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小刚
一个时代的教育状况与那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之间,往往是互相影响、互为镜像的。在一个机器的时代,教育也往往不自觉地想把人培养为机器。在一个物化的时代,教育也难免致力于把人培养为物质和资本的奴隶,或一种名为“劳动力资源”的商品。
现代性发展之初,人们急于把经典从教育中排除出去,目的是清除障碍,加速发展。然而,现代性片面发展的恶果很快使人明白,刻意排斥古典的现代性无异于杀鸡取卵,虽然短期内可以刺激发展,但长期效果却会整体降低人类文明的品质。
为什么会这样呢?很简单,因为任何社会都是人的社会,即使在一个物化的世界中人被培养为机器的“劳动力商品”,也还是本性未泯的人。人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人、在多大程度上更接近禽兽乃至机器,将在根本上决定一个社会的发展限度。
只有通过教育来成人(而这是古典教育的核心),才有可能得到健全的个体和成熟的社会。而只有健全的个体和成熟的社会才能最终保证发展的速度,以及提供发展的意义。后一点是更重要的,因为只有意义才能带来幸福感,而只有幸福感才能长远促进可持续发展。
我的上述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古典书院的教学经验。我创建的古典书院已经开办了八年,致力于经典通识教育。我们的学员中有很多是职场人士,他们在繁忙工作之余来学古典只是为了安身立命。职业的成功并不能满足一个人最深层的意义追求。出于本心的召唤,他们来学“无用”的古典,然后在工作和生活中切身感受古典的无用之大用。
相比之下,在大学课堂上面对尚无社会阅历的青年讲授古典则要困难得多。我接触到的大学生中,除了个别志趣高尚的同学之外,多数大学生对于传统经典的兴趣和热情远不如社会学员。为什么会这样?也许是因为时代的大环境总是在无声地催促每一个学生尽快成为一个“劳动力商品”,尽快进入劳动力市场,成为高价出售的人才。在此大环境驱迫之下,学生无暇他顾。
我在古典书院也做过一些针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感觉他们对经典学习的兴趣也比大学生高。这也许是因为青少年还没有感受到劳动力市场的驱迫,还能保有经典学习的自发兴趣。但青少年的教育规划本身却已经被严重地目标化、工具化了,导致他们的学习不再是出于自发兴趣,而是为了考试和升学,经典学习也往往被家长理解为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的工具。
所以,要想改变现状,可能需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引入一种“纯粹无用的”经典教育思路,也就是说,要从一开始就营造一种兴发的、熏陶的、涵泳的、游戏的古典学习氛围,像《论语》和柏拉图对话里的师生问答那样的一种随机教学模式,以古典的方式教古典,以古典的方式学古典。
然而,在今天这样一个目标化管理深入骨髓的教育环境中,这种貌似散漫的教育模式会被认为过于低效。在几乎不假思索地要求每一部教材、每一门课、每一个老师都必须明确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计划、预期效果的教育管理体系中,以古典的方式教古典的设想真是太过天真了。
不过,古代教育者的处境也并不比今天好多少。苏格拉底如果不去与年轻人对话,不从事自由教育活动,不会被判死刑。孔子栖栖遑遑如丧家之犬,知其不可而为之。孟子被时人嘲讽为泥古迂腐、不合时宜。古典教育的困境不仅存在于当世,而且伴随人类文明始终。古典教育的困境不只是某个时代和制度的困境,而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困境。
诚如刘小枫老师所言,古今之争并非时代之争、中西之争,而是心性之别。古典心性与现代心性的张力不独存在于现代,也存在于古代。古典渊源有自,现代性也并非新事物。《尚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危微之辨,自古皆然。而古典教育之发生的可能,亦在此惟微寸心。无论在什么时代,古代或者现代,真正的教育只发生于具体的人与人之间、活生生的心与心之间。唯一可能的古典教育是人的教育、心的教育,其余皆不过技能培训。
