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悟原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与《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方法论启示

2022-02-28 17:27冯景源
关键词:资本论李大钊马克思

冯景源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7)

一、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马克思主义解读方法论

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以下简称《马克思主义观》)是为纪念马克思诞辰100周年于1919年5-11月创作的,发表在《新青年》上。这篇文章写的是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体现了他世界观、人生观的转变,突出表现在理解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上。

(一)《资本论》研究开启了探讨“马克思主义”形成的科学路径

1.“改造世界‘原动’的学说”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开始于对《资本论》的研究。关于为什么要研究和怎样研究《资本论》,《马克思主义观》开篇写到:“一个德国人说过,五十岁以下的人说他能了解马克思的学说,定是欺人之谈。因为马克思的书卷帙浩繁,学理深晦。他那名著《资本论》三卷,合计二千一百三十五页,其中第一卷是马氏生存时刊行的,第二、第三两卷是马氏死后他的朋友昂格思替他刊行的。这第一卷和二、三两卷中间,难免有些冲突矛盾的地方,马氏的书本来难解,添上这一层越发难解了。加以他的遗著未曾刊行的还有很多,拼上半生的工夫来研究马克思,也不过仅能就他已刊的著书中,把他反复陈述的主张得个要领,究不能算是完全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我平素对于马氏的学说没有什么研究,今天硬想谈‘马克思主义’已经是僭越的很。但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子,德、奥、匈诸国的社会革命相继而起,也都是奉‘马克思主义’为正宗。‘马克思主义’既然随着这世界的大变动,惹动了世人的注意,自然也招了很多的误解。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虽然极其贫弱,而自一九一八年马克思诞生百年纪念以来,各国学者研究他的兴味复活,批评介绍他的很多。我们把这些零碎的资料,稍加整理,乘本志出‘马克思研究号’的机会,把他转介绍于读者,使这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在我们的思辨中,有点正确的解释,吾信这也不是绝无裨益的事。”(1)《李大钊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2、10页。对于《资本论》的研究使李大钊产生如下感悟。

第一,《资本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关键。与一般人把《资本论》理解为经济学著作不同,李大钊认为《资本论》可以看到整个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论。《资本论》是马克思15年理论研究的结晶。他的全部理论都包括其中。从《资本论》中解读马克思主义,这在中国还是第一次。

第二,《资本论》的价值在于它是“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这个学说已经在历史上为德奥匈等诸国的实践所证明。

第三,他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正确的。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而该文写于1918年5月,正是马克思诞辰100周年的时候。在这百年中马克思主义于世界大变动中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同时也遭受了很多的误解。“马克思主义观”就是在各种零散资料的基础上,稍加整理写出来的。这是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他自认为这种理解是正确的,这不仅对他自己有用,而且他愿意把这种理解分享给读者,以便在读者的思辨中得出正确的理解。

(二)“史论”在《资本论》研究上的地位

对于《资本论》的研究,李大钊认为有三派:个人主义派、社会主义派、人道主义派。这三派各自的出发点不同,分别是“为己”“为他”和“为慈善、道德”。古典学派属于“为己”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属于“慈善、道德”的,马克思的经济学属于“为他”的。李大钊专门考察了马克思经济学中历史观的特点。他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可以分成三部分来理解:资本主义制度以前一般的进化论、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论和将来社会发展的策略论。因此,历史观是理解《资本论》的关键所在。他进一步指出:人类历史上的各种理论都涉及历史的问题,但是他们的历史观都是表面的;而马克思的历史观是深入到社会内部,揭露社会发展深层次的原因。

