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探究

2022-03-01 00:43周胜强
关键词:小康小康社会总书记

周胜强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实现,体现了党的强大领导力、深厚的战略定力及对基本路线的执行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是建立在党对“三大规律”的深刻把握基础上,是在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国内国际复杂形势,牢牢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入新时代,“小康”被赋予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节点,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全局。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情况下,全面小康作为现实存在,更加具备全面性、充分性和均衡性。

一、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三重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依托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厚植于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之中,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遵循理论指导、历史规律和实践推进相统一原则,集中体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社会发展总是呈现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延续性和阶段性的辩证统一有着深刻认识,低水平的“总体小康社会”到高水平的“全面小康”是质量互变规律的状态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任务是建立在党对现代化规律的自觉把握基础之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之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理论状态和实际状态之间保持着张力,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中不断弥合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距,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阐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自信,最终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一) 尊重必然之历史逻辑

上升前进运动是历史的总趋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升趋势的体现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始终遵循历史唯物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条件下孕育、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环境中发展形成的。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挥能动性,把握历史时机,顺势推进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的阶段性突破。全面建设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的历史性飞跃蕴含着必然历史逻辑,历史飞跃本身蕴含着“一体两面”,一面是不脱离现实,尊重客观历史因素,另一面是不满足于现实,蕴含着突破历史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相衔接,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一致。”[2]12目标的“一字之变”背后是客观历史因素的奠基,尊重实际条件。脱贫攻坚阶段的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强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3]。遵循历史延续性体现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延续性上,2021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4]在尊重历史客观性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时机,敢于突破历史,指出:“现在,这个时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历程到了需要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5]72历史延续性放置于宏大历史视野中又具有阶段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小阶段。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发展战略不断与时俱进,是顺应历史、顺应民心的体现。在不断更新战略中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进而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二)追求应然之理论逻辑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6]19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其中内蕴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论述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逻辑。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概念和内核,邓小平完成了对“小康”概念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现代性阐释。“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7]54政治层面将现代化的西式蕴涵加以“中国化”,以契合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达到了这个目标,中国也不算富,还不是一个发达国家”[7]102。同时,在经济层面加以调适即低于西式现代化经济标准,作为阶段性发展目标,符合中国实际水平。这就为小康的表述保留充分余地,为小康的维度扩充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可能。基于表达惯例,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小康社会提出“翻一番”规划,“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2]326。这个目标是基于总体小康实现了量的积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经济量变基础上适时推进阶段性质变。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小康的“全面”之维在理论上做了论述,“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5]78-81。这不仅是经济层面的规定,涵盖了新时代多层次需求满足与社会多面向发展趋势,也是社会发展上升运动总趋势的理论形态展现。应然发展目标的“全面化”引导着发展思路和方式的全面升级,理论上追求全面平衡发展的应然与发展不够全面均衡的实然之间的张力为实践带来压力。

(三)改造实然之实践逻辑

历史是实践的历史,而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是理论指导下完成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只有在创新实践中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对全面建成小康实践具备理论引领作用,并在实践应用中完善自身,进而创造历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充分运用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引领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5]23从实践动力、领导力量和法治保障方面协同发力,确保目标达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举措的系统合成促成发展理念及路径的全面创新。中国共产党是整合战略举措、发挥协同效应的政治领导力量,确保实践过程中主客体相互作用合力指向不偏离目标要求,防止过程“走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8]“目标”不是不择手段的功利性达成,要求更加均衡持续的创新型实践方式。党的领导保证实践过程不被局部短期利益异化,确保目标“不缩水”,战略举措落地生根须结合中国实际,寻求重点突破。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不搞“同步小康”,重点是“补齐短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攻坚精准度是前所未有的,“两不愁、三保障”既不搞层层加码,又不机械量化,随物价水平调动脱贫收入标准,提高了全面小康的公认度。遵循实践逻辑落脚于以实践标准检验全面小康的真实度,真正实现才能得到人民和历史的认同。“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全国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71元增加到2020年的32 189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7.5%、67.7%下降到2020年的29.2%、32.7%,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9]实践充分检验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达到预期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逻辑同步生成创新思维引领下的均衡协调发展方式,在党的领导下遵循历史规律的创新实践将目标的理论可能转换为现实存在。

二、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思想内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本质是发展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身是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论述实际是对阶段性发展目标的论述。发展凝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概念本质、目的价值与手段指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初心与价值作出重要论述,“小康”概念创新的出发点是发展,发展是得到人民支持的来源,“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这个概念,就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理解和支持”[6]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落脚点在发展,“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6]3。发展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手段,“为了实现这两大目标,我们将继续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继续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2]326。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成目标引领、路径升级、人民中心、改革推进、根本保障的完整体系。

