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克
春节期间,全家人从南京去高邮老家给长辈和亲戚拜年,开车的儿子很懂我的心,每次去高邮我们都会走S333线,因为这条线路可以看见高邮湖。喜欢那种“天苍苍、野茫茫”的样子,虽然高邮湖许多地方已经干涸成了田野,但车两旁那些萧瑟的树木,以及田野里的芦苇,散发着我所熟悉的高邮湖气息。
这次回老家,我特意带孙女璎珞去了明代魁星阁,看了宋城墙,希望她能沾染些高邮的文气。我指着远处的东门宝塔以及眼前的护城河,告诉她:这里是我们的根,太太、爷爷、奶奶、你爸爸都生活在这里。后来,我们还带她去看望了太外公、太外婆,其实不仅是让两位老人高兴,更是让璎珞有穿过高邮老街旧巷的记忆,没想到她最感兴趣的是买烧饼,一只只烧饼从烧饼炉子里取出来,烧饼香气四处散开——那个瞬间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高邮味道。
有人问我,你的家乡高邮什么最值钱?我回答:旧——最值钱,这种“旧”其实存留下来的是传统文化,就像汪曾祺笔下的高邮老街,在民间,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当然也包括春节的民俗和年味。
几千年来,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最大的民俗就是过年,我相信气氛是可以营造的,无论是贴春联、吃年夜饭、祭祖,还是守岁、拜年等等,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就是团圆和亲情。哪怕这两年有疫情,我相信这种文化心理已经扎根在血液里,不会改变。我把孙女带回老家,是想让她也能在这种文化中浸润成长。
小城的年味很早就开始了。腊月二十四,在我们这里又称小年夜,是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在这之前,许多人家都在做迎过年的准备。比如腌制咸鱼、咸肉、灌香肠,把这些东西一连串挂在屋檐边,往往会被邻居夸奖:你家小日子过得不丑!
小年夜,也是家家户户的“扫尘日”。全家人一起上阵大扫除,用竹竿绑上扫帚清除屋梁上的蜘蛛网,擦洗家具和门窗。这些“扫尘”也是为贴年画和贴春联准备的。春联一般是要到新华书店去买,当然家里有人会写毛笔字最好,自撰的春联更有个性。记得父亲在家写春联,我们在旁边帮忙,觉得特别有过节的气氛。
童年记忆里,除夕晚上睡觉前,母亲会在我们枕边放上新棉鞋、新襪子,里面还放上云片糕、麻饼、糖果之类,当然最重要的是用红纸包的压岁钱——这些象征着新年要穿新鞋,步步高升,过甜蜜的日子。带着这些美好祝福进入梦乡,这种感觉真好。
春节最后的高潮是元宵节,小城古老民俗是“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这是多么柔软的情怀——人、鬼、神都兼顾到了。
元宵晚上,我们带着孙女在高邮大街上转一圈,当然,没有忘记给她买了一盏兔子灯。她拖着兔子灯,蹦蹦跳跳在前面走,咯咯的笑声把我们都感染了。
编辑 东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