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高校美育教学的课程思政“基因表达”

2022-02-27 16:13屠春飞陈帅周乐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基因表达美育育人

屠春飞,陈帅,周乐

(1.宁波大学 音乐学院,浙江 宁波 315000;2.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南京 210013)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通过对审美主体的直观理解与感性体验从而达到一种从初级到高级、从模糊到具体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教育方式[1]。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基地,其美育教育对于学生的精神、情感甚至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影响[2]。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所处的现实环境比以往都要复杂,高校育人工作面临更严峻的挑战。课堂教学作为高校育人的主阵地,承载着知识技能培养与价值观塑造的双重教育功能,为此国家大力倡导并推进“课程思政”,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意识。

近几年各高校开展美育与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工作,因地制宜地探索出“系列化”“本土化”的美育课程,并对课程思政的含义、内容及具体做法进行了创新。但在实施过程中,一些高校对于美育与课程思政的理解较为表浅,课程设计流于形式,缺乏与学生的内在关联,因而也无法引起学生的心理认同与思想共鸣,导致美育及思政教学陷入“高开低走”“名高位低”的尴尬局面。基于此,本文就高校美育与课程思政中的难点、痛点进行剖析,结合国内外高校美育教学的现状,提出“课程思政基因表达”的全新概念,以期为高校美育与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一、高校美育与课程思政的痛点、难点

(一)高校美育陷入思维“僵局”与现实“窘境”

目前,一些高校教育者将对美育的理解等同于艺术教育,认为美育就是开设艺术类课程、举办艺术活动等,这是一种误解。美育是一种对于美的感知与品鉴能力,是一种复杂的高级心理活动与感性体验,而艺术活动则是促成个体获得良好心理体验的外在过程与形式,由于艺术活动较易引起人们的情绪反应与精神共鸣,因此也常令人形成“艺术教育就是美育”的错误观念。美育自古以来就根植于我们的中华文化与生活哲学之中,“吟诗”“泼墨”“品茗”“闻香”这些文人雅客的生活日常,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自我美育”。例如在诗词中体会古典文学的隽永雅致,在墨宝中感受行云流水,美育在无形中已经融入了我们的大脑记忆与身体知觉之中,所以高校美育更应形成一种大格局的“大美育观”,不拘泥于某一种或某几种艺术形式,应形成“处处留心皆美育”的育人理念。为此,我们应充分思考在现今的时代背景与育人命题下,如何找到能激起青年学生求知与探索欲,怎样挖掘活动本身所蕴含的美育元素与教育价值,怎样根据育人主题或类型精心设计活动,最终让学生在美育活动的起点、节点与终点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美育浸润。

此外,美育“师资不足”问题也较为突出。就目前高校已有专业目录来看,国内还未开设真正的“美育教育”专业,有且仅有“艺术教育”等相关学科,其培养方案也是教育原理类、文艺理论类课程占主体,而相应艺术技能的课程则占比较少,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是以理论研究为主,缺乏一定的实战与应用性。因此,真正的美育师资应具备深厚的人文学科素养,通晓艺术学科的基本发展规律,掌握一定的艺术实践技能与教育教学手段,并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与反思能力。但反观国内高校目前的美育师资水平,距离理想的“美育教师”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各高校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整合校内现有师资及美育资源,联合多学科专家共同分析、探讨本校的美育生态现状及解决策略,提高在岗美育教师的专业深度与广度,争取美育工作在落实立德树人、价值塑造与情感体验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动态平衡与交融。

最后,受区位因素及各地教育政策影响,各高校对于美育工作的投入与支持力度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南京农业大学近年来对于美育教育经费的投入达200多万元,学校每年积极开展各类艺术活动,加强美育精品课程的培育与建设,并在2021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证明了该校“两演一展一案例”的成功。而我国东北、西北地区部分高校,由于自身办学实力较弱,加上地方政府也无相应扶持,且美育工作并不能给学校带来显而易见的“教学业绩”与“现实利益”,因此在美育工作的投入方面较少,美育得不到重视。如何在不利的现实条件下寻求突破,走出现实窘境,对于高校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二)课程思政“基因解读”与“顶层设计”的偏差

