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A199、CEA与胃癌患者病理特征、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2022-03-01 01:32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阳性率标志物胃癌

赵 倩 瑜

(宜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洛阳 471600)

随着肿瘤疾病的高发,肿瘤标志物作为筛查肿瘤疾病发生、发展风险及进程的重要物质,其检测在肿瘤疾病的临床诊治方案制定及预后判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糖类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均为广谱肿瘤标志物,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4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患者血清CA199、CEA检测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0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另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为良性组,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

1.2方法

(1)血清CA199、CEA检测。采取两组患者血清标本,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CA199、CEA指标值。CA199阳性判定标准:>39U/ml;CEA阳性判定标准:>3.4ng/ml[1]。

(2)化疗。胃癌组140例患者采用FOLFOX6化疗方案:第1日,予以患者奥沙利铂静脉滴注,剂量85mg/m2;亚叶酸钙静脉滴注,剂量400mg/m2;氟尿嘧啶静脉推注,400mg/m2。第2日,氟尿嘧啶静脉滴注,剂量2400mg/m2。上述药物均每2周重复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1周,共治疗4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3.1胃癌组与良性组CA199、CEA阳性率

对比胃癌组与良性组患者CA199、CEA阳性率。

1.3.2胃癌组患者CA199、CEA阳性率与肿瘤病理特征的关系

对比分析不同病理特征(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脉管浸润)下胃癌组患者CA199、CEA阳性率。

1.3.3胃癌组患者CA199、CEA阳性率与肿瘤化疗效果的关系

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定胃癌组患者化疗效果,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评定为化疗有效,进展(PD)评定为化疗无效[1]。对比化疗有效组和化疗无效组患者CA199、CEA阳性率。

1.3.4胃癌组患者CA199、CEA阳性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通过对胃癌组患者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比两组患者CA199、CEA阳性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胃癌组与良性组CA199、CEA阳性率

胃癌组患者血清CA199、CEA阳性率均高于良性组(P<0.05),见表1。

表1 胃癌组与良性组CA199、CEA阳性率比较[n(%)]

2.2胃癌组不同病理特征下CA199、CEA阳性率

Ⅲ~Ⅳ期者CEA阳性率高于Ⅰ~Ⅱ期(P<0.05),中低分化者CA199、CEA阳性率均高于高分化(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者CA199、CEA阳性率均高于未转移(P<0.05),肿瘤侵犯深度T3~T4者CA199、CEA阳性率均高于T1~T2(P<0.05),见表2。

表2 胃癌组不同病理特征下CA199、CEA阳性率比较[n(%)]

2.3胃癌组不同化疗效果下CA199、CEA阳性率

化疗无效组患者血清CA199、CEA阳性率均高于化疗有效组(P<0.05),见表3。

表3 胃癌组不同预后下CA199、CEA阳性率比较[n(%)]

2.4胃癌组不同预后下CA199、CEA阳性率

胃癌1年内死亡组患者CA199、CEA阳性率均高于1年内生存者(P<0.05),见表4。

表4 胃癌组不同预后下CA199、CEA阳性率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机制在肿瘤疾病发生、发展中研究进程的不断推进,通过对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检测以提高肿瘤疾病临床诊治效果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我国胃癌发病率较高,而肿瘤标志物作为一类直接由肿瘤细胞自身合成或诱导非肿瘤细胞合成,反映肿瘤发生和生长的生化物质,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发生、病情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2],临床实践中可用于肿瘤的筛查、预后、疗效及耐药监测、复发及转移预警等多个方面。因此,通过对与肿瘤疾病相关标志物的检测,根据其指标水平观察对肿瘤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肿瘤标志物检测也是目前临床上用于监测及判断肿瘤病情的重要生化检测项目,而诸多因素均会对肿瘤标志物的表达造成影响,寻找特异性更高的肿瘤标志物仍是临床关注的重点。CEA为细胞膜的结构酸性糖蛋白,目前被认为是早期诊断消化道肿瘤的特异性标志物[3]。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献研究报道证实,胃癌患者血清及肿瘤组织中CEA表达水平较健康人群明显升高[4]。CA199因在胃肠癌肿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因而被称为胃肠癌相关抗原。

本研究主要探讨血清CA199、CEA与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转归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胃癌组患者血清CA199、CEA阳性率均高于良性组(P<0.05),提示通过血清CA199、CEA的检测可为胃癌疾病的筛查和诊断提供参考信息,且在生化检验价值上,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具有取材简单、检查费用低、安全性好及定量定性等显著优点,目前已成为肿瘤疾病筛查的重要方法。有文献报道强调, CEA单独应用下其诊断胃癌的敏感度、特异性均较低,而CA199 与 CEA 联合检测可以监测 70% 以上的胃癌,因此建议与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5]。

而在病理特征上,肿瘤标志物作为反映肿瘤生长、发展的重要内源性物质,在应用上可为肿瘤的病理诊断提高可靠的线索指标[6]。本研究中,Ⅲ~Ⅳ期者CEA阳性率高于Ⅰ~Ⅱ期(P<0.05),中低分化者CA199、CEA阳性率均高于高分化(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者CA199、CEA阳性率均高于未转移(P<0.05),肿瘤侵犯深度T3~T4者CA199、CEA阳性率均高于T1~T2(P<0.05)。即CA199、CEA阳性表达水平随胃癌分期的提高、分化程度的趋低、淋巴转移风险的升高及侵犯深度的加剧而增高,临床上通过二者的检测可有效判断患者的肿瘤病情和进展程度,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同时,肿瘤患者化疗前后通过对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的监测,其变化程度可充分反映肿瘤化疗的效果[7]。本研究中,化疗无效组患者血清CA199、CEA阳性率均高于化疗有效组(P<0.05),提示胃癌患者血清CA199、CEA表达水平与化疗效果密切相关,二者阳性表达率越高,化疗效果越差。

另外,肿瘤患者预后评估是肿瘤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无论是影像学,还是常规性的血生化指标,尚无法完全实现肿瘤患者个体化的预后评估。而随着检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对肿瘤标志物应用研究的持续深入,肿瘤标志物检测在疾病全程管理中的临床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8]。国内外诸多前沿文献报道强调,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肿瘤疾病的进展有良好的相关性,而寻找用于早期诊断、指导治疗、评估疗效与预后的高敏感度和特异的肿瘤标志物是攻克恶性肿瘤、解决临床诊治难题关键之一[9]。本研究中,胃癌1年内死亡组患者CA199、CEA阳性率均高于1年内生存者(P<0.05),即胃癌患者预后越差,CA199、CEA阳性率越高,二者的临床检测可为患者预后的评估提供信息依据。

综上所述,通过血清CA199、CEA的检测对胃癌疾病的诊断、病情的判断、化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阳性率标志物胃癌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济源示范区猪增生性肠炎血清学调查分析报告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