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突发气象灾害的应急传播机制研究

2022-02-28 04:50唐冰寒
科技智囊 2022年12期
关键词:气象灾害公众

唐冰寒 刘 玥

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突发气象灾害的应急传播是抗灾救灾工作的重要一环,是推动气象科普活动进程的重要手段,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实现我国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式。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加速了灾害应急传播机制的革新,使其内容体系逐步趋于完善、传播渠道日渐畅通,对特殊时期的应急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社交媒体时代,信息的碎片化和冗余使真正有效的信息愈发匮乏,受众对有效信息需求的增加和信息获取的不对称性使新时期突发气象灾害的应急传播难度进一步加大。

一、突发气象灾害应急传播机制的现实图景

我国气象灾害应急传播机制的数字化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的助推之下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形成了传者、内容和渠道之间的良性互动。

(一)应急工作步入正轨:各组织联动的灾害信息传播

新时期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我国进一步提高信息传播速率和灾害防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2015年,由中国气象局承办开发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正式启动业务运行。[1]此后,该系统汇集了气象、国土、水利等20个部门和组织的资源,并与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进行对接,通过网站、社交媒体等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了国家、省、市、县的四级信息传输,打通了气象灾害应急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区别于传统媒体时代的应急信息发布,新时期各组织联动的灾害信息传播形成了全方位、高速率、精准化的传播链条,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内容体系趋于完善:用户赋权的多元信息生产

互联网的发展让受众有了更多选择权,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单向接受信息,社交媒体时代的受众可以与传播主体进行双向沟通,这种传播—反馈的闭环完善了突发气象灾害的应急内容生产。此外,受众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相关应急信息的生产和发布,成为气象灾害信息的生产主体之一。例如,在2022年夏季重庆山火期间,当地居民利用手机等设备拍摄现场的山火视频,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灾区第一手信息的传播;“@中国气象爱好者”等气象类自媒体依靠自身知识制作并发布相关气象科普视频、图片和文章等,极大丰富了气象灾害应急传播的内容体系。一方面,用户生产的内容更贴合公众接受习惯,通过社交平台裂变式的传播使气象应急信息得到更大范围的关注;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包容性和短视频的崛起使用户彻底摆脱了文字媒介的束缚[2],降低了公众进入信息传播的门槛,人人都可以分享关于气象灾害的信息,使灾区的受灾情况得以及时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救灾的进程。

(三)传播渠道不断畅通:新兴媒体助力的传播矩阵建设

依托互联网技术,突发气象灾害的应急传播呈现出多媒体的融合。区别于传统媒体时代单一文本式的新闻报道模式,依靠社交媒体灾害应急传播形成了集文字、动画和视频等文本为一体的多元表现形式,并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和客户端等新媒体渠道发布新闻内容,使应急信息以更加快速、高效的方式呈现,实现了突发气象灾害信息的快速有效传播。例如,《人民日报》在关于2022年夏季重庆山火的相关报道中,首先通过现场拍摄的突发山火视频在微博、微信公众号和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了灾情报道[3],而后以图文的形式对救灾过程及结果进行及时跟踪[4],并制作了温情的救援视频向公众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念。

二、智媒时代突发气象灾害的应急传播困境审视

随着移动互联网、数字化、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更迭,数据以极快的速度和极大的规模充斥着我们所在的世界,人类社会已悄然迈进了智媒时代。在新兴智能技术的加持下,信息传播速率呈指数级增长,给突发气象灾害的应急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优质应急信息稀缺

突发性事件的发生总会产生信息差,尤其是在气象灾害这个与人民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公共卫生事件中,普通公众所了解和掌握的有关灾害的信息很少,而媒体作为社会公共资源的拥有者掌握着大量信息,尤其气象灾害所在地的媒体和相关部门是灾害发生时公众最主要、最直接的信息接收来源和渠道。然而,在突发事件中与公众迫切的知情欲望不对称是,在碎片化的社交媒体时代,实时的传播速度和信息获取诉求要求媒体要具备更快的事实核查速度,但是,这种短时间内产出的动态新闻很有可能是失实、不全面的[5]。这种失实、片面的信息极易导致媒体公信力下降。此外,各种假借灾害谋取利益的假新闻和无效求救信息在社交媒体中形成了“病毒式”传播,气象灾害预警和科普等应急信息却极度同质化,具有针对性的优质内容生产不足。冗余的信息和优质资源的匮乏导致各种不确定性剧增,加剧了灾害期间公众的恐慌,继而引发一系列舆情危机。

