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弹珠:“国民游戏”之路

2022-02-28 02:00修易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汉成帝弹球贵子

修易

韩剧《鱿鱼游戏》的大火,让“一二三木头人”“打弹珠”等古早游戏重出“江湖”。或许对现在孩子们来说已经有些陌生了,但在那个手机、桌游还不普及的年代,正是这些游戏让一代又一代人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

打弹珠究竟是怎么玩的,又是如何变成人们记忆中的“国民游戏”的呢?

打弹珠的正确姿势

打弹珠时是顾不上讲究卫生的,必须在土地上和各路“英豪”一较高下。

比赛常常在放学路上就开始了,大家三五成群,在离家不远的水泥地上各显神通,蹲着、趴着、跪着,毫不在意是否会弄脏身上的衣裤,只顾聚精会神地盯着预备被弹出的弹珠,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对战“选手”轮流登场,先用大拇指与食指、中指配合托住弹珠,再用大拇指用力向外一拨,弹珠就会直射而出。具体规则各有不同,有些是打进坑就得分,有些是打得更远的获胜,也有些是将对方弹珠打出界才算赢。看着弹珠朝着心中的目标风驰电掣,随着一声清脆的碰撞声,获胜者喜笑颜开,输家则暗自生闷气,然后不服气地嚷嚷着再来一盘。

千万别小瞧了小小的弹珠,根据它创编而成的指弹球,如今已经获得了国家体育总局的认可,成为一项正式的体育项目,还举办过全国锦标赛呢。指弹球的玩法和打弹珠非常相似,不过比赛场地更讲究些,不需要趴在墙角泥地上,而是在类似小型台球桌的指弹球专用球桌上进行。

古人酷爱“优雅版打弹珠”

这种用手或物件击打一球,让被击中的球快速移动去撞击另一个原本静止不动的球的玩法,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和它类似的,不仅有近代从西方传入的台球,也有我国古代曾风靡一时的弹棋。

弹棋的诞生与蹴鞠还有一番渊源。根据《西京杂记》的记载,当年汉成帝十分喜爱蹴鞠,但是这种运动难免会满场飞跑大汗淋漓,大臣们觉得皇上也不年轻了,政事又繁忙,怎么能沉溺于这么劳累的游戏呢,纷纷表示不支持。这下汉成帝可不高兴了,说我可以不玩蹴鞠,但你们得拿出一个又像蹴鞠、玩着又不累的东西来给我取乐。

为了讨自己的“顶头上司”欢心,大家各出奇招,终于士大夫刘向将蹴鞠和围棋结合,发明了“弹棋”进献给汉成帝。有了这个新鲜的玩意,汉成帝喜不自胜,还赏赐给刘向豪华的青羔裘、紫丝履,让他以后上朝穿。

于是,弹棋,这一古人酷爱的“优雅版打弹珠”游戏,第一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弹棋与弹珠

弹棋的棋盘四周低平,中间凸起,形似小山包。因为古代信奉天圆地方的学说,所以棋盘的底部为方形,顶部为圆形,代表在天地中畅快“蹴鞠”。

主要玩法还是以两人弹打为主。依据晋人徐广《弹棋经》的记载,即“二人对局,黑白各六枚,先列棋相当,下呼上击之”。六枚棋子,象征当时的六人制蹴鞠。下棋时双方各占一边,将棋子摆好,或用箭击,或用手弹,用自己的棋子去击打弹开对方的棋子。和后来的打弹珠、指弹球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传魏文帝曹丕就是一名弹棋高手,他不用手指而是用手巾来击打棋子,而且“无不中”。在魏文帝的倡导下,“朝臣名士无不争能”,喜好弹棋的人越来越多,许多文人墨客也吟诗作赋歌咏弹棋,掀起了一阵“弹棋热”。

到了唐代,弹棋棋子的数量增加到24枚,而且有了“贵子”“贱子”之分,被视为唐朝社会等级的缩影。柳宗元在《弹棋序》中写道:“置棋二十有四,贵者半,贱者半,贵日上,贱日下,咸自第一至十二。”“下者二乃敌一,用朱、墨以别焉……”在24枚棋子中,一半是朱红色,为贵子,余下是黑色,为贱子。对弈者先用贱子去打对方的棋子,不得已時才会使用贵子。

但到宋朝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们娱乐方式的转变,弹棋逐渐走向衰落,玩法也渐渐失传。到元明之时,就连博弈界的行家提到弹棋,也只能从诗书中费力考究了。

如此,弹棋就彻底无踪无迹了吗?非也。

正如开头所说,酷似弹棋的打弹珠游戏在民间盛行起来,规则更加简单,玩法却更丰富,尤其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早期的“弹珠”大多是石球、陶球,近代以后,更精致漂亮的玻璃弹珠开始流行。玻璃弹珠直径一般在1.5厘米左右,晶莹剔透的玻璃中间夹着瓜棱形、菊花形、阴阳形等各种花纹,颜色丰富多彩,常常成为孩子们向同伴炫耀的资本。

猜你喜欢
汉成帝弹球贵子
烹饪一颗弹球
美人如织
美人如织
赵飞燕与留仙裙
好家风成就寒门贵子
寒门不能出贵子吗?
教育观察:“寒门出贵子”缘何越来越难?
为什么弹球不能一直滚下去?
劝骂
红色弹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