(三)《资本论》是马克思几部重要著作的汇集点

《资本论》不同于马克思其他的经典著作,这是几部重要经典著作的汇集点。“马氏的经济论,因有他的名著《资本论》详为阐发,所以人都知道他的社会主义系根据于一定的经济论的。至于他的唯物史观,因为没有专书论这个问题,所以人都不甚注意。他的《资本论》,虽然彻头彻尾以他那特有的历史观作基础,而却不见有理论揭出他的历史观的地方。他那历史观的纲要,稍见于一八四七年公刊的《哲学的贫困》,及一八四八年公布的《共产者宣言》。而以一定的公式表出他的历史观,还在那一八五九(年)他作的那《经济学批评》的序文中。”(2)《李大钊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2、10页。李大钊的这段文字说明三个重要问题:一是《资本论》中历史观的重要性;二是《资本论》汇集多部著作的思想;三是要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就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别人不同,李大钊研究这三部著作侧重于历史观,而且将其和《资本论》联系起来。恩格斯说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李大钊则说明了这一历史观是如何被发现的。如果说把以上论著与《资本论》相联系,那么唯物史观是从辩证唯物主义推导、应用来的观点就不能成立了。更为重要的是: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小资产阶级蒲鲁东形而上学的历史观区分开来,同时也就和资产阶级的历史观区分开来。马克思的历史观是动态的、发展型的,这是在《哲学的贫困》中论述的;第二,这种发展型的历史观在《共产党宣言》那里得到诠释,其要义就是“人类的解放”。第三,这一唯物史观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以公式的形式公诸于世。

1859年在马克思那里表示的是什么年代?是他从社会舞台走入书斋,又从书斋走向社会舞台的关键时期。这表示马克思理论的制定已经基本完成,以后就是这一理论的运用和丰富、完善的问题了。对于马克思来说,这时的《资本论》主要是整理、修订和出版的问题。我们现在说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对这一时期的马克思所进行的理论认定的问题。对于这个时间点,特别提醒读者注意马克思的说明:第一,1858年2月22日给裴迪南·拉萨尔(Ferdinand Lassalle)的信:“我想把我的经济学著作的进展情况告诉你。事实上,最近几个月来我都在进行最后的加工。”(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49、167页。因为马克思要通过他寻找出版社;第二,基于同样的原因,为了出版写信给拉萨尔 。同年11月21日马克思在信上说:“它是15年的即我一生中的黄金时代的研究成果。”(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49、167页。这个黄金时代是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他的研究成果是什么?是他将要出版的《资本论》。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从研究《资本论》入手,结合《哲学的贫困》(1847年)、《共产党宣言》(1848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这是唯一正确的门径。

李大钊的研究开启了解读马克思主义科学的门径: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要走读马克思经典这条科学大道。

(四)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关系

李大钊通过对《资本论》的研究,认识到马克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以及这些理论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之间的紧密联系。

第一,关于无产阶级自我解放立场的确立。李大钊通过论证唯物史观和宿命论关系来表现此观点。他指出:“有人说,历史的唯物论者以经济行程的进路为必然的、不能免的,给他加上了一种定命的彩色,后来马克思派的社会党,因为信了这个定命说,除去等着集产制自然成熟以外,什么提议也没有,什么活动也没有,以致现代各国社会党都遇见很大的危机。这固然可以说是马氏唯物史观的流弊。”(5)《李大钊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9、28页。李大钊警告无产阶级建立的政党绝不能走这样的道路,必须具有显明的无产阶级自我解放的立场。

第二,关于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的内在联系。他举例,工人的劳动力好比机器,当资本家买了工人这架机器后,如何使用就归资本家。机器不会生产新价值,而工人这架活的机器却能产生新的价值。在这新的价值中,工人得到的只是一小部分报酬,其余的部分就归资本家所有,这部分是由剩余价值创造的。对此,李大钊指出:“惟有这一班可怜的工人,自己把自己的工力像机械一般贱价给人家,所得的价格,仅抵自己生产价值之半,或且不及其半,在法律上经济上全没有自卫之道,而自己却视若固然。”(6)《李大钊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9、28页。李大钊从生产和分配的关系上,引出了一个更新的观点——无产阶级必须改变这种生产方式的革命观点。

