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

2022-02-27 21:29李白静
山西农经 2022年23期
关键词:晋城市培育农民

□李白静

(中共晋城市委党校,山西 晋城 048000)

“新型职业农民”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该文件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层面考虑,鲜明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预示着农民在今后不再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而是成为一种职业的体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能够使农民有效、及时、合理地应对在农业生产前、生产中和生产后等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1 晋城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现辖高平市、泽州县、阳城县、陵川县和沁水县等市(县),共有84 个乡,1 553 个行政村。截至2020 年底,晋城市有219.5 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72 万人,乡村从业人员80.78 万人,新型职业农民2.6 万人。“十三五”以来,晋城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审视农业发展条件和潜力,以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深入实施“特、优”战略,实施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累计有1.65 万人(次)接受免费教育培训,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诚信”的农村实用人才。

1.1 规划先行,政策支持

晋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育工作,从长远角度考量。在行动之初,2014 年晋城市政府出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规划纲要(2014—2019)》,2020 年市委农工办出台了《晋城市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羚羊领跑计划”行动方案(2019—2023)》,可以看出晋城市委、市政府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立足长远,从顶层设计上重视规划,从政策上给予支持,从财政上投入大量资金。

一是投入大量资金。“十三五”期间,市级财政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累计投入超1 300 万元,投入资金数较大,在山西省属领先行列。二是完善扶持政策。2019 年晋城市开展职业农民技能评价工作,参与人数较多,2 328 人获得相应证书,占培育人数的92.2%。与金融相关部门、保险公司合作,向广大农民宣传介绍惠农信贷服务相关方面的政策以及农业、农民保险相关业务。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优秀事迹,积极推选优秀代表,其中共有15 名成员担任市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2015—2020 年,晋城市有2 人荣获山西省“十佳新型职业农民”“三十佳高素质农民”称号。

1.2 分类施教,抓住关键

晋城市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方面,根据农村管理型人才、生产经营型人才、农业技能型人才的划分标准进行市(县)分层、分类教育培训。

农村管理型人才主要针对支村“两委”班子成员,在农村他们担负着管理职责,充当着“火车头”的重要角色。根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规定,农村党支部全面领导本村的各项工作,所以通过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其管理村集体事务的能力、带领全村走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能力和贯彻落实政策的行动力。

生产经营型人才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市场营销、延伸农业产业链以及品牌创建等与市场紧密相关的环节,比如现在市场上常见的农业职业经理人、返乡创业的青年、农产品经纪人等,通过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生产经营能力、市场应对能力、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的能力。

农业技能型人才覆盖在经营型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从事技术相关的人才。面对地区不同、产品不同、岗位不同等差异化的现象,各地区缺乏技能型人才。掌握技术可以倍增产量,用好电商平台可以使农副产品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实现产销对接,同时让更多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通过学习技能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1]。

1.3 形式多元,激发活力

晋城市明确培育主体,通过多方参与激活完善农民培育的运行机制,形成了以市(县)农广校、农技推广机构等公益性组织,同时调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协会等不同机构积极参与其中,在市(县)积极建立师资库,并成立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育学校,极大地丰富了人才共享,壮大了院校力量,进一步激发了农民干事创业的活力。

在培育内容上,积极利用互联网优势,根据农民类型,分别设置综合素养类、专业能力类、能力拓展类等课程。培育院校可以根据地区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集中培训或分段培训,设置不同课程满足不同类型人员的需求。比如农民管理型人才通过挂职锻炼的方式提高其管理水平;生产经营型人才以学习农业做得好、做得强的地方经验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当地农业生产水平;专业技能型人才通常优先“就近就地”原则,提升技术的同时能够立即投入应用。除以上培育形式,在培育农民方面,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让农民足不出户接受最新技能、知识和理念,晋城市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中利用好网络平台,如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云上智农”APP 等,让广大农民更高效、更便捷获取信息和知识。

另外,晋城市农业农村局在山西省职业农民培育活动中开创先河,积极组织职业农民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2020 年组织16 名职业农民去国外学习交流。2021 年组织学员分别到运城、晋中、长治等省内地区观摩学习,到陕西杨凌、山东寿光等省外地区考察,起到了很好的学习观摩效果[2]。

2 晋城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从业人员短缺,培训效果欠佳

晋城市在发展农业方面具备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优势,共有耕地面积20.53 万hm2,其中基本农田面积16.49 万hm2,农作物耕地面积9.13 万hm2,有效灌溉面积4.852 万hm2,建成高标准农田91.8 万hm2。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几年农民数量呈下降趋势,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年轻人普遍存在不愿种地、不会种地、不善种地的问题。农村逐渐成为“空心村”,留下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农业具有投入周期较长、见效慢等特点,且农产品质量、价格受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种种因素叠加使较多年轻人放弃农业生产活动,不愿接受农民身份。组织农村现有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员参加培训,受学历低、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弱等因素影响,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甚者部分农民出现被动学习的状态,培育效果欠佳。

2.2 师资力量不足,组织方式有待提高

晋城市在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方面,以农业相关大学、科研院所、农广校以及农业职业院校等为主承接并开展培训任务工作。2021 年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学校有98 所、农业科研院所有3 所,其中山西省只有4 所学校,分别是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以及太原生态工程学校,学校数量有限且大多集中在省会城市,离晋城市有一定距离。

在开展大量高素质农民培训时,了解当地实际情况、懂农业技术、熟悉产业发展策略、提供实质创新创业技能课程的教师少之又少,加之山西省农忙农闲时节较为一致,所以集中开展培训时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现实问题。除此之外,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发现适用于当地农民学习的教材较少[3]。

