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 茂名日报社
一则新闻能否迅速夺人眼球,新闻标题起到关键性作用。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人们日常能接收到海量的新闻资讯,新闻要兼具好内容与好标题才能从中脱颖而出,获得受众的阅读与关注。因此在制作新闻标题时,应避免千文一面、生硬俗套,要与时俱进,既把新闻中的精华提取出来告知读者,又要讲究语言艺术,力求形式优美,形神兼备。
双关,有人形容为“表里不一”,意指一词含二义,似言此实言彼,一语关涉两件事。妙用双关修辞制作“一语双关”标题,是制作生动标题的一种重要的实用方法。在制作新闻标题时,如何合理运用双关修辞手法,使标题兼具简洁性、趣味性和深刻性,值得探讨。本文列举了大量双关新闻标题实例,尝试分析这种修辞手法对于新闻标题的作用和意义。
标题在一篇报道中是内容的高度浓缩,是一张报纸形式美的重要体现。好的标题比图片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更加震撼,因而,标题是吸引读者眼球、吸引读者阅读的关键;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读者多渠道多途径获取信息,随之出现“信息超载”“信息焦虑”等状况。有了好的内容,如何通过好的标题展现,在众多媒体中独树一帜,迅速吸引读者眼球,给读者阅读兴趣,最见媒体编辑的功力。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说起他在任上只做两件事,其中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就是“改标题”。可见标题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报纸作为传统媒体在传播介质、传播载体的不断变革和阵痛中,迎来了媒体融合时代,在这种全媒体环境下,根据受众和用户的阅读习惯,无论是传统的报纸,还是网站、微信公众号、APP平台等新媒体,制作标题的要求显然更高了,怎样的标题即准确、简短、生动,能在瞬间吸引读者的阅读,是媒体编辑工作的重点。
制作新闻标题,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多。编辑人员既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还要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辨析能力。一篇好的新闻,如何把标题作得贴切传神、吸睛引人,能让读者有耐心读完是编辑的制胜法宝之一,在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当下,也是关乎一家媒体在众多媒体中能否在读者心中留下好的印象,从而选择关注这家媒体的关键之所在,所以有些媒体还专门设有制作标题的编辑室,在新闻同质化的状态下,以期更高一筹地达到吸睛留人的效果。
关于新闻标题的表现形式,按新闻界资深媒体人将建国后主要新闻报刊的标题制作进行归纳总结,据不完全统计不下百种,比较常见的有概括式、排比式、层第式、简称式、比拟式、双关式等。相较于其他新闻标题,双关式标题在使用上最能体现新媒体时代新闻标题的特色和魅力。
新媒体新闻标题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题文分离。根据网络的传播特点,新媒体的各种新闻标题都只作为正文的一个链接呈现,方便读者浏览选择;二是单行题为主。受网页显示面积所限,标题按新闻发生时间或重要性等排列成矩阵,同时,根据网络传播的时效性、海量性特点,编辑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上难于像传统媒体那样从容推敲标题,只能对新闻的主要事实进行归纳,吸引读者点击进入。因此,双关式标题的表里二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最适宜新媒体的各种诱导、夸张、疑问、猜谜等“钓鱼”标题,可以达到趣意味长、寓意深远、传神点睛的效果,迅速博得读者眼球,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修辞手法种类丰富。修辞,意为修饰文辞,指利用各种语言手段,使语言获得准确、鲜明、生动有力的表达。
双关修辞,通过同音、谐音字词或者一字(词)多义,赋予了语句双重或多重含义,其以含蓄或幽默或讽刺的方式,将言外之意传递给读者,而隐藏在语句表面意思之下的深层含义是作者的主要表达意图。值得注意的是,双关是一语双义(多义),一语是指只使用一个字词或一句话语,双义(多义)是指有表面意义和内里意义两种(多种)意义。换言之,双关就是一个词说两个事儿。