第三,关于方法的问题。这是关于理论分析能力的问题,马克思对剩余价值与利润、平均利润率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在无产阶级立场、观点与方法论的关系上,他认为方法论具有重要的地位。利润、平均利润率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注的问题,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关注的问题。前者探讨的是资本与利润关系的问题,后者探讨的是剩余价值创造和分配的问题。在前者,利润和平均利润率来自何处?来自剩余价值。因此,在前者,即资本与利润率的关系中,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这里显然是因立场和观点的不同产生的。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关系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立场、观点和分析方法的重要意义。李大钊指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对范畴是马克思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范畴。在分析这一关系时,他将这一对范畴与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这一对范畴进行比较。他认为这两对范畴有很多相似之处。固定资本在亚当·斯密的经济学中是一种自在的资本,它的价值还存在于商品中。流动的资本可产生新价值的资本;马克思的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也是这样理解的。不变资本不增加价值,可变资本——人的劳动力才能增加新的价值。可是这两种理论得到了不同的待遇:“不变可变资本说是支撑马氏余值论的柱子,余值论又是他的全经济学说的根本观念,这资本说被人攻破,马氏经济学说必受非常的打击。然而他的不变可变资本说与亚丹·斯密的固定流通资本说大致相同。而在亚丹·斯密的固定流通资本说,则人人祖述奉为典型,以为是不能动摇的定理。而在马克思的不变可变资本说,则很多人攻击,甚或加以痛诋,我们殊为马氏不平!”(7)《李大钊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37、39页。这既是为不变可变资本正名,也是李大钊阐述立场、观点和方法一致性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里,理论分析的能力十分重要。

第四,关于资本主义制度自身否定之否定的理解。这是《资本论》最后的结论性观点。李大钊从两个方面对这个观点进行了论证:一方面指出资本和雇佣劳动产生于16世纪,在此之前没有这样的阶级关系,自然不会有这样的概念。它是历史性的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也会在历史上消失;另一方面讨论了人权和自由概念的含义。他说:“从前的有产阶级,为了这个事业,不知费了多少心力,奔走呼号了三世纪之久,他们所标榜的‘人权’、‘工人自由’的要求,正是他们胜利的凯歌。因为他们要想在市场里收买这种便宜货品,必须使这些工人脱离以前的关系,能够自由有权以出售他自己。他们的事业成功了,工人的运命也就沉落在地底了!”(8)《李大钊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37、39页。这就非常彻底地揭露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人权、自由的虚伪性。

以上探讨表明李大钊对《资本论》的研究是与众不同的。这点可以从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找到答案:“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9)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6页。这段话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读经典,悟原理”。“读经典,悟原理”的内涵极其丰富,不仅包含理论联系实际,还包含精神追求、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的内容。从范围上来说,它既包括整个共产党的,也包括共产党人个人的。在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内含着这两方面的内容。一般来说,学习马克思主义,主要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李大钊这里,他突出地淬炼了马克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内容。

二、“从后思索”的方法在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中的意义

从“读经典”到“悟原理”需要一定的方法。这一点在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中最为典型。这个方法就是“从后思索”方法。“从后思索”方法出自马克思的《资本论》,这个方法要求选择典型的形态,从而探索出它的形成轨迹,马克思说的人体解剖有利于猴体解剖也是这一道理。

德国学者弗雷德·史博德(Fred Schrader)是研究马克思“手稿”的专家,他曾接受一个访谈,题目是“马克思并不是从一而终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也许是他就马克思的“手稿”而下的结论,事实上马克思本人并没有这样声明过。马克思“手稿”的研究最终都归于他的理论。如果按照史博德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无从着手,马克思主义理论也缺乏经典依据。研究马克思主义不应从“手稿”出发,也不是从“单一的文本”出发,而应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理论出发。从整体理论出发,就是“手稿”和“单一文本”要服从整体。从整体出发,马克思在方法论上就是从一而终的。史博德所提倡的方法显然不可取。我们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就要重视“从后思索”的方法。

“从后思索”的方法也体现在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当中。《资本论》是马克思15年黄金时代研究的成果。马克思称《资本论》(第一卷)是一个“艺术整体”。它既是经济学的,又是历史观的,同时又是哲学辩证法在现代科学上运用的典范。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以上三者缺一不可。从三者关系上研究资本主义,可以说《资本论》独此一家。《资本论》是当代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巅峰之作。《马克思主义观》选择从《资本论》入手,这是科学的方法。

