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价值共识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2022-02-26 20:41吕治国温小平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佛系共识人类

吕治国 温小平

(1.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2.海南大学,海南 海口 570228)

凝聚价值共识是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从人类发展规律来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趋利避害和人性完善等构成不同人群、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观念认知的人形成价值共识的前提和基础。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方向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就体现在对特定的社会群体进行理论传播、价值影响和共识凝聚。如何让不同的主体对价值达成一致或根本一致的看法,不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的使命和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更是现实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凝聚价值共识的社会基础

价值是维系与促进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价值共识是指不同价值主体通过相互沟通就某种价值或某类价值及其合理性达成一致意见。由此,根据不同的价值主体,凝聚价值共识又可分为不同的层面,比如在横向上可分为世界层面、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在纵向上可分不同的时代。不过,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凝聚价值共识的主体始终是人。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构成对人们对社会和生活的价值判断,影响价值共识的形成。

1.人类共同的命运是凝聚价值共识的认知基础

人是一种类存在物,以生产与交往的实践方式存在。价值共识是以同样的或者类似的自然事实为根基,对该自然事实的一种文化反映。[1]面对人们对能否形成价值共识的质疑,只要我们回归人的类存在就能很好地回应。比如,从宏观视角来看,“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就构成了人类存在的最大基础,以此形成一个简单的价值共识便是人类需要共同守护这唯一的生存环境。人类以生存和实践为基础,并关联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地理等诸多因素,形成一个个命运共同圈。人口增长、资源紧缺、战争破坏、环境污染、疾病贫困、跨国犯罪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使得“共存共生”这样一种人类存在状态更加凸显,从客观上促使人类在很多领域需要形成全球一致的价值理念和共同规范。[2]

2.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凝聚价值共识的情感基础

人类各方面的性质整体相似。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更是不同种族人类的共同性。“在一定意义上,美好生活就是一部人类生存发展的演进史。这种美好生活的深沉追求既表现在人的实践上,也表现在思想观念的争鸣上。”[3]比如,中国古代追求的“大同世界”“小国寡民”,西方追求的“理想国”“乌托邦”,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人对未来社会的美好生活向往。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将需求划分为五大类,彰显了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层次性。《共产党宣言》 中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不但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更满足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体现了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契合了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理需求。[4]

3.人的交往属性是凝聚价值共识的行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如果人是一个个独立存在的人,没有社会交往,那么也就无所谓形成价值共识。“首先,在人的全部的所作所为中,重要的是保证作为实在交往共同体的人类的存在;其次,要紧的是在实在交往共同体中实现理想交往共同体。”[6]有了人的社会交往,对人才能作出价值判断,对家庭、社会、民族、国家、世界才会产生归属和认同,“在人类经验的熔炉中、在人类善良行为的结果中得到了验证”[7]。如西方政治思想社会契约论的达成,并不是指人们真的在历史上某一天签订了一个契约,而是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中,为了避免伯林意义上的价值冲突,人们可以进行一种基于原初状态的价值契约,确认一些公认的价值理念。[8]

二、凝聚价值共识的机制要求

价值共识何以形成,或者说怎么样才能算是有效达成了价值共识,这是凝聚价值共识需要面临的核心问题。回到“凝聚”的角度,价值共识的形成是多种价值的融合和博弈的过程,要建立和完善融合机制;或者说,需要在一定条件下,遵守一定的规则,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这也就是说,站在“博弈”的角度来看凝聚价值共识,需要符合一定的规律,满足一定的要求,建立彰显价值理性、增强价值效益、推进价值规范、强化价值认同的良性博弈机制。

1.彰显价值理性

米德曾指出某个社会的道德价值水准取决于它的社会成员经过合理程序实现一致性的程度。[9]作为人类思想形成共识的启蒙,重点是使社会成员意识到真理是不可能独立在理想之外的。[10]也就是说,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共性的理性因素在影响人的价值判断,如“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向上向善之心人皆有之”,有了这样一个支柱前提和价值理性的彰显,才能“把每个人的全部权力与力量交付到一个人或由许多人组成的集体”[11]。在人类历史上,霸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种族主义甚至法西斯主义等虽然“也许能唤起民众一时的热情”[12],但违背了人类的基本价值理性并颠倒了国家与个人之间的逻辑关系,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也是最具毁灭性,也就很难达成真正的价值共识。

2.取得价值效益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3],“这些物能使人们‘满足需要’ 的这一属性”[14]。在形成价值共识当中,除了要彰显价值理性之外,更要注重人的价值收益。为此,价值的共识不能总是建立在一方或者多方价值退让甚至一味忍受的基础之上,而是需要让人在认知、情感和行动上有获得感。在公平、正义等方面价值理性得到彰显的同时,要谋求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谋求个体与整体的和谐、共赢。“认识一致是人类任何真正结合所必需的基础,这一结合与其他两个基本条件有相应的联系感情,感情上的充分一致,利益上的某种相通。”[15]

