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03-01 20:53贺蕊莉郭海彧
财经问题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贺蕊莉 郭海彧

摘 要: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借鉴已有研究并选用相关统计数据,利用灰色模型预测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状况,研究显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当期结余将于2022年出现负值,累计结余将于2025年开始减少并于2029年出现负值。本文还选取2015—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影响因素进行经验研究,研究显示,人均GDP、老少比与老龄化率、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和政府财政能力都是保障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良性可持续运转的重要因素。据此,本文提出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口结构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缴费人口结构、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等建议,并针对政府财政“兜底”责任问题,建议深化财政分权制度改革、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以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收入;养老保险支出;财政责任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22)03-0083-09

一、引 言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焦点问题,我国也于1999年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且在现代家庭“少子化”等因素推动下“银色浪潮”[1]全面延伸,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已逼近14%的深度老龄化门槛[2]。

近年来,国内学者普遍关心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影响,其中最为关心的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保险收支不平衡、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性问题和现代“普惠制”为基础的养老保险制度下的财政责任问题。关于养老保险收支不平衡的研究,王晓军和任文东[3]基于精算平衡认为,我国2035年左右将出现收不抵支,2045年左右将耗尽累计结余;郭永斌[4]认为,2025年将首次出现缺口;劉学良[5]预测了基本养老保险收支缺口引致的隐性债务规模;卢元和华伟[6]认为,我国规模日益庞大的退休人口和持续升高的社会抚养比都将加剧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失衡程度。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性问题,王晓军[7]认为,应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险偿付能力评估体系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穆怀中和杨傲[8]运用“艾伦条件”探究基本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的优化条件;郑秉文[9]认为,应根据“艾伦条件”衡量我国未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关于现代“普惠制”为基础的养老保险制度下的财政责任问题,杨斌和谢勇才[10]认为,通过推进财政责任制度化,构建预算清晰、补贴规模稳定、责任分担有秩、地区均衡的财政责任制度;庞凤喜等[11]认为,我国中央财政承受能力较强,具备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兜底”责任的现实能力;曾益等[12]认为,在延迟退休、扩大参保范围、改革征收体制等政策的作用下政府的财政压力会得到有效缓解。国外关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性问题的研究,主要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预期寿命延长的事实,运用延迟退休制度、引入资本市场等方法寻求养老保险的收支平衡。Cremer等[13]认为,延迟退休制度可以从增收减支两方面使养老保险收支平衡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Lacomba和Lagos[14]采用政治经济两阶段决策模型在局部均衡的 OLG 模型框架内研究了延迟退休以解决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可持续性问题;Boubakri等[15]认为,将养老保险基金引入资本市场如海外投资或股票投资等,以增加其收益率来解决国家养老基金收支缺口问题;Vogel等[16]以人口年龄结构为契合点,通过调整退休年龄有效平衡养老保险长期的收入与支出;Poterba等[17]认为,养老保险可持续性受到人口预期寿命延长的严重威胁,而延迟退休制度则成为缓解、消除这一威胁的首选方案。

上述研究显示,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在养老保险收支不平衡的解决方案、政府应承担平衡基本养老保险收支财政责任等问题上,国内外学者的看法基本一致。但是,在政府如何承担财政责任来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方面,尤其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财政责任研究仍显不足,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利用灰色模型预测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变化,并利用随机森林模型量化分析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关的改革建议。

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基本养老保险收支考察与测算

(一)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基本养老保险收支的初步考察

人口出生率下降和人口预期寿命延长是当今世界人口老龄化的两大主因。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经历了长时期大幅下降后维持在了一个较低的水平上,青年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下降,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同时快速升高。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新出生人口为1 200万人,比2019年下降了18.09%,比刚刚放开“二胎”的2016年下降了32.81%。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 064万人,与2000年的880万人相比,在总人口中占比由6.96%上升为13.50%,人口老龄化程度已远远高于国际上认定的7%,距离14%的深度老龄化门槛[12]仅一步之遥。