双关修辞被称作“语言的精灵”,有一箭双雕之效。其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起到既表达新闻内容的中心思想,又强化艺术效果的作用,使新闻标题生动丰满,引起读者思考与共鸣,加深读者印象。有新闻界资深人士说过,好的新闻标题一定会引起思考,有时要有留白,让读者看后会领悟到另一层意思。
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能产生化平淡为神奇的效果,使新闻标题出彩亮眼、言简意赅,增强新闻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传播力。这是双关修辞在新闻标题制作中的最主要功能。以《人民日报》2020年和2021年的部分获奖好标题为例:
1.《幸福慢车 致富快车》(《人民日报》2021年12月03日第02版)这个标题的“车”为一语双关,同一字却有不同的含义,慢车指穿行在云贵高原上的一趟绿皮慢火车,使用了车的字面意思;快车指这趟火车为沿途村民销售农产品所提供的便利、为村民致富所发挥的作用。慢车、快车互相对应,言简意赅,生动巧妙,十分耐读。
2.《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人民日报》2021年09月27日第20版)巧用一个“花”字,表达了四重意思:第一个花字,取自“攀枝花”,指这座城市的名字;第二个花字,既指城市处处皆花,生态环境宜人,又指城市是阳光充足的旅游城市,更指城市的建设成就如鲜花绽放。标题有韵律、有美感,凝练形象又意蕴悠长。
3.《“风光”产业期待更风光》(《人民日报》2020年4月29日第18版)两个“风光”语义不同,前一个“风光”使用了引号,特指风力和光伏产业,后一个“风光”使用字面意思,即光彩、体面,期望这两个产业的前景更广阔。双关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这个标题妙趣横生,耐人寻味,读来不禁赞叹其制作得巧妙,令人印象深刻。
新闻标题制作中使用双关修辞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语音双关;二是语义双关;三是混合修辞。
语音双关又称谐音双关,在新闻标题的制作中,这一修辞手法使用得比较多。在特定的语境下,利用语义不同但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词,有意使其具有双重或多重含义,言此意彼,为语音双关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1]
《瓜果飘香,鱼肥水美!茂名乡村处处是“丰”景》(“茂名网微茂名”微信公众号2022年8月26日),标题巧用“风景”的谐音,把标题制作得妙趣横生,韵味悠长,很好地体现了茂名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给读者美的享受。《精彩节目“艺”鸣惊人 观众畅享视听盛宴》(《茂名日报》2022年09月25日A3版),幽默地使用谐音字“艺”代替成语“一鸣惊人”中的“一”,一方面表达了节目的精彩程度是一鸣惊人的,另一方面又阐明了节目是才艺类的,充满了艺术性。这一语双关加深了语意,标题比较出彩。《丰收“悦”茂名》(《茂名日报》2022年09月23日A6版),标题的一个“悦”字,点明新闻主题为阅览茂名的丰收景象,又体现了茂名丰收时节的喜悦氛围。又如新华社的《普通猪肉“跌跌不休”品牌猪肉价格坚挺》,巧用“跌跌不休”的谐音“喋喋不休”;楚天交通广播的《无法安居的“惊”装房》,巧用“精装房”的谐音“‘惊’装房”;茂名网的《全民给“荔”“荔”润万家》,巧用“给力”的谐音“给‘荔’”“利润”的谐音“‘荔’润”。这些谐音标题,文字简洁,立意深刻,将全文主旨表达得恰如其分。
语义双关,指在特定的语境下,利用字词或句子的多义性来突出新闻标题的双重或多重信息,与语音双关的效果可谓异曲同工。[2]
《“头”等大事!无缓冲层、强度不够……超七成电动自行车头盔不合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 2021年06月06日),“头”字用得极妙,头盔是保护头部的装备,因此“头”等大事的一层意思是关乎头部保护的大事,用了“头”的“人体头部”的含义;而头盔质量安全问题关乎生命安全,因而“头”等大事又可理解为第一重要的大事,用了“头”的“第一”的含义。《山上人家用上“独家”电》(《茂名晚报》2021年06月01日11版)报道了山上住着的唯一一户人家,在当地党委、政府及供电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施工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拉通了数公里的通电线路后,终于用上了电的喜事。“独家”一词,既表示这户山上人家是山上唯一的住户,也说明了这户人家的用电线路是单独供电的线路,使标题显得幽默又十分贴切,简洁有力且具有吸引力。
