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宿州次韵刘泾》内蕴品析

2022-03-01 22:23刘深语
文学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用典苏轼

刘深语

内容摘要:苏轼一生诗作繁盛,交游无数,留下了许多诗作,其中不乏有感叹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诗歌。苏轼从密州转任徐州,无论是思想还是创作都有着明显的转变。《宿州次韵刘泾》是苏轼赴任徐州路过宿州时所作,表达了当时自己对政治仕途的惆怅无奈之情。通过诗作不仅可以感受到他和友人的真挚情感,亦能窥探他在此时期的思想感情转变。

关键词:苏轼 思想转变 用典 《宿州次韵刘泾》

我欲归休瑟渐希,舞雩何日著春衣。多情白发三千丈,无用苍皮四十围。晚觉文章真小技,早知富贵有危机。为君垂涕君知否,千古华亭鹤自飞。

——(宋)苏轼《宿州次韵刘泾》

苏轼(1037-1101)因新旧党政斗争而遭到迫害,为避难自请外任杭州,到熙宁七年(1074)苏轼改任密州知州。政治上屡遭打击,苏轼内心虽有苦闷,但同时也磨练了他的意志,因此无论是任杭州知州还是密州知州苏轼的政治情绪依旧积极高涨,关注民间疾苦、尽力改善百姓生活。这些在苏轼此期间的诗歌中都有所体现,比如其《杭州召还乞郡状》《寄刘孝叔》等,直指新法之弊,犀利尖锐,同时又充满了对百姓的担忧。此时的苏轼对于政治还有很高的希冀,对人生的感悟也是积极乐观的,仕途上的挫折也并未打倒他,还能够融情于山水中,并且全身心投身于解决民生疾苦中。

熙宁九年(1078)十二月苏轼罢密州知州,改任河中府。抵达陈桥驿,告下,改任徐州知州。苏轼任徐州知州共两年时间,直至神宗元丰二年(1079)三月离任。如此波折的调任,也同样是受到了新旧党争的影响。日趋恶劣的政治环境,以及自请外任的生活处境促使苏轼不断的自我反思,使苏轼对自己人生价值、创作和思想上都有了新的定位。所以在此时,苏轼早前坚持的“致君尧舜”思想也开始转变为“超脱物外”、“自然显达”的思想,集儒释道等几家思想的深度熔炼。比如其在熙宁十年(1077)所创作的《过云龙山人张天骥》中有“吾生如寄耳”一句,以及《宝绘堂记》中所提出的“寓意于物,不可留意于物。”这种“寄寓”思想很显然是受到了庄子的影响,但苏轼与庄子不同的是他用“寄寓”肯定天道。所以苏轼的“寄寓”思想,是融合了儒、道两家的思想,这也正是苏轼思想转变的突出表现。

宋朝提倡文教,重视文臣地位,统治者鼓励文臣之间交游唱和,所以唱和诗在宋朝相当盛行。次韵是唱和诗用韵的一种,一般是指和作诗与原诗韵字及韵字顺序完全相同。苏轼亲善友好,一生交游无数,他的人格魅力和艺术天赋都使他赢得了亲友与同僚的喜爱,其中与他有诗文往来的交游人物达几百人,交游活动在苏轼诗文创造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其中苏轼的次韵诗数量也高达几百首。次韵诗原本只有应酬的作用,但苏轼交友范围广泛,视野广阔,同时丰富了诗人的思想,从而运用到次韵诗中,使次韵诗的思想内涵也得到了丰富。苏轼将自己的人生经历、细腻的情感都融入了诗中,并能够与原诗紧密相联,从而也扩大了次韵诗表情达意的功能。所以苏轼的次韵诗既能发挥交际应酬的功能,又能够表现出个人的思想。并且,苏轼在经历卸密州任,回京述职而不许进国门的挫折后,仕途的不顺使他意识到自己在说话论事时应当有所收敛,所以此时的苏轼诗歌多为化用典故,风格相对委婉含蓄之作。这首《宿州次韵刘泾》就是上述特点的最好体现。

《宿州次韵刘泾》[1]是熙宁十年(1077)四月苏轼赴徐州任途径宿州时,和作刘泾诗的一首次韵诗。刘泾(1043-1100),字巨济,简州阳安人。熙宁六年(1073)进士,时为宿州教授。此时的苏轼出京外任,远离政治的漩涡,游历山水交友广泛,其次韵诗数量也不断增多。而此时的苏轼已是中年之身,在诗中也流露出年华已老的感叹,和想要归休的意愿。

