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军
(浙江警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为城市生态园林绿化建设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而城市内部构建的生态园林绿化建设工程,能够大幅提升整个城市的美化程度,进一步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可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城市生活条件。然而,由于目前城市建设的生态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不到位,出现诸多问题,不但会影响生态园林绿化施工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同时还会造成较为严重的资源浪费,进一步损害了生态园林绿化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相关施工部门需要合理科学地采取正确手段,及时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生态园林绿化工程的健康、持续发展。
生态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工作内容较为烦琐,与普通的工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存在很大不同。针对生态园林绿化工程,在具体施工操作过程中,因涉及植物的管理和养护工作,需要施工人员在生态园林绿化施工工作中,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施工标准来操作。另外,针对各类植物的栽种,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进行,以保障生态园林绿化工作的整体艺术性和观赏性,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建设生态园林绿化工程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显得非常必要。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生态园林绿化工程的推进,因此在生态园林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只有高效的管理才能有效确保整个园林工程在建设质量方面达标,同时能够保证整个生态园林建设工程项目如期顺利完成[1]。而且合理有效的生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也能够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加强项目的管理工作,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收入,提高企业在建筑行业领域当中的综合竞争实力,有助于企业树立一定的影响力和市场地位。
一般情况下,不同的植物群落在年龄、寿命上具有较大区别,这是由植物遗传性特性所决定的。同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还会受到很多外界环境因素的具体影响,其中包括温度、湿度、光照时长、空气质量、土壤性质以及水分含量等,不同的外界影响因素将会给植物的生长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2],也会对后续的植物养护工作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植物的养护工作需要根据植物的生理性生长原则进行管理。在建设生态园林工程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植物特性和对生长环境的需求,并在这种要求基础上选择合理并科学的养护措施,确保植物能够健康茁壮生长。
由于生态园林绿化施工过程耗费时间长,且园林在设计、施工以及植物养护方面涉及诸多操作环节,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包括财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等[3]。为了能够在生态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一定的经济收效,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把控工程项目的成本,在确保正常完成生态园林绿化施工项目的基础上,节省成本投入。另外,生态园林绿化设计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不同的园林设计人员有着不同的审美喜好以及设计标准,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个人追求档次的不同而相应增加成本的投入,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损害到生态园林绿化工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给现场施工管理和养护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生态园林绿化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同时也象征着一个城市的生态文明。在设计生态园林时应当遵循艺术性原则,这就需要园林设计人员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在熟悉掌握植物科目的同时能够运用科学的手段将其进行搭配,以提高生态园林的艺术美感[4]。在建设生态园林绿化时,需要从多个层面综合考虑,其中涵盖植物树种的种类、颜色和形状等,不仅要确保艺术效果和美感,也要不断完善和丰富园林植物的种类群落,以便形成具有多重特色的生物系统。
与城市其他建设工程相比,生态园林绿化工程在技术方面并没有过高的要求,导致部分施工人员认为生态园林绿化的建设工作较为简单,不具备技术含量,只需修剪树木花草即可。由于这种错误的认知,加之生态园林绿化建设对施工人员技能的要求不高,常常造成施工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而且施工人员仅凭借自身经验和图纸来开展施工及管理工作,导致项目的最终结果并不理想。
在实际管理中,生态园林绿化工程存在较多投资主体,且政府相关部门未做到严格监管,并不能全面并准确地掌控生态园林绿化工程的实际施工状况。在此类情况下,生态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过程存在违规操作,负责实施操作的施工单位为了进一步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有可能未按照施工规范开展作业,随意选择植物种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园林绿化工程的验收质量。