《讲话》体现的也是“从后思索”的方法。“从后思索”在《讲话》中表现为研究的门径,是研究马克思主义首选的方法。“从后思索”方法的运用因人因事而异。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选择的典型形态是英国。李大钊研究马克思主义观,典型著作选择的是《资本论》,习近平研究马克思主义时选择了两点:马克思的人品和人类解放的理论。这个门径为什么因人因事而有区别呢?在李大钊那里,是为总结他是怎样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为了宣传而探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他选择《资本论》是正确的。《讲话》的身份不同,这是习近平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的身份在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这时讲马克思主义的门径在哪里呢?最重要的是要表明马克思是一个值得敬仰的人,以及他的光辉理论——为人类解放的理论。两个世纪过去了,马克思的人格和他的理论的光辉,仍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人格和他的理论的崇高精神则是《讲话》要表述的纪念马克思的门径。《讲话》中这个门径是“从一而终”的。

《讲话》首先讲的是马克思的人格。“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10)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3、4页。马克思用一生的理论活动和革命实践活动践行他青年时期许下的诺言。“马克思毕生忘我工作,经常每天工作16个小时。马克思在给友人的信中谈到,为了《资本论》的写作,‘我一直在坟墓的边缘徘徊。因此,我不得不利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著作’。”(1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3、4页。

其次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理解。“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1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6、6、7、3、27页。

这两个方面是浑然一体的。在我国学界,这样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新的形式。这是一种以历史的逻辑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方法,是从一而终体现出来的最高境界——为人类的解放。这个“从一而终”的理论,最初在马克思论述共产主义理论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关系中这样表述:“马克思有一句名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6、6、7、3、27页。这一段引文着重说明《德法年鉴》上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两个“武器”理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18、45页。

关于马克思两个“武器”的理论必须做一个说明。这是马克思1844年从革命人道主义转变到共产主义时期的理论成果的标志。有的论者把马克思此时的思想称为哲学共产主义。在《德法年鉴》上,马克思发表了两篇文章:一篇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篇是《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批判了鲍威尔认为宗教解放就是人类的解放的观点,提出人类解放有三种形式:宗教解放、人权的解放和人类的解放。以获得私有财产权为标志的人权的解放只是人的解放的一种形式,共产主义才是人类解放的最高形式。

《讲话》正是按照这样的路径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马克思说:‘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15)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6、6、7、3、27页。“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18、45页。《讲话》为了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经典著作的依据,着重指出:“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17)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6、6、7、3、27页。恩格斯说:“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页。

以上是《讲话》的主要内容。一部分是关于马克思为人类解放事业献身的崇高人格,另一部分是关于马克思为人类的解放建构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两者是完全一致的。正如《讲话》的结束语所说的:“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19)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6、6、7、3、27页。

今天把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和习近平的《讲话》联系起来研究,旨在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应采取读经典这一科学的方法。

三、主体理论——在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上的意义

在某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中,往往缺少一个重要的理论——主体理论。我们常说理论联系实际,立场、观点和方法,现在又研究“从后思索”的方法论问题。现在我们要问:这是谁的活动呢?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政党是活动的主体,缺少了这个主体,对以上这些问题的研究就成为学者专业学识能力的展示了。主体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本来是包含着的,由于我们长期从不同的“部分”来研究马克思主义,所以就被忽视掉了。现在关注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受到李大钊论文的启发: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与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相结合。

(一)理论和实践内在结合的关键——政党主体

政党主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内在结合的关键,是破解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的环节。缺少了这个环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理解。

在《讲话》中曾这样阐述二者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20)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0页。在以往解读马克思主义的论著中,政党理论是属于政治经济学呢?还是属于哲学呢?或是属于科学社会主义呢?学者们很少提出这样的疑问。因为这样的内容不在他们的研究范围之内。可是,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不可少的内容。

政党理论为什么说是必不可少的呢?历史是这样证明的。在马克思那里,马克思主义理论制定在先,政党理论制定在后。马克思说自己研究经济学15年,这15年是从1844年到1859年,也就是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政党理论的制定是在“第一国际”时期,“第一国际”存在的时间是1862年到1874年。这十多年马克思的任务是什么?就是根据自己已经形成的理论,把刚刚觉醒的国际无产阶级组织锻造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马克思的思想进程是这样的。他的理论对无产阶级来说属于“精神武器”,是一种客观的理论存在,必须找一个主体来实践。这个主体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第一国际”时期,虽然《资本论》还没有出版,但是他的理论基本上已经完成。“第一国际”是运用理论的实践。