首联,“我欲归休瑟渐希,舞雩何日著春衣。”化用《论语·侍坐章》:“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2]孔子思想体系主流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进取思想,但同时也有许多不同的思想侧面,就如孔子晚年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后偶尔流露出消极思想。曾皙志不在仕途,只求能与门人服春衣而优游,符合孔子当时消极避世心态,所以“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也正是如此心境与苏轼坎坷的仕途之路相符,即化用此典故表达了自己欲归休的愿望。清刘宝楠注《论语正义》[3]中注“鼓瑟希”孔(孔安国)曰思所以对。故音希。苏轼于“瑟”字言“瑟渐希,从而表示自己也在不断地考虑归休。仕途上的挫折给苏轼的诗歌增添了一丝的困惑和遗憾,苏轼和作此诗时正是四月,正是春衣既成之时,他却言“何日著春衣”,一方面体现出其归休愿望,另一方面苏轼儒家积极入世思想还是占主要方面的,所以“何日”二字又充分表现了其入世思想和归休想法的矛盾,和内心深处的无可奈何。

颔联,“多情白发三千丈,无用苍皮四十围。”一句化用三典,言自己妄自多情,已悟庄子无用之道理。“多情白发三千丈”化用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4]李白用极力夸大的手法,以“白发三千丈”比喻自己才高不为世用、不能大展抱负的愁苦之深之重,蘇轼则延续李白夸张手法以这三千丈喻自己多情之深重。有三千丈之长的“多情”,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政事倾尽热情却得不到回应的失望抑郁的内心世界,认为自己是妄自多情。“无用苍皮四十围”是化用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5]同样杜甫也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四十围”夸张而又逼真地表现出古柏之粗,杜甫借用古柏以自况,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苏轼化用此句,比喻自己与杜甫一样有着报效朝廷的强烈愿望,却才大难用的遗憾。然而要重点注意的是“无用”二字,《庄子·内篇·人间世第四》中:“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6]主要意思是正是由于不材所以得以保全、有大用,无用的大用。因此苏轼这里的“无用”并非真的无用,而是想通了自己虽才大难用深感遗憾,但却以这种无用保全了自己,所以这正是自己的大用的道理。这同时也表现了苏轼乐观积极的一方面。且此联对仗精工,“多情”对“无用”,“白发”对“苍皮”,“三千丈”对“四十围”对法新生,不落俗套。(也体现出苏轼,对于格律和对仗的讲究)

“白发三千丈”和“苍皮四十围”都是夸张的用法,苏轼的其他诗作也常常化用夸张作法的诗句。比如,《次韵答邦直、子由五首》(其一)中:“欲吐狂言喙三尺,怕君嗔我却须吞。”[7]中的“喙三尺”就是化用《庄子·徐无鬼篇》:“仲尼之楚,楚王觞之,孙叔敖执爵而立,市南宜僚受酒而祭曰:‘古仁人乎!无此言已。’曰:‘立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于此乎言之。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丘愿有喙三尺。’”[8]长有三尺的喙属实是极大的夸张了,这里说的是孔子讥笑孙叔敖和市南宜僚强词夺理,强颜善变。而苏轼则是化用了其夸张的作用,想要用三尺长的喙对时事新政以及自己的人生遭遇一吐为快,但就是这样的“狂言”,为他日后的乌台诗案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苏轼也常常在诗歌中引用人物故事来进行抒怀、议论,人物事迹众多、形象饱满的史传类作品,就成为了他化用入诗的摇篮。比如,《次韵子由与颜长道同游百步洪,相地筑亭种柳》:“卧闻客至倒屣迎”[9]一句,化用《三国志·魏书·王粲传》典:蔡邕“闻粲在门,倒屣迎之。”[10]

颈联,“晚觉文章真小技,早知富贵有危机。”言自己现在已明了文章为小技,富贵为危机的道理。杜甫《贻华阳柳少府》中“文章一小技,于道未为尊。”[11]是指“文章”为小技艺与治国之道相比不重要。此句虽为杜甫对柳少府称赞其诗文后自谦之语,但道理确实如此。又有《后汉·楊赐传》:“造作赋说,以虫篆小伎,见宠于时。扬雄曰:雕虫小技,壮夫不为。”[12]苏轼悟得文章却为小技,化用此句以“真”换“一”,极大地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后一句化用丹徒布衣典故,《晋书·诸葛长民传》:“长民骄纵贪侈,不恤政事,多聚珍宝美色,营建第宅,不知纪极,所在残虐,为百姓所苦。”刘裕诛杀刘毅,诸葛长民担心自己也被诛杀,谋欲为乱,犹豫未发。既而叹曰:“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今日欲为丹徒布衣,岂可得也?”[13]后长民果被刘裕袭杀。诸葛长民既知“富贵必履危机”之道理,反敛财聚富,意欲谋反,其被杀为必然。后人常以此作警示,告诫人们不要贪图富贵等到追悔莫及时才觉悟,否则就会带来灾祸。履是经历某种情况的意思,苏轼变“履”为“有”,极大地表现出苏轼在早年已明白“富贵危机”的道理,自知仕途上的危机。其中包含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同时也是再一次强调自己归休的意愿。也表现了苏轼诗歌干预现实和对人生的思考的特点。然而此联上句说文章为小技抵不过治国之路,下句又说富贵有危机,又体现了诗人入世思想和归休想法的矛盾之处。诗人出仕不图富贵,想有所作为,但又为朝中小人不容,壮志难酬,外任州郡,虽所到之处风景秀丽,但潜伏的危机依然存在,心之所感,流于笔触。