现代工业国家的养老责任由家庭向社会转移,实行“普惠制”为基础的养老保险制度。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显示,老年人口依靠基本养老金保障晚年生活的比例显著提高,与2010年相比由24.10%上升到46.18%,增长超过两成。与此同时,依靠子女供给(21.68%)、劳动收入(16.12%)和家庭支持作为养老物质基础主要来源的比例明显低于基本养老金[18]。因此,作为一个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平衡问题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影响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的因素很多,如养老保险缴费人数、社会平均工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遵缴率等,其中许多因素可归集为人口结构问题,体现在制度赡养率上。《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显示,未来30年我国的制度赡养率翻倍,2019年由2.65个人养活1个人, 2050年将降低到由1.03个人养活1个人,与20世纪90年代5.00个人养活1个人形成鲜明对比。

基本养老保险收支规模还受到就业人口、工资水平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2011年由《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首次披露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规模(679 亿元),包含直辖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等15个省级统筹单位,在剔除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养老保险基金出现了收不抵支的现象,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失衡与财政补贴粘性显著增强不可忽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现“社会保险”属性,不仅包含复杂的制度结构,也面临着“精算平衡”的财务约束,从支出规模、保障水平与覆盖范围各方面来看都是基本养老保险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养老保险作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一支柱,虽然在制度覆盖面上扩大显著,但在适应社会人口结构变迁方面却遇到一系列问题,如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领取人数增长速度连年高于缴费人数增长速度,且缴费人数增长速度持续放缓,基本养老保险的长期财务可持续性与待遇水平将受到严重影响。

(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变化模型构建

1.模型设定

借鉴曾益等[12]的研究,构建如下模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征缴收入模型为:

Ik=Nak·Wk-1·Pk·Zt(1)

其中,Ik表示第k年基本养老保险征缴收入;Nak表示第k年养老保险缴费人数,等于参保在职人数Nzk与参保离退休人数Ntk之和;Wk-1表示第k-1年社会平均工资;Pk表示第k年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Zt表示遵缴率。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模型为:

Ek=Nbk·Wk·Rk(2)

其中,Ek表示第k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Nbk表示第k年养老金领取人数;Wk表示第k年社会平均工资;Rk表示第k年养老金替代率。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结余模型为:

Gk=Ik-Ek+Gk-1·(1+r)(3)

其中,Gk表示第k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 r表示基金收益率。

2.数据来源与参数设定

(1)缴费率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政府持续实施减费降税,缓解企业压力释放经济活力,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有下降的政策趋势。2016年4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财政部发布《关于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缴费率整体由28%下调为27%,其中,企业缴费率可降至19%、个人保持8%不变;2018年4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财政部发布《关于继续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可阶段性执行企业缴费率19%至2019年4月30日;2019年5月1日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通知》,缴费率整体下调为24%,其中,单位缴费部分继续降低至16%、个人保持8%不变。因此,本文将缴费率设定为24%。

(2)参保在职人数和参保离退休人数

本文选用2015—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2010—2019年基本养老保险相关人口数据,利用GM(1,1)预测2020—2050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在职人数和参保离退休人数。考虑我国目前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下调会吸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每上升1%,就会使参保率下降0.58个百分点[19]。因此,假设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由27%调整为24%且保持未来政策不变,受政策影响参保人员增加1.74个百分点,但参保率最高为就业人口的80%。

(3)社会平均工资

社会平均工资通过宏观数据反映整体平均水平,弱化省级与个人差异,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往以上一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通知》调整缴费基数为城镇私营单位与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通过加权计算得到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考虑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降低对工资水平的促进作用,参考马双等[20]的研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每增1%,员工工资将挤出0.6%),当我国城镇职工基本養老保险企业缴费率由19%降至16%时,员工工资将上升1.8%,本文确定2019年社会平均工资为80 573.35元。

