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杰
别作兆的手把没有采用藤卷工艺,据此来看,其定位是低于紫峰兆的,但这仅仅是厂家的定位,无非是节省了人工成本,使价格略降一些,但使用舒适度还不错。我用过多款仅用棉线缠绕手把的并继竿,舒适度还不错,甚至比个别藤卷手把的并继竿要高。
别作兆最近两三年才开始火起来——当然,仅限于中短尺,其中尤以10尺款评价最高。既然如此,我为何弃10尺而选13尺呢?一是10尺款当中没有成色好的,二是10尺款的性价比似乎不高,三是10尺款对鱼情的要求略显苛刻。所以,当一支成色近新的13尺款出现在我面前时,我便毅然付款了。
大多数买别作兆的钓友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玩鱼”。
“玩鱼”,是并继圈里的高频词,经常出现在并继竿玩家的交流之中。不过,不同的玩家对“玩鱼”一词的理解不尽相同,有的人认为遛鱼时间长就是“玩鱼”,有的人认为遛鱼时手感好才是“玩鱼”,还有更挑剔的人认为以上两点必须同时满足才是真正的“玩鱼”。作为一款本调子软竿,别作兆在遛鱼时长方面基本上没有问题,但是在手感方面,相信没有多少人敢保证它一定好玩。
购入13尺别作兆之后,我用它钓了几次鲫鱼,总体感觉如下。
它的持感比预想的要轻很多。“开光”当天,我将其与14尺征兴不知火做对比,结果是,13尺别作兆的持感非常轻盈,丝毫没有头重和整体压手的感觉。相比之下,14尺不知火的持感更为恰到好处,我更喜欢。后来我又在同一钓场将13尺别作兆与同尺的枯法师五代目(以下简称枯五)和圣本式做对比,别作兆的持感居然是三者之中最轻的,真是出乎意料。需要强调的是,每个人的钓鱼水平和喜好都不同,如果你是新手或是对持感很敏感的钓友,那么上述评价的参考价值并不大,如果你是一位能够驾驭21尺非轻量竿的钓友,则可以将其作为参考。
13尺別作兆确实属于偏软的竿子(更多地体现在遛鱼方面),这种软并没有让我感到不舒服,空持也并不塌腰。
别作兆的抛投性能挺不错,比较省力,钩饵落点也比较准确,和同尺的枯五、圣本式相比毫不逊色。实事求是地讲,13尺别作兆的持感和抛投性能均比我预想的好很多。
别作兆的刺鱼敏锐度亦可圈可点。最初我用别作兆试钓的水深都在2米以内,甚至不到1.5米,结果并未出现令人难受的慢半拍的情况。同为软竿,13尺别作兆在刺鱼感觉方面比三本的10尺奥林匹克别作钓师峰要好一些,比四本的11尺孤竹极品要好很多。后来,我同时用13尺别作兆、枯五、圣本式在1米深的池塘钓大鲫鱼,本以为别作兆的操作性不会太好,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在我的刺鱼手法的加持下,别作兆刺鱼非常犀利,竿梢破水很销魂。
关于护线性能。我将护线性能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起竿刺鱼时的护线能力,另一方面是遛鱼过程中的护线能力。一般来说,软竿只要没在刺鱼的一瞬间因过度反弹而绷断子线,它刺鱼时的护线能力就不会差。但是,早期老竿在控制竿子过度反弹方面做得并不好,比如奥林匹克早期的并继竿,如中长尺的瑞泉、旭水峰等,很容易在起竿的瞬间绷断子线。别作兆的年代虽然没有奥林匹克那么久远,但它和那些竿子是一脉相承的,会不会也有类似问题呢?我在使用时倒是没发现这一问题,不过这可能跟我的刺鱼手法有些关系,我刺鱼的动作迅猛但可控,哪怕水深不足1米,刺鱼时铅坠也不会出水,我利用的是竿子自身的弹性完成刺鱼,这样便可控制竿身反弹,在迅速刺鱼的同时,幅度又不会过大。
再看遛鱼时的护线能力。别作兆身为软竿,又有龙凤尾加持,按说应该是很护线的那种竿子,但实际上它并不如同尺的枯五护线。我用别作兆、枯五和圣本式钓大鲫鱼,虽然三款竿子皆未绷断过子线,但别作兆的跑鱼次数明显多于枯五和圣本式,这是因为早期老竿的前部通常很软,竿身中后段比较硬,或许当时的制竿师的设计初衷是护线,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竿子前部太软,基本上可被视作钓线的延伸,产生的弹力很小,鱼儿的大部分冲力无法被有效抵消掉,进而直接作用到竿子较硬的中后段,刺鱼时便极易拉豁鱼嘴或拉开钩门,且遛鱼时“粘”不住鱼。如此一来,跑鱼次数自然就多了,若遇到大型鱼发力冲刺,则极易“拔河”,断线就在所难免了。
在我看来,对这种千元以下的老竿感兴趣的玩家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看破了新竿的惯用噱头,为了尽可能多地体验不同的竿子并且追求高性价比的老玩家,另一类是对并继竿及其行情不甚了解,欲花较少的钱来试水的新玩家。新玩家的关注点通常集中在竿子的强度高不高、钓大鱼的能力如何等问题上。我用13尺别作兆尚未遇到过大鱼,不过网上有钓友用它钓获7.7斤草鱼的信息。