在新闻标题制作实践中,双关修辞除了单独使用之外,也常与其他修辞手法搭配使用。[3]
《振兴路上的“花花世界”》(《茂名日报》2021年04月08日A6版)这个标题采用引用和双关手法,颇具匠心。引用歌曲名“花花世界”,而“花花”一层含义是名词“花卉”,另一层含义是形容词“繁华的”,一语双关地描述了信宜市北界镇花农玩起了直播带货,花卉产业繁荣兴旺,带动了当地的乡村振兴。《一根甘蔗两头甜》(《陕西日报》2020年12月22日16版)这个标题采用反用和双关两种修辞,生动形象,亲切自然。反用了俗语“甘蔗没有两头甜”,观点明确,又十分接地气。一根甘蔗,既是当地种植的作物,又暗指当地的甘蔗种植加工产业,而两头甜既是甘蔗的味道,又隐含着甘蔗产业让农户与企业都尝到了甜头。
无论哪种方式的双关修辞手法,都在特定的语境中,表达出双重或多重意义,从而使新闻标题言简意赅、含蓄幽默、言有尽而意无穷。正是由于双关新闻标题能够让读者产生浓厚兴趣,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双关修辞手法一直是媒体在制作标题时偏好的选择之一。
运用双关修辞手法制作新闻标题时,在熟悉新闻内容、深入领会新闻中心思想的基础上,可从以下几个支撑点入手,制作出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新闻标题。
首先,找准新闻眼,找出关键词。无论什么新闻,都有其新闻要素和主题,即新闻眼。抓住新闻眼,相当于抓住了读者的兴趣点,让新闻脱颖而出。找准新闻眼,是制作好标题的第一步。在实际操作中,可结合社会热点,立足民生,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把读者关心的信息提取出来放进标题。
其次,化用成语、俗语、诗词、歌词、广告语等,制作一语双关标题。如:《沪指1900点岌岌可危 政策底面临考验》(2008年10月17日《长江商报》),成语“岌岌可危”一语双关把股民长期以来的期盼、焦虑、担忧、失望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4]。贴切传神,匠心独运,成语本身是一种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寓意深刻的语言表达形式,巧用恰当的成语入题,常常可以收到不同凡响的阅读效果。
然而,在新媒体时代,有的媒体为了哗众取宠,在制作新闻标题时滥用双关修辞,达不到良好的关联效果,更谈不上提升新闻标题的趣味性和传播力。
在运用双关修辞制作新闻标题时,要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能力、知识水平,还要注意尊重公序良俗、民族风俗,既要含蓄幽默、意味深长,不能为使用双关修辞而盲目使用,弄巧成拙,甚至违背新闻原则。《新快报》一则新闻标题《宿舍没空调,今晚我们要“裸跑”》,说的是学生以“裸跑”方式要求校方装空调。事实上学生都有穿衣服,并未全裸。此标题有运用低俗词汇,误导受众之嫌。还有几年前的“李天一案”,发在《聊城晚报》的《李天一他妈的要求高,律师不干了》,故意以倾向性较强的标题,迎合读者猎奇心理,引爆受众情绪。此类双关标题,改变了原有词意,追求标新立异,不但与新闻事实相背离,也违反了新闻中立原则,实为双关修辞的反面例子。
总之,双关修辞手法讲究一字、一词或一句多义,以字面意思为辅,以暗藏意思为主。因此,在制作双关新闻标题时要让读者理解字面意思的同时,明白“弦外之音”,领会暗藏的实际意思。
双关修辞新闻标题较之其他标题更易于吸引读者,是因为它接近于文学批评中的“陌生化”理论。[5]对事物陈旧认知的不断更新,以创造性的方式打破惯常化约成,对熟视无睹的事物有新发现、新感受,谓之“陌生化”。如标题所呈现的词、词组或短语是大家平日所熟视的,但其语音语义大相径庭又是异乎寻常的,这就在感知上形成了“陌生化”现象。心理学认为,太熟悉或太陌生与关注和兴趣成反比,而双关修辞的标题恰好处于中间态。[6]所以无论是传统媒体时代还是新媒体时代,双关修辞新闻标题依然散发无穷的吸睛魅力,达到留心探究的目的,在提高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读者对这家媒体的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