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修正
——以河南省内黄县为例

2022-03-01 01:39关文侠曹艳红李智佳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2年2期
关键词:国土全县重要性

■ 连 鹏/关文侠/曹艳红/李智佳

(1.安阳市国土资源调查规划与测绘院,河南 安阳 455000;2.安阳市金土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河南 安阳 455000)

0 引言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是国土空间“双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评价结果是划定区域生态安全底线和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依据。2020年1月,自然资源部正式发布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下文简称“‘双评价’指南(试行)”),对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的工作和技术思路进行了相应规范,要求市县级评价要在省级评价结果基础上,根据更高精度数据和实地调查对评价结果进行相应的校核、修改或补充评价。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整个规划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未来县域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格局。然而,在各地开展的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实践中,由于基础数据获取有限性等原因,往往直接使用省级评价结果,导致出现如下问题:一是省级评价结果的地理评价尺度过大,评价单元划分及其采用数据的精度并不完全适宜于县级评价水平;二是省级评价结果的分级标准不能完全适用县级评价,评价结果中重要程度在县级生态重要空间分布中体现不全面。

已有相关研究为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修正提供了思路:谢花林等[1]基于GIS技术,从水资源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灾害规避与防护和自然游憩等4个方面评价了京津冀区域尺度的生态用地重要性,并据此进行区域关键性生态用地空间结构识别研究;周锐等[2]利用GIS空间技术,基于水资源安全、地质灾害规避、生物多样性保护三种单一过程的生态重要性程度评价分级,通过叠加分析形成生态重要性综合分级结果;姚美岑[3]选取用地类型、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种子斑块等7个指标,对吉林省延龙图地区生态服务景观格局进行了专题评价。本文以河南省内黄县为例,基于区域内主要生态性土地的生态服务功能相对经济价值量计算和GIS空间分析技术,识别确定内黄县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区域,进而实现对国土空间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的修正。

1 研究区概况

内黄县位于河南省北部,隶属于安阳市,地理坐标在东经114°35′~114°59′、北纬35°39′~36°09′之间,总面积为1145 km2,下辖10镇7乡。内黄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3.7℃,年平均降水量571.7 mm。县域内全部为平原,地势平坦,起伏较小,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部地势南高北低,地面平均坡降小于1/5000。全县土壤主要分为潮土、风沙土2类,其中潮土类面积比例较大占82.57%,风沙土面积比例占17.43%。截至2018年底,全县总人口为79.20万人,常住人口为66.71万人,城镇化率为32.19%。内黄县是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全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重点县,全县耕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3。

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数据来源包括内黄县“三调”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2019年)、正射遥感影像(2018年)、实地调查数据等。数据预处理:根据狭义生态性用地的概念对内黄县生态用地进行了筛选提取,套合正射遥感影像并根据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地类修正,最终确定了林地、草地、水体、湿地4类土地为本区域主要生态性土地。

3 研究方法

根据“双评价”指南(试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防风固沙为影响内黄县国土空间生态保护的重要生态过程。主要确定依据: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作为生态功能区的最重要的生态服务。水源涵养通过各种过程截获地表径流、涵养水分,对于土壤保持、预防沙化等其他生态功能具有支持和基础作用;而生物多样性是表征一个地区生态系统重要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一般生态功能越高的区域越能为濒危物种提供最后的栖息场所。研究区域内风沙土占有一定面积比例,凸显防风固沙功能的重要性,本文选择土壤保持、气候调节(防护功能)作为反映防风固沙功能的重要指标。内黄县地处平原地带,全县地面起伏很小,因此对于水土流失及其他地质灾害等暂未作考虑。

受县级层次上资料获取困难等方面的限制性,如直接采用现行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中的模型评估法进行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涉及大量评价参数难以确定;而最新发布的“双评价”指南(试行)中对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又多以定性评价为主,难以体现量化性的区域差异。因此,本文将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转化为生态功能相对经济价值高低,并据此完成对县级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的修正。参考相关研究文献[4-10],本文中各生态用地的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气候调节(防护)功能价值计算方法见表1。在ArcGIS软件中利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Jenks)将各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为3级(一般区、较高功能价值区和高功能价值区),生成各单项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区评价结果;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上述单项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区进行叠加分析,生成综合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区分布结果,并据此对内黄县国土空间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进行修正或调整。

表1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计算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各单项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各单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化评价结果的自然间断分级,其在各乡镇的面积分布如下:

水源涵养功能方面,高功能价值区面积为2773.31hm2,占全县生态用地评价总量的29.31%,主要分布在后河镇、梁庄镇和东庄镇,城关镇、六村乡和马上乡也有一定面积分布,其中后河镇面积最大,为1133.72hm2,梁庄镇和东庄镇面积均在700hm2以上;较高功能价值区面积为1101.66hm2,占全县生态用地评价总量11.64%,面积分布较大的乡镇主要为梁庄镇(369.37hm2)、后河镇(286.56hm2)和亳城乡(142.59hm2),其他分布在中召乡、楚旺镇、石盘屯乡和田氏镇等乡镇;一般区面积为5585.81hm2,占全县生态用地评价总量的59.04%,在各乡镇均有分布。(参见图1)