(4)遵缴率

遵缴率为基本养老保险实际征缴收入与法定征缴收入之比。尽管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逐渐扩大,但2009—2014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在职实际缴费人数占参保人数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014年遵缴率为65.48%,“参而不缴”现象突出[21]。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率下降对遵缴率有一定促进作用,封进[22]研究表明,缴费率降低5%,遵缴率将提升0.48%—1.35%;景鹏和胡秋明[23]基于政策完善角度预测基本养老保险遵缴率可达85%;曾益等[12]基于缴费率角度预计遵缴率可达74.58%。因此,在当前政策不变情况下,本文假设遵缴率稳定在80%。

(5)养老金替代率

国际劳工组织以确保劳工退休生活保障充分为目的,在《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中规定最低养老金替代率为55%,低于50%则意味着劳工退休后生活水平大幅下降。按照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思路,养老金替代率目标为58.5%,而近年实际水平呈现下降趋势,2016年我国养老金替代率约为40%,远低于58.5%的养老金替代率目标[24]。因此,为反映老年群体养老生活的保障水平,本文参考段迎君[24]关于养老金替代率研究中宏观层面的计算方法,以当年的平均养老金支付额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作为养老金替代率,以反映在职群体与老年离退休群体间收入差距与变化。

(6)基金收益率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正逐步引入市场机制,由完全的财政过程逐步体现并强化金融属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发展趋势良好。由全国社会保障理事会披露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基金年度报告》显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自成立以来,2010年、2015年、2020年养老保险基金年均投资收益率分别是9.17%、8.82%、8.51%。因此,基于近年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的实践经验,并参考田月红和赵湘莲[25]对未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假设,本文设定未来基金收益率为5%。

(三)基于GM(1,1)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口规模预测

灰色模型是通过时间序列对少量数据进行数学建模的预测模型,适用于该方法的样本特点是部分信息已知而另一部分信息未知,通过累加生成将信息由“灰”变“白”,寻找系统演进规律,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GM(1,1)由于在小样本数据的高精度分析优势被学者用来解决养老基金趋势预测问题。赵艺[26]在GM(1,1)基础上,将传统函数与非齐次函数相结合进一步对样本进行拟合构建改进GM(1,1),通过在岗职工每月平均工资、参保人数等变量预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时间与规模。裴育等[27]为研究提升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层次,运用GM(1,1)与精算模型结合,在预测人口趋势基础上对中央调剂金制度实施下地区间养老保险的运行进行分析预测。

本文以《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9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基础,依照当前老龄化趋势,剔除制度对人口增长的影响,运用GM(1,1)对时间序列的主要人口参数进行未来规模的预测。

首先,在建立灰色模型前通过模型(4)对基础数据可行性进行级比检验,级比为σ(k)。

σ(k)=X0(k)X0(k+1)(4)

其中,k=1,2,…,n, 且σ(k)∈(e-2n+1,e2n+1);X0(k)为以原始数列建立的非负序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离退休人数未经平移变换且落在级比区间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在职人数通过平移变换(shift=207 624)落在级比区间内,均通过级比检验。

其次,根据模型(5)将原始数列通过累加构造规律并弱化随机性,根据模型(6)构建一阶微分方程。

x(1)(k)=∑ki=1x0(i)(5)

dx(1)dk+ax(1)=b(6)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在职人数与参保离退休人数预测模型构建结果如表1所示,两项指标的后验差比C值分别为0.0055和0.0043,均小于0.3500,说明构建模型精度良好。

根据以上GM(1,1)分别对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在职人数和参保离退休人数进行预测,人口规模预测结果如表2所示。预测结果表明,当前政策制度设定下,未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在职人数与参保离退休人数将逐年增长,且参保离退休人数曲线斜率更大,说明参保离退休人数增长速度更快。预计到2040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在职人数与参保离退休人数分别达到63 214万人和63 228万人,参保离退休人数将多于参保在职人数14万人。由于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中离退休人数不断增长,领取养老金的受益人增多;参保在职人数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覆盖率逐步提高的情况下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然而,长期来看,劳动人口规模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离退休人口规模的增长速度。

(四)基于参保人口规模预测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变化情况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变化与结余趋势如图1所示。

