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香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甘肃合作 747000)
华锐意为英雄的部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第一个县。传统上华锐藏区包括今青海的部分地区和甘肃的天祝县以及肃南的部分地区[1],本文所指华锐,主要指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天祝藏族由于长期生活在气候寒冷的高原上,喜欢穿用羊皮缝制的藏袍。藏袍宽大肥长、耐磨保暖,白天束带为衣,夜晚解带当被。在长期的历史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服饰文化,其中,藏族服饰精致华丽,盛装饰品极尽奢华,刺绣工艺娴熟精湛,其独特的风格保留着原始性,凝聚着独特的民族精神、气质、情感和历史文化,也是我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天祝藏族服饰又称华锐藏族服饰,它历经千余年的传承、交融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靓丽的颜色、精致的做工,让行走在天祝高原的游人眼前一亮。天祝县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各民族形成 “大杂居、小聚居” 的局面,少数民族服饰风格迥异,具有多民族、多元化的特点。因为地域环境不同,生活需求不同,衍生出了不同于其他藏族地区的服饰文化特征,反映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态和个性特色,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环境的变迁,这种服饰的制作手艺将面临失传的危机。本文通过实践制作,对华锐藏服的手工制作技艺做了数字化保护措施,如对其手工制作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拍摄和数字化记录,并配以详细解说,运用各种多媒体技术手段和数字化平台进行宣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了必要的基础性研究。
华锐藏族服饰的制作不但有藏族传统风格,还有自己的地方特色,既保留着游牧者追求精美、表现华贵古风的特点,又适合于农业生产袖短、轻便的要求[1]。华锐藏族服饰种类繁多,样式各异,有男女之分、老少之分、冬夏之分、日常和节日之分、已婚和未婚之分,且各具特色。本文主要针对已婚妇女的服饰,对其手工制作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详细解说。
华锐藏族女性的辫饰文化,与其他藏族传统辫饰相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华锐藏族女性辫饰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未婚女子的辫饰,一种是已婚妇女的辫饰。未婚少女的辫饰一般较为简单,通常是梳理成碎辫或一根长辫放入辫套于背后。已婚女性的辫饰较为复杂多样,通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加隆”,另一部分被称为“依玛阿热”。华锐妇女的长发,一般分为三份,少的一份留在后面辫成一个辫子,左右两边各一份,每份分别扎54个小辫子,两边一共束108 个小辫子。两边的小辫子分别垂在胸前,并且装入辫套子里,藏语称“加隆”,意思是护头发的套子,其本来的作用也是保护头发的,但是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变迁,“加隆” 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装饰。“加隆”的制作是一个很讲究的过程[2]:在长3 尺、宽5 寸的黑色平绒布上画线,用雕刻有吉祥结、莲花、云子等各种图案的木质印版,把图案印在布面上,然后用盘绣针法,把各种彩色的丝线盘在图案上。“盘绣” 是指用两根彩线,一根穿在绣针上,一根在面子上叫盘线,针从背面扎上来,将面上的这根线在针上绕一圈,抽出针再扎下去,穿在针上的线就把盘线固定住了,这种针法以长短不等的针脚一针挨一针地扎出图样,色彩艳丽,绣出的图案庄重大方,立体感强,这种刺绣本地称之为 “盘绣”,藏语称 “卡布结”。一般情况下,一副 “加隆” 上有五组图案,一个绣师需要三个多月的时间才能绣完。在绣好图案的绒布上,把五组银牌子缝在图案的空隙间以作装饰,最下端用红色穗子装饰,两个发套之间用三串黄豆大小的珊瑚或珍珠串连起来。
华锐藏族妇女们的耳饰藏语称为 “拿隆”,意思是耳坠。但是在华锐服饰里,“拿隆” 并不是挂在耳朵上,而是挂在耳边垂下来的发辫上,看似像耳饰。“拿隆” 的制作分为四部分,最上面部分样式像耳环,有银质或者金质的,耳环上面会镶嵌一些珊瑚、玛瑙或绿松石之类的装饰品;耳环下边挂三串彩线穗子;下面部分用三串珊瑚,把左右两边的“拿隆” 串连在一起,像项链一样在胸前装饰;最下面部分还有两条珊瑚串,两头各连着三串珊瑚串,把左右两边的“拿隆” 串连在一起,挂在脖子上,用来减轻“拿隆” 的重力,也像项链一样。
华锐藏族服饰里的颈饰有装饰作用,藏语称为“给件”。因为它只有2 寸宽,长度刚好是佩戴者的脖子周长,所以它不像项链那样垂在胸前,而是紧紧帖合在脖子上的。“给件” 是以红色绒布为底,布上面缝三个银牌子(中间长两边短),银牌子周围用小珊瑚围一圈,中间还用翡翠、绿松石等珠宝隔开,最后把布边缝制整齐,两端缝个扣子即可。
