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娟黎,全若晨,钟可
(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随着社会进入常态化防疫模式,酒店、体育场馆和会展中心等转做隔离场所的方式难以满足防疫需求,大多数隔离场所及医院发热门诊都不具备物理隔离、相对独立、下风向位置等防疫要求,因此健康驿站应运而生。基于健康驿站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健康驿站是推进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环,在起到防疫隔离作用的同时也应该兼顾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智能性。疫情态势紧急、病毒隐匿性强等都对健康驿站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疫情防控刻不容缓,为尽快投入使用,健康驿站的设计与施工周期较为紧张。同时,在建造驿站时也应从资源再利用的角度充分考虑驿站在防疫任务完成后的作用,并合理利用智能化技术提高防疫工作效率,降低传染风险的同时,也为驿站转做常规运营预留条件。
安全防范严密是健康驿站的核心需求之一,与一般建筑有所区别的是一旦健康驿站出现安防疏漏,不仅会威胁到工作人员和隔离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可能发生社会层面的病毒传播,从而对整个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驿站正常运作时安防系统应能远程、无接触地监控隔离人员,尽量减少工作人员与隔离人员的接触;安防系统应能满足工作人员和隔离人员之间及时沟通的需要,提供便捷交流的手段;在发现感染者或出现紧急情况时安防系统应能及时、准确地作出反应,划分风险范围以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为确保隔离人员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驿站内各出入口、通道、各类工作人员卫生通过区(即半污染区,包含穿戴和脱卸防护用品区)等区域均需按照需求安装不同功能的摄像头,做到监控360°无死角,主要布点原则如下。
①驿站主要出入口设置红外测温摄像机和人脸识别摄像机,可以实时监测进入驿站内的人员体温情况,并通过视频监控人脸识别实现视频追踪、人员行动轨迹呈现等功能。②穿戴和脱卸防护用品区设置支持双向对讲的语音对讲摄像机,为防止医护人员或相关工作人员在穿脱防护服过程中出现不规范操作,需要时监控中心的专业医护人员可进行远程语音提示指导,降低感染风险。③建筑物制高点应设置高空全景摄像机,实时监控全园区情况,可以侦测人员密度、监测窗户启闭状态及开启角度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立即弹窗告警。④周界设置热成像智能摄像机,采用视频分析的方式实现周界报警防护。不采用电子围栏、红外对射等常用的周界防范方式,最大限度消除可能造成入住隔离人员心理压力或不适感受的同时,达到安全可靠的周界防范要求。⑤楼内通道设置智能半球摄像机和智能枪式摄像机,监测楼内人员走动情况,避免隔离人员在楼内随意走动。
采用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为了便于管理,每栋楼设置独立的院感分控室,配备管理工作站、音箱和话筒等设备,对该楼内的人流和物流进行监测,如发生异常情况,值班人员可及时广播通知。人员洗消点、车辆洗消区、结算中心、医疗废物、污衣被服暂存间、污水处理设备间等重要位置也建议设置分控室,以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
由于病毒的潜伏期长及健康驿站的特殊性,视频监控系统对于视频存储的时间和视频画面的清晰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健康驿站内的普通视频存储时间至少为90d,重要出入口位置的视频存储至少为180d,画面清晰度应不低于400万像素,以保证所有人流和物流轨迹清晰可循。
系统联网应符合GB/T 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的相关要求,且实现同城市监控报警联网平台的数据对接,满足与公安的相关对接要求。
系统应具有与出入口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联动的接口。当其他系统向视频系统给出联动信号时,系统应能按照预定工作模式,切换出相应部位的图像至指定监视器上,并能启动视频记录设备,其联动响应时间不大于4s[1]。
出入口控制系统可以有效管理工作人员和隔离人员,对三区分界处、各区域内重要管控处及两通道出入口处进行分隔控制,防止非授权人员进入受控区域,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可以分析记录工作人员行动流线,主要设置原则如下。
①在园区主出入口、各组团出入口和每栋建筑主要出入口应设置采用双向身份认证方式的门禁,支持刷卡、二维码识别等验证方式。
②根据管理要求,在每个隔离房间设置门禁,支持刷卡、二维码识别等验证方式。系统实时监控房门开闭状态,支持房门打开报警、进出房间记录等,以降低管理成本。
③在重要功能房(如安防监控中心、院感监控中心、院感分控室、数据网络机房、消防控制室等)建议设置门禁,方便管理。
④各楼栋电梯设置梯控系统,其中污梯(专职运送医疗垃圾、污衣被服等)增加无接触刷卡呼梯方式,以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4.3.1 对讲求助报警系统
为保障隔离人员人身安全,应在隔离房间床头、卫生间等位置设置紧急报警按钮,且应选用支持双向可视对讲或语音对讲设备,确保紧急事件发生时,隔离人员能够及时求助报警。在院感监控室和中央控制室应设置对讲总机,各楼栋分控室设置对讲主机以确保求助信息能及时传达并得到反馈。
