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及对策

2022-02-27 18:39王亚妮
新课程 2022年43期
关键词:结合点习作课文

王亚妮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华美实验学校,甘肃 兰州)

如今,读写结合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流,通过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同时也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从当前高段读写结合教学现状看,还存在一定问题。为此,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一线教师要基于教材,不断探索提升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策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小学语文高段读写结合教学现状

(一)小学语文高段读写结合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

1.对教材的使用程度不高

教师对教材中有关读写结合点的挖掘并不充分,在读写设计中对单元目标与课后习题的读写结合点也有所忽视。在教学中,有的教师缺乏将习作融入阅读教学之中的思想观念和意识。部编版教材有专门的写作单元,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读写结合意识,但是,有的教师却对专门的写作单元教学存在困惑,仍然需要不断通过实践加以探索。

2.读写结合的形式较为单调

在教材中读写结合多是一些仿写、补白、续写等形式的训练,通过多形式的融合提高学生读与写的兴趣。但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读写结合对学生加以训练的频率比较低,教师主要让学生仿写,其他形式很少涉及,尤其是在作文中,就其选材以及立意等的模仿方面,主要也聚焦于表达。读写结合训练形式的单调也反映出教师在挖掘读写结合训练形式上未能下足工夫,属于浅层训练。

3.读写结合方法较为单一

课标明确要求学生不仅要修改其习作中存在明显错误的语句,而且乐于与其他人分享写作的心得,逐渐将读者意识渗透其中。在实际教学中,评价多是以教师为主角,其他形式的评价以及主体都比较单一。在大班额教学下,教师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兼顾到所有学生。如对于小练笔的批阅,教师可能并没有进行跟进指导,导致习作反馈不及时,缺乏及时反思,难以给予学生有效指导。

(二)小学语文高段读写结合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解读新课标不够深入

教材编写依据是课标,这也成为语文教学的根本遵循。教师能够精准把握各学段学生具体的学习要求,但部分教师未能真正依照学段目标进行读写结合点的设计,反映出教师未能深入解读课标,因此难以建立阅读与习作之间的联系,限制了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发展。

2.读写结合认识理念存在不足

用理论指导实践成为教学的行动之基。如果理念认识不足,自然也会导致行动上产生一些偏差。在读写结合中,教师读写结合的理念认知存在不足,对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视度不够。由于读写结合的目标定位不精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训练的形式较为单调、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较为单一的问题。

3.解读文本的能力素质欠缺

有的教师对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有所忽略。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优秀文章,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有不少的好词、好句,构思巧妙,也有发人深省的哲理,这些无疑都成为学生读写结合的典范。而且这些课文也隐藏着很多的读写结合点,只有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精准找出其结合点,才能最大化提升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但从实践中发现,教师对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挖掘程度实际上还不够。当前的读写结合训练存在盲目性、机械化的问题,教师也缺乏对语文要素进行落实的自觉意识。每一单元都安排了阅读训练要素以及表达训练元素,旨在加强阅读与表达之间的联系,语文教师应该对此加以重视,借助课文,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让学生从所熟悉的课文入手,学习一定的写作方法,不断提高自我的写作能力。以读促写无疑体现了阅读要素与表达要素的相互渗透、融合,但在实际中,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未能真正落实。

4.学情把握不精准

教师只有精准把握学情,才能以学定教。教师需对教材与课标进行深入解读,且要掌握不同年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读与写中融入生活经验。高段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形式要求越来越丰富,教师则需要精准把握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以此作为设计读写结合训练点的第一手资料。但由于教师对学情了解不透彻,使得读写结合训练针对性不强。

5.学生在读写结合中主体性不强

从当前的教学形式看,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状态,过于依赖教师的评价,也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有的学生只关注教师的评语,对写作重建的问题未能积极进行反思,缺乏完善意识。在读写结合过程中,教师应把握住高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如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或者是精神、物质等奖励机制,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之中。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是以自身评价为主,这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会产生不利影响。

二、小学语文高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根据小学高段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存在问题以及背后的原因,就读写结合教学的改善提出以下具体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读写结合观,不断提高读与写的能力与水平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读写结合观,引领学生不断扩大阅读量,拓宽视野,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只有树立正确的读写结合观,教师才能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确保读写结合教学取得实效。

1.教师之间加强交流研讨,汲取先进经验

教师之间应积极进行研讨,围绕读写结合教学质量的提升交流经验,汲取新方法、新思路,从而改善自我教学中的不足。以读写结合教学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做好教学引导,使学生的读写结合需求得以满足,从而不断获取新知,有所收获。教师也要善于写下水文,通过为学生树立积极的榜样,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读写结合的兴趣。教师写好下水文,则能为学生做出榜样,也让学生在习作中遇到困难时能够做出更精准的指导。

