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文,唐振宇,崔春之
(1.陆军工程大学 训练基地,江苏 徐州 221000;2.军事科学院 国防工程研究院,北京 100053)
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强调,要建立院校与部队联合审定、动态更新教学内容的工作机制,使教学内容及时体现部队建设、作战训练、装备发展的最新成果。近年来,军队院校持续推进教学内容动态更新,但更新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的问题仍较为普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究其原因,是缺乏科学规范的制度机制,教学内容更新实施主观性、随意性、可变性大。随着战争形态加速向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战争演进,作战思想、作战理论发生深刻变革,武器装备、编制体制、演训实践快速发展,对教学内容能否跟进、引领军事实践提出了较大挑战,急需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教学内容更新机制,提高课程与战争实践、部队发展、理论创新的贴合度,提升院校教育对“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的贡献率。
教学内容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教学内容更新主体上涉及机关、院校、部队、科研机构等各层次类别;流程上涵盖教学内容获取、筛选、加工、应用、评价等全链路环节;内容上包括军事理论、编制装备、条令法规、演训实践等多领域范围;载体上融入课堂、教材、想定、案(战)例以及信息资源等多形式媒介;途径上包括沟通交流、区域协作、代职反馈、演训总结、科研成果转化等多元方式。基于形成教学内容更新闭环回路,全面构建起组织领导、计划、实施、评估、奖惩的完整流程,需要作战指挥类课程教学内容更新机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系统建设、体系推进。
“合规律性”是“机制”最显著的特征。作战指挥类课程教学具有灵活性、规范性、实践性、综合性的本质属性;具有领导管理、组织计划、教学实施、教学保障、考核评价的规范组织流程;具有由军委到院校、由原则到具体、由概率到精细的法规体系支撑。从体系论视角看,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必定要与作战指挥类课程教学特点规律相一致,与作战指挥类课程教学实施流程相耦合,与已建立的教学法规制度相衔接,才能确保机制融入作战指挥类课程教学体系,发挥教学内容更新的功能作用。
作战指挥类课程教学更新内容根植于丰富的实践沃土,是对生动军事实践的梳理、总结、提炼与升华。同时,机制本身又反作用于军事教育活动,推动教学内容资源获取、筛选、加工、应用等环节落地生根,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和操作规范性。扎根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的鲜明特点,客观上决定了作战指挥类课程教学内容更新机制既要源于部队实践、符合院校实际、满足教学需求,具有可行性,更要着眼战争形态加速演变、作战理论层出不穷、部队建设深入推进、武器装备迭代更新的新形势,缩短由实践转化为教学内容的周期,提升机制作用效益。
信息资源供给是教学内容更新的“营养源”,决定了教学内容多样性、全面性、持久性和稳定性,是建立教学内容更新机制的首要环节。
1.建立组织领导
分层明确各级在信息资源供给环节的职能、地位和作用,确定机关、院校、科研机构、部队的权利责任、工作重点、相互关系,形成职责清晰、有序衔接、全面覆盖的供给领导机制。
2.构建内容体系
分类建设最新作战指导、作战设计、重大专项活动成果以及新颁布的大纲、条令等法规库,建设部队新编制装备、演习实践、战训法改革创新成果库,建设科研院所理论创新、装备研发改进成果库,逐步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全面、主辅相承的信息资源供给内容体系。
3.确定方法途径
着眼提高信息获取效益,明确上级文电、沟通交流、区域协作、定点挂钩、学员咨询、代职反馈、演训总结、科研成果转化等渠道的平台载体、使用时机、收集重点[1]。结合重大演训任务,邀请任务组织者、参与者介绍基本情况、经验成果、体会感受;邀请科研院所专家介绍作战指挥前沿理论。
4.明确标准要求
着眼实用性、集约性,压减后期加工筛选工作量。依据作战指挥类课程教学内容需求,规范不同类别信息形式、格式、颗粒度、时效度,便于收集获取过程中精准把握,在源头上形成可利用、效益高的信息数据源。
加工筛选是对信息提纯,把“杂乱的、缺乏条理的实践素材”变为“逻辑规范的教学素材”的必经过程,是建立教学内容更新机制的关键环节。
1.梳理归类
区分编制体制、武器装备、演习训练、战法革新、法规制度、理论创新,成系统按要素分类别,将信息资源拉单列表、编码归类,奠定后续加工处理基础。
2.筛精选新
筛选出符合新时代特征、适应新编制体制、体现新指导思想、蕴含新理念趋势的高价值信息,过滤掉内容陈旧、反映不了普遍规律、甚至与条令法规有出入的信息。
3.融合提炼
将不同侧面、不同单位、不同层级、不同视角对同一对象反映出来的信息进行融合处理,确保一条信息能够全面完整体现某一要素、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内容。进一步精炼语言表述,缩小信息(数据)量,调整不规范、不准确、不恰当术语,运用军语和专业规范化表述体现信息核心思想,提升信息准确性与规范性。
转化准入是对信息给出的综合使用评价,是精准界定、精确使用、精细运用于教学的基础,是建立教学内容更新机制的核心环节。
1.确定准入范围
依据信息来源、内容、分类,明确可运用于教学内容中的哪一方面、哪一层级、哪一对象,或哪一部分信息可以运用于教学内容之中。例如,具有法律效力的条令法规可直接运用,而部队演训实践、战法创新、理论研究成果等内容应甄别利用。
2.明确运用载体