(一)以全面的内涵指标为发展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本质上是人民群众需求变化的体现,也是发展目标的具体化。随着人民群众需求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得到扩充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论述中蕴含对全面内涵的科学论述、指标体系的发展完善,以及对“全面”的深层次要求。

一是对全面内涵的科学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5]78实现全面必须把握住发展这个主题,全面要求在空间上地理区域全覆盖、时间上可持续发展、方法上绿色生态发展,实现综合平稳协调发展;发展质量上归于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数量上全体人民一个不能少。因此,全面指向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同体、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命运共同体,以及人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然而需要以发达的社会生产为支撑才能满足全面发展要求,要解决“两不问题”——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要求全面均衡的发展模式来解决,绿色生态发展方式改善外在生活环境与健康中国战略改善人民自身精神体魄相辅相成,凸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全面小康更是全方位、立体化的小康,决定了全面必须具有区域要素均衡、主体覆盖全面、需求满足充分的内涵特点。

二是对全面指标体系的建构与达标。习近平总书记对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提出更全面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内涵具体体现在其指标体系中。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强调脱贫指标在全面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性,这是全面小康的底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6]154。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体指标体系的论述内蕴于对新时代经济社会指标的概述之中,他特别强调安全、生态环境指标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大安全生产指标考核权重”[2]195-196。“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5]210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建构为践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打下基础。2016年国家统计局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修订稿)》,包括经济发展、民主法制、文化建设、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5个子系统,共39个评价指标[10]。宏观设计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微观落实以民生改善为标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结评价指标体系与监测指标体系保持一致,《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更加繁荣发展、民生福祉显著提升及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变化”[9]五个方面,以数据总结和事实概括展示中国的全面小康历史成就。其中既有量化也有质化标准,不仅包括人均GDP、城乡收入及预期寿命等可量化的指标,还有生存权、发展权的考量,体现在安全感幸福感上,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更大关注。具体来看,底线指标全面完成,“2020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 588元”[9]。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区域及收入均衡持续改善,城乡发展协调性增强,“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持续缩小。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与2019年相比下降0.08,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下降最快的一年”[11]。人民民主权利不断发展,集中体现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入推进。文化更加繁荣发展,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持续完善,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推进,人民生活环境持续改善,“2020年,全国群众安全感为98.4%;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0%”[9]。指标体系的全面兑现充分诠释了“全面小康是全体人民的小康”。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方面具体化指标全面达标,细化为收入、权利、教育、养老、医疗、居住及健康等体系,全面涵盖人民生活需求,安全与自由、幸福与发展并重,全面指标体系在基本需求之上突出“好”的要求,更加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指标体系的达标指向幸福生活的价值理性。

三是对全面的深层次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11人民群众的需求从“吃穿住用行”的基本需求向“学乐康安美”升级。在现代化、城市化过程中,生产发展给群众物质精神需求带来革命性影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呈现加速度,青年一代经历了以前几代人才能经历的变化,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在国家之间,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流动加快,巨大的社会竞争不仅打破了“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也打破了区域之间的空间距离,社会流变中人心寻求安顿和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深层次要求。社会结构及家庭结构出现的新变化,社会原子化和家庭离散化将原来的“单位”、邻里或家族从互助服务功能剥离出来,从空间上转向街道楼栋、住宅物业,从方式转向数字化、网络化、多样化、个性化和高频化。社区物流、社区养老和社区幼儿园等直接对接居民分散的终端服务点需求旺盛,在社会服务新业态成熟与居民服务需求满足之间存在巨大张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强化对新业态、新服务行业的研究学习,以量子科技、区块链、人工智能、住房保障体系、供应体系建设、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大数据等与时俱进的主题研究,积极推进公共资源弥合巨大市场竞争冲击传统社会服务体系的裂缝。

(二)以新理念引领全面均衡路径的发展方式

一是发展理念的多元创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创新根植于改革开放实践,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全面协调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以生产时间节约为一切目标的单纯市场规律具有局限性,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反而被市场利益竞争淹没吞噬。一味追求“快”到综合平衡中力求“好”,中国发展理念发生着新的时空转换,单一理念引导经济片面发展,多元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均衡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全面的上级概念,从价值论层面实现了由“物”到“人”的转变,发展回归到对人的关注,人的生活成为人生产的目的,人的发展更加追求全面。价值导向引领思想理念的创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经济发展意义的主要方面,社会生产成为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础,生活在于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淡化效率功利、追求幸福与安全体验感,任何工具理性都不能超越生活过程。同时人的生活是多面的、多层次的,发展理念必然多元才能满足生活的美好属性,外化的多元发展理念又引导人民生活美好化,引导发展路径的变革。

