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好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近年来,教育部、国家相关部门对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相继印发《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等系列文件,使得美育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高校美育工作有据可循、有规可依,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在文件精神的指导下积极响应各项美育改革政策,开始意识到学校美育是所有技能学科培根铸魂的基础,只有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才能培育出可适应社会且持续发展的新时代职场需求者。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课程建设成为高职教育当前的重要任务,针对各学科专业需求而开设的艺术素养课程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态。随着国内职业教育理念的不断成熟优化,2021年4月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高职教育不再仅注重学生技能方面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学程中对于审美意识、技艺优化与匠艺细节品质的培育与雕琢,教授学生从技术到技艺再到品质,这里面包含着一个重要的课程培育方向——关于艺术素养教育对学生全方面素质提升的渗透教育。当前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意识到审美品味的提升对于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而美育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渗透,对打造整个校园文化氛围,培育高素质、强能力的技术人才,提升高职师生整体素质等方面的成效尤为明显,这是审美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点,这是整个职业教育的进步。但是当前也存在一些问题,高职院校在美育课程打造定位上偏离学生基本情况,一味地强调美育中的专业知识而忽略学生的接受程度,满堂灌的课堂、麻木的学生,导致当前高职美育课堂活跃度不高,学生认为美育知识晦涩难懂。由于美育课程实际操作中场地、教具、相关专业教师少,可容纳学生人数和学校学生审美修养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辛苦备课讲学遭遇课堂冷淡,授课积极性受挫。与学校基础课程安排存在一定的矛盾性,而受限于多种干扰因素下幸存的少数美育课程发展之路又进行得相当的不确定,常常因为这样那样的所谓“政策”原因遭遇种种撤销、停课、不计正常学分等轮番打击。从事美育教育的教师不受重视、心灰意冷,美育课程就成为了高职教育中吃力不讨好、学生不爱上、老师不愿接的老大难,如此恶性循环下来最终导致课程的终结,美育课程往往都是在开课结课中徘徊,难成体系。
当前社会处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期,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电脑正在以很快的速度淘汰原有简单的人工机械操作,很多职业将不再设有重复、简单的工种岗位。如果职业院校还仅仅停留在培养简单技能型人才层面,这显然是与社会职业需求相违背的,也必定会被社会所淘汰,本课题致力于为职院积极找寻需求出路,坚持审美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针对高职学生特点量身定制合适的的美育课程,在职业技能教授时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审美修养的提升,力求使技能型人才从单一技能的精湛娴熟上升到对高品质的执着与追求,打造真正实用且有效的美育课程,培养适应社会多元竞争的复合型人才。“定制化”美育课程体系旨在优化大学生美育教育活动资源,以学生为中心,使教育真正与各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深层次的需求对接,形成系统化、有效果的活动课程教学体系,并将研究成果推广到同类院校美育教育工作中进行实证性探索。
1.以学生为中心,打造体验式为主的新型美育课堂
较传统美育课堂模式不同的是,定制化美育课程注重以学生体验为主的不同艺术类型情景交融式的学习教育方式,变说教式教学为沉浸式、体验式、代入式,推进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变革,课程注重学生对艺术的基本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善于肢体语言表达感受,注重他们肢体语言的流畅性,这种感受和体验的获得不仅是直观的欣赏,还要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自发地、自然地获得,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自我展示能力、身体协调能力。“以学生的体验和实践为主要教育途径的美育课程,大大激发了学生发展审美能力的自主性,从美的体验走向美的创造”[1],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方位发展,对于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有显著的提升。课程中所涉及的语音、语态和体态等艺术形式的表现都按照情境式项目划分环节的课程设计,学生在分组完成课堂项目任务的时候,学会理解、接纳、欣赏他人、默契合作,促进良好的社会性品格的发展。课程根据不同专业,安排对接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项目化课堂任务。例如艺术设计类学生对接“音乐绘”,学生根据音乐作品的所思所感用画面呈现出来,而旅游管理、旅游英语类的学生偏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可以在理解音乐作品内涵之后用观后感的方式讲出来,指导学生掌握艺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感受艺术魅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因材施教地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同时让学生形成艺术方面的体验、模仿、想象、思维、表达、设计、审美、评鉴和参与人际交流等方面意识和能力及其所伴随的情感、合作、意志、态度等个性品质,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这也是美育课程实现“定制化”的前提。
2.为学生营造浸润式教学环境
“定制化”美育课程体系的建立是依据教育部、广东省提升高职院校美育工作的政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及学情分析拟定,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具备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显著提升,文化自信显著增强。构建定制化的高职美育素养课程体系为职教和美育的有机融合提供新视角和新探索,在现有的美育课程基础上构建出高职美育课程建设的新途径,系统性、规划性地制定出艺术素养课程体系构架。以通识课程为核心,构建多元文化为保障的美育课程模式,逐步构建课前、课中、课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个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的模块,营造了覆盖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浸润式”学习环境,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从时间的持续性和空间的连续性上保证了大学生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的有效提升,让学生在启发中理解知识精髓和艺术之美,在讨论和体验中产生思想和情感共鸣。“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2],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艺术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定制化的校园学习氛围营造。
3.搭建多元化、信息化授课方式
