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满意
(江苏省淮海技师学院,江苏 宿迁)
技工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优秀技术人才的摇篮,非常关注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锻炼。幼儿教育专业教学也非常关注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技工学校要实现对于课程的一体化改革,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
技工学校和企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其会积极地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并且在该方面已获得丰富的经验,会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对幼儿教育专业而言,其主要的合作对象是幼儿园,关注的重点是教学过程以及保育过程。课程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出优秀的幼儿教师,使该专业的学生更加关心幼儿、尊重幼儿,可以实现对幼儿的耐心教育,使其可以树立较强的责任感,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更好地推动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
从2009年开始,我国积极地组织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技工院校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创新与改革。首先,转变了传统落后的教育理念。利用典型的工作任务实现理论知识以及教学实践、工作任务的有机融合,实现了教、学、做的有机融合。[1]此外,这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可以归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获得更加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可以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发挥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些人会对技工院校开办幼儿教育专业存在一定的疑惑,认为该类院校的专业主要是理工类的,而幼儿教育属于师范类的专业。从表面上看,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事实上,幼儿教育不但有着师范性,也有着很强的职业性。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技工院校要积极地组织开展实训活动。对于技工院校而言,其有着丰富的实训管理经验,所以会对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技能发挥良好的培养作用。此外,技工院校非常重视对技能学习氛围的营造,如此一来就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技工院校的幼儿教育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使每位学生都可以取得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例如,在幼儿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优化与创新教学形式,实现个体教学与集体教学的良好融合,帮助学生意识到学习声乐的趣味性。在集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详细地为学生介绍声乐技巧以及相关理论知识,为学生讲解一些共性问题,帮助学生学习与掌握生动有趣的声乐知识,并且可以有效地节约教师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声乐知识。[2]在个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比如,要结合学生的嗓音特点与学习能力、歌唱能力等,加强对学生的针对性引导与训练,增强其学习兴趣,使其可以掌握更多的专业技巧,提升其专业素养。
对技工学校幼儿教育专业而言,其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有着较强综合职业能力与专业素养的幼儿教育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新课改大力提倡在教学中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理念,更加重视对学生专业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人才对技能以及知识的掌握、对方法以及过程的优化、重视价值观的树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地树立“三维目标”,充分重视对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重视对其科学素养以及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其可以掌握科学的文化基础知识,提升专业技能,而且要增强其就业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全面地提升其职业道德。此外,还要求学生全面地掌握幼儿教育的相关理论,可以掌握美术、钢琴以及舞蹈等技能,可以进行自主研究与探索,能够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可以在今后更好地胜任幼儿教育工作。学校要充分重视对一体化教学体系的创建,实现教学、实践与就业的有机融合。
对技工学校幼儿教育专业而言,其是以“三学六法”作为主体的。[3]从表面上看,该形式符合逻辑要求,然而从根本上而言,其并未良好地展示出幼儿教育专业的特点与实际需求,存在着内容繁杂、并且体系混乱的情况,会耗费很多的课程资源。“三学”属于该专业的理论课程。针对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说,其需要学习的基础教育课程要做到少而精,要涉及科学的发展观、儿童观以及教育观,可以充分展示出学科的精华,另外,也能够与幼儿教育专业的实际状况以及需求相符。例如,幼儿卫生学课程要求学生全面地把握基本卫生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幼儿的保健技能与营养知识,使其可以具备良好的幼儿保健技能。比如,幼儿发生意外伤害时学生需要掌握的紧急技能、对幼儿生活方面的护理措施等。针对学前教育学与幼儿心理学两门课程来说,要实现对其结构体系的不断创新与完善,实现二者的有机整合,使其变成学前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工作中要实现对二者的有机整合,更加重视幼儿不同心理现象的发展特征与科学的教育方法等。
传统的“六法”属于幼儿教师的课程主干。近些年来,我国提出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其中包括:一是艺术;二是健康;三是科学;四是语言;五是社会。在此情况下,“六法”也转变成“五大领域教育”。然而,即使经过改变,教师在现实的课程教学中仍旧会沿用“六法”的主题,采用其基本方法以及内容。“六法”更加重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这是亟待优化的,但是“六法”中涉及的教学元素是幼儿园每项教育活动中都应该具备的,要一直保留下去。在技工学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中,教师要实现对“六法”的优化与整合,根据幼儿身体与心理的发展特点以及教学方法,实现有机的整合与完善,从而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全面地了解教学内容,可以科学地组织开展幼儿教育活动,而且要借助实习的方式实现对相关知识的灵活运用。
