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里琳
(玉林师范学院 化学与食品科学学院,广西玉林 537000)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措施。教育部在 2010年印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进产教融合平台建设[2]。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成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各应用型本科院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和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3-5]。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融入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调整教育理念、改革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等,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6],进一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对各专业领域的高质量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和支持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完善协同培养体系,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7]。
产教融合是产业和教育的深层合作,是高校和企业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进行的深层合作。产业与教育融合是国家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横跨产业和教育两个领域,在政策引导下,充分发挥两个领域优势,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与过去的校企合作相比,产教融合的主体有一定的特殊性。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产业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融合。在产教融合模式下,各方主体互相支持,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提供帮助,产业教育融合的最终目标是在提高产业和企业发展质量的基础上,保证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重能力、轻思想”的现象,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一环。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度低,导致思政教育未能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一是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上理论性较强,实践性弱,课程设置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二是部分专业教师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师缺乏产业经历和创业管理经验[8];三是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与产业融合度低。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局限为选修课、课外活动、讲座等,没有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专业教学有机结合。专业课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方法过于单一,以传授—强化—记忆为过程的填鸭式传统教学为主,未能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元素,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实践性、实战性的特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有足够的实践平台资源,仅依靠学校创建的创新创业基地无法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学校的每位博士、教授均配有科研实验室,实践资源丰富,但是未能加以充分利用。
坚持“一个引领”“两个结合”“三个融合”“四个平台”,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培养一大批全面发展、特色鲜明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一个引领”,即“价值引领”。利用“本科生导师制”,通过导师指导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科研以及课题组组会等环节,结合实际情况,适时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学术伦理等方面的思想教育,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职业使命感和荣誉感,实现思政教育入脑入心。
3.2.1 结合项目驱动
探索“科研+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将科研成果通过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成果转化。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积极引导学生尽早进入博士教授科研课题组,在导师指导下,以“挑战杯”“互联网+”等学科竞赛为抓手,以实践实训项目、“大创项目”和教师科研课题为基础,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将教师科研资源转化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3.2.2 结合赛事驱动
以大赛为载体,第一层级广泛发动、培养兴趣;第二层级确定方向、强化训练;第三层级以赛带练、以练促赛;第四层级凝练精品、重点孵化。构建了“校赛—省赛—国赛”递进推荐和“初赛—复赛—决赛—展示”四阶段创新创业竞赛体系,积极参加“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竞赛,师生参赛热情高涨。
3.3.1 融合专业教育
以现有创新创业系列选修课为试点,创建互动型学习示范课,推动教师在专业日常教学中自觉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9]。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密切联系实际情况,精选教学内容,制定体现“理论学习、基本操作训练和综合实践探究”三者有效融合的教学方案,在内容与呈现方式上强调可操作性、亲和性、创新性,极大增加了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对知识的探究度,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3.3.2 融合实验实践教学
(1)加大实践实训资源投入。改善硬件设施,引入虚拟仿真软件,加强模拟训练和实践环节,切实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2)实施实验实践教学试点工程。促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实验实践教学有效衔接、与学生的兴趣和专业特长高度融合,并为在实验实践教学中产生的优秀项目和学生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扶持[10]。坚持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创新思想,积极探索专业实习模式改革,形成了集“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学生就业—科技研发”于一体的新型多功能实践基地。
3.3.3 融合产业发展
(1)在相关产业开展广泛调研,获得产业对人才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并邀请行业专家共同参与研究论证,结合企业的实训平台,构建高质量、可操作的以满足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方案包含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育课程、创新创业类课程(如科技创新类、创业类综合实践课程),将实践类课程学分增加至总学分的 35%[11]。
(2)通过引进全职行业领军专家、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建立教师企业挂职对接产业的长效机制,打造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相结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
(3)通过校企合作,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培养满足产业需求的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基于地方产业集群,依托产业学院的发展,紧密结合区域优势产业,进一步拓展了共建主体,完善多主体育人体系。
3.4.1 建设多主体协同育人平台
(1)深入推进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校企双方共同研究专业设置、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验实训实习平台、共同制定专业建设标准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实现人才培养面向地方产业转型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强化、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等目标。
(2)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做到与时俱进、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要充分考虑产教融合特色以及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变化,动态调整培养方案;在素质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融入创新创业教育[12],全方位推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产学合作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实习实践类课程比例,实践教学(包括集中性教育实践、课内实验/实践、独立设置实验实训课)学分超过总学分的35%。安排专业实习1 学期、毕业论文1 学期,加上集中实践类课程教学、教学实践周活动、专业见习活动等,实践教学时间累计超过1 学年。
3.4.2 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平台
(1)加大教师交流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水平。与相关高校、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开展广泛合作,聘请多名校内外资深专家、企业家担任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制定科学的师资培养计划[13],为教师提供系统的培训,邀请行业专家或产业领军人物为专职教师进行授课,在拓宽专职教师知识面的同时,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2)建设教师培训基地,定期开展师资培训。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每年选派1-2 名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工作或实践锻炼,期限一般为半年,同时开展定期的教师培训,建设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
3.4.3 建设校企合作课程平台
聘请企业高管和创业成功者担任创新创业培训的指导教师;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指导教师,承担基地实践教学指导工作和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工作,项目指导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导师队伍引入投资、金融、运行、管理等多方面校内外专家,提升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质量。
邀请生产企业的技术专家担任教师,将真实的生产和技术开发工作环境作为重要教学资源,根据实际需要,课程内容可选择企业生产一线的具体案例,并安排学生到生产一线去参观和现场操作,并由企业教师全程讲解。
3.4.4 建设实习实训协同创新平台
(1)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整合学校实践教学基地,与相关企业建设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完善基地设施,拓展实验实习实训内容,初步建设专业实习实训示范基地。
(2)校企合作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充分利用校企实训和协同创新资源,将学生组织成学习小组,在校企导师指导下开展与专业学科相关的小项目或课题的科研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科研活动,了解和熟悉项目研究的全过程。
创新创业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课程、师资等多维度、多渠道不断完善。同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形成符合地方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产教融合的出现解决了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不明确、模式不清晰的问题,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在未来的发展中,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改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在师资、信息平台、教育评价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14],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提供保障,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