整体来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和支出均呈现上升趋势;当期结余呈现下降趋势,将在2022年出现负值;累计结余呈现先升后降趋势,2023年之前保持上升趋势并将在2025年增长速度出现由正转负(2.48%—-0.58%),此后急速下降并将在2029年开始出现负值。由于老年人口规模的扩大与劳动力供给的不足,将在2022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出规模超越收入规模,当期结余出现赤字,且赤字不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趨势强调了财政“兜底”责任。

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明晰影响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有助于修正我国财政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责任模糊的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供改进方向。随机森林算法优点在于摒弃了自变量与因变量预先指定关系的传统研究模式,通过对样本展开训练获取数据自身规律与特征,通过多因素同时处理获得更多、更完备的研究内容。因此,本文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影响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变化趋势的相关因素展开探索性分析。

(一) 初始指标体系及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2015—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首先进行缺失值的插补。随机森林算法中包含估计遗失资料的方法且对异常值容忍度较高,因而运用随机森林算法中rfImpute函数对现有数据的缺失值进行插值处理,在获得完整样本数据基础上进行预测,以期获得最优预测拟合值。

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变化趋势与财政可持续发展必然受到社会经济发展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具有随机性,确定性的函数难以区分自变量间主次地位。因此,本文选取以下10个指标,部分指标虽属于次因,但不能忽略其作用。

首先,基于基本养老保险收支计算模型的内部参数,将养老金替代率、缴费率、参保在职人数及参保离退休人数4个指标纳入初始指标体系中。其次,为反映宏观经济社会的外部因素,将人均GDP及基金收益率2个指标纳入初始指标体系中。最后,基于反映人口状况的外部因素,将老少比、老龄化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4个指标纳入初始指标体系中。初始指标体系由老少比(X1)、老龄化率(X2)、人均GDP(X3)、养老金替代率(R)、缴费率(P)、基金收益率(r)、参保在职人数(Nz)、参保离退休人数(Nt)、人口出生率(X4)及人口死亡率(X5)10个指标组成。相关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二) 研究结果及分析

本文采用随机森林算法中importance函数对上述10个原始指标进行重要性评价,分别使用Increase in MSE(即Increase in Mean Squared Error,%Inc MSE)与Inc Node Purity(即Increase in Node Purity)两项特征重要性评价标准对上述10个原始指标进行重要性评价,提取随机森林模型最终度量结果如表4所示。首先,由于度量标准的差异,两个度量结果的重要性排序有所不同。用%Inc MSE进行评价时,人均GDP(X3)最为重要;用Inc Node Purity进行评价时,老龄化率(X2)最为重要。其次,整体而言,老少比(X1)、老龄化率(X2)、人均GDP(X3)、基金收益率(r)及参保在职人数(Nz)5个指标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1.人均GDP

人均GDP是反映国家宏观经济水平的有效工具。人均GDP(X3)指标在%Inc MSE与Inc Node Purity评价中分别位列第一位(7.7722)与第三位(6 100 408),平均排名第二位,对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变化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个人未来老年生活的基本保障,与个人利益联系紧密。一方面,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波动会引发人们对保障能力的担忧,通过劳动力供给、人力资本积累等作用于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助于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拓展与基金规模扩大,而经济发展的不足势必影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增长速度与收支均衡,加重财政“兜底”责任。

2.老少比和老龄化率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正是当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主要压力。老少比与老龄化率通过群体间规模横向比较和群体内增速纵向比较,有效反映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和老龄化程度。更进一步,老龄化率通过老龄化增长速度反映领取养老金人口数量变动,直接影响基本养老保险支出变动,老少比通过人口年龄特征反映未来劳动人口数量变动,直接影响养基本老保险收入变动趋势。老龄化率(X2)指标在%Inc MSE与Inc Node Purity评价中分别位列第二位(7.2878)与第一位(6 304 263),平均排名第一位,均对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变化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老少比(X1)指标在%Inc MSE与Inc Node Purity评估中分别位列第三位(6.9698)与第二位(6 180 351),平均排名第三位。一方面,老年人口基数的持续增长,将促使基本养老保险支出规模持续增大,可能导致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出现赤字,最终形成潜在财政风险;另一方面,未来劳动人口数量问题凸显,日益严峻的养老负担,使政府的财政压力与日俱增,说明我国已有养老金计发方式受到当前人口结构特点的深刻影响。