在比较喜庆的日子里,已婚妇女们要佩戴“衣玛阿锐”,这是一个组合配饰,它的制作也是很讲究的。前面讲过,华锐妇女的长发,一般分为三份,其中两份装入 “加隆”,少的一份留在后面,并辫成一个辫子,“衣玛” 就是挂在这个辫子上的装饰。“衣玛” 长5 尺,宽7 寸,以黑色绒布为底,四边用七彩布条堆绣边子,藏语叫 “豆麻”。七彩堆绣的四边用红色绸缎镶边,最下边是红色穗子,最上面缝一个较大的海螺,紧接着是两个镶嵌着珊瑚的银牌子,空隙间用珊瑚和绿松石点缀,下端连着10 个圆牌,可以是银质的也可以用铜牌顶替,称为 “美琅”。第一个圆牌下边,用珊瑚和绿松石串着三串彩线穗子,长约一尺左右,最下边用红穗子装饰。“阿锐” 是分别挂在两胯的,用红色绸带把“衣玛” 和 “阿锐” 串起来,挂在双肩,“阿锐” 长1.5 尺,宽8 寸,底饰跟 “衣玛” 是一样的,中间是8 个骨质圆形装饰,叫做“阿热”[3]。
帽子有礼帽和锦边帽等。天祝藏族人夏天喜欢戴“鸽子青” 礼帽,可以起到遮阳作用;冬天一般喜欢佩戴 “锦边帽” 或叫 “四片瓦帽”,这也是本地服饰的独特之处,在其他藏区很少见到 “锦边帽”。这种帽子一般用黑毛呢制成,中央及周围有“人” 字形金丝纹样,宽度约为一厘米,上下两边也搭配着金线条,四周帽盖随天气冷热能上下调节,使用方便、美观大方[1]。
华锐藏族服饰中的衬衣是一年四季不可缺少的服饰,颜色大都为白色。华锐藏族的衬衣通常有两个领子,一个为大领,一个为小领。领子通常会用好看的缎面包边,有较强的层次感,起到一定装饰效果。在喜庆佳节时,一般要用绸料或其他面料做衬衣。年轻人要穿颜色艳丽的,特别是妇女的衬衣更加别致精美,衣领有三到四层,每层都使用不同颜色的缎料,上边也缝缀各种图案的盘绣或锦边。男人或老人多穿淡色的衬衣,从脖子到腋下共有四个纽扣,有些衣边要缝制宽约一寸的金缎边,领部绣有花纹,袖口周围是黑龙花边,大襟中上方绣有吉祥图案[2]。
腰带是天祝藏族男女老幼不可缺少的服饰,且与其他藏区在选系腰带上有很大的不同。其他藏区一般系一条,而天祝藏族要系多条,尤其是年轻妇女至少要系二条腰带,材料均为质地良好的红色或绿色的绸缎。男子常系一条,腰间佩有七寸小刀,显得精悍威武。
华锐藏族服饰很像战士的铠甲,每个设计都具有深意,把周身护得严严实实的,而且浑身上下都是珠宝银器,很难被兵刃伤到身体,也许这就是华锐藏族先人们创制这种服饰的初衷。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华锐藏区藏族人民聚居区逐步缩小,服饰手工制作技艺“退化” 严重。这种手工技艺一般都是口耳相传,并且都是传给女儿或者儿媳。现在社会男女平等,年轻一代的女子都要上学或者工作,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学习这些手工技艺,所以这些技艺濒临失传。在实践层面,尚无有关华锐藏族服饰手工制作技艺为主题的官方网站、数据库、数字博物馆或档案馆。在理论研究上,华锐东智写的《华锐藏族服饰的历史渊源及艺术特色》一文,分析了华锐藏族服饰的历史渊源以及艺术特色;华锐吉写的《华锐藏族女性服饰及其文化特征》 一文,探析了华锐藏族服饰的文化特征,还有类似的一些理论文章[3]。这些研究作为文献,对于华锐藏族服饰手工制作技艺数字化保护的研究都起到了有益的参考,但现阶段还缺少以华锐藏族服饰为对象的有针对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方面的资料。
数字技术(Digital Technology)是多种数字化技术的集称,包括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4]。
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华锐藏族服饰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保护工作中,其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以往的文字形式的记录只保护了其存在形式,数字化技术才真正做到了保护其灵魂。通过数字技术可以搭建一个更加直接高效的网络,弥补了过去因个人之间、人和物之间的平面线性连接而丢失的数据。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建立起立体的、折叠的、交互式的架构,在此架构中实现点对点、端对端的交互式连接,进一步提高效率。此外,叠加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数学算法建立数字信任,将使各种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交融,从而带动各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工作迅速发展。
运用数字化保护技术是对华锐藏族服饰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永久性的保护。从新视角出发,对华锐藏族服饰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进行数字化采集、对采集到的数字资源进行科学分类存储、集中处理整理,并且对其每个细节分别进行藏汉双语的详细解读;对华锐藏族服饰传统手工制作传承人进行有针对性的走访调研、考察研究和深入挖掘,对采集到的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整理。通过互联网平台交互展示、网络信息化传播,运用多媒体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及网络平台共享传播,达到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和网络传播,建设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档案库和大数据平台。
