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育生态模式探析

2022-02-27 18:35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因子高职生态

张 景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吕梁 032300)

教育生态学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结果。在人类环境面临越来越多困境的时空场域下,生态理念、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如何探索教育生态化亦成为教育界探索的重大时代课题。高职英语教育是高职教育这一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广泛传播,如何运用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生态学的原理和机制,并将其引入高职英语教育中来,以建构生态化课堂,是诸多英语教育者研究的重要领域。事实上,国外于20 世纪30 年代就提出“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出现了语言生态学、生态翻译学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对教育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正是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坚持生态化教育理念,变革传统以任务为驱动的高职英语教育模式,构建生态化高职英语课堂,注重培育学生的生态化学习能力,以缓解高职英语教育的生态失衡,进而为实现“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添砖加瓦。

一、教育生态学概述

教育生态学,顾名思义,就是将生态学的理念融入教育当中,实现教育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融合、协同,进而推动教育的发展,实现育人目标。关于教育生态学的研究,首先是从国外开始的,早在1932 年,美国教育学家沃勒(Waller,W.)在其《教育社会学》一书中首次提出“课堂生态学”的概念,将课堂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从生态的、系统的视角来看待课堂,考察课堂的要素、特点和作用机理,以推动课堂走向生态化、自然化,和谐化。[1]此后,关于教育生态的研究得以展开,然而,受“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影响,“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范围较窄,成果寥寥。进入20 世纪70 年代之后,随着《寂静的春天》一书的发表,世人开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与生态的融合受到重视。1976 年,美国学者克雷明(Cremin)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Education)”的概念,为教育与生态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教育生态学”的核心在于把教育看成是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统一的系统,如何将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实现有机的联系,以实现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成为研究的重点。同时,在该书中,克雷明提出限制因子定律、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花盆效应”等基本原理,被广泛运用于教育中。[2]此后,“教育生态学”开始作为一个学科进入世人的视野,并在世界范围内引发研究的热潮。

我国关于“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始于20 世纪90 年代,主要对“教育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作用机理等进行了探讨。把“教育生态学”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是“教育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将“高职英语生态课堂”输入知网进行检索,研究成果寥寥。对此,如何从高职英语教育的基本规律出发,探索高职英语教育的生态机理,探索把高职英语与生态学相融合,打造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生态课堂”,以实现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必将成为高职英语教育的实践路向。

二、高职英语教育生态失衡的现状透视

高职英语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能人才为目标,是一门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公共必修课程。2021 年3 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 年版)》明确指出,高职英语“旨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和应用英语的能力”,并要求达到“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自主学习完善”等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从课程模块设定来看,包括了职业与个人、职业与社会、职业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可见,高职英语教育是一个多元素融合的生态系统,如何实现系统内部的教育平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高职英语教育必将思考的现实问题。

生态失衡是相对于生态平衡而言的,何谓“生态平衡”?顾名思义,就是在生态系统内部的各个部分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一种合理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状态,相互之间匹配度、和谐度、适应度的状态良好。反之,则是生态失衡。[3]从生态学的视角来考察高职英语教育的现状,存在着教育生态失衡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的失衡。当前,在“百万扩招”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迎来的发展的“春天”,高职院校在校生人生连年攀升,部分高职院校甚至超过教育负荷。扩招准备不足,班容量不断扩大,必然导致高职院校内部系统资源处于承受力的上限或超限运行,对于高职英语教师而言,既要保证正常的教学,又要开展校企合作、教学研究等工作,显然是不堪重负,对教育效果造成较大的消解。尤其是大班教学,人数负荷大,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驱动学习、以职场为核心的学习等教学模式,困难较大,造成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的失衡,违背了教育生态学的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

其次,教学目标与学生发展的失衡。教学目标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实践指向,具体到高职英语教育,其目标体现为核心素养培育、学习英语和应用英语的能力培养等维度,尤其是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仍然存在传统重语法、轻技能培育等偏向,与学生就业导向存在较大偏差。同时,在具体的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存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的桎梏,忽视学生主体的存在,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造成负面影响。此外,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在自我发展的定位上存在认知不到位的状况,有的学生感到前途渺茫,有的学生感到信心不足,有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这也造成了与教学目标的失衡。

最后,课堂知识掌握与课外知识运用的失衡。语言的学习在于运用,高职英语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其中,工具性是重要的方面,对于学生而言,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存在过度强调课本知识的传授和教学情境营造,忽视校企合作或者校企合作开展不够,导致学生缺乏顶岗实习、跟岗实习等机会,所学的知识和能力缺乏施展的舞台,导致课堂学习与课外语言运用的失衡。同时,在教学中,如何对教学进行评价也存在问题,教学评价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但目前的评价模式,缺乏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无法真正发挥教学评价的功效。