2.精准掌握学情,以学定教

高段学生读写结合方面有具体的要求,教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要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学定教,把握高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为此,教师要深入研读课标,从而准确定位高段读写结合的目的,站在总体角度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再进行各个小目标的具体划分,包括语言、思维以及情感等,还可以细化到具体的段落、篇章、句子等,通过宏观把握,整体定位,落实课标要求。

(二)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效开展读写训练

教师应充分了解高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认知需求,引导高段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真正主动参与到读写结合训练之中,才能提高读写结合的效果。学生在其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便是“无米之炊”,也就是如何选择素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如在写作之前,教师通过开展一定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就地取材,而教师可借助游戏的准备与规则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从中不断积累生活经验,为读写结合训练做好铺垫。教材中的小练笔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起来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认真对课文进行解读,从而引发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然后再引导学生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学习课文中所描述的一些场景或者细节是如何进行情感表达的,从而让学生开展小练笔。教师在设计读写结合时可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为读写训练打好基础。

(三)研读教材,不断提高解读能力

对教材进行深入研读,也能够充分挖掘出其所蕴含的读写结合点,建立读写之间的联系。

一是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训练。在阅读教学之中,教师将阅读与表达进行充分结合,且有所借鉴的范本。如教师根据《狼牙山五壮士》课后的习题之一,即关注自然段中对每一位战士人物形象的描写,与课文内容相结合,让学生说出这样写的好处。这道题的目标是让学生感受人物的形象,并且体会蕴含的情感,从而也能了解读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从中也能看出,表达知识的积累实际上也源于阅读教学,不仅让学生习得了“写什么”,还掌握了“怎样去写”的方法,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是开展习作单元中的读写结合训练。将写作单元与阅读教学相融合,明确写作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掌握写作方法,不断提升写作能力。教材中有专门的习作单元,教师根据单元的设定展开教学,结合习作例文让学生了解习作中所采取的方法、技巧,由此进行模仿,并能够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其中,有利于通过例文带动学生习作,产生积极影响。

三是开展课后习题的读写结合训练。课后习题中设置了不少的仿写、续写以及缩写、补白等多种读写结合训练的形式。在教学中,教师对不同形式读写结合点进行深入挖掘,引导学生开展读写训练,发散思维,不断丰富体验,有效提高学生读写素养。比如,利用文章有效进行仿写,仿写也要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以及表达方法进行把握,与自身的经验结合起来,从而写出与所阅读课文的形式、内容较为相似的小片段,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并非是机械模仿。

四是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有效进行改写。高段学生的改写,也就意味着对课文主题加以重写与修改,或者是对课文文体、写法等进行改写。通过对原文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改写,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将散文《白鹭》改写成说明文,从而体会不同文体的差异。通过大胆创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和读写欲望。

五是艺术补白,深入体悟。对课文内容的空白之处进行补白设计练习,能够促进学生理解文本,也成为读写相结合的一种形式。如在《穷人》中:“丈夫喃喃地说……可有什么办法?两个人沉默了一阵。”沉默中,究竟桑娜想到了什么?学生与课文进行联系,对桑娜的心理活动进行补写,而教材也是意在通过对桑娜矛盾内心的补充,从而为学生深刻体悟人物形象而不断地提供一个支架,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通过多种方法实施评价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习作进行自我修改,生生之间进行修改或者是交流心得,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的修改与评价并非是教师的专利,而是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进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读者意识,使学生也通过评改分享心得,积极进行交流。教师可通过习作评价标准的设定,制定评价机制,让学生能有评价的依据,从而对自己的习作或者他人的习作进行精准评价。而评价中,集体评价是以小组为单位修改习作,集结集体智慧更有助于评改作文,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自我评价之中,则是学生结合教师的评价以及其他同学的评价,客观评价自己的习作。同伴评价则是相互交换进行评价,让学生体会写作的趣味,体验成功的喜悦感。通过互评,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使学生相互交流,进行作品的评价,也相互分享心得。这一评价方式更有助于生生之间的互促共进。

教师在写作评改环节融入多样性的评价方式。比如,在组织评价环节之中,先由学生自荐进行朗读,让其他学生听一听错别字或者一些不通顺的句子。师生评价以及学生点评中,由学生自荐,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一些错别字或者不通顺的句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其他学生的习作,及时发现存在的亮点,最后全班进行交流。对学生在阅读同伴习作中所发现的一些精彩片段,共同进行交流,分享心得。这种多元化的评价环节融合了集体、自我、同伴等多种评价方式,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热情。

教师通过科学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一方面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从而获取直接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扩大阅读,使学生获得间接的阅读经验,养成善于反思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借鉴课文的写作技巧,以及与写作单元的重点相结合,养成良好的读写结合习惯,善于借鉴阅读课文所学的知识,在阅读中对读写要素进行巩固,不断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与素养。

猜你喜欢
结合点习作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黑龙江省史志系统抗“疫”风采(下)
背课文的小偷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三个“结合点”分析
寻找科学与新闻的“最佳结合点”
背课文
找好老促会工作与扶贫开发工作的结合点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