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明 代春林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南充 637009)
通过“必然性”“实然性”与“应然性”三重维度来分析事物产生的理论根源与基本内容构成和现实路径,通过必然性探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提出的理论起源;通过实然性阐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存在模式与现实状态;通过应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用“人的丰富性”替代“物的丰富性”肯定人的价值。实现“人的丰富性”不仅是人生活在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的世界,更是自我精神全面升华。党和人民团结奋斗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绝对贫困解决了,精神世界也需要去建构,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齐头并进的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1]”我们要深谙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精神生活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对其具有反作用。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规塑变局强化增益,必须有一个强大的精神文化领域的支撑,大国战略博弈既离不开雄厚的硬实力,更离不开精神文化软实力。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提出有其形成的“必然性”。马克思在洞察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未来,从“虚假的共同体”到逐步实现“真正的共同体”。在“真正的共同体”中,物质财富高度发达,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去追求精神生活,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问题,但涵盖了大量精神生产的相关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提出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们的精神生活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必须能够生活,但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人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最基础的需要就是维持生理机体的正常活动的需要即生存,现实的人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同时,也不能离开物质生活条件,由此,作为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求同样会受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制约。人们在物质交往实践过程中产生了语言文化,这是意识的外在表现。可以看到思想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并且受物质活动生产方式的制约,没有脱离物质生产的独立精神。当今世界,与资本主义文明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在生产关系上更具进步性并且实现了质的改变,生产力也达到一定量的进步,由此要求精神文化领域也要同步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由物质生产的不平衡不充分决定了精神生产的不平衡不充分现状依然存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提出符合精神文化领域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实需要,也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与现实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不是独立存在,受到物质的纠缠,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他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的外观了,他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3]”人的动机和目的的背后都有其物质动因,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使人能够能动地进行精神文化创造。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精神生活的内容和水平,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制约性,从而呈现出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精神文化创造的偏好是客观存在的,都带有主观色彩,主观倾向是艺术真实的一部分,因此创造积极向上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精神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为中国社会本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支持。同时必须看到精神文化创造活动体现文艺创作的倾向性,也是由社会存在的决定,个人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精神,这种精神认知反过来推动人的生产生活。
人民群众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是美好生活需要的主体。要实现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与精神双重需要。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指出,“代替那些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马克思在这里看到了真正的“美好生活社会”,包含了人的个性与知识能力的协调发展。在这个“真正的共同体”中,人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社会生活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还包括精神生活领域的极大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生存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后,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多元,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要物质上脱贫,更要精神上脱贫,当代中国贫富差距还是存在,精神领域的贫富差距也不能忽视。
“实然性”是对客观事物现存状态的客观描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基于“实然性”赋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的基本构成,有助于系统全面地理解该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同的时代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都不尽相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条件比之前都进入较高一水平,决定其精神生活的内容变化与满足方式不同。因此,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客观前提,把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变化,去思考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基本构成要素。
精神生活,首先是直观的感觉层面的正向情绪。这种感觉是对物质财富充分涌流,人民主体对客观物质社会的初次直观反应,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关于现存社会的一切,映射出主体对现存社会所持的认知态度,价值评价。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五大文明全方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由此,人民心中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得以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心理能直观感觉到舒适,内心充满自尊自信的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感。
精神生活,其次是升华到精神高度的崇高笃行,关乎理想信念,是一种精神追求。回顾历史,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体现在中华文明基因中。孔子强调“博学而笃志”,将“学”“仁”作为理想志向,饱含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庄子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表达对精神文化坚持不懈的追求。有主张“明善诚身”“克明其德”的人格理想,和“重义轻利”“成圣成贤”的伦理价值取向,“天下大同”“重人贵民”的社会理想,这种人格理想、价值取向和社会理想作为终极关怀,支撑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成为压在中国全体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无论是上海租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告示,还是张皋如先生‘伤心最怕读新闻’的诗句,都折射出旧中国软弱、被动、受掠夺的屈辱境况,人们精神上处于极度的不自主、不独立和不自信之中。[5]”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人的精神生活,也是由现实生活实践所决定,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开始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取得了物质上的巨大成就,同时也诞生了长征精神、建党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航天精神等精神,使全体人民在精神世界挺立,以这些精神武装头脑,立足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获得精神的超越,坚定理想信念为之奋斗终身。
基于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6]”这种精神力量与追求是全方位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精神追求也应是全方位的,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伟大实践,这种精神追求应当包含对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政治意识,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的经济意识,追求公平正义;以民族团结为核心的社会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以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意识,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追求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构建全人类和谐相处的精神文化家园。