自2020年来许多高校积极进行美育与课程思政协同、融合发展的新尝试,但育人效果并不显著。一方面考虑到课程思政是目前对于高校课程教学的最新要求与最新提法,许多美育教师并不能精准理解其含义与具体内容;另一方面落实思政教育需储备一定的思政知识与原理,具有育人目标明确的导向型思维,具备课堂教学实时动态调整的能力,因此真正能挖掘并落实好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并非易事。首先,高校美育课程及开展的相关艺术活动本就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类似于生命的遗传密码DNA,美育教育同样也蕴含着“思政元素DNA”,但目前受主观认识能力的制约我们不能对其内涵进行准确解读,进而影响了美育教学过程中思政理念的体现。课堂是育人主渠道,教师的认识水平跟不上,课程思政理念就无法在课堂落地。而此种认知解读能力的欠缺,不仅是广大一线教师的痛点,更是顶层设计者对于教育规律与教学实践认识的缺失。在已发布的指导文件中,对于课程思政的表述更多是一种方向性、概括性的论述,而对于“课程思政基因”的核心解读与案例化指导几乎没有,教师无法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课程思政,无法对学生进行精准的课程思政教学,所以课程思政的难点在于教育者先受教育。

其次,文件中还提到要求高校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相应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但实际上课程思政工作仍处在教学的初级探索阶段,许多理论与实践尚未发育成熟,贸然修改培养方案并不会带来育人局面的实际改变,甚至可能还会造成教师教学方向与思路上的混乱,引起教师的内心反感与抵触。因此,顶层设计者是否应加强对于课程思政的内涵、类别及具体内容的培训指导,厘清教师的教学与育人思路;多提出可观察、可测量、可落地的教学参考案例,而不是只强调“意义与价值”所在;多鼓励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发现问题,引发对课程思政教学的相关思考,在反复探讨中形成共识进而完善纲要性的指导理论。

(三)课程思政“基因表达”的阻碍

1.新旧教育教学观念的矛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经常对教学结果进行发问,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教学观念生成的过程。在结合学生学情与教学目标后,授课的理念就应逐渐浮出水面,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文化浸润与情感体验为导向,突出美育教学的“体验性、审美性、创造性”;并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将思政基因有效激活,形成“教中学、学中悟、悟有思、思所获”的教学链条。而在这样理念指引下的高校美育教学就会变得鲜活、有趣并具有生命力。例如,在进行中国古典画作鉴赏时,教学思路往往会围绕作品的创作背景与绘画技法展开,课堂容易陷入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老路。而北京联大的戴文俊老师在进行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的鉴赏教学时,通过带领学生观察中国绘画“散点透视”的传统技法,让学生对山水画的意蕴表达与国人特有的时空观产生全新的理解与深刻体会。随后播放创意音舞诗画表演《忆江南》,让平面的色彩表达立刻变成立体的歌乐舞演绎。这种多层次、多感官、沉浸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仅看到画作中蕴含的中国精神,更被其中的国舞之韵、诗词之美深深打动,更点燃了在场师生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所以,只有教师对原有的教学观念进行革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法与手段,才能让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有表达的可能。

2.有效教学的时空延展性缺乏

由于美育教学在高校课程中占比较少,仅依靠课堂教学时所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也是短暂的。而审美能力的感知与提升,需要在长期的引导与练习中才能获得,是一种高阶思维能力。因此高校美育教学应打破传统、常规的课堂限制,将美育理念贯穿到各种文化活动与校园建设中,使得美育不再局限于教室的固有时空。美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有教师参与讲解的才算是美育,美育犹如文化现象,文化的形式有符号、器物、建筑等多种形态,有凝固的文化,有流动的文化,有视听的文化,更有舞动着的文化。对待美育我们也应以这样的目光与思维进行审视,将美育的建设融入到校园之中,延展美育教育的时空。例如宁波大学一直秉持“大美育”的育人理念,在抓好课堂育人主阵地的同时,根据校园内的“白鹭”栖息地,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白鹭林”美育公园。在公园建设中融入浙东地区特有的“感恩”“务实”“奋进”的文化精神,并把宁波大学的艺术创作成果也汇入其中,彰显出学校办学的“美育化、生态化、人文化”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做好高校美育工作就是在提升大学生的文化感知力与文化理解力,而思政元素又深深根植于文化之中,所以扩展高校美育的应用场景也是在加强思政基因的表达。

3.标杆向导性的教学指南及课程建设缺乏

由于高校美育不像其他学科具有成熟的教学体系与实施方案,因而许多教师进行授课时,只能在遵循课堂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凭借以往的经验或直觉进行探索式教学。但美育涉及的内容涵盖很广,对于教学体系如何架构、教学内容如何编排、教学流程如何实施以及教学效果如何评价等,对教师来说都是严峻的挑战,又何谈再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表达。此外,当面对不同专业类别、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不同地域的学生授课时,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授课内容又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在音乐作品的赏析教学中,聆听是最为直接也是最为有效的欣赏途径,通常人文学科专业的学生在教师简短的提示下,就能初步感受到音乐的情绪与内在情感,并且对于音乐要素的理解把握也较为准确。而对理工科的学生进行教学时,由于认知习惯及知识结构的不同,惯用的聆听法已较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因此教师必须调整教学思路,以音乐的结构分析及故事导入作为教学的切入口,引发学生对于音乐的思考与关注,最终回归到对于音乐旋律、节奏、和声的聆听感知上,体会音乐的魅力。故加强高校美育的标杆及向导性课程的建设是极为必要的,有助于教师把握美育教学中的基本准则,搭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框架。无论面对何种学情,都使得高校美育教学能在某种规范下有序合理地运转,让美育更具普适性与包容性,从而使思政基因能更好地融入与表达。此外应努力打破美育教学的边界感,尽可能使美育和各学科发生联系与交融。