根据前期调研结果得出高职学生对于传统美育课程学习、传统美育教法兴趣点不高,美育课程体系建设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深化在教学教研方面的造诣,采用项目化、情景式、启发式、互动式、参与体验式等丰富教法。可选用年轻一代学生较为熟悉的抖音、职教云、腾讯课堂、音乐软件等现代化教具,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建设学生喜欢学、学习效果好并促进学生长效发展的优质课程,并采用课堂连线一线文艺工作者访谈、艺术家面对面远程指导等,打造“课中课”美育第二课堂。可定期举办讲座、艺术沙龙、演出观摩等交流活动,打破美育教学地域限制、空间限制、人数限制,缓解师资配比,在教师少、学生多的高职公共基础教学中完成美育浸润课程的普及,打造可操作性强的美育课程。可依托“课中课”艺术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优化教学项目、竞赛项目,进行校内项目资源优化建设,凸显音乐艺术研究中展示方向的功能,从美育活动传承与发展创新结合的角度,打造有特色有特点的品牌节目、品牌项目,发挥高职学生美育艺术作品时代功用能力,提高高职师生美育艺术作品质量。将这一系列活动统筹进高职美育课程化体系的建设内容,以成果为导向,依托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以对分教学模式为手段,以职教云、抖音等学生比较熟悉的现代网络技术支持平台,形成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课程的教学实施与管理以及课程评价策略,构建起纵横交错、立体交叉又丰富多彩的新型美育课程系统。
4.课程体系坚守文化自信,培养匠德匠心
定制化美育课程赏析内容将立足于中华优秀音乐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从传统文化中提炼符合当今时代发展需要的思想理念价值追求,进行艺术转化和提升,引导学生汲取精华,丰富文化底蕴,提升学生中华文化素养,这是当前中华民族文化自觉急需的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和民族认同感。课程重点在于美育立德,既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整个课程也是一个塑造人、引领人、激励人的过程,导向性地影响到学生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等特质,激励学生的精神,滋润学生的心灵,培养时代需要的具有匠心匠德胸怀的大国工匠。
5.完善多维度考核体系
本课程面向高职全体学生普及艺术教育,授课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进行授课单元侧重点的调整。学生之间音乐基础、天赋、情趣等差异较大,审美意识、人文素养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通过以美育培元铸魂,润物无声的艺术教育普及环境营造难度大,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课程效果难以评价更难以量化。在此前提下,改革原有单一的师生、生生考评体系是唯一出路,改变传统一卷定分数、一考下结论的传统考核模式,搭建更适合高职美育课程的考核体系平台,考核评价由单一向多维度延伸,建立更为立体的评价标准是达成“定制化”美育课程体系的重要保障,也是高职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积分管理制,具有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方法项目化等特点。
1.依托校园的实践载体建设
首先整合校内美育相关的有效资源,开设有针对性、有效果的美育素养课程,“拓展美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3],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努力完善以通识课程为核心,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意识为目标,优先打造部分精品美育课程,之后再逐步完善并衍生出较丰富完整的美育文化课程体系,通识课程是拟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具有基础教育功能的课程。首先在课程形式和课程安排上还应该增加选修课课程大纲中的比重,安排一部分有针对性、导向性的美育课程,既能保证全体学生都修习此门基础课程,同时又可以让部分具备课程素质要求的学生更深入地学习美育课程,对学生达到个性化的培养。其次针对各专业学生人才培养要求,融合专业比赛内容,设计出符合专业比赛中音乐辅助加分项目的美育节目形式进行课后训练、辅导,同时鼓励美育教师积极参与专业技能培训,提升自我专业修养,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作用。最后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美育文化内容,积极开展传统音乐文化讲座、艺术沙龙、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建立学生文化自信,打造校园美育氛围。
2.依托信息化手段的实践载体建设
由于美育课程体系一直以来存在教学资料匮乏、场地单一、教师人数少、教具简单、教学环境难以营造等的问题,可以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参考网站资源、课程前沿信息。“坚持数字资源开发,拓展美育服务视野”[4],多媒体素材资源全面、丰富的知识为扩充学生的知识量、掌握更多的前沿知识提供了便利,为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运用职教云、抖音、腾云课堂、VR交互、应用软件等多种教学平台及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
3.依托社会服务平台,共创合作双赢
美育艺术研习课程对学生的隐形素质培育需要在践行中深化升华,在校内课程打造的同时更要注重打造实训平台、竞赛平台、企业服务平台和名师指导等多层次的实践交流,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利用本校特色打造品牌优势和品牌节目,通过行业技能大师的率先垂范,让学生进行思维、实训、创新等实践训练,体会、领悟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课程化建设有助于高职美育活动良性有效发展
中国古代儒家和道家历来都重视主体的“涵养”“养成”及“濡染”等方面[5],结合当前相关美育文件和当前高职院校美育活动开展现状,结合美育课程的教学理论,研究匹配高职学生人才培养需求等的课程设计、实施策略与多维度考评体系。对高职院校美育教育进行系统性的有效整合,针对各专业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发展不平衡和管理不健全问题,把握高职院校大学生美育教育培养的规律,个性化、因地制宜地进行精准定位,使美育课程能真正有用武之地,保持美育活动的良性循环发展,充分发挥育人实效。这一举措的构建能够激发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形成多方联动、开放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美育新格局,对促进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美育教育工作者的决策效率
通过对高职院校美育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现状的调查和研究,对美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成功典型经验进行肯定、总结和学习,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与改进,从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提炼出有益的经验和模式,能为同类院校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和有效借鉴,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美育教育工作者的决策效率,最终促进高职学生素质发展。
“审美教育主张把审美作为重要的教育手段和生活方式。”[6]美育课程作为一个塑造人、引领人、激励人的过程,导向性地影响了学生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等特质,激励学生的精神、滋润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高素质高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美育活动进行合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布局,结合人才培养的维度和学校统筹的高度明确高职院校美育教育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与评价,丰富和完善美育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等多形式融合的新型教育方式[2],创新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极大地增强美育课程育人实效性。未来将继续加强美育课程对人才培养思想引领的作用,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美育表现形式、掌握一定的美学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引导,打造精准定位型的美育课程,继续完成美育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以偏重体验的美育课程形式展现内容,让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得到有效结合,也将继续加强高职美育教师团队建设,进一步提升美育课程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