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前晶
(福建理工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2)
在“十四五”规划中我国提出了“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的重要论述,强调“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必须要在有计划地建设过程中逐步提升办学质量,深化职普融通,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纵向流动。”同时,2021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围绕“职业教育未来发展规划中”强调应不断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吸引更多青年接受职业技能教育,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因此,将产教融合作为重要的改革手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广义上来看,产教融合指的是各职业院校与相关行业进行合作的一种形式,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利用行业的优势来进行教学改革,从而实现课程改革、科研、人才培养等形式的教学改革。从狭义上来看,产学融合中的“产”是产业、行业和企业的结合,包括了生产和制造两个方面的内容,而“教”则是教学。因此,产教融合是需要从“产教”和“融合”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的,不能一概而论。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我国各中职学校、政府部分和相关企业之间密切合作。在“中国智造”的推动中,“产”和“教”通过资源和信息两个方面的融合,发挥企业的优势,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学校也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根据企业的需求,为企业培养复合型的优秀人才,二者彼此之间发挥双向的作用,各自发挥优势,向着更加深的层次,发挥“产教融合”的作用。
在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产教融合理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产教融合为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新思路,对机电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稳定发展的新方向。
在中职学校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还是各专业相关课程的具体落实,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依照产教融合的框架进行教学模式的变革,从根本上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重视应用型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例如机电专业的机电一体化课程,要想培养学生是实践能力,学生不但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多方面的课程知识,涉及机械制造、自动控制等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根据产教融合的策略,制定相关的课程体系,以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中职学校是社会培养和教育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在产学融合的背景下,中职学校秉承专业、专项、专职的理念,以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机电人才为目标,结合行业的要求,从政府规划和当地经济发展方向出发,展开校企合作,深入挖掘产教融合基地,为学生寻找能够提供实质性工作的基地和企业,让学生在学习完成相关理论知识之后,能够投入实际的项目或者生产过程中去,切身体会工作的过程,掌握充分的实战经验。
随着中国智能制造行业的不断发展,中职学校努力探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政策,切实加大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学资源、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改革的商讨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国际化、长远化的眼光来培养机电人才。
产教融合是中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纽带,起着桥梁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生的力量,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实战的平台和强大的师资支撑,是实现学校与企业共赢的关键力量。
现阶段,中职教育发展速度非常快,机电专业的教学也受到社会的重视,但是就目前而言,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教学模式不够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机电专业教师仍保持着传统的教学理念,以课本知识的教授为主,对企业化的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理论深度不够,专业技能没有得到与产业融合的接轨,对机电专业的市场行情了解不够,毕业之后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无法快速地融合社会,竞争处于劣势地位。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各大职业院校都很重视教学改革。但是,中职学校没有深入地走进相关企业,社会调查不够详细深入,导致了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或者把定位降低。很多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的需求不够吻合,在机电专业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将理论知识的提升和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分离开来,造成了学生的一知半解。除此之外,很多中职学校对机电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视程度不足,也是专业定位不准造成的。
在中职学校,很多专业的教学资源是以企业生产为依托的,但是机电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专业,涉及的科目非常广泛,其人才培养方案没有贴近企业,导致了培养的毕业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素养不能符合现代企业需求,企业看不到学校培养人才的优点,也就无法很好地开展校企合作,导致了中职学校不能获得相应的教学资源。除此之外,当地政府和地方经济发展方向对于专业建设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当地经济落后,并且专业建设目标不吻合,中职学校就无法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获得资金的支持,也就不能共建和共享机电专业教学资源平台,导致各中职学校之间的交流减少,甚至影响了各学校之间的学分互认。
就目前来看,中职学校除了教学资源缺乏以外,实训基地的条件也比较落后。近年来,在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下,各地政府给予了中职学校相应的资金支持,但是部分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与企业的联系较少,不愿意拿出资金来进行机电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不能得到企业和学校的专业辅导,学习热情降低,严重影响了中职学校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各中职学校纷纷加强了对专业教师的培训,但是部分机电专业师资力量依然比较薄弱,一方面是因为中职学校平台较低,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高水平教师不愿意任教;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中职教师进入企业实践锻炼机会较少,自身的操作能力薄弱。
在教学评价环节,中职机电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不足,唯成绩论现象严重。绝大部分学校仍然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没有深入贯彻过程性考核的方式,忽略了平时表现和实践部分的成绩,影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准确的专业定位是机电专业教学改革的基础。中职学校必须认真学习《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通过方案在政策方面了解企业和行业组织在中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产教融合的重要性。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企业进行调查,明确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从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策略有:一是邀请机电相关企业专家进校园,参与专业知识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双方合作深度,将行业需求相关技能和理论知识相结合,融合到机电专业的教学中,双方共同进行教材编撰和实践课程内容的设置,实现人才需求、社会发展和教学课程改革三位一体的专业知识体系。三是中职学校要加强与当地机电企业的合作,让学生有机会能够进入企业参与实际项目,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提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推动企业实践课程和中职学校课程之间的学分互认政策,更好地让企业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服务。四是可以搭建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平台,企业和教师之间零距离沟通,优化整合政府、企业和院校的作用,共同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改革要从整合教学资源开始。首先要打破课本式教学,教师要充分调研行业企业先进技术和典型案例,结合校企合作,按照章节讲解课本知识的同时将企业案例导入,让学生能够根据企业生产实际进行运用;其次,校企共建网络资源平台,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教师和企业名师共同上传相关课程知识,让学生能够搭配教学课件和项目案例视频等多媒体材料,加深对于书本知识的掌握;最后联合当地其他中职学校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共享,一方面提高学校间学生和教师的学习交流,另一方面加强学校之间的学分互认体制建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在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中职学校必须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借助当地相关企业的力量进行实训基地建设。一方面可以参观当地相关企业,模拟企业岗位的工作环境进行实训基地建设,从硬件采购到软件按照,以实践实训为出发点,按照双方互相监督、共同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为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良好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可以结合企业需要,将企业的员工培养与学校的实践教学相结合,从根本上实现实训基地的“工学结合”目标。
随着时代的变革,产教融合不断深入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教学中,为了顺应社会的进步和技术发展,必须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大力培养师资队伍。第一,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可以定期安排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加大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教师去相关企业挂职,在提高个人专业素养的同时,提升实践动手能力;第二,引进企业教师,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把企业的骨干人员引入学校授课,可以丰富课程设计环节的授课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学校教师和企业名师共同组建教学团队,转变教学方式,让工匠真正地投入教学过程中。
教学评价是课程教学的关键部分,既包括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包括了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评价应该以人为本、立足过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评价形式多样化,可以进行作业公开评价,各年级评出最优秀的作业,在期末考评中进行加分,或者采用过程性考核形式,可以通过学生互评、家长问卷和专家评价的形式,进行综合评分。第二,以评促教制度,主要集中在对教师的评价方面,以“人文化”为根本理念,充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率。在课程的考核体系中,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从而更好地奉献社会。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我国中职教学改革步伐逐渐加快,机电专业教学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朝着立体化方向发展,通过产学研的平台,将生产、学习和研究三位一体融合,不断创新,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因此,中职学校可以从加强政策引导,构建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多方位协同合作,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机电专业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