4.3.2 安保内部对讲系统
安保内部对讲系统应能够满足无线对讲机在建筑中绝大部分区域的正常通话。在正常和特殊情况下(如出现火灾、断电、事故等)能使用该系统,达到园区内正常的通信需求。
系统应做到信号全区域覆盖,无死角,保障信息传递的及时、顺畅。系统配备的无线对讲机应具有“紧急报警”快捷键功能。
系统选用民用400MHz频段进行设计,具体使用频率以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批准的频点为准。系统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及信息产业部和当地无线电管理局颁布的现行法律法规,使用的产品应具有《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核准证》。
在隔离人员出入口、工作人员出入口、污物出口等设置停车场管理系统,对健康驿站的进出车辆进行统一授权、统一登记、统一管理。
停车场管理系统由出入口道闸、信息显示屏、车牌识别设备、地感线圈和管理工作站等构成,采用视频免取卡的方式,实现车辆快速出入停车场。支持图像对比、车牌识别,车牌抓拍自动识别准确率大于99%。
监控中心应设置在清洁区。根据健康驿站运营管理模式,监控中心分为安防监控中心和院感监控中心,安防监控中心供健康驿站内安保人员使用;院感监控中心由医院负责,供院感督导员(低风险岗位人员)和上级各部门领导、专家督查使用。
监控中心应按照规范标准配置接收、显示、记录、控制、管理等硬件设备和管理软件[2]。监控中心显示屏幕至少分为1+n个监控模块,1个模块用于监控健康驿站楼外侧各出入口及洁污流线情况,n个模块分别用于监控n栋楼的楼内情况。
监控中心的装修、照明、空调和消防等设计由相关专业完成,均应满足防疫要求。
基于健康驿站安全防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应接入设备专网,设置安防综合管理平台。
出入口控制系统应与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联动控制。当出现非法刷卡、强行开门、操作超时等特别情况时,系统发出报警信号,监控中心自动调出报警区域的摄像机监控画面,进行实时录像存储。
出入口控制系统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其他紧急疏散系统实现联动控制。在发生火警或需紧急疏散时,人员无需进行凭证识读操作即可安全通过各出入口。
对讲求助报警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联动控制。当安防综合管理平台收到报警信息时,联动装置启动报警区域的摄像、录音等装置,自动进入实时录像状态,同时将报警区域的监控画面发送回监控中心,自动显示在相应监控大屏上,弹出警报信号提醒值班人员。
停车场管理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其他系统实现联动控制。当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停车道闸控制器能直接接收火灾报警系统干接点信号,自动打开道闸。
系统预留与疾控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相关医疗机构等通信接口,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应急中心应能统一进行指挥调度,疾控中心及相关医疗机构能及时开展应急救援工作[3]。
安防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对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对讲求助报警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子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实现各系统之间信息资源共享和管理,各系统的互操作、快速响应与联动控制,提高了安全防范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置应满足疫情期间健康驿站内安全防范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要考虑到疫情结束后建筑或场所功能的调整变化。系统设计时要满足平疫转换需求,当建筑功能变化小,做到系统调整小;当建筑功能变化差异较大时,做到系统合理调整,最大化降低平疫转换的工程难度和成本,实现平疫空间快速有序转换[4]。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为平时业态预留智能化改造条件,如为服务式酒店、公寓等业态预留可视对讲系统的管线敷设,该管线后期可直接接入设备构成系统,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平疫转换速度。
健康驿站作为一类特殊的公共建筑形式,其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特殊性及重要性与其他公共建筑差异较大,基于满足防疫功能和平疫结合的建设原则,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灵活性要求。就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而言,视频监控系统的摄像机数量更多、存储时间更长,出入口控制系统的非接触要求更高等,因此在健康驿站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以上问题,做出合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