二是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经济质量是小康质量的基础,转换发展方式是提升经济质量的根本路径,这样才能改变处于国际产业供应链的中低端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由量逐步转化为质的追求,科技效能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不够,制约整个国民经济质的提升,需要发展核心技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推进结构化深层次改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三期叠加”的风险压力,针对经济新常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结构性矛盾,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绿色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主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越是发展高精尖技术,越是受制于人。2015年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科院西安光机所时强调,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攻克“卡脖子”技术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在科技强国战略上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突破经济发展转型瓶颈的关键靠科技,科技创新推进经济发展动能转换,推进创新发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对于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关键意义。

三是现代治理的有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使中国的现代化维度更加全面。国家治理现代化将应对各项风险的举措纳入制度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一步完善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增强了应对各项风险的系统性,全面深化改革应对“中等收入陷阱”,防止改革停滞危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提高执政公信力,应对“塔西佗陷阱”。突发事件的风险检验中国治理效能,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经济转型带来冲击,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治理优势、着眼大局,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有效防控疫情蔓延,把疫情防控纳入常态化,在全球经济负增长的巨大压力下中国仍然保持3.2%的正增长。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历来扮演着积极角色,立足于邓小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性地提出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国家之间的“零和博弈”“新冷战”。然而全球治理仍然面临风险挑战,全球疫情仍然在蔓延,外防疫情输入压力大。中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中国现代化之路不仅要有效应对“修昔底德陷阱”“中国威胁论”的意识形态挑战,还要应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压。“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开放的升级,而且是治理开放风险的战略举措,国家之间的竞争上升到综合战略博弈,对风险的内外治理中凸显中国治理能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关于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论述顺应了新时代发展带来的新主题新任务,契合了人民对和谐稳定安全美好生活的诉求,凝聚了人类谋求国际国内安全局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普遍共识”[12]。这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保障。

四是创造性实施精准扶贫。对扶贫开发战略的创新发展,保障了社会公平正义。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13],到强调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总体小康社会的实现解决了温饱问题,但贫困一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精准扶贫是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的短板地区、短板领域和贫困群体展开的集中攻坚。习近平总书记有着丰富的基层生活经历及工作经验,在他的知青岁月中,对最贫困地区、最贫困群众的生活有着最为直接的切身感受,他的扶贫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国大地。精准扶贫思想发端于基层工作经历,形成于治国理政实践之中。中国区域差别大,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差异造成贫困原因和程度千差万别,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必须改变“大水漫灌”的粗放式扶贫模式,从地方到中央建立健全精准扶贫机制,精准落实基本方略是“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脱贫攻坚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党中央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体动员脱贫工作体系。精准扶贫实施后中国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精准扶贫取得的成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守住了底线。

(三) 以满足人民需求为中心的发展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贯穿小康社会建设始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4这是习近平当选总书记的首次公开讲话,中国人民的消费正在从波浪式模仿型消费向多样化、个性化和定制化消费转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战略步骤,人民的消费需求呼唤更加高水平的小康,党如期兑现政治承诺顺应民心,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人民史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时强调,要“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4]。从政治维度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定目标的实现是党对人民信守承诺的体现,有利于巩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15]民心即政治,习近平总书记从政治高度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的重要性,也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政治观的体现,其更加注重发展的社会效益。发展需要依靠人民、发展是为了人民,凸显人民的主体性,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四)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发展动力

实现“总体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的发展动力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其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改革开放的阶段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深水区涉险滩阶段,经历GDP高速增长常态阶段到更具不确定性的新常态阶段。各领域改革需全面同向发力,全面改革为全面小康实现提供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强调:“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一是经济快速发展奇迹。二是社会长期稳定奇迹。”[16]这得益于全面深化改革有效平衡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国取得“发展奇迹”的根本原因在于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而不是照抄照搬,一些照搬西方发展模式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同时没有自动发生所谓经济增长对政治发展的“溢出效应”,反而解决不了快速发展中的系列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动荡,掉入“现代化陷阱”,终结经济快速增长,出现“亨廷顿悖论”。因此,照搬改革模式取得的增长并非奇迹且不可持续。奇迹在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社会稳定,社会不“脱轨”,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能把控内在现代化与外源现代化的关系,制定符合本国文化—历史土壤的现代化方案至关重要,弥合现代化速度与对社会冲击之间的张力。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具有独特性,渐进式改革实验、突破式创新试点和持久性战略谋划集合国内外改革经验,经历了“反复、比较、交换”的艰辛历程,结合中国国情形成纵横交错的综合改革方案,既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也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改革,而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道路。

