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柯,北京大学研究生,曾参与国家图书馆、中华书局系列图书审校工作,在各出版物及媒体平台发表文章十万余字。
安身不可无友,人在世上,总要结交朋友,永远不能离群索居。在交朋友这件大事上,古人总结了哪些法则呢?
圣贤的交友标准
关于交朋友,先贤们都很有话说。荀子说“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孟子说“友也者,友其德也”,他们都在强调,交朋友,最重要的是人品。当然,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的大概还得是孔老夫子,毕竟《论语》开篇便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那么,一个人到底该怎么交朋友、交什么样的朋友呢?
对第一个问题,孔子的学生子贡也很困惑。于是,孔子教导他,“忠告而善道之”,就是说,对待朋友要真诚,要忠言相告,引导朋友向善。
对第二个问题,孔子给出了最基本的原则,“无友不如己者”,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但孔子可没有瞧不起别人的意思,这句话背后也隐含着要善于发现别人长处的意思,毕竟孔子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把朋友分成两类,即所谓“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好的朋友,是“友直,友谅,友多闻”,就是正直、诚信、知识广博的人;不好的朋友,是“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就是谄媚逢迎、两面三刀、花言巧语的人。这些道理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我的朋友是“杠精”
我们常说,一个人要交、更要做能说真话的“诤友”。但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因担心指出朋友的错误会影响友情,有想法也不敢轻易表露。不过,这样做真的好吗?
吕岱刚平定了交趾太守士燮之子士徽等人的叛乱,大家正为他举办庆功宴。觥筹交错中,徐原突然站出来唱反调。
原来,吕岱在平定叛乱时,曾派出自己的旧友士匡劝降,并给出了倘若叛军服罪,“虽失郡守,保无他忧”的承诺。这位士匡正是士徽的堂兄弟。有“中间人”带话,再加上吕岱的承诺,士徽一众最终决定投降。为表诚意,他带着队伍里的骨干领导“肉袒谢罪”。吕岱十分客气,让几人穿上衣服,将他们迎回大帐。然而等六人依次落座后,吕岱却画风突变,当着当地乡绅豪富的面,细数几人罪状,火速将他们斩首。
徐原批评吕岱背信弃义,以武力服人却失去民心。这并不是忠心为君主考虑,而只是为了自己的政绩。
宴会结束的第二天,许多人都指责徐原,但吕岱却说:“徐原秉性忠直,与我相交甚深,所以才直言不讳地指出我的错误,这正是我尊重他的地方呀!”
叔度叔度我想你
交朋友,要交能让自己进步的朋友。一方面,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优点,并积极学习;另一方面,则要“见贤思齐”,积极向更优秀的榜样靠拢。
周乘(字子居)是东汉时期的名士,深得当世赞誉,陈蕃就曾感慨“周子居者,真治国之器也”。他曾担任泰山太守,甚有惠政。而这样一位榜样式人物,也是个“迷弟”。
周子居仰慕的对象是一位名叫黄宪(字叔度)的隐士。说起这位隐士,也有几分传奇。他的父亲是位牛医,家庭条件并不太好,但他却凭借学识和素养成为见重于时的“顶流”,不少人都以与他相交为荣。
有个叫戴良的人自恃才高,谁都看不上,见到黄宪后却每每自觉不如。后来,他母亲一见他这样子便打趣:“怎么,又从‘牛医儿’那儿回来了?”同时代的名士郭泰也赞誉黄宪“汪汪若千顷波,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周子居作为黄宪的朋友,更有此感,因此,他总喜欢去拜访黄宪,几个月不见,就浑身难受,感叹:“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珍爱生命,远离损友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好的朋友让人在潜移默化中进步,同理,不好的朋友也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堕落。
齊桓公的厨师易牙凭一手好菜征服了领导的胃,也走进了领导的心。桓公曾随口感慨,自己虽然尝遍了天下美味,PAGE 71却唯独没吃过人肉,易牙听后,立刻把自己四岁的儿子做成菜献给了桓公。桓公大为感动,认为他对自己的爱胜过亲骨肉,从此宠信易牙。
管仲去世前叮嘱桓公远离易牙:“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有于君?”桓公听了他的话,将易牙驱赶出朝廷。但对曲意逢迎的朋友一旦上瘾,可没那么容易戒掉。离了易牙,齐桓公感觉吃东西都没滋没味了,苦苦挨了三年,终于没守住底线。他一边劝慰自己“仲父不已过孚”,一边火速把易牙迎回宫中。
不料第二年齐桓公得了重病,易牙趁机作乱,拥立公子无亏,齐国由此爆发内乱。易牙又堵住宫门,不让大家探望桓公,一代霸主竟被活活饿死。不知桓公在临终之际,是否记起管仲去世前的忠言,又是否后悔择友的不慎呢?
选择朋友、与朋友交往,是值得一生精进的学问。站在前人的肩上,愿我们都能得交天下善友,用自己的原则与行动打造出温暖的友谊“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