4.高校美育的成果收效甚微

美育是一种自然流露而不是刻意说教,美育应注重形式但不能流于形式。目前高校美育基本以文艺演出、专题展览以及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为主要活动方式,但经常会陷入“走马观花”式的尴尬处境,虽然活动形式热热闹闹,但实际的育人效果却不尽人意。高校美育工作的重点是通过外部活动提升内部审美认知、陶冶心灵、完善人格,美育不像体育、智育的教学效果立竿见影,能通过考试成绩直观评价、测量,心理活动的不可见性及育人反馈机制的缺乏,同样是导致美育工作较难开展的原因。美育教学一般为多人的集体教学方式,集体性教学的氛围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沉浸其中,更易引发学生的内心“波动”。因此加强活动中的体验性设计,让学生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而不满足于单纯的观听、聆听,让学生从活动中的“看客”变成“主演”,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扩大美育活动对于学生的思维、心理及情感影响,从而使得美育形式更好地服务于内容。只有学生收获了满满的体验感,才能进一步对内容形成深深的认同感,最终提高高校美育的育人成效。

二、国内外高校美育现状的启示与思考

(一)国外高校美育课程的理念与体系

早在2009年哈佛大学提出了全新的美育课程理念,即打破固有的“学科”分类,将学生的现实需求变为课程划分的标准,从美育原理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对艺术本体的自主发问,课程体系从原有的“艺术”变为“审美”,讨论的范畴也打破原有的书本、课堂局限,将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等都纳入了美育的视野[3]。哈佛大学对于美育教育理念的转变契合了我国当下常提及到的“大美育观”,大美育的育人格局使学生接触的知识面更加宽广多元,也更容易使学生发生知识的迁移,使美育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美育的育人实效。此外,美国高校的美育课程还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世界中的美学元素,认识光、声音、空间是美学现象构成的基础,鼓励学生通过活动亲身创造自己的空间,并在游戏互动中体会到“光影变幻”的美学体验,意识到光、运动、声音和空间的美学品质,从而实现艺术与物理的审美维度的统一[4]。相比之下,我国的美育仍以人文艺术类学科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暂未涉及自然科学的领域范畴,而国外高校已把美育的视野拓展到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之中,拓展了学生的审美思维与认知眼界,更能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科学中美学元素的探求。

(二)国内高校美育的现状与反思

目前高校学生对于美育教学内容的认同感较低,在相关调查中显示,虽有45.7%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美育课程较为丰富和多样,但还有54.3%学生对此感到不认同、不满意[5]。在访谈中进一步得知,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多种门类的艺术课程,但由于课程容量有限,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选到自己心仪的课程。并且,绝大多数课程以鉴赏类为主,课堂教学仅停留在“口头讨论”阶段,大多不进入艺术实践环节,因此这样的理论式学习带来的只能是学生的反感与乏味,这与高校美育的初衷背道而驰。此外,许多艺术的概念及理解较为抽象,学生缺少前置学习经验而无法理解,教师的讲解也很难与实际生活发生关联,这样的美育注定是“空中楼阁”“昙花一现”,失去了美育的根本价值与育人初心。在调研中还有学生提到“有时候我们选课如果没有达到开班数量,学校是不会开设的,所以有时候我们是全班一起选一门课,以少数服从多数投票决定选什么,那时就不会考虑到每个人的兴趣了。”上述情况在高校美育的推进过程中绝非个例,应引发高校对于美育课程管理的思考,应多把目光放在学生的实际需求与问题的解决上,而非仅仅从教育教学的观点出发,关注学生切实的学习需求。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美育工作的方向

互联网时代信息交流的通路变得方便快捷,今天的高校美育教学也应搭乘“互联网”的快车,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首先,高校间应打破校际、专业、地域及时空的限制,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教学手段进行高校美育工作的协同交流,集思广益破解美育难题。其次,应建立高校美育教学工作联盟,定期进行集体备课与展示课交流,并利用“智慧教室”等技术手段让不同高校的师生同上一节“美育金课”,让美育资源真正流动起来。最后,元宇宙等新兴事物的产生同样给高校美育教学发展带来机遇,能让全球各地的建筑、风景、文物都能与学生在云端相见,形成了“全时、全域、全场景”式的场景化美育空间,真正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达到了沉浸式体验。

