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亭友
相较于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在召开背景、会议主题、目标任务、安排部署等方面都有重大变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集中反映了党的十九大以来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比较两次大会的背景与主题不难看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召开的重要背景。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奋斗目标。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关键的决胜阶段。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为党的一项重要使命,党的十九大也为此作出重大安排和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这个极富创见的论断是对党和国家历史方位认识的重大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行深刻阐释,系统说明提出这一历史方位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也成了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召开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已经胜利完成,我国发展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根据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背景、主题不一样,任务和目标就会不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十九大报告重大理论创新之处。党的二十大召开时,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大会的任务和目标顺理成章定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党的十九大确立的战略安排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情况和我国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勾勒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目标任务和战略安排。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第三部分专门阐述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这一部分内容对2035年的总体目标和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进行了谋划和部署。
同党的十九大相比,党的二十大关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总体安排没有变,但所确立的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更高、内容更具体。如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党的十九大报告“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修改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补充了“综合国力”,在相应部分还增加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表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三步走”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部署,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进程同步。又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党的二十大报告则提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进入”比“跻身”要求更明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党的二十大报告则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加了“人的全面发展”表明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富裕生活,还有精神层面的追求。“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显然比“迈出坚实步伐”的要求更高。何谓“实质性进展”,这需要在今后的实践探索中进一步明晰。此外,党的二十大报告还增写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等内容,比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构想更加丰富和具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全文3.3万字,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文3.2万字,两份报告篇幅差不多,但在结构上党的十九大报告分为13个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分为15个部分。两份报告在结构上的区别还表现在:一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第三部分是重点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也就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二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主要讲“五大文明”建设,每一个方面的建设占据报告的一个部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内含于“五大文明”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五大文明”建设的基础上突出列举五个方面的目标任务,比如经济建设部分突出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政治建设部分突出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文化建设部分突出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社会建设部分突出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生态建设部分突出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党的十九大以后我国实践探索拓展深化的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独立部分加以阐述,突出强调法治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地位。
除此之外,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把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安全体系作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加以阐释。报告的第五部分和第十一部分分别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和“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标题,系统阐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安全体系的内涵要求,强调人才队伍建设、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绿色发展等战略并列起来,其重要地位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与党的十九大之后国内外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从国内来看,高质量发展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成为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要求。这些任务和要求的实现,离不开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离不开科技强国、教育强国战略的支撑。从国际上看,国际形势和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2019年美国发起对华贸易战,后升级为对中国实施全方位制裁和封锁,甚至扬言要在经济上同中国“脱钩”。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全球大流行,不仅重创世界经济,而且深刻改变着世界格局。2022年俄乌冲突演变成乌克兰危机,地区稳定和人类和平面临严重威胁。党的二十大报告用三个“之变”概括当今人类面临的世界变局,即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局势,为保障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这样的表述是有深刻寓意的。
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论断、重要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发展,有很多具体的表现,这里仅列举以下四点。
一是首次提出“三个务必”的重要论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这“三个务必”是对毛泽东同志1949年提出的“两个务必”的延展和升华。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主要是从党的作风建设方面提出来的要求。而“三个务必”不仅包含作风建设上的“两个务必”,而且从理想信念、宗旨使命和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的高度进行了丰富发展,站位更高、涵盖面更广,是向全党发出的总动员令、提出的总要求。
二是作出“两个行”重大论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相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这段重要论述增加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表达更为精确,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关键和根本所在。
三是重点阐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提出过这个论断。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在第二个“明确”中也增加了这句表述。党的二十大报告集中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特征,同时明确了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为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四是重点阐释了“两个结合”和“六个坚持”。“两个结合”进一步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向与路径,更加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更加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释“第一个结合”时强调,“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在阐释“第二个结合”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主张“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这些论断含义深刻、极富创见。如何更好做到“两个结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坚持”明确了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总的原则和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新意迭出,是一篇闪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具有很强的使命感、时代感、历史感,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三个务必”,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作出更大成绩、取得更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