所以,无论在什么时代,古典教育的关键总在于教育者作为具体的人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养成,以及这个人的活泼泼的心的自我省察、自我存养。然后,在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就有可能发生一种人对人的影响、心对心的兴发。这便是真正意义上的古典教育,或者说本原意义上的教育。《大学》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庸》云:“以人治人,改而止。”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其义皆然。
但这听起来不是太过诗化了吗?有可操作性吗?是的,这是教育的艺术,而艺术当然是可教可学、有可操作性的。一个自古就在实践操作中发展的古典教育方法就是通过“游于艺”而来“志于道”,通过“进乎技”而来“入乎道”。在研读“六经”之前,先秦儒家教人先习“小六艺”。这是广义的艺术、本原的艺术。西方“古典七艺”也是经典研读的基础,包含今人所谓的“艺术”和“科学”,在古人那里都是艺术。
一言以蔽之,古典教育的艺术,如果说有什么门径可循的话,只有通过艺术的教育才有可能找到入口。
下面分享一个古典艺术教育的实践文本,是我给儿童书法课家长们的一封信,可以直观地表明我的一些想法。在此作为附录,供朋友们批评参考:
关于儿童书法的教学方法,我想跟各位家长沟通探讨一下。儿童书法教学有两种思路,一种类似于儿童母语习得,一种类似于成人外语教学。母语习得的思路是先牙牙学语,先说起来,不管语法对不对,然后逐渐帮孩子建立语法概念,逐渐说得准确。成人外语学习则是先学规则,然后去造句,一开始谨小慎微,逐渐越说越快。
按母语习得方式来教儿童书法,起初并不强调笔法和结构,而是鼓励孩子拿笔乱画,尽兴涂鸦,敢写,乐写,而且要有足够的时间积累(就像小孩在母语习得过程中必须先“乱说”好多年),然后再慢慢矫正其语法错误,帮其越说越好。
外语教学模式的书法教育则是一上来就讲笔法和结构,禁止乱写乱画,从一开始就谨小慎微,逐渐越写越好。这种方式对成人是可行的,对小孩有时也能短期快速见效,但长期效果不佳,甚至有可能导致孩子厌学,畏惧写字,乃至书法考级和参赛获奖后却终生厌恶书法。
我的儿童书法教育理念是前者,即母语习得式的教学方法。这个方法开始进展可能较慢,但后期进步更快,且长期效果更好。不过,这个方法要想见效,一定要保证练习的时间,就像母语习得需要置身于语言环境。它不是点对点的可见矫正(如这一笔怎么写,那个字如何结构等),而是片状的整体提高(如一个孩子忽然就开口说话了)。这就要求家长一定要带孩子一起玩毛笔,感受毛笔,每天就算五分钟也好,不能间断。好在这种练习并不枯燥,只要拿毛笔玩就好,开始时不必拘泥细节。
我小时候的个人经验支持母语习得式的书法教学方式。我小时候没什么玩具,毛笔几乎就是最钟爱的玩具。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会拿毛笔蘸水在水泥地上写整天的字,连吃饭都要大人叫几遍。我那时的写法就是瞎写,大量地快乐地瞎写。后来有老师指导的时候,一点就通,因为此前的乱写经验使我很快就能明白笔法的实践意义。反过来,一开始就学笔法,很容易把它理解为死板的教条和不知其所以然的束缚,不唯降低兴趣,也妨碍理解笔法的实质。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术学习是一种本原的游戏。带孩子玩起来,在此过程中也找回自己的童年,与孩子一起成长,这是教育给予教育者的无上礼物。
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的艺术教育,其意义绝不只是为了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也不只是“素质教育”所能涵括。在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里,这甚至成为一个人能否成为人、一个社会能否走向真正的自由和正义的关键。在孔子那里,艺术的涵泳优游则与“道”“德”“仁”之要义并列。游戏形式的“小六艺”是艺,《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大六艺”也是艺。传统儒家的经典研习方式首重涵泳玩味,如艺术经验般浸透身心,默化身心。这样的经典阅读完全没有目标管理的驱迫、绩效考核的高压,但学习效率反而高得多。而且,更重要的是,目标管理的现代教育难免迷失于数字而遗失人之为人这个终极目标,而古典的游艺教育则有助于建立仁性的个体、德性的社会与一种合乎道性的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