利用VR 技术,进行三维场景建模,展示华锐藏族服饰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全过程,大数据库的建设和基础数据的整理是数字化保护的基础。可视化的数字化平台建设,首先需要建成系统的、整体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实现信息的完整性、历史场景的还原性、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传播的网络性、展示的智能性。其次,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如3DStudio Max、C4D、Maya 等软件[5],对华锐藏族服饰手工制作技艺进行分类存储,虚拟仿真复原与3D 动态再现,对原始文化生态进行数字化采集,原始形态及原始手工的仿真模拟还原,可以复现原生态场景,为这些传统手工技艺的有效传承提供技术支撑。最后,针对华锐服饰手工制作技艺的遗存现状和传承人断层情况,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开展全面、真实、有效的抢救性全程记录,做全程原始数据的数字化记录。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因缺乏统一的管理,各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的硬件设备老旧,软件更新迟缓,平台共享少,应用服务系统不统一,数据库的技术层面、应用目标、技术标准、技术管理都不规范,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数据资源的浪费。通过视频信息处理技术将信息采集、数据整理、文本库、图像库、数字化信息资源库、相关资讯剪影、教学视频、访谈实拍记录、分类、编号和汇总等动态过程记录下来,提高数据库备份的效率,减少存储空间的消耗。
在互联网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不能只停留在摄影、录音、拍照或者文字记录等静态的保护层面,应当让 “互联网+” 概念深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完成知觉和情感的互相调配,实现听得见、看得见、触得到的3D 环境。充分运用现代数字化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例如:3D 扫描和重塑等技术的使用,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更加直观地了解华锐藏族服饰的特点;运用动作捕捉技术,如利用外部设备对人体结构的运动进行数据记录和姿态还原,记录华锐藏族服饰的制作工艺程序并将其视觉化;通过虚拟展示,最终建立包括文字、声音、动作、图像和视频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博物馆;依托微博、微信公众号或数字博物馆等新媒体手段,顺势搭上电商、直播等朝阳产业的便车,让更多的观众随时随地在手机端或计算机等虚拟现实设备端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内容,让文化遗产从停滞的“文化标本” 变为流动的现代艺术,从而不断增强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使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发展和共享利用。
针对华锐藏族服饰手工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的实际现状,需要分类型、分批次地培养既拥有丰富传统手工技艺文化知识,又掌握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专门的华锐藏族服饰手工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团队。一方面,县乡级文化主管部门可以通过选派现有的传承人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到国内外学习,提升对数字化保护技术的认识和应用。此项工作的实施需要建立专门的经费使用和人才选拔等管理机制。此外,还需要建立有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考核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工作人员,可以从开展保护与传承活动的次数、活动效果及传授人数等多方面分等级考核,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另一方面,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引进省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面的专家与学者,使他们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保护工作中。[5]
服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群体性记忆。可见,华锐藏族服饰是当地人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重产物,它的形成取决于华锐藏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生产、生活方式,它既丰富了藏民族的传统服饰文化,又展现了华锐藏族厚重的历史。[6]
华锐藏族服饰结合现代生活的需求和创新性的表现形式,将采集到的数字化资料通过加工处理后,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促进了华锐藏族服饰的传承与发扬。将华锐藏族服饰数字化保护成果与旅游产业相融合,建立虚拟旅游世界,既可以扩大传播范围,又可以达到旅游的新内涵和高价值,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助力当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