(二)谣言滋生,媒体应对滞后

“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跑遍半个世界”,马克·吐温所言将社交媒体时代的谣言传播体现得淋漓尽致。受“注意力经济”驱使,部分媒体为第一时间抢占新闻,将时效性视作第一要素,在事实尚未核查清楚前便大肆报道,甚至将自己的主观臆断加入其中,致使谣言不断滋生。尤其在突发性气象灾害期间,人人都可以是自媒体的社会环境给予了谣言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士利用网民特殊的情绪不断进行煽情,散布不实消息,缺乏网络基本素养的网民在匿名的网络空间中有可能失去自我社会责任意识,肆意宣泄自己的情绪,导致谣言进一步扩散。例如,在2022年夏季重庆突发山火期间,部分自媒体就山火的起因等散布无端谣言,甚至对山火的救援进行诋毁和抹黑。真相的传播速度远不及谣言,媒体的辟谣工作一直存在滞后性。在突发公共灾害发生之际,大量不实言论的暴发使媒体对事实的核查和辟谣的速度无法满足用户对真相的迫切需求。尤其是突发气象灾害的发生伴随着众多不确定性因素,受极端恶劣天气等的影响,新闻工作者长时间、不间断地在现场进行信息的搜寻和报道,身体和心理上受到各种折磨。此外,在处理气象类专业的消息时,由于知识障碍的存在,新闻工作者需要去咨询专家核查确切的事实。因此,面对铺天盖地的谣言,他们经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对突发信息进行把关和审核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权威辟谣信息的缺失和滞后会导致公众恐慌,致使谣言进一步滋生,形成恶性循环。

三、智能传播:突发气象灾害应急传播机制的破局之路

在智媒时代背景下,信息冗余和优质内容匮乏之间的固有矛盾突出,这阻碍了突发气象灾害期间应急信息的传播,但智能算法等新技术在应急信息数据库构建和传播平台化建设等方面的优势渐趋突出。因此,政府部门、主流媒体等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抓住机遇,积极进行突发气象灾害应急传播机制的智能化转型升级。

(一)建设智能应急队伍: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公众参与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不断深入,给突发气象灾害的应急传播队伍建设提供了智能化融合协调的可能,对加快灾害信息传播和防灾减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应完善政府部门主导格局。就突发气象灾害事件的特殊性、急迫性和公共性而言,各级政府的组织协调至关重要,尤其对基层政府来说,应在完善防灾基础设施建设和气象科普教育的同时,将气象预警和应急信息传播纳入政府的重要工作当中,落实政府在气象应急信息传播中的主体责任,合理规划并制定与本地相适宜的应急预案,不断提升灾害应急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逐步形成并完善由政府主导的气象灾害应急传播机制新格局。

其次,应构建部门智能化联动机制。突发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不仅需要政府和气象部门的协同共治,同时也需要国土、自然资源、水利、交通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联动。因此,应建立智能化的各部门联动机制,实现气象信息和地域环境等资源信息的整合,继而进行智能化数据处理和分析,并在第一时间完成相应气象预警和应急信息发布,及时为公众提供灾害风险相关信息、防范措施等服务保障。

最后,应实现社会公众能动参与。在突发气象灾害事件中,公众往往是以受传者的身份被给予预警信息和灾害救助,并没有面对未知风险的警惕和寻求自救的能力。因此,将公众信息纳入突发气象灾害应急传播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其风险意识,把公众“要我安全”的思想转变为“我要安全”,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构建智能数据库:灾害监测、舆情探析、信息纠偏

在环境不确定性激增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境下,为缓解公众紧张焦虑情绪,媒体应依托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进行舆情信息挖掘与整合,及时获取并发布灾害相关信息,更好地满足公众在突发性气象灾害期间的信息需求。