学校要充分重视一体化教学,将该教学模式运用在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教学中,要转变思想与理念,制定科学、配套的规章制度,加大资金投入,提供大力的支持,不断地优化与完善教学条件,积极地建设实习基地,培养出优秀的“双师型”队伍。学校要制定完善的监管机制与教学问责制度,促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例如,在实践中,学校要优化教学制度与教学大纲,构建高效课堂。教师不但要组织开展理论教学,而且要开展实践教学,创建良好的实践课堂,如组织学生前往幼儿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通过理论课堂以及实践课堂的有机融合,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不断地优化办学条件与办学环境,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进而提升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与表现自我的平台。
1.项目学习法
该方法主要是把课程学习任务进行分解,使其变成若干个学习项目,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明确学习任务,使其可以自主地发现问题,并且采用辩论、调查、分析、小组讨论以及实践活动等多种不同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往往会选择使用三段式的结构,也就是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归纳总结(或者是实践操作),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地安排三段式的顺序,进而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与把握幼儿教育的原理。[4]不仅如此,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热点话题表达个人的想法,有效地活跃其思维,增强其学习信念。
2.情境教学法
该方法主要是由教师创设特定的情境,然后再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演练。通过形象逼真、轻松愉悦的场景,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如此一来,可以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与临场应变能力。除此以外,也可以使教学氛围变得十分活跃。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基于此,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宽,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现场教学法
该方法指的是组织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前往幼儿园,在园内直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利用个人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实现理论以及实践的有机融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例如,关于幼儿园游戏指导等内容,学生可以在幼儿园内灵活地利用多种不同方法组织幼儿参与游戏活动以及学习活动等,从而在幼儿园中实现对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方案,准备教学材料,组织开展现场教学活动,并且进行探讨、互动与评价,如此才可以构建一体化教学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4.实验教学法
该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与方法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操作。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知识,增强了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注意的特点”相关内容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双耳分听”的实验活动;在教学“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哪一种的记忆效果更理想”时,教师要组织开展以下实践活动:采用不同颜色的笔在一张纸上写下8个简单的词组,引导学生对此展开记忆练习,在半分钟以后引导学生回忆纸上的词组(这属于有意记忆),并且回忆各个词组的颜色(这属于无意记忆)。该类实验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与无意记忆相比,有意记忆可以获得更好的记忆效果。
5.多媒体教学法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取得不断进步,其在教学领域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这主要是因为其有着生动形象、高效优质的特点,可以显著地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该教学方法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设置课程内容,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幼儿在幼儿园的舞蹈与演唱视频等,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可以融入职业环境,可以为今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5]又如,在为学生讲解幼儿心理学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动漫为学生展示相关知识,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鼓励并且引导学生对动漫角色的心理进行分析与探究,使其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为了提升幼儿教育专业的整体水平,技工院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因为当前在师资力量方面还不够雄厚。首先,目前许多美术与钢琴等任课教师往往并非是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学校的培养对象并非是美术家或钢琴家,仅仅需要学生熟练地了解与掌握幼儿美术手工操作及歌曲弹唱即可,可以组织开展游戏活动,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另外,很多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有着很强的学术性与理论性,但这无法充分地满足现代幼儿教育工作的需求,所以学校必须要充分做好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地培养一体化教师。学校管理人员要做好顶层设计工作,提升重视程度。此外,要邀请专业的一体化课程专家进入学校,组织开展培训教育工作,全面地渗透一体化课程的理念。此外,目前该专业的一体化课程以及教材相对很少,因此学校要组织开展专业观摩示范课程,需要对一体化教学流程以及实操进行传授。学校还要根据本学科的基本特点,加强对一体化校本课程以及教案的编制,采用多元化方式提升师资队伍水平,进而推动一体化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在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实现对课程的一体化改革与创新,要从课程目标、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等方面入手,加强一体化教学建设,并且培养出优秀的一体化教育工作者。基于此,技术院校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核心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幼儿教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