图1 水源涵养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结果在各乡镇的分布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方面,高功能价值区面积为2537.43hm2,占全县生态用地评价总量的26.82%,主要分布在后河镇、东庄镇和梁庄镇,其中后河镇面积为1133.72hm2,东庄镇面积为706.71hm2,梁庄镇面积为697.01hm2;较高功能价值区面积为1652.98hm2,占全县生态用地评价总量的17.47%,面积分布较大的乡镇主要为梁庄镇(488.65hm2)、后河镇(401.33hm2)、中召乡(228.71hm2)、亳城乡(193.02hm2)和六村乡(111.80hm2),其他分布在城关镇、马上乡、高堤乡、东庄镇等乡镇;一般区面积为5270.37hm2,占全县生态用地评价总量的55.71%,在各乡镇均有分布。(参见图2)

图2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结果在各乡镇的分布

气候调节(防护)功能方面,高功能价值区的面积数量和空间分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高功能价值区相同;较高功能价值区面积为1467.11hm2,占全县生态用地评价总量的15.51%,面积分布较大的乡镇主要为梁庄镇(472.72hm2)、后河镇(401.33hm2)、中召乡(228.71hm2)和亳城乡(197.88hm2),其他分布在高堤乡、城关镇、东庄镇、六村乡等乡镇;一般区面积为5456.25hm2,占全县生态用地评价总量的57.67%,在各乡镇均有分布。(参见图3)

图3 气候调节(防护)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结果在各乡镇的分布

土壤保持功能方面,高功能价值区的面积数量和空间分布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高功能价值区相同;较高功能价值区面积为1356.83hm2,占全县生态用地评价总量的14.34%,面积分布较大的乡镇主要为梁庄镇(414.29hm2)、后河镇(401.33hm2)、中召乡(228.71hm2)和亳城乡(163.06hm2),其他分布在高堤乡、城关镇、东庄镇、六村乡等乡镇;一般区面积为5566.52hm2,占全县生态用地评价总量的58.84%,在各乡镇均有分布。(参见图4)

图4 土壤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结果在各乡镇的分布

从以上评价结果可以发现:各单项生态服务功能中,高功能价值区和较高功能价值区的空间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后河镇、梁庄镇、东庄镇等乡镇,主要原因在于后河镇、梁庄镇、东庄镇为内黄县林地资源分布的主要区域,且林地斑块分布集中。据三调结果初步统计,上述三个乡镇的林地面积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58.42%,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9.33%。此外,硝河、卫河、洹河等河流主要流经的城关镇、马上乡、六村乡、梁庄镇、楚旺镇、石盘屯乡、田氏镇等也有一定数量面积的高功能价值区和较高功能价值区,土地类型主要为陆地水体。

4.2 生态服务功能关键区识别及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修正

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上述单项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综合识别出内黄县生态服务功能的关键区域,综合识别规则为:将各单项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结果的高功能价值区和较高功能价值区确定为生态服务功能关键区域。根据识别结果:内黄县生态服务功能关键区域面积为4526.39hm2,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3.95%,主要分布在后河镇、梁庄镇、东庄镇、中召乡、亳城乡、六村乡、城关镇、马上乡等乡镇,其中后河镇、梁庄镇、东庄镇空间分布集中且优势明显;极重要区的土地类型为林地、水体和湿地,其中林地占87.99%,水体占11.53%,湿地占0.48%。

根据安阳市级评价结果,内黄县国土空间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分为重要区和一般重要区,无极重要区分布,其中重要区和一般重要区面积分别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39.84%、60.16%,重要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后河镇、梁庄镇、城关镇、高堤乡、东庄镇、中召乡,一般重要区为除重要区外的其他区域;且评价结果中的重要区的空间分布有单独不连续斑块及“中空”区域存在,可能是由于市级评价采用的数据尺度过大。本文的修正思路为:首先通过地类识别、现场调查,并与各单项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核实并修正上述单独不连续斑块及“中空”区域的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级;其次基于生态服务功能关键区域对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关键性、无可替代性等作用,将内黄县生态服务功能的关键区域作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对内黄县国土空间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进行修正。

通过以上修正,有效摒弃或补充了市级评价结果中单独不连续斑块及“中空”区域的生态保护重要性属性,并增加了极重要区。修正后,内黄县国土空间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分为极重要区、重要区和一般重要区,分别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3.95%、35.69%和60.36%,其空间分布详见图5。内黄县国土空间生态保护极重要区是全县生态性用地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该类区域内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调节(防护)、土壤保持等各项生态服务功能最大,该类区域的存在对于维护全县整体生态系统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此外,从修正结果来看,极重要区的范围基本包括了内黄县国家森林公园、硝河湿地公园以及内黄县国有林场,也反映了对该类区域维持自然景观,加强保护的必要性。

图5 内黄县各乡镇国土空间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分布情况

5 结论与讨论

本文基于研究区域内生态性用地的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调节(防护)、土壤保持等各单项生态服务功能相对经济价值计算及重要性分级,通过空间叠加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内黄县生态服务功能的关键区域进行了综合识别,并以此为基础对内黄县国土空间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内黄县国土空间生态保护极重要区、重要区和一般重要区分别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3.95%、35.69%和60.36%。将内黄县生态服务功能关键区域作为极重要区进行修正,该类区域不仅是全县生态性用地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带,且其综合生态服务功能最大,对于维护内黄县整体生态系统功能至关重要。

受基础数据获取的有限性、困难性等因素影响,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保护重要性修正或完善工作很难开展,本文是对基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理论概念的一次探索尝试。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功能的关键区域、关键地类的识别与保护,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不能简单运用省、市级生态重要性评价结果。此外,在影响区域生态过程的各项功能、因素、评价指标等方面,今后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国土全县重要性
聚焦美丽呼伦贝尔 谱写国土绿化新篇
“0”的重要性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鲜花盛开的国土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