《资本论》第一卷于1867年出版,也是“第一国际”活动的重要时期。这时马克思忙于两件事情:一件是《资本论》的修订和出版,另一件是“第一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锻造。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就是马克思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寻找一个实践的主体。实际上,从思想理论形成的过程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很早就在为自己的理论寻找一个实践的主体。《共产党宣言》与“正义者同盟”的关系就是这样,只是那时的工人组织还没有发展到接受这种理论的程度。1848年的“正义者同盟”主要是德国的手工业者,到了1862年英国举办博览会,这次博览会为世界各国的工人代表一起商议联合的问题提供了机会。第一国际成立的时候,聘请马克思参加并入选起草宣言和章程的委员会。马克思提议,依据当时国际工人阶级的状况,应当首先制定章程。当代表大会同意后,马克思主持制定章程。(这方面的情况我有专文《马克思主义“三者统一”发展的第三个理论驿站——第一国际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锻造及其研究的意义》(21)冯景源:《马克思主义“三者统一”发展的第三个理论驿站——第一国际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锻造及其研究的意义》,《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第1-10页。)。现将有关内容介绍如下:

第七条(a){这里(a)的内容表示的是增补的。因为当时有人主张工人运动放弃政治斗争和社会改革。在这之前,国际工人运动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争取福利的经济斗争上。现在提出政治斗争和社会改革引起了大会的争论,马克思主张后者。经过大会讨论以后补充了以下的内容——引者}工人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权力的斗争中,只有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对立的独立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

工人阶级这样的组织成立政党是必要的,为的是要保证社会革命获得胜利和实现这一革命的最终目标——消灭阶级。工人阶级由于经济斗争已经团结起来,同样应该成为反对他的剥削者的政权斗争中的杠杆。“由于土地巨头和资本巨头总是要利用他们的政治特权来维护和永久保持他们的经济垄断,来奴役劳动,所以,夺取政权已成为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9页。

《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以下简称《章程》)通过后,马克思进入总委员会成为第一国际的主要领导人。马克思锻造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就是按照《章程》的精神进行的。《章程》的内容是什么呢?简单的说,是“两个武器”理论的发展。在这里有两个显著的内容:“精神武器”以《资本论》的内容来体现,“物质武器”以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来体现。二者的结合,我们又可以用《资本论》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圣经”来表示。

《讲话》主要内容之一是论证理论联系实际的关系。这一关系无疑是以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身的治理为前提,说的是打铁需要自身硬的道理。我国理论界很少注重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理论的论述,这和我国的理论界分别论述马克思主义各个部分有关。如果从经典著作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也许就不同了。李大钊的研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李大钊在他的《马克思主义观》之后,思考的或者研究的是政党建立的问题。虽然他因为有事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但是他和陈独秀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缔造者。李大钊的思想经历了从理论到组织政党的过程,可以说《马克思主义观》是他理论进展的标志。他的建党理论可以用他的两篇文章作为代表:《马克思与第一国际》《工人国际运动略史》。

《马克思与第一国际》(1922年5月6日发表于《晨报》)着重讲了两个信息。第一个是马克思受到了国际大会的邀请:“马克思先生:亲爱的先生!本会组织委员会敬请先生到会,携此通知来,便许入会场。”(23)《李大钊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92、94、212、213页。第二个重要的信息是马克思参加这次代表大会主要做的事情——拟定第一国际的宪法草案。(24)《李大钊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92、94、212、213页。文章把马克思在历次国际大会上做的事情用列表标出,特别突出了章程的内容。

《工人国际运动略史》(1923年5月1日发表于《晨报》)是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年多写下的。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工人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区别。德法两国资产阶级的政党,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可以发动战争,把战争看成是为国家而战;可是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无产阶级,又可以联起手来,停止了战争。1871年德法战争的后期,为了对付巴黎公社他们便联起手来。工人党则不同,“工人的国际运动的目的不在终止战争而在变更战争的范围,而在使战争不是国家的而是阶级的。”(25)《李大钊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92、94、212、213页。这是解释马克思在共产国际的一次会上讲德法战争与巴黎公社的例子。1871年,德法两国为了争夺一块土地发生战争。而两国的工人政党相互致电,携手反对这种战争。德国工人党的领袖奥古斯特·倍倍尔(August Bebel)因为在国会投票反对这种战争,被政府以“图谋叛国罪”逮捕入狱;在法国则以阴谋刺杀波拿巴,一些国际的领导人也被捕入狱。这个例子非常典型,马克思用其教育国际工人组织。在李大钊这里,也是用其教育中国的工人阶级。二是总结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他们知道刚是靠着零碎的秘密结社或是革命的暴动不能够达到他们的目的,要想达到他们的目的,非以国际的运动遍全世界行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的变革不可。他们很感觉着有宣传这个道理的必要。马克思实为此运动的指导者。”(26)《李大钊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92、94、212、213页。这里也是阐述马克思在《章程》的观点,说明工人阶级只有组织成为政党,才能进行有效的政治活动。