(五) 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保障

党的领导是小康命题从提出到完善的题中之义,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也是厚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静水深流的根本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始终保持着深沉的战略定力,使得小康目标不断精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7]党的领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方向指引,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对的风险考验,科学阐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丰富内涵、实现路径及重大意义,为实现目标提供了方向指引。党的领导在统筹大局中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小康建设实践过程中抗击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坚强砥柱。在面对新冠疫情、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经济下行的艰难环境,党的领导保障了国内改革力度不减、战略方向不变,坚决稳住人民预期。党的领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资源整合,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整合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资源,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凝聚社会各界共识,画出最大同心圆,整合多元利益形成最大公约数,聚合人力、物力、财力,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合力,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根本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尊重必然、追求应然、改造实然中动态发展,极大丰富发展了百年大党的小康思想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思路是坚持人民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牢牢把握住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效应对国内外风险压力,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按预定计划实现,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走样、不变质。系列新举措保持了改革方向、注入了改革动力、取得了改革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全方位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改革实践推进中不断完善,在开放的环境中不断动态生成。

三、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现实启迪

思想是时代的声音,是时代的指路明灯。独立自觉地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增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命力。执政党要实现治理现代化,必须具备把握时代脉搏和回应时代需求的能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应时代需求,顺应现代化历史潮流。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构过程中,坚持战略定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及时研判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关切,融入中国发展的独创元素,内生于中国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实践,丰富了世界现代化道路的现实图景。

(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邓小平指出:“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7]292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动力是实践创新,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理论飞跃。小康社会的实现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思想的内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组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成功,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重要贡献,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体现,实践需求和理论创新是与时俱进的双重动力。在实践中总结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效,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群众观。小康社会建设实践时间跨度长,包含范围广,形成的实践成果丰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对坚持社会主义本质、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跨出重要一步,理论上的自觉才能保障实践上的坚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才能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需求,从容应对实践中的曲折挑战。

(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人民需求是现实利益的表达,人民利益实现关乎民心向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及实践,充分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在不断满足人民需求过程中推进现代化,充分尊重和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在现代化过程中要坚持人民史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指向人民的主体性,在发展过程中要关注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根本上体现在生活层面。“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18]生产只是满足人的需求工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人民需求满足的全面性,避免人在生产过程中“异化”,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高度契合。对人民现实需求的回应能有效化解社会主要矛盾,而人的需求是不断上升的,“生活存在和生活意识的矛盾运动,使人的生活实践拥有了内在的超越性”[19]。矛盾运动构成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与现实生活状态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发展实践来解决。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格局深刻变动,从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到多元化生活需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多维度扩充,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需求,同时多元需求带来的多元化观念融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转换成改革开放的精神动力,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人民伟力。

(三)不断巩固中国共产党专注发展的战略定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树立战略思维和保持战略定力的重要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进一步肯定党的战略的科学性,形成正向激励,强化党的战略定力,这种战略定力集中体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坚持“走自己的路”的自觉性,本质是对共产主义真理的坚持。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指出,要坚持自己的工作原则,“我们走自己的路,力求尽量慎重而耐心地去考验和识别真正的组织家,即具有清醒头脑和实际才干的人”[20]。任何一个政党在开创未来的过程中都要在实践中检验道路和政策的正确性,以增强战略定力。党不断创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做到认识本质、把握本质、发展本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是在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是在强化定力基础上不断完善的。在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定位下专注发展,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全面现代化。在建党百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已实现,战略重心向实现全面现代化转移,专注发展的定力充分体现党执政的自信及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坚定信心。

(四)充分肯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巨大成就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中国方案。全球现代化的成功逻辑长期陷入“西方中心主义”,西方的现代化模式一度被标榜为世界各国走上国强民富道路的“范本”。自由主义市场、宪政民主体制加上宗教信仰的西化模式,以普世价值的面目向全球散播,其实质是西方的现代化逻辑在上升时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对后发国家形成示范效应,西方进而将阶段性优势夸大为终极价值,鼓吹资本主义制度是最佳的制度,宣扬“历史终结论”。历史只承认事实而非假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成就打破了西方对现代化的“垄断”,否定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固定模式。中国不同于西方通过殖民扩张掠夺全球资源,通过资本原始积累扩大生产的现代化道路,而是独立自主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道路,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功。与此同时,照搬西方模式的国家发展显得十分脆弱,中国自觉探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成功,与西方模式复制失败形成鲜明对照。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时代,制度竞争不仅存在于意识形态范畴,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回答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两种制度的共时性存在为后发国家吸收资本主义优秀成果提供了条件,基于中国国情不必重走资本主义国家原始积累的道路,而是通过社会革命跨越“卡夫丁峡谷”。中国要全面超越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实力,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现代性建构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一步,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将再次证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理性,为西方中心主义现代化的路径依赖提供反思。百年大党领导的小康社会创新为中国现代化开辟了美好前景,为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夯实了根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充分实现,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而且向世界彰显出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打破了西方单一现代化建构逻辑,为世界现代化走向多元作出中国贡献。

猜你喜欢
小康小康社会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我家的小康
我家的小康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小康之路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