三、高职英语教育生态模式的建构

生态学认为,只有生态系统达到相对平衡,物种之间才 能彼此适应、相互制约。问题是改革的声音。高职英语教育生态的失衡,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的效果。对此,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将教育生态学的原则嵌入高职英语教育中,构建高职英语教育生态模式,进而提高教育的质量。

1.善用限制因子定律,建构高职英语活力课堂

在高职英语教育的“生态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生态因子,包括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等。限制因子定律认为,当生态因子缺乏,或在低于临界线,或超过最大忍受度的情况下,这种生态因子就会起限制因子的作用。高职英语教育生态失衡,说到底,就是教师、学生、环境三种生态因子之间的匹配度、和谐度和适应度不足。故而,如何让限制因子转化为促进因子是高职英语教育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最重要的、最具活力的组成因子,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亦存在教师为主体,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的偏向,据此,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成长成才、职业发展的需求出发,设计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发展相匹配的教学模式,构建与学生学习需求相匹配的课堂氛围,以形成学生、教师、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评价和学习环境等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变限制因子为促进因子,如此,才能凸显高职英语教育的价值旨归。[4]譬如:在具体的教学中,针对高职学生理论薄弱实践能力强的特点,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动力,构建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包括仿真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等等,确立学生课堂教学的生态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营造活跃课堂,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给予学生更多的语言训练的机会,促进各生态因子的有效循环。

2.聚焦破解花盆效应,构建英语生态学习环境

生态学认为,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性、包容性、协调性的系统,必须要实现生态系统内外部之间的合理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状态,方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从高职英语的生态系统来看,就必须要关注职业与个人、职业与社会、职业与环境等方面的关系,实现各个方面的协调,才能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然而,在以往的教育中,存在“花盆效应”的弊端,即英语课堂形式表现为“封闭式”课堂,是一个小班教学的小生态环境,虽然,在课堂教学中,也存在工作场景的仿真式教学,但是,从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来看,是远远不够的。应强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思维,推动课堂、学校、职业、社会的一体化,让英语教学从“小课堂”走向“大课堂”,赋予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岗位锻炼和英语运用的机会,如此,才是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路向。同时,在具体教学中,要善用结合“互联网+”技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建构“线上+线下”的混合式课堂,发挥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即时性、开放性的优势,打造基于VR、AR 等技术支撑的职业场景式教学环境,将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和生活情境嵌入其中,引导学生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实现生态化“师生共同体”的建构,从而形成生态学的“整体效应”。

3.确定师生生态位置,打造师生教学相长关系

生态学认为,处于生态环境中的每一个因子,都具有其特定的时间、空间位置及其功能定位,即生态位。在高职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无论是教师抑或是学生,都具有其特定的生态位,如何利用好、确定好生态位,是促进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事实上,学生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特殊存在,具有差异性,此种差异性表现为体格、性格、认知、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各不相同,此种差异要求教师必须要因材施教,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际上,在高职英语教育中,处于“生态链”中学的学生多为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强、性格开朗活泼的学生,相反,哪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弱、性格内向的学生,一般处于“生态链”边缘。如此,在“生态链”中心位置的学生会得到较多的课堂关注度和教育资源倾斜,并因此获得更多的锻炼的机会,而处于边缘位置的学生则可能会被忽略。因此,教师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教育生态系统平衡的视角出发,赋予学生均等的学习机会和公平的资源分配,让全体学生共享教育供给。[5]同时,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的“最适度法则”,教师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共同体”构建等方式,让处于不同生态位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促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推动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此外,高职英语教育生态模式的构建还需要转变教学评价理念,形成以评促教良好态势。在评价体系设计中,要突出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教学评价体系,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采取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结果评价等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不能仅注重考试的单一评价方式,应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顶岗实习表现、小组活动表现等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以保证教学评价的全面有效。

综上所述,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下,高职英语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学生、环境等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生态系统,每一个因子出现问题,都会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造成影响。故而,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针对高职英语教育生态失衡的问题,从善用限制因子定律,建构高职英语活力课堂;聚焦破解花盆效应,构建英语生态学习环境;确定师生生态位置,打造师生教学相长关系等方面出发,实现各因子的动态平衡,激活学生内在的课堂参与动力,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为实现高职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因子高职生态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影响因子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