以上的探讨说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中,从理论信仰到政党组织的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合乎逻辑的。

(二)从主体到实践的发展是破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个重要环节

从主体到实践的发展是破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这一环节的论述,是《讲话》的重要内容。我国理论界对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已经非常的熟悉。但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理论思维的关系论证的还很少,需要进一步讨论。

《讲话》的内容不是重温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而是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怎样发展的,是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在具有理论思维的情况下进行的。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标志着马克思的理论的基本成熟。这个过程有两种形式:一是理论的深化;二是锻造一个革命的政党,通过政党来实践。对于前者来说,我们以两个创造性的理论为例:一个是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把共产主义分为高级阶段和初级阶段,另一个是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在共产国际时期,他要缔造无产阶级政党来实践他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通过无产阶级政党(主体)再加理论思维(即理论的再创作过程),才可能有新的实践活动。

依据以上对马克思改造世界新的逻辑的认识,我们再来看看《讲话》中的论述:“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27)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5、15、13-14页。怎么改造的呢?“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28)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5、15、13-14页。这两段话包含四个重要的要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政党(这里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理论思维和实践。这四个要素从逻辑上可以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或称基本原理(客观的存在)、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认识的主体和理论思维)、改造世界的实践成果。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历史上所呈现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逻辑。

按照这样的逻辑来看中国的三个“飞跃”: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这些“飞跃”是怎么实现的呢?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9)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5、15、13-14页。

这三个飞跃都是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政权之后取得的,都是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发生的。《讲话》中说的第一个“飞跃”,就是共产党人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进行了“艰辛探索”实现的。这个“艰辛探索”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共产主义。另一个方面,把中国的国情放到世界的关系中进行考察——即从具体实践的视角来考察。这时就会认识到共产主义的阶段性理论是何等的重要:中国的社会主义处在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上;处于这样的社会主义在当今的世界条件下如何发展呢?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简称跨越发展理论)又是一个创造性的理论。这两个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形成的理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一个“艰辛探索”的过程。对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理论思维的创造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来是没有的,可是从根本上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是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科学的理论。第二个“飞跃”(富起来)是怎么理解呢?是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开放就是跨越发展,不是靠渐进而是通过开放和世界市场接轨,把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经验引进来发展自己。把国外几百年走的路,我们用几十年就完成了。第三个“飞跃”(强起来)又如何理解呢?是在开放性历史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全方位深层次的开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下强起来。

以上论述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原理或一般原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主体)、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这个理论中包含着理论思维)以“飞跃”的形式表现的实践成果。它们之间形成一种逻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客观存在、无产阶级政党这个能动的主体、以“飞跃”形式表现的实践(包含理论思维)的成果。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逻辑。这个逻辑在马克思主义制定的时候就潜存着,只是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的完善。这个逻辑也是一种理论创新的逻辑。在此逻辑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常用常新的。因为具体的实践是常新的。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最后的落脚点是人类的解放。这个基本原理对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来说,在取得政权之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要任务,就是夺取政权。夺取政权没有统一的模式;获得政权后,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主要任务,在经济上主要是发展经济,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方面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要靠理论思维对具体实践作出判断来创造性地实践。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最后可归结为“马克思主义行”。要了解“马克思主义行”只有一条路:读经典,悟原理。读经典,悟原理有多种方法,其中有一个很有效,这就是“理论驿站”。

四、“理论驿站”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上的重要作用

理论驿站,是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总结出来、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应当采取的方法。唯物史观的制定是理论驿站研究方法形成的突破口。