三、“基因表达”的概念解析

目前对于高校美育与课程思政二者关系的理解已有诸多论述,例如平行线理论、螺旋式理论等,都具有各自的意义与价值。本文将生物学中常见的“基因”概念引入高校美育的相关讨论之中,对其概念与内涵进行深化拓展。基因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最小结构单位,控制着生物体的对外性状表达,而高校美育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就如同生物体与基因一般,思政元素就是美育教学的内在基因,影响着美育的内容构成与呈现方式。并且课程思政的难点在于,如何探寻并解读教学内容中蕴藏着的思政元素。人类对于基因的探寻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发现、认知与解读过程,而面对美育内容中的思政基因,“找不到、不会找、读不懂、讲不透”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难点和痛点。因此,将“基因表达”的概念引入到高校美育的教学与研究之中是极为必要的,让广大教师能以全新的视角,更加理性、深入地看待思政教育与美育教学。

(一)高校美育的“生物性状”表达

生物性状原指生物体在其内部基因的影响下所表现出的外部结构、形态的变化,而高校美育在“思政基因”的影响下同样会呈现出不同的组织形式与育人效果。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郭声健教授曾以“美美的、暖暖的、乐乐的”来形容高校音乐教学应有的“性状特点”,鉴于此,结合目前高校的育人要求与实际现状,高校美育教学应呈现出“有温度、有厚度、有力度、有态度”的性状表达。“有温度”指高校美育不再是冰冷的美育知识灌输,而是通过挖掘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的“思政基因”,对美育的形式与内容进行重塑,从而唤起学生的真情实感,让美育教育变得“走心暖心”。“有厚度”指的是高校美育应摒弃浅薄的内容选择,寻找蕴含丰富知识与多维价值的精品内容,如“传统文化思政基因”不仅承载着优良的文化知识,又包含着华夏民族深厚的人生智慧。“有力度”指的是高校美育的推广与落实应是“掷地有声”的,有必要的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持,让高校与学生不再忽视美育工作。“有态度”指的是高校美育应结合自身现状,积极打造具有“地域特征”“学科特点”的特色美育,并努力建立起符合自身定位的高校美育话语体系,走出一条不盲从、有特色的美育之路。

(二)课程思政的基因编辑与排列

美育的内容涵盖了音乐、美术、舞蹈、戏曲、影视、文学、戏剧、宗教等多种门类,不同种类的美育包含着不同育人属性的思政基因,而针对具体的教学需要及育人要求,教师要对其中的思政基因进行相应的调整、排列与编辑,以便创造出更加完备的高校美育性状表达。例如,“家国情怀”思政基因是学生最容易理解,也是高校美育活动中分布最为广泛的。它要求我们对“家国同构”“命运共同体”以及“仁爱之情”具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但当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时,家国情怀的深度与角度则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与修改。尤其在面对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时,家国情怀需要以更为直观的画面及故事情节展现,让学生能迅速感知到家国对于每个公民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树立起“有国才有家”的思想意识。而面对高年级教学甚至是研究生来说,家国情怀的基因则需更加多元且富有深度,要在激发爱国热情的同时引发青年对于当下国际形势,国家与社会、与个人命运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与奋斗方向,此时还可进一步与四个认同与四个自信等思政基因紧密相连。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教育的改革,高校美育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其内部的思政基因也在保持自身“遗传性”的基础上,发生一定的“进化与改变”。例如,在红色经典歌曲的鉴赏学习中,原有的思政教学要求仅需要学生能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与旋律做到基本的了解,而现在需要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的心路历程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并且在作品的学唱环节中还包含着的对声乐演唱技巧的讲解,其中还能进一步引申对“对立统一规律”“量变与质变”的辩证思考。

高校美育与课程思政是近几年来的热门话题,不少专家学者都对此做出了不懈努力,推动了我国高校美育的发展,但是各地在实际的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及困难同样是巨大的,例如制度保障跟不上、资金设备短缺、师资不足等问题,都在影响着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但相信随着国家对美育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强,上述问题会逐渐得到妥善解决。但是教师的主观教学理念及教学能力却并不能随着资金、设施等的投入而自然提升与改善,因此我们应着重对美育及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找到问题产生的症结所在。冲破常规教学及管理思维中的桎梏,勇于打破定式,加强教师教学“内功”的修炼。新时代需要新的美育,美育教学更要以全新的视角进行思考与实践,让高校美育真正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品位与情感体验,让美育与思政基因真正融入大学生的血脉之中。

猜你喜欢
基因表达美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论公民美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基因芯片在胃癌及肿瘤球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筛选中的应用
美育教师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