首先,通过智能检测将公众参与纳入灾害预警系统。作为防灾减灾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及时、高效的气象预报和预警信息,可以在突发灾害来临之际警示公众做好防护的同时为救灾工作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例如,2022年夏季重庆山火的首发信息,是《人民日报》从重庆涪陵市民处获悉而发布的,通过智能化的舆情监测,并由记者进行事实信息核实,实现了预警信息的实时发送。

其次,通过智能挖掘来把握瞬息万变的舆情走势。为应对信息的不对称性而诱发公众的极端情绪和集合行为,政府及主流媒体作为意识形态建设和传播的重要阵地,应精准把握舆情,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对舆情的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监测,深入挖掘并识别互联网中经由点赞和转发而形成传播趋势的文章与视频,在获取最新灾情信息、救灾互助信息、网络舆情动态信息的同时分析用户情绪和态度,构建相关舆情数据库,继而进行高效舆情分析。

最后,通过智能抓取用户反馈来建构应急信息纠偏模式。虽然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信息环境使谣言不断滋生,但同时这些手持“麦克风”的公众也可以成为破除谣言的自生力量,从而实现谣言自净。例如,在突发性气象灾害进行应急传播的关键时期,某些网络意见领袖和网民的发声及辟谣信息的发布大大提升了抗击灾情的效率。因此,在突发性事件中,媒体和相关部门可利用智能算法技术对网络中的相关优质类自媒体发布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同时通过抓取公众浏览、评论等数据建立用户反馈数据模型,将公众的谣言自净能力纳入自身应急信息数据系统,完善应急传播信息的纠偏体系,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三)搭建智能传播平台:精准推送、多元渠道、场景建构

传统的突发气象灾害应急信息以报刊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为主要传播平台,内容生产模式较为单一。智能媒体的发展催化出公众多元的阅读需求和媒介接触习惯,灾害应急信息的生产应当由单一的文本模式向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转变,为公众提供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信息,以便公众更好地适应突发事件中周边环境的变化。

首先,通过个性化算法推荐来满足公众差异化诉求。回顾传统媒体时代,媒体应对突发气象灾害事件所发布的应急信息和科普相关内容等“千人一面”,在信息获取不对称的环境之下无法满足不同受灾情况和不同知识背景的多元用户需求。因此,灾害应急信息的制作应根据用户的不同特征精准生产相应内容,而后将内容信息与用户画像实现精准匹配,并通过算法技术进行“点对点”推送,避免冗余的气象预警等应急信息,满足公众个性化的信息获取需求。

其次,通过全媒体渠道融合呈现应急信息全貌。在社交媒体时代,碎片化、过度冗余的信息充斥着网络,造成有效信息的匮乏,使公众在突发性气象灾害发生时无法高效、准确地知悉所需信息。媒体应改变内容生产方式,将灾害应急信息按照各媒体平台的不同特性进行差异化生产,利用智能算法技术进行全媒体渠道融合,实现不同形态碎片内容的精准投放。这种全媒体化的形式看似碎片化,实则通过不同的形式与受众形成了直接交流互动,可以共同将“碎片”进行积累甚至共同再创造,逐步还原突发气象灾害事件的全貌,帮助公众高效提取有用信息。

最后,通过多感官智能调动实现多元场景建构。因专业壁垒的限制,普通公众无法理解气象灾害的各类专业术语,极易削弱应急信息的传播效果。在气象类灾害预警和科普信息生产过程中,应针对其涵盖的专业类知识进行智能简化讲解,通过智能算法分析用户数据,在传播内容中添加公众易理解的声音、动画影像等新的媒体形式,调动公众感官,将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转化为更易于接受和理解的信息。此外,还可合理利用增强现实技术(AR)、虚拟现实技术(VR)及智能定位系统LBS等新技术,基于用户定位数据进行精准的可视化呈现,为公众构建更加真实的信息获取场景和实质性救灾指引,消除环境的不确定性。

四、结语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进入智媒时代,这导致在互联网时代初有成效的突发气象灾害应急传播体系遇到了新的挑战,优质应急信息的稀缺和谣言的不断滋生都在倒逼该体系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有必要借助大数据等技术,因势利导组建智能化应急传播队伍、建设信息生产与发布的数据库和多元化的传播平台,让气象灾害的应急传播机制趋于智能化以应对新时期数字化革新的挑战,以期为公众提供切实有效的信息和安全保障。

猜你喜欢
气象灾害公众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