2.3 培育精准度不高,实用性需要加强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存在单纯追求培训数量、培训人数的现象,在培育内容的把控上存在精准度不高、实用性欠缺的现实问题。农民生产种植农作物,发展特色养殖业,对气候条件、地域条件、生产周期、特色产业等县有独具地方特色的个性化需求。培训应满足农民对不同生产、经营情况的实际的需求。在以往培训中存在老师讲授的知识过于宽泛,没有针对地方实际的情况,无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农民学习后普遍反映实用性不强。培训前政府有关部门与培训单位、讲授老师之间缺乏具体沟通,一些老师多是外聘专家,对当地实际情况不了解,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导致农民参与积极性受挫,无法满足农民的具体需求。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短期培训次数多于长期培训次数,有针对性的讲解内容指导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后期生产中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案。

2.4 培育制度不健全,评价体系相对模糊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型职业农民进入越来越多人的视野,全国各地也在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这一工作不仅是农业农村局或者政府某一个部门的工作,与教育、财政以及人社等部门也有关系,是一项协调配合的工作,需要共同形成一个政策标准。当下,晋城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完善,许多具体事务仍处于模糊状态。比如,培训前哪些人具备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资格,这一界定标准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标准,更多是取决于村里有哪些人愿意参加,培训对象纳入缺乏标准;培训后通过哪些程序、考试,取得什么样的成果可以认定农民培训合格,各个地方做法不尽相同,没有形成一个具体的考核制度加以巩固。同时,在培训宣传和引导方面缺乏相应的宣传政策。制度不健全导致农民培育效果大打折扣,有些农民表示学的知识与实际不匹配,学而无用,从而影响后续的培训效果。对农业农村发展政策宣传不到位,农民不能很好把握当下农业生产热点,影响后续生产经营。

3 晋城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

3.1 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宣传和引领

农业是基础,农村是根本,农民是保证,做好“三农”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备条件。各行各业要取得成绩,离不开引进人才。在面对农村年轻人大量流失的情况,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培育好农村现有劳动力,通过培训发现人才、善用人才、留住人才。

通过不断宣传农民培育政策让更多农民参与其中,不断扩充行家里手,通过政策引领吸引更多在外打工人员返乡创业,对农民创业、发展新兴产业给予政策、资金支持。从制度层面为新型职业农民保驾护航,规范新型职业农民的准入准出规则,提升培育含金量,通过规范资格证书取得标准,让获得合格证书的农民在生产经营中享受政策优待,通过贴息贷款方式鼓励农民创业。

政策、资金倾斜一些农业发展薄弱、农村人口较少的农村,通过培养农业带头人带动农村农业整体发展。整合农村闲置资源,对薄弱地方给予培训资格优待,充分调动现有农民积极性,争取每年在经济发展较弱的农村给予多次培育机会。提供一对一专项服务,专家与农民面对面交流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其他村民教育培训的积极性,通过示范户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人加入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中。

3.2 优化师资队伍,培养本土专家

农业生产经营与其他行业最大的区别是具有地方性,晋城市大力实施农业“特、优”战略,着重培育蔬菜、中药材、生猪、家禽、肉羊、蜂业六大特优产业集群。找准地方特色,需要人才提供技术指引,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优化师资队伍,培养本土专家。

一是在山西科技学院、晋城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设农业类课程,尤其针对晋城市农业发展进行专项研究,每年在农民培育的过程中邀请当地院校教师开设课程,有针对性、实用性地讲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线上云直播,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可以学习、在空闲时可以通过网络多次重复学习。

二是要扩充师资队伍,通过农民培育发掘身边优秀人才,纳入师资队伍,经过学员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转化为本土专家,通过实践操作传授自己所学的经验,帮助更多农民投入生产实践。政府相关部门在培养师资队伍的过程中,留存经费用于教师队伍的培训交流,每年到省内省外学习,丰富自身知识储备,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更好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通过选拔金牌教师,提升农民培育师资队伍质量。

三是加强当地农业教学教材编写,通过理论教学和实地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编写当地农业生产方面的教材,通过教材方便农民翻阅学习,推广当地特色,一举多得。

3.3 丰富培训内容,分类指导

晋城市按照“羚羊领跑计划”行动方案,围绕农业农村工作提升农民培育质量,按照“提品质、出精品、创经典”的工作要求,高质量开展农民培育,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在培训人员上,紧密结合晋城市发展情况,分类培训返乡入乡创新创业和高素质女性农民、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乡村建设带头人、种养加能手等不同主体,开展提质增效高端培训。在培训内容上,针对晋城市发展特色,设置培训班次,通过培训内容提高培育效果。

一是开设“民宿管家”精品培训班,培训对象为民宿经营者和管理者。随着晋城市打造康养产业以来,各县(市、区)积极开发民宿,但经营者普遍欠缺民宿管理运营经验,急需充电补短板。针对农民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民宿管家”精品班,应带着问题进行教育培训。

二是开设“电商新农人”精品班,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电子商务成为销售主流的时代。一个好主播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据相关部门数据显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已连续几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因此一定要加快培养本土主播来助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利用互联网吸引更多“电商新农人”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拓宽农民培训渠道,与时代接轨。

三是设立农民职业技能大赛。通过比赛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农民技能水平,在比赛中找优势与不足,通过设立农作物植保员、动物检验检疫员、农机修理工、茶艺师及养蜂技术员等与地方农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人员类型,有组织、有程序地召开农民职业技能大赛,让农民以赛代训,通过一定的奖励手段激发农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

猜你喜欢
晋城市培育农民
晋城市首个乡村科技馆在高平市陈区镇建成
晋城市:农民春耕生产有序推进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晋城市举办庆祝祖国成立七十周年展演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一花引来万花香:晋城市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纪实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