目前,由于生态园林绿化施工结束后缺少专门的绿化监管机构,导致施工监督工作存在漏洞,无法严格把控施工质量。根据现实情况可知,生态园林绿化施工的监管工作往往是由施工单位的内部监理负责的,但很多监理人员本身缺乏系统、专业的技术知识,无法科学指导施工人员规范操作,且没有科学可靠的技术支持,容易造成土壤、施肥和树坑等操作环节的不合理性,同时也为工程的后期养护工作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近年来,虽然我国在生态园林绿化工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其发展速度也较快,但在生态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生态园林绿化施工单位在管理模式方面比较陈旧,思想也较为落后,既没有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也无法适应快速的时代发展需求,导致生态园林绿化的施工现场管理未取得良好的成效[5]。此外,部分施工单位虽然借鉴了国外成功案例的相关经验,但也仅仅是拿来主义,并没有将这些成功案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可见国外的先进经验未能在国内发挥其实际的作用。
我国部分生态园林绿化施工单位在绿化建设过程中,通常采用外来植物品种,从本土植物特性来讲,外来植物对生存环境具有较为特殊的要求,如温度、水分、光照和土壤性质等,如果环境不能匹配植物特性,就会导致外来品种的死亡,对生态园林绿化的实际效果起到不良影响,同时也会造成资金方面的浪费。
生态园林绿化的建设涉及植物的运输和种植,为了避免植物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水土流失,负责运输的单位通常对植物采取自带根部土壤的方式进行运输。但在实际运输过程中,由于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植物自身所携带的土壤极易被污染,进而损害植物根系,影响到植物的存活率。近年来,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土壤污染现象,一定程度上威胁了植物的生长。
为了确保生态园林绿化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施工部门需要提前做好施工的准备工作,为后续的施工工序打下良好的基础。
(1)根据施工的设计方案和具体项目要求制订科学并合理的施工计划。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熟练掌握设计的要求和环节,同时选出专业的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管,把控每一施工环节的质量,确保施工流程的规范和合理。
(2)国家相关部门要针对生态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由于生态园林绿化项目涉及的施工环节较多,需要将预算工作提前做好,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全面性。施工人员在操作时,须事先准备好施工所使用的各类工具,确保设备的使用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植物是组成生态园林绿化的重要部分,所以施工单位需要全面了解各类植物的生长习性和规律。在园林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要考虑到当地的自然天气情况和基础条件,根据不同的植物特性和环境因素选择恰当的植物种类,确保植物在生态园林中健康成长。在选择植物种类时,需要将本地植物作为首选,这种方式既能减少植物的运输成本,也可以高效保障植物的存活率,确保生态园林绿化的实际建设效果。在栽种植物时,施工单位应当充分考虑季节变化的环境因素,确保栽种时间的科学性,要想确保生态园林绿化的观赏价值,可在园林内搭配不同生长季节的植物种类,提高园林的艺术性。
生态园林绿化的建设过程较为复杂,且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对生态园林绿化工程周围的地势条件展开全面分析。在充分了解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并确保方案的可行性,有助于生态园林绿化施工的顺利推进。
与植物生长息息相关的条件因素就是土壤条件,尤其是土壤的营养成分,所以施工单位在施工阶段需要深入了解土壤的实际状况,旨在为植物提供适宜生长的良好环境。在植物栽种前,施工单位需要对土壤实施细致处理,将地面上的各种垃圾和杂物全部清除掉,避免日后影响植物的生长。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还要进一步清除植物附近的杂草,以免杂草汲取植物的养分。植物栽种之后,施工单位进行表土回填时,要保障土壤的干湿度,应选择晴朗干燥的天气进行回填。需要注意的是,土壤回填的高度要根据植物的特点来进行,确保回填高度的科学性,为后续草皮的铺设工作做好铺垫,提高生态园林绿化的美观程度。
与建筑工程相比,生态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虽然没有较高的要求,但在具体过程中,高效使用施工技巧,可以有效提升生态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所以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对工作流程和体系进行相应的优化和调整,科学合理安排施工流程,保障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针对不同类树苗的种植,应根据苗木的生长特性选用有针对性的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避免由于工艺不符而造成资源浪费,以损害生态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效益。
生态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所涉及的环节和部门较多,且不同的部门负责不同的工作事务,为了有效提高生态园林绿化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效率,需要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和配合,可有效降低生态园林绿化施工的影响因素。另外,在管理生态园林绿化施工现场时,各个相关部门需要坦诚相见,真实反应情况,做到互相信任,当意见不统一时,应及时沟通,进而确定最终目标,以保证生态园林绿化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
生态园林绿化是城市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其能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越的居住环境,因此在生态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加强现场工作的管理,严格把控施工过程,保障生态园林绿化的施工质量。同时还要做好植物的后续养护工作,针对植物生长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科学合理地选择养护措施,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