我要重点介绍的是中鱼手感。一方面,我对手感的要求很低,只要持竿之手能够感受到鱼儿力道的变化即可,并不刻意追求狭义上的清晰度。
另一方面,我对手感的要求又很高,毕竟我玩竿过百,对那种庸脂俗粉般的手感早已兴致寡淡,我要的是对手心明显且强烈的冲撞感。用13尺圣本式、枯五、别作兆同钓1米水深,我能明显感受到圣本式和枯五的庸脂俗粉之感,别作兆则令我十分满意,中鱼后手心里的“噔噔”感很强烈。要知道,这还只是1米水深,如果是2米以上的水深,手感必定更好。那么,为何几百块钱的“低档”老竿的手感会如此出色呢?因为别作兆偏软的前部所产生的有限弹力很容易被中大体型的鲫鱼抗衡掉,竿子的前部所起的缓冲作用很小,而竿子中后段比较硬,作用近似“传导杆”,将鱼儿的大部分剩余冲力传给手心。同样因为竿子前部偏软,
别作兆在刺中鱼之后,鱼的逃窜范围大,竿子“粘”不住鱼,鱼儿冲刺起来更容易,进一步增加了“噔噔”感。而枯五较强的整体性和全竿受力的特点导致意欲逃窜的中钩之鱼被弹韧的竿身死死“粘”住,鱼儿难以发力冲刺,就算发力也很容易被化解。想用13尺枯五获得较好的手感,需要同时满足水深偏深、鱼体偏大这两个条件,抗衡掉比一般竿子更多的竿身缓冲力后才能获得较好的手感,也就是说,只有竿子被鱼儿拉出很大的弧度,竿子的大部分韧劲被抵消掉,鱼儿的剩余拉力才能通过较硬的竿身传递到钓者手心,使钓者手感清晰。我的经验是,用13尺别作兆钓3两以上的鲫鱼时就能获得很好的手感,钓半斤以上的中大体型的鲫鱼时颇具玩味。
不过,在我的野钓“主战场”——太湖的某些支流,用13尺竿子很难遇到中大体型的鲫鱼,基本上都是2两以内的小鲫鱼。面对这样的鱼情,13尺别作兆表现如何呢?结论是,在水深不到1. 5米的太湖支流钓不到2两重的小鱼时,其手感不如钓中大体型鲫鱼时那样出色,原因如前文分析的那样,一是小鱼体力不足,二是水不够深。虽然别作兆前部较软,弹性较弱,但在抗衡这种小鱼时,缓冲效果还是很可观的,小鲫鱼小范围逃窜产生的冲力大都被竿子的前部缓冲掉了。当然了,如果水深能更深一些,手感会有所提升,但不会大幅改观。
再拿奥林匹克的并继竿跟别作兆做一番比较。在我看来,二者颇有渊源,以奥林匹克旭水峰为例(见下图,左为别作兆,右为旭水峰),二者堪称“姊妹款”,除了拥有相近的自重、元径,调子和硬度也很接近,就连涂装甚至握把的造型和工艺都很相似,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旭水峰是细实心尾,别作兆是龙凤尾。13尺旭水峰同样是一款性价比超高的老竿,钓鲫鱼非常有玩味。
别作兆和旭水峰最明显的使用区别在于,别作兆在有风的情况下抛投更舒服,落点更准确,刺鱼更犀利。旭水峰刺鱼时的破水声比较小,犀利程度比别作兆略差一点。但旭水峰的优势是,在同一钓点钓同等体型的小鲫鱼时,手感要好于别作兆,玩味更胜一筹,这些区别正是两竿竿梢差异决定的。
说到“玩鱼”,征兴是绕不过的话题,毕竟并继圈一直流传着“玩竿止于征兴”的神话。不知火是征兴的旗舰竿,左下图所示的大金标不知火更是备受玩家们推崇的款式,这支竿子的玩感究竟有多好?个人觉得不如别作兆好,至少钓中大体型的鲫鱼是这样。不知火虽然竿身较细,硬度却不低,综合性能不错,比较“粘”鱼,这一点跟同为旗舰款的枯五是相同的——事實上,旗舰竿的身份决定了它们注重的就是综合性能而非鲜明特点。
长期以来,并继圈里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适合“玩鱼”的竿子竿身必须细且软,以至于二手市场上那些手握征兴软至“变态”的竿子的卖家们长期以来一副高高在上、爱要不要的姿态。我想说的是,这种既细又软的竿子肯定适合“遛鱼式”玩法,如果你心中“好玩”的标准就是遛鱼时间足够长,那么这种细身软竿确实非常符合(网上几十块钱一支的细身“面条竿”可能更加符合这种要求)。但是,我心中“好玩”的第一标准不是遛鱼时间长,而是手感足够好。
此外,能够“玩鱼”的竿子并不一定都是细的,别作兆竿身一点也不细,比同尺枯五粗得多;软也并不代表手感好,恰恰相反,太软的竿子大多无法给钓者提供很好的手感,因为传导性差。调性是一门学问,元径大、锥度大的竿子不一定硬挺,细身的竿子也不一定就软塌,竿梢细的竿子不一定就护线,竿梢粗的竿子也不一定手感就差,想要使竿子的某一方面的性能达到某种程度,有很多种方法去实现,某个单一的因素真的决定不了什么。
我给别作兆下的最后结论是——它是达亿瓦早期的一款中高档产品,漆水漂亮,做工精美,颜值上乘。网上对此竿的普遍评价是“适合玩鱼”,本以为这是二手商家搞的噱头,实际使用后发现在钓中大体型的鲫鱼时确实是非常好玩的竿子,在操作性和手感方面都远超预期,是一款难得一见的高性价比的“玩鱼”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