(一)理论驿站

理论驿站是两个词语的组合词。第一个词是驿站,指的是古代传递官府文书的人,官员中途暂住、换马的地方。第二个词是理论,这里的理论特指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两个词组合起来,就是指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采取理论驿站的方法。当然,理论驿站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意,而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应当采取的方法。这里的驿站,与通常意义的驿站有所区别。驿站只是个歇脚、换马的地方;而这里说的驿站像梯度,每一站都不同:它既是前一站的结果,又是下一站的起点。它带着以前的研究成果继续向前,使之不断丰富。

理论驿站是怎么来的?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而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这不是一个人的经验,我将其归纳出来供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者参考。

我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研究班毕业以后,我在大学教的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几十年过去了,到了改革开放的时候,发现这个原理不能说明改革开放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注重的是一般规律。可是我们的实践是根据我们国家的情况选择的一个具体的道路,这就是规律和道路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理论问题,我着重研究了马克思的跨越发展理论,写了《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制定——再读马克思〈给维伊查苏利奇的信〉》一文。此时,我国学术界有一个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学术争鸣。这次争鸣最有影响的是高放的观点。他认为:“现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甚至比郭文中(郭大俊《“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说”献疑》——引者)提到的还要多。不只是存在重复问题,而且现有教学体系不能引起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兴趣,甚至使得学生学完‘三个组成部分’还不知道马克思主义为何物。”(30)高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6页。高放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有一个理论,可用5个字表示——为人类解放。

这次学术争鸣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认识:从原理进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是“三个组成部分”吗?不是。那么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呢?这个时候我国学术界出现了两种理论探讨的倾向:一种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另一种是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出版。前者统称为“西马”的研究,后者统称为马克思主义教材的“工程”。这两种研究都涉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其中有影响的是两次“异化热”。

第一次是由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资本论》中的异化问题引起的。这时的理论界认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理论是人道主义的,而后期《资本论》唯物史观是早期人道主义异化理论的“蜕化”。这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放在历史中进行比较考察。我国理论界一些人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对于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晚期《资本论》的关系特别是进行历史比较的研究甚少。这对我国理论界而言是一个“闷棍”。

第二次也是由于异化问题引起的。这次是通过“异化”来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是对立的,说恩格斯是唯物主义者,马克思是人道主义者。这是离开了历史条件从外在的形式上攻击马克思恩格斯。由于我国理论界长期以来按照三个板块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也是我国理论界的一个“闷棍”。

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的研究,应该说是我国理论界的一个短板。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第一,平面研究法。“三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平面结构,从历史上研究如何下手呢?这是长期以来没法解决的一个问题。第二,单一文本解读法。“西马”很多的论者是这样做的。如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等,我国有的学者也曾这样做过。比如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引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第三,推广法。长期以来,理论界和教材中流传着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推广的观点。持这一观点首推的是《简明哲学辞典》,其次是《简明社会科学词典》。前者在“辩证唯物主义”词条中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并把它推广去认识社会现象。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的极其伟大的成就。”(31)[苏联]罗森塔尔·尤金编:《简明哲学辞典》,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754页。后者更简单,也是在“辩证唯物主义”条目中说的:“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研究社会生活,就是历史唯物主义。”(32)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编辑委员会:《简明社会科学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1101页。这种用词(辞)典来宣传的影响很大。

影响理论驿站研究方法形成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马克思理论研究的学风。自从两个“异化热”之后,我国学界自发地出现了一种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风气。这股风气伴随着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探讨。这两个问题,都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寻找出路。北京高校中一些从事马克思主义教学的教师和研究生不定期举行研讨会,每次都有一个主题发言人,自由发言、相互交流。这种方法非常好,特别是在方法论上互相进行启发。我是后来参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研究的方法,对我的帮助很大。在这期间,就关于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方法问题,我写了一些争鸣的文章。这次我的新书《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发展史论纲》(光明日报出版社),我就选了10篇文章载入其中。