在文化大繁荣的宋代,笔记小说作品也在迅速发展。所以,如此空前繁盛的笔记小说也成为了苏轼汲取典故的素材,比如《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二首》(其一):“还如期君蟠桃枝,千岁终一尝。”[14]便是化用《汉武内传》中:“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以呈王母。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帝食辄收其核。王母问之。帝曰:‘欲种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以生食。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15]这一典故。

尾联,“为君垂涕君知否,千古华亭鹤自飞。”诗人引用华亭鹤唳的典故,陆机于吴亡入洛之前,与其弟陆云常在华亭读书,时常能听到河边仙鹤的鸣叫,生活优游自在,《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16]是陆机临刑时悔叹做官,怀念从前华亭读书生活之言。后人多用来感慨做官遭难,悔入仕途之情。苏轼自注“泾之兄汴,亦有文,亦死矣。”诗人借“华亭鹤唳”典故,以刘泾为陆云,刘汴为陆机,哀悼惋惜刘汴之死。再联系上联“早知富贵有危机”,可知刘汴非正常去世,很有可能与陆机一样含冤而死。在苏轼《答刘巨济书》:“贤兄文格竒拔,诚如所云。不幸早世,其不朽当以累足下。见其手书旧文,不觉出涕。”[17]可以看出苏轼对于刘汴很是赞赏,对刘汴的遭遇很是同情,所以写下了“为君垂涕君知否?”一方面是哀悼刘汴之死的不幸,一方面哀叹自己仕途坎坷。再者诗人通过哀悼刘汴之死,进一步强调做官的道路危机四伏,不要过度期待功名富贵。

诗人首联提出“欲归休”,后几联中的“多情”、“无用”、“富贵危机”、“华亭鹤飞”其实都是导致苏轼产生“欲归休”想法的因素。苏轼的这首次韵诗运用大量典故,且都稳妥精当,浑然天成,达到了如水中着盐的妙境。如颔联化用两语典,完全将典故为我所用, 而又能锤炼出符合本文需要的更富于表现力的句子,读后使人豁然开朗,对人生目的和功名利益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原典有了新的理解。苏轼次韵诗数量极多,根据这首和作对象来看,也体现了苏轼不以权位高低选择交游对象的真率品格。这首诗明述“欲归休”,实则是抒发自己壮志难酬,不受朝廷重用之感,同时强调了“富贵必有危机”的人生哲理,不愧为“北宋诗坛第一大家”。

总之,苏轼自密州回京述职被拒之国门外,转任徐州,思想以及诗歌创作风格都开始了转变。这种转变一方面来自于苏轼广泛交友,交游唱和的范围广泛,在唱和中思考人生;一方面离不开当地的地域文化以及释道思想的浸润。“欲归休”的矛盾说明在这时,苏轼“人生如寄”以及“寓意于物,不可留意于物。”的人生思索已经开始体现,也是苏轼对人生的更深层思考。同时,诗歌创作的进一步发展,思想上的转变升华,不仅是苏轼在日后遭遇乌台诗案后能保持真我的真谛,也为苏轼后期“渐老渐熟,乃造平淡“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第3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1483.

[2](三国)何晏注;(宋)邢昺疏著.论语注疏[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6:177.

[3](清)刘宝楠著.论语正义[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257.

[4]《全唐诗》(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0:167,1724.

[5]《全唐诗》(第七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0:221,2334.

[6]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上)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56.

[7]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第3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1516.

[8]庄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5:409.

[9]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第3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1507.

[10]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1:532.

[11]《全唐诗》(第七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0:221,2337.

[12](清)仇兆鳌注;于鲁平补注.杜甫诗注(下)[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681.

[13]许嘉璐主编;许嘉璐分史主编.二十四史全译(第3册晋书)[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2:1890.

[14]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第3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1773.

[15]班固.汉武内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79.

[16](南朝宋)刘义庆撰;卜宪群编著.世说新语[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416.

[17](宋)苏轼著.苏东坡全集(第五册)[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2490.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用典苏轼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用典犹如用比兴
苏轼吟诗赴宴
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书法展作品赏析
赏一赏纳兰性德的词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谈用典手法的鉴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