也指出将课堂建设从传统教育模式中脱离出来。将题海战术逐渐转向提升作业质量,这种变化给教育教学进行改革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占有突出位置,同时也肩负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任务。结合小学语文学科性质和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特点,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需不断创新作业内容,并严格控制作业数量,同时还需注重作业布置的形式。总之,在小学语文作业设置方面应始终立足于以学生为本,科学合理的进行作业设计,最终达到帮助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合理设置作业,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机械训练的作业布置现象。当下,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发展,虽然部分教师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进行了一定程度作业设计的改进和优化,但是大部分教师并没有过多关注如何利用作业布置实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点,在作业布置方面仍然停留在形式单一、以练习为主的传统模式下。从小学语文作业布置调查中可以看出,在作业布置方面仍然还存在单纯布置背诵或抄写等单一化作业的情况。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缺乏创新性,再加上并未综合分析学生实际情况,作业量大、作业难度不均衡等不仅没有获得良好的复习、巩固语文知识的效果,反之还造成了学生对作业产生恐惧感,久而久之,还会导致学生丧失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作业布置内容、形式以及数量等方面存在弊端以外,在语文作业评价上也缺乏针对性,大多数教师通常采用“A、B、C”或者“优秀、合格、不合格”等形式来表现,这种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化。在“以生为本”教育观背景下,倡导评价机制的创新,改变单纯以成绩给学生下定义的评价方式。
小学生年龄特征决定其在认知能力与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一定特殊性,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深入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任务。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学生接受能力有限,繁重的作业练习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大量的重复练习反而会引起学生对作业产生负面情绪。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现阶段小学生不仅需要完成家庭作业布置,还参与了一些课外兴趣班、辅导班,这对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所以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注重作业布置的适量性。
传统作业布置模式存在一定弊端,教师应打破单纯复制语文教材内容这种单一、机械式作业设计的束缚。基于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理念,教师可以在作业形式上进行创新,以丰富、多元化的作业形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比如,在书写形式上增加观察、绘画、交流等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通过多元化的作业布置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观察事物、积极探索的意识。
出生和成长于信息时代的当代小学生,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同时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在进行进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小学生心理特点,增加作业布置的趣味性。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对作业产生强烈兴趣,还给学生开辟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以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
在小学作业布置方面,传统的语文作业内容无外乎都是围绕语文教材展开,单纯的抄写、默写形式的作业设计显得十分枯燥。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仍然是选择布置一些字词或者短句抄写的作业内容,之后再在课堂教学时进行听写。也有部分教师选择通过练习册的形式检验学生课堂学习的掌握情况。当今,作业教辅市场体系庞大,各式各样的语文练习册成为学生课后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手段。然而这种简单省事、缺乏针对性的“拿来主义”作业布置,对学生而言并没有真正促进他们语文知识运用能力以及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质量参差不齐的教辅材料反而会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带入误区。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就需要花费心思进行巧妙设计,创新小学语文作业的内容,基于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当堂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作业布置,使之更加个性化、更贴合学生心理和学习特征。
作业本身是一种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践的形式,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作业内容的设计。对于学习和生活,不同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应将学生作为作业内容布置的原点,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给学生提供自我创作的机会。比如,针对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秋天的雨》进行作业设计,在这篇浓烈抒情意味的散文中,作者借“秋雨”这条线串联了秋天所有的美好景象。在进行课后作业布置时就可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主探究空间,作业设计可以是请学生留心生活,回想生活中他眼中秋雨的样子,并说一说自己的体验,请学生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去野外、公园等场所用心观察身边秋天的美好景色,用小视频或照片的方式记录,或者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眼中的秋景。通过创新作业内容,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并且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和探索。
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中华文明长久发展所延续下来的精髓所在,是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字与思想的积淀,语文知识中蕴藏着巨大的学习和参考价值。语文学习单纯依靠机械式记忆以及千篇一律的字词抄写是远远不够的,对这门人文科学性质的学科来说,其学习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运用题海战术就能完全掌握的,整个学习过程需要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积累。而作业作为课堂教育的巩固、补充或拓展,应与课堂教学保持密切的衔接关系,教师不仅要重视作业的质量,还需严格控制作业的数量。进行少量化、精简化的作业设计,以少量作业达到高效学习的效果。当前,教育部也提出对学生加强“五项管理”,这一政策一经提出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其中作业管理作为五项管理中极为重要一点成为相关教育者需着重思考的问题。基于上述种种,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与布置时,需要摒弃唯分数论的思想,减少或避免大量重复抄写式的作业布置。课后作业需切合学生实际,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与此同时,围绕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适当调整作业布置的难度和数量。一方面,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足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另一方面,也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富有新奇挑战任务的平台,激发学生正确对待课后作业,而不是以敷衍的态度对待。
课本、文字、练习册是传统教育模式下进行作业布置的固定搭配。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更新自身教学观念,打破这种固定的作业布置模式。作业布置不一定都是安排在课后布置,也并非教师的专属权利。教师应顺现阶段教育新形势,结合当前教育实际情况不断丰富作业形式。事实上,作业布置并不只是简单的生字抄写,作业形式可以是体验式、实践性作业,还可以布置开放式作业,发展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突破传统作业的弊端,发挥作业布置的真正价值。
1.体验式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为适应国家素质教育要求,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在综合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布置体验式作业。比如,在进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海底世界》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以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呈现海底美丽的画面,通过生动直观的视觉体验引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接下来为学生创设海底潜水的探索情境,让学生体会海底与海面景色的不同,聆听海底世界奇妙的声音。在进行作业布置时可以从学生兴趣出发,以“海底世界漫游记”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让学生针对自身特点、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用心创作。体验式作业也具有多种不同形式,除绘画作业布置外,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还原教材中一些生动形象又独具教育意义的故事情节。比如,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的学习,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扎实的语文基础,课前可以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借助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深入了解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课后可以给学生布置编排课本剧,从编排、表演过程中深入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虽然这种作业形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也收获了良好的学习效果。简言之,这样的作业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成长与进步。
2.实践性作业,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语文的学习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品格塑造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注意促进语文学习内容的迁移,将课堂所学知识迁移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去。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就可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形式,引导学生切实感受语文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比如,在学习《慈母情深》、《父爱之舟》这两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一项观察作业,请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父母、亲人不同的背影形态,从中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并以“我眼中的父亲/母亲...”为主题完成观察日记。相信在一段时间的观察与体会过程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深刻感受父母及家人无私、深沉的关爱。
3.分层式作业,有针对性培养学生
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方面发展不够完善,但他们始终都是具有独立意识和独立意义的个体。学生与学生之间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因此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也大相径庭。基于此,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就需要采取分层式作业布置的形式,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培养教育。
基于上文所述,在进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应系统分析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的原则进行作业设计的改进与优化。在小学语文作业布置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情况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充分整合学校、家庭等多种教育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综合性、多元化的学习平台,不断创新作业内容、丰富作业形式,增加作业设计的趣味性。此外,科学合理设置作业之后还需要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评价,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总之,社会时代的进步推动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作为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化、现代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