3.参保在职人数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在职人数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决定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规模与风险抵御能力。参保在职人数(Nz)指标在%Inc MSE与Inc Node Purity评价中均位列第四位(6.8040、5 535 604),对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变化趋势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劳动力供给不足是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严峻挑战,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在职人数充足,可保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入充沛,具备较大规模的基金储备,更有利于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降低对财政补贴的依赖性,减轻财政“兜底”责任。

4.基金收益率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反映基本养老保险保值增值能力,稳定可观的基金收益率可为养老保障事业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基金收益率(r)在%Inc MSE与Inc Node Purity评价中均位列第五位(3.5672、3 847 688)。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自成立以来,社会保障基金运行主要以收入再分配对人民生活进行基础保障,较多体现财政过程而忽视了对基金增值能力的培育与提高。因此,尽管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正在逐步引入市场机制,但评价结果显示目前效果并不显著,没有起到促进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预期效果,也无法减少对财政补贴的依赖,无法减轻财政压力。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前述研究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在不断加深,劳动人口规模的增长速度远低于离退休人口规模的增长速度。虽然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与支出均呈现上升趋势,但人口老龄化速度过快问题严重冲击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平衡。本文利用灰色模型预测显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当期结余将于2022年出现负值,2023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开始减少并于2029年开始出现负值,政府财政“兜底”责任被日益提上议事日程。

本文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影响因素进行经验研究,结果显示,人均GDP对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助于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展与基金规模扩大,可以减轻政府财政“兜底”责任;老少比与老龄化率对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影响大,直接影响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和支出变动,这也是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体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在职人数是基本养老保险收入的主要来源,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在职人数越多,越能保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反映基本养老保险保值增值能力,提高基金收益率可以增强基金运转的可持续性;政府是基本养老保险失衡时的最终“兜底”者,对基本养老保险承担财政责任。

(二)政策建议

在当今“普惠制”为基础的养老保险制度下,政府财政承担着最终付款人的“兜底”责任,但从养老保险制度良性可持续运转的角度出发,还是需要多措并举。首先,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经济。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提高社会综合要素水平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积累,提高养老保险体系的抗风险能力。其次,改善人口结构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缴费人口结构。一方面,鼓励生育改善长期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另一方面,逐步推进延迟退休政策,参考发达国家退休政策,增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人数的同时减少领取养老金人数,开源节流。再次,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多元化投资的同时加强基金管理,增强基金的独立运行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后,深化财政分权制度改革,提高財政“兜底”责任能力。

一直以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并辅之以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对省级基本养老保险进行补贴的制度,由于各省份的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条件不同,各省财政的实际财政责任不同,导致有些省份财政承担“兜底”责任的能力严重不足,甚至用商业银行贷款来支付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因此,深化财政分权制度改革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非常必要。在制度上明确并强化中央财政对养老保险的“兜底”责任,全面提升养老保险的统筹能力与资金储备,实现财政的再分配功能,推动基本养老服务的均等化改革,改变不同区域间以及群体间享有养老资源的差序格局,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三)进一步思考

宏观视角下,“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和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即政府要在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促普惠的基本职责的基础上,加大养老服务市场的培育。从供给侧要推出更多优惠支持和监管政策,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营商环境,进一步扩大“银发经济”投资规模;从需求侧要做好牵引,通过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升养老服务补贴水平等,拉动庞大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通过供需双向发力,逐步形成养老服务的消费和投资大市场。

微观视角下,老年人作为上一代家庭资本的建设者,应当享有体面的晚年生活。财政责任只能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利益,而家庭仍然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主要场景,是每个老年人微观世界生活保障与精神慰藉的主要来源。传统孝文化、节俭储蓄文化、互助文化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为养老保险财政责任调整奠定了文化基础,我们还应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个人及其家庭在养老中的责任,兼顾个人、社会与政府责任的均衡。

总之,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对未来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有着深刻影响。探讨家庭的养老责任与财政的资金支持、社会制度的基本保障,对当下与未来营造“老有所养”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穆光宗,茆长宝. 人口少子化与老龄化关系探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6):1-6.