(二)唯物史观的制定是理论驿站研究方法形成的突破口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风中,经常探讨的是唯物史观的形成。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是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特别是在早期的著作中,无论是“手稿”还是已经成熟的著作多涉及历史观问题。可是当时理论界注重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而不是历史唯物主义。因为后者被认为由前者逻辑推广而来。在推广论中,唯物史观的制定是一个平面结构,而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唯物史观的制定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在前者体现的是一个单一文本的形式,在后者体现的是哲学和经济学合璧发现的历史。这些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学风中,在各个研究者的发言中都能体现出来。

历史观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神圣家族》中出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进一步被阐述,在后来的《哲学的贫困》一书中,以哲学和经济学合璧的形式做了进一步的论证,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以公式的形式公诸于世。马克思主义研究都认真讨论过以上这些著作。这些讨论会给人的启示是:马克思主义某一些重要观点的制定有一个历史的过程。要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要重视经典著作,第二是从历史上来看待理论的形成:从经典著作来探讨某一观点形成的历史,这种路径就是理论驿站。唯物史观就是由这种理论驿站的方法形成的。

(三)马克思主义艺术整体及其与理论驿站的关系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在研究唯物史观形成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是不能回避的:马克思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是怎么形成的?是实践,是实践中孕育的理论问题,有时马克思称为“历史之谜”。不了解当时的实践,也就不可能理解这个问题研究的意义。唯物史观被提出来,它的前提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为什么要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呢?是因为马克思在《莱茵报》的实践。这个实践是由两个理论问题构成的:一个是物质利益的“理论困惑”,一个是关于共产主义理解上的“理论困惑”。这两个困惑和以下两个方面的理论有关系:一个是哲学,另一个是政治经济学。这两个问题又都和黑格尔的法哲学的历史观有关系。这样,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理论建树的必由之路。对这个过程的理解,只能从马克思经典著作的内在关系中找到答案,不可能有别的路子。这个从实践到理论的解答过程,还不是唯物史观本身,只是引起理论研究的缘由,我们称为孕育的过程。唯物史观有一个孕育的过程,马克思的其他的理论也是如此。

对唯物史观孕育过程的研究,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立体结构”的认识。马克思主义不是各部分的平面结构,也不是逻辑结构,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立体结构。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艺术整体与理论驿站的关系。艺术整体原来是马克思用来形容《资本论》的,这意味着《资本论》是一个艺术整体。这里主要是说他的第1卷《资本论》,而且着重说的是其概念体系: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分配、分配的不平等,直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身的否定之否定,一个新的社会形态必然产生。艺术整体从概念的关系上来看,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历史的逻辑的关系,是一个艺术的整体。现在,我们将其用到马克思主义与理论驿站的关系上来理解,就表现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艺术整体表现为一系列理论驿站的有机结合,如果没有这些理论驿站,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个空壳;另一方面,这个理论驿站既不是哲学的,也不是经济学的,更不是单一的历史观的,而是它们内容的组合。马克思主义的艺术整体,不是单一的各个组成部分,而是由这些理论组成的各个理论驿站。这时《资本论》的艺术整体变成马克思主义的艺术整体。这个变化也只能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来探寻。在这方面,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提供了一个典范。他的“马克思主义观”不是从单一的组成部分进行理解,而是求解于三种不同的经典论著:《共产党宣言》《哲学的贫困》《〈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第三,理论驿站的开放性。实际上这也是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艺术整体的开放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个方面是从理论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最初制定,主要是根据欧洲的实际进行的,选择的典型形态是先进的英国。在历史观上,重要的结论是五个社会形态“依次演进”。后来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超出了欧洲,在后进东方——亚洲国家蔓延。马克思主义适应不适应这些国家呢?这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受到了考验。马克思研究了东方后进国家的国情,进一步推进了自己的理论。这就是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简称跨越发展理论。“依次演进”是社会发展规律,跨越发展是社会发展道路。前者是参考系,后者是根据具体实践选择的道路。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辩证关系增加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艺术整体之中,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自我丰富发展的理论。

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实践,实现了三个飞跃: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走的是跨越发展的道路,这是完全正确的。这种正确性可以用下面的两个理论来表示。第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第二个,“读经典,悟原理”。二者是联系的,特别是通过经典著作和方法论联接起来。现在中国共产党正是按照这样两个理论挺胸阔步,奔向新的百年征程。

猜你喜欢
资本论李大钊马克思
李大钊《青春》
马克思像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李大钊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道德资本论的双重误读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