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厚美
春日的公园青荇,夏日的田田荷塘,秋日的江畔芦苇荡,冬日的洲滩水鸟……人类与湿地朝夕相处。湿地凭借覆盖地球表面仅6%的面积,就为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湿地,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瑰宝,被喻为“地球之肾”和“物种基因库”。我国湿地分布广泛,从东北的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到青藏高原上的三江源、若尔盖草原,再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遍布中华大地、形态各异的湿地,与海洋、森林一道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储碳固碳等重要生态功能,对维护生态、粮食和水资源安全等具有重要作用。在全世界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中国有13个,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如果说水是城市的命脉,延续城市的生命,丰厚城市底蕴,那么湿地就是城市的基底,在涵养水源、美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融入城市的方方面面。珍爱湿地,就是保护人类与万物的共同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就是守护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推动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就是其中重要的内容。湿地的定义非常广泛,包括湖泊、河流、水库、池塘、水稻田、滞蓄洪区、泥炭地、湿草甸等。我国目前有国家湿地公园901处,遍布31个省(区、市),总面积达360万公顷。约90%的国家湿地公园向公众免费开放,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要深怀对自然生态的敬畏之心,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扰破坏。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牢牢守住生态安全这条底线和湿地生态安全边界。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制度,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要用好日益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约束,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监管,督促林长、河湖长等履职尽责保障湿地生态安全。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揭示了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以及整个生态系统与人的依存关系,为加强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和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供了遵循。提升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要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能力,切实保障生态系统要素完整,确保湿地生态系统基本的生态服务功能更好发挥。要切实增强生态修复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保护湿地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提升自然生态的系统恢复能力。湿地开发要以生态保护为主,让湿地成为人民群众和自然生灵共享的绿意空间。
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提供更好的可持续物产和旅游资源,带来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当下,全世界有10亿多人口依赖湿地维持生计。2.7亿人口以与湿地相关的旅游业为生,占全球就业人口的9%。要积极探索提高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实现形式,增进湿地惠民福祉,让湿地可持续地造福人类。重庆以“湿地+”方式在全国率先探索小微湿地与环境治理、有机产业、民宿康养等结合,发展湿地生态惠民产业,促进了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依托湿地吃上了“生态饭”。如,丰都利用湿地资源在龙河沿岸打造精致别样的“花涧小厨”,成为丰都市民畅游龙河的网红打卡地;黔江区打造小微湿地发展生态旅游。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过程中,要利用好“沟、塘、渠、堰、井、泉、溪”等本地原生自然资源优势,建成乡村小微湿地群落,让乡村美起来,旅游热起来,农民富起来。比如,南京江宁湖熟街道大巷村和六合东王社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湿地资源,实施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建设宜居、宜游、宜养的复合生态空间,提升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和幸福指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我们要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11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湖北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致辞指出,中国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保护湿地,保护的更是人类的未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为全球湿地保护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擘画了新的蓝图。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湿地保护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全力把湿地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空间,让水清鱼跃、飞鸟翩跹的美景长伴身边,让更多人能记住湿地之美,记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