针对教学内容载体形式多样,以及不同载体对教学内容要求的严谨性、准确性、规范性各不相同的实际,基于信息准入范围,确定信息资源进入教材、想定、战(案)例、课堂、网络素材等载体形式。
3.提出使用建议
综合考量信息保密性、普遍性、前沿性、指导性、实践性,提出信息使用的综合建议。理论研究成熟、实践反复检验、达成普遍共识的成果,可直接进入教材;创新成果、新战法、新革新、新观点等前沿性与创新性强的内容,应及时进入课堂,开拓视野;部队实践出现的重难点问题、理论认识尚不统一的焦点问题、大家普遍关心又处于发展之中的热点问题,可作为研讨内容,启发思考。
坚持以效能为核心、以精确为导向、向管理要效益,是提升教学内容更新机制运行效率的根本要求。
1.构建管理体系
教学内容更新信息资源建设是长期的、动态的、发展的。特别是信息时代,数据量大、格式不统一、状态分散,不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难以整合形成合力,导致建设效益低下。可依托机关或教学保障中心归口管理,按级明确机关、院(系)、教研室管理责任人,逐级构建形成体系。
2.创新管理制度
以机关为主责、管理机构为主体、管理体系为延伸,制定信息资源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信息资源管理职责、分工、计划、组织、协调和保障,进一步提高作战指挥类课程教学内容更新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效益。
3.优化管理流程
深入研究信息资源收集上传、加工处理、分发共享、转化准入、保密审核间的相互联系、逻辑关系,着眼信息资源使用效能,运用体系管理、统筹管理、融合管理等理念,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益。
评估反馈是检验教学内容更新效果的重要方式,是发现短板、完善提高的重要举措,是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闭环回路的末端环节。
1.建立评估标准
实施分类评价,区分机关、教员、学员、督导专家,按照信息加工筛选、转化准入、资源管理这一教学内容更新流程,细化一级、二级指标和若干评价项,明确评价标准,赋予权重和分值,为实施精准评价和精确评估反馈提供衡量尺度。
2.实施多手段评估
坚持定期评价与不定期评价、专项评价与渗透评价相结合,增强评估的科学性、准确性。依托年度教学检查,在院校综合教学质量评价、新开课程、优质课程、智慧课程、示范课程中,突出教学内容更新,增大教学内容更新的评价比重。
3.强化结果运用
打通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持续追踪问效评估结果转化运用、固强补弱,促进作战指挥类教学内容更新机制良性循环发展。
作战指挥类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牵涉主体多、范围广、内容杂,形成持久、稳定的机制,需要建立机关、院校、部队三位一体的“共同体”[2],上下凝聚共识,多方共同努力,捆在一起抓建。
1.机关加强决策指导
机关作为规划筹划、资源调配与政策制度制定的职能部门,应坚持为畅通院校信息获取渠道创造条件。在年度演训、重大问题攻关、新装备试验列编等任务中采纳院校合理意见,发挥好统筹、规划、组织、引导作用。
2.院校主动作为
院校作为教学内容更新的主责单位和信息资源使用的末端主体,要积极走出去。要抓住部队年度演训、重大专项任务攻关、新装备列编培训等时机,了解掌握情况;要主动协调,积极向上级机关汇报存在的矛盾和困难,争取机关帮助和支持;要常态沟通,针对赴部队时间少、精力有限的实际,保持与上级机关、兄弟院校、部队的常态沟通联络。
3.部队密切配合
部队是军事实践最具活力的物质载体,要克服过分顾虑安全保密不能给、思想认知不到位不愿给、推一步动一下被动给的现实障碍,强化认知、密切配合。既要破除思想藩篱,充分认清院校教学内容更新是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向实战化靠拢之需,也要遵守制度规定,在制度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院校需求。
平台既是载体依托,更是提质增效的关键。作战指挥类课程涉及领域广、信息数据资源大,必须建好平台,抬高起点。
1.搭建人才平台
针对作战指挥类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学科广、专业多、要素全的实际,坚持常兼结合、动态开放组建专家团队。要抽调作战指挥、战役战术、装备保障、专业技术等不同领域专家组建“基本团队”,采取“基本团队+”的形式,适时吸收部队优秀指挥员参与教学内容审定,集体研究、共同商榷,提升教学内容更新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2.创建系统平台
着眼解决信息资源分散、格式不统一、处理难度大、分发使用权限不明确等问题,依托校园网、信息化办公系统和智慧校园建设,开发作战指挥类课程教学内容更新信息资源系统或平台,实现图片、文字、音视频等不同格式资源兼容,集资料扫描、文字识别、目录生成、数据索引和信息存储等功能于一体,根据权限、依托系统实现资源上传、检索、浏览、申请、共享,以信息化平台推动机制建设。
作战指挥类课程教学内容更新机制高效运转,既靠外部压力,更需内生动力。
1.激发内在动力
教学内容更新是个系统工程,教员是未端但不是唯一责任人,机制的建立必须充分调动链条上的每个节点,抓思想认知,把教学内容更新摆放到事关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突出位置,持续激发各级责任意识、主动意识,使教学内容更新固化为各级人员的行动自觉。
2.树立鲜明导向
建立奖惩机制,遴选机关、院系、教研室和教员中教学内容更新工作突出者,大力宣传表彰,并与评优评先、表彰奖励挂钩,对教学内容更新严重滞后、工作不落实、推三阻四的张榜通报[3],切实树立起在教学内容更新工作中干与不干不一样的鲜明导向。
3.压紧压实责任
领导机关要抓住教学关键节点,监督、指导教学内容更新工作贯彻落实;督导专家要融入日常,检查授课内容体现新编制、新发展、新成果情况;在校学员全程参与课程教学,对内容更新程度最有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