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虹
一天偶然翻看日记,看到“女儿篇”时,瞬间感受到岁月流逝的痕迹。曾经记录下来的那些稚气童言,让我重温了旧日美好的时光,更让我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感悟教育的本质和含义。
女儿一捣乱,我就想拍她几下,要不就训斥。今天,我耐心地落实诲人不倦:“宝贝儿,以后不能总和妈妈打架,那样不是好孩子。”她点着头,显出很乖顺的样子,我接着说“你做错了,就应该接受批评……”后面还有很多要发挥的内容没来得及说,她圆睁着眼睛,目光里满是稚气和认真,问:“妈妈,那你做错了呢?”
父母在孩子面前常有种天然的自以为是。鲁迅早就看出了其中的荒谬,他在文章中说,老子说话,说什么都是对的,儿子说话,还没开口就是错的了。很多父母视权威训斥为教育,这本身是违背教育本质的。说教不是教育,亲子之间平等对话,真正的教育才会发生。
有一次,她玩了一整天也不练琴,我没好气地教训她:“就知道玩,也不想练琴的事,你不能有点出息吗?”她一听马上产生情绪反弹:“那我还教你唱歌了,还教你跳舞了呢,你都这么老了,也没个强项。”反驳一剑封喉。
小孩子一针见血,说得精准到位。也许,我就是那个老母鸡一样的妈妈,自己飞不起来,生个蛋却想孵出凤凰。尽管很反感要求孩子去实现父母的梦想,身处其中时,我却不知不觉走向自己排斥的那一面。
为什么唐僧总被妖怪捉住啊
女儿在看动画片,看着看着,充满疑惑地过来问:“爸爸妈妈,唐僧不是很厉害吗?他都能当孙悟空的师傅,为什么总被妖怪捉住啊?”我和女儿爸爸一愣,还真答不上来,只好相视一笑。
《西游记》里的人物形象,因为烂熟于心,从不曾去想唐僧、悟空、八戒等角色为什么那样设定。被女儿问住之后,她的疑问就在我脑子里画了个问号,这显然不能跟她解释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前段时间购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西游记》最新版本,北京大学刘勇强教授的前言写得非常好,读过之后有豁然开朗之感。刘教授分析,唐僧虽然有很多弱点,却表现了“虔诚悟道、持戒精进的高僧品格”,是取经队伍的精神领袖。前言里還有一句印象尤深:“一个坚强有力的人完成某种事业并不足为奇,而一个软弱无力的人要做出同样的业绩,更让人感佩不已,因为他不仅在战胜困难,还要战胜自己。”
看了前言,再看原著,就多了一层思考。但如果没有女儿的发问在先,我看也看了,根本不会留意相关信息,也很难留下印象。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和女儿一起再看前言时,向女儿表达了谢意。
从幼儿园回来,女儿总问这问那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各种问题,我常答不上来。今天她又问:“妈妈,你知道海洋里的麒麟鱼吗?”“不知道。”“这你都不知道。地球人都知道!”
孩子日渐成长,懂得的知识越来越多。被女儿“鄙视”时,既有幸福感又有危机感。有了孩子自然会有教育的责任,但不会自然产生教育的能力。为人父母要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教育的学问,亲子共成长。
很多时候,说不清是父母教给孩子的多,还是孩子教给父母的更多。借助孩子的目光和思维去感受世界,会看到生活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感受一番别样的风景。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