人们的文化创造实践活动产生多样精神文化产品,能够极大地充盈人的精神世界,文化生活要体现其广度与深度。
文化生活的广度,指其文化生活覆盖的范围广,东西南北文化发展,城市农村文化建设。体现广度,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局面。文化基础设施平等发展,东西部差距,沿海与内陆差距,农村与城市差距不断缩小,文化发展摆脱时空限制,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构成。二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文化教育繁荣发展。中西部地区贫困落后地区由于物质上的欠发达,导致居民自身对教育文化投入较少,区域之间教育文化投入不平衡,进一步造成城乡居民的意识差别,素质差别较大,以致居民精神生活不平衡,要解决这些不平衡,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关键。
文化生活的深度,指其文化生活内容的质量高。体现深度,一是,文化产品创造多元,政府提供高质量,现代化的精神文化活动场域,旨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保障人人享有文化活动权利。文化生活的共同富裕,不仅要体现全体人民平等享有文化活动的权利,文化生活的内容还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7]”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的文化复兴不能缺少,文化创造要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充盈人民群众精神世界,使人民群众思维模式,行动表现,由内而外散发出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使社会生活秩序更为和谐有序。二是,文艺工作者要创造满足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东西表现出来,倡导健康文化风尚,摒弃畸形审美倾向。[8]”文艺工作者在文化生活共同富裕的样态中,要求文艺作品讲质量,深刻把握人民群众变化发展的需求,创造出质量上乘,形象丰富,反映国人审美追求体现时代精神与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经典,都体现了文学家、艺术家襟怀和学识的贯通、道德和才情的交融、人品和艺品的统一。[9]”培养全体人民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厘清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摒弃畸形审美价值观,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价值取向。推进人民群众思维范式转换,行为模式变化,和谐包容心态的形成,共同塑造人类美好精神文明家园。
“应然性”揭示事物未来走向,从事物发展的规律对其做出判断。事物发展的过程总是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看待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眼光要与时俱进,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须从“应然性”的角度挖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文化产业精神产品的生产,需兼顾“质量”与“效益”;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需以人民为中心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10]”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引领其他思想观念与文化体系的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必须坚持党的原则和政治立场,防止霸权主义,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极端错误思潮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活动的侵蚀。始终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地位。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11]”满足人民群众多元精神文化需求,需坚持“破”与“立”辩证统一。“破”即辩证否定,对现有的精神文化成果,不固步自封,避免思想僵化,要推陈出新,体现时代的特征,展现文化自身的活力。同时,对外来思想文化兼收并蓄,丢弃错误的极端思潮,吸取符合本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文化,对当今各种外来思想文化进行甄别,对其合理的成分加以吸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其他社会思潮应采取平等对话的态度,吸收合理成分同时对其他社会思潮进行疏导与引领。[12]”吸收合理的成分,满足人民群众多元文化需求,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推动精神文化生活的健康发展。“立”即对事物的肯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通过理论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命力,要在立破并举的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产业建设,不断提升精神产品供给的质量,满足人民群众价值诉求。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13]”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体现社会成员的自身利益诉求,准确把握群众所思所想,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的同时,共享高质量的文化产品。
共享高质量文化产品,首先,高水平地推进文化馆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地考虑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对精神文化产品需求的差异,打造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其次,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的发展,“数据作为核心的生产要素正在重塑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14]”因此要利用数字化对文化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提升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与产品数字化水平,构建智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再次,要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华优秀文化内在营养,打造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后,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给予精神文化生产力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注入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推动精神文化产品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还要把握“效”的结合,即把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文化有效传播,唱响主旋律,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推动文化传播方式数据化转型,让精神文化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凝聚起最广泛的社会认同。
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显现。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思想文化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将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大国崛起与精神生活贫瘠还是丰富紧密相连,当今中国精神生活领域发展仍有差距,城乡间区域间精神文化发展存在差距。同时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目前已有适合精神文化发展的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精神生活多样性的政治保障。党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坚持系统思维,既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人的丰富性”;也要抓重点、抓关键,协调推进城乡区域文化发展。必须看到精神领域建设中呈现的问题,满足各阶层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首先要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精神生活的主体,也是推动精神文化发展的物质力量“他们不是旁观者,局外人,而是参与者,建设者,人人都对自己的精神生活负责,也在影响着别人的精神生活。[15]”公共文化服务是为人服务的,人民群众既是精神文化生活的参与者,又是创作者,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建党精神、长征精神、焦裕禄精神、抗疫精神等精神,都在为社会生活的生产实践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其次要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16]”精神文化产品服务供给的质量水平影响人们精神文化领域需求,能否得以公平的满足,平等不是平均主义,是针对不同人的需求予以同等的重视,针对不同人的需求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提高精神文化产品供给的针对性,要充分保障各阶层团体享有文化服务的权利,也要照顾特殊群体享有精神生活的权利。
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最后要保障基层充分享受文化生活权利。要看到,农村封建落后的传统思想文化对人民大众精神生活的侵蚀,对于有悖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陋习,应当移风易俗,培养农村地区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也要看到,刚脱贫摘帽地区长期受贫困亚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使当地民众,心理上不能快速地从之前贫困落后的状态脱离出来,尚不能构建正向成熟的思维模式。“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17]”因此要重视农村地区教育文化发展,建立健全农村地区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摆脱农村居民头脑中的“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