[2] 林宝.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内涵、目标和任务[J].中国人口科学,2021,(3):42-55+127.

[3] 王晓军,任文东. 我国养老保险的财务可持续性研究[J].保险研究,2013,(4):118-127.

[4] 郭永斌. 我国养老保险资金缺口的评估和可持续性分析[J].南方金融,2013,(4):62-69.

[5] 刘学良.中国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和可持续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9):25-37.

[6] 卢元,华伟. 浅析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J].人口学刊,1999,(4):60-62.

[7] 王晓军.公共养老金体系偿付能力评估方法评析[J].保险研究,2012,(10):95-102.

[8] 穆怀中,杨傲. “艾伦条件”边界与现收现付养老适度水平[J].国际经济评论,2021,(5):137-161+7-8.

[9] 郑秉文. 财富储备与“资产型”养老金体系转型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21,(1):23-37+126.

[10] 杨斌,谢勇才.从非制度化到制度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财政责任改革的思考[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5,(3):80-86.

[11] 庞凤喜,贺鹏皓,张念明.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资金安排与财政负担分析[J].财政研究,2016,(12):38-49.

[12] 曾益,李晓琳,张冉. 缴费率下调会增加养老保险的财政责任吗?[J].保险研究,2020,(6):93-109.

[13] Cremer,H.,Lozachmeur,J.M.,Pestieau,P. Social Security,Retirement Age and Optimal Income Taxation [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4,88 (11):2259-2281.

[14] Lacomba,J. A.,Lagos,F. Postponing the Legal Retirement Age[J].Journal of the Spanish Economic Association,2010,1 (3):357-369.

[15] Boubakri, N.,Cosset,J.C.,Grira,J.et al. Sovereign Wealth Funds Targets Selection: A Comparison With Pension Fund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 Money, 2016,(1):60-76.

[16] Vogel,E., Ludwig,A., Brsch-Supan,A. Aging and Pension Reform in a Two-Region World: 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J].MEA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2012, 144(2):533-539.

[17] Poterba, J., Venti, S., Wise,D.A. The Decline of Defined Benefit Retirement Plans and Asset Flows[R].NBER Working Paper No.12834,2014.

[18] 杜鹏,孙鹃娟,张文娟,等.中国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及家庭和社会养老资源现状——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的分析[J].人口研究,2016,(6):49-61.

[19] 陈曦.养老保险降费率、基金收入与长期收支平衡[J].中国人口科学,2017,(3):55-69+127.

[20] 马双,孟宪芮,甘犁.养老保险企业缴费对员工工资、就业的影响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4,(3):969-1000.

[21] 杨一心,何文炯.养老保险“参而不缴”及其基金效应[J].中国人口科学,2015,(6):35-45+127.

[22] 封进.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及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J].中国经济问题,2019,(5):15-33.

[23] 景鹏,胡秋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缴费率潜在下调空间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7,(1):21-33.

[24] 段迎君.养老金替代率的储蓄效应及测度——基于2006—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9,(10):34-43.

[25] 田月红,赵湘莲. 渐进式延迟退休对养老金财务可持续性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18,(4):84-91.

[26] 赵艺.改进的GM(1,1)模型在基本养老金缺口预测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14,(19):80-83.

[27] 裴育,史梦昱,贾邵猛.地区养老发展差异下的中央调剂金收付研究[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62-71.

[28] 王燕,徐滇庆,王直,等.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转轨成本、改革方式及其影响——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J].经济研究,2001,(5):3-12,94.

[29] 楊斌,丁建定.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责任:差异及改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2):10-17.

[30] 高庆波. 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不平衡探析:约束与选择[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38-47.

[31] 于洪,曾益. 退休年龄、生育政策与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J].财经研究,2015,(6):46-57+69.

(责任编辑:于振荣)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香港开创多种安老模式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加强老年护理保险研究 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体育与社会效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