3.推进价值规范

在价值博弈形成价值共识的过程中,博弈各方的关系不仅体现出理性共识的一面,更是一种情感感性的共识。一种利益上的竞争要使博弈各方实现各自认为的最大效用,更要让各方对博弈结果满意,在认同和满意之后,才能使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然就博弈论而言,每个参与者都有一个预先确定的偏好,所有参与者的抉择决定了博弈的结局。在价值博弈过程当中,价值规范往往成为影响价值共识的重要因素,“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16]。在寻求价值共识过程当中,不是不需要价值规范,而且要使价值规范从应然变得实然。价值规范不是影响达成价值共识的枷锁,而是最大的基础保障和促进外在的彰显。

4.增强价值认同

“价值和规范共同塑造了一个文化的成员在其环境中的举止。”[17]实现价值上的共识,“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18]。如果说一套做一套,甚至用欺骗性、虚伪性的价值共识倡导,用“两种标准”来衡量的价值判断,不但会引发共识各方的不满,更直接会导致价值共识的破裂。

三、凝聚价值共识的现实困境

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大到宇宙、地球和人类,小到一个国家、民族、社会和家庭,凝聚价值共识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引领进步潮流,昭示发展方向。这就是说,价值共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会从天而降,而是在人类历史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逐渐产生的,需要经过一个不断超越、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回到时下,凝聚当代价值共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问题和挑战。

1.价值虚无的消化

凝聚价值共识的基础是对价值认知的一致。但从现实来看,“在现代精神生活中暴露和蔓延开来的价值虚无主义”[19]最大限度地在冲击和分化价值共识的认知基础,让人“再也找不到信仰”[20]和再也找不到理性。糅合佛家虚空、道家虚境等衍生出的精神虚无、历史虚无、民族虚无、文化虚无、价值虚无、法律虚无与无政府主义、民粹主义、霸权主义等意识形态的彼此支撑,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相对主义、功利主义以及精神生活的物质化等诸多状态的价值取向,成为达成价值共识亟须直面的挑战。一方面,价值虚无主义直接冲击了价值存在的基础。“社会的分化和理性化使人类越来越脱离生命的终极关怀”,“不仅消解了社会的内在灵魂,亦失去了批判的思想力量,更侵蚀着现代的价值基础”[21]。另一方面,价值虚无主义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和隐蔽性,实质上对当前的价值理性和价值认同进行了消化和分解。比如,凝聚当代中国价值共识便面临着历史虚无主义的冲击,历史虚无主义“意图通过摧毁我们长期宣传树立的英雄,来瓦解这些英雄所代表的纯粹、崇高、伟大的道德境界和精神追求”[22]。

2.“佛系”思潮的软化

凝聚价值共识的前提是相信价值的存在,但从当前社会面临的现实来看,看似看淡一切的“佛系”现象的兴起,以及衍生出的“佛系少年”“佛系家长”等身份标榜和“佛系人生”等态度行为,看似一种面对生活压力的自我释放,实质是“负性幻觉”和现代性消极性的价值结果。[23]带来的严重后果,一方面,是对价值共识追求的颓丧化。在情感上来看,人类追求价值共识展现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乐观态度,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渴望。但“佛系”思潮,特别是价值“佛系”,实质上是精神动力缺乏的一种危机表现,实质是颓丧化的扩大化。另一方面,软化达成价值共识的中坚力量。青年是凝聚价值共识的中坚力量,但“佛系”滋长和扩散的对象主要是青年。结合当前青年面临的就业、心理、学业、工作等问题,青年成为受“佛系”影响最大的群体。“佛系”文化主张看淡一切,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放弃了价值追求,使青年人的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相对抗,造成价值观失群、价值观嬗变等现象。[24]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青年一代没有理想、没有担当,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让人堪忧。

3.普世价值的幻化

凝聚价值共识需要“不被欺骗”。在凝聚当代价值共识过程当中,普世价值最具有欺骗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西方国家抛出普世价值论,试图将它作为一种凌驾在国家、民族、种族和信仰之上的人类社会道德的共同底线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这对凝聚当代价值共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普世价值折射在价值博弈过程当中并没有彰显价值理性。“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所谓自由、民主、人权至今仍然是残缺不全的,并没有成为人人享有的普遍价值。”[25]它不外是披着骗人的外衣,实质上,采取双重标准来对待价值取向和是非判断。[26]为此,对待普世价值宣传的法治、自由、人权、民主等,不能仅从概念和字面上去判断,必须从其本质的角度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普世价值不符合价值主体博弈的均衡性。站在良性的价值均衡角度,应该尊重价值主体各方选择的自主性,但从普世价值的本质和实质来看,特别是从其在全球的扩散和对中国的渗透情况来看,普世价值实质上是西方对付非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美国的驱动力,它要把西方的“民主国家体系”和“自由体制”推向世界,通过推行西方价值观来“重塑世界面貌”。[27]

4.霸权主义的分化

在达成价值共识过程当中,霸权主义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一方面,价值霸权主义违背凝聚价值共识的社会基础。从历史来看,支撑价值霸权观念和思维逻辑的霸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大民族主义,往往习惯于宣传和推崇“干涉例外论”“主权过时论”“大国优先”“民族优劣”等,有意制造针对别国的贸易摩擦、文化摩擦、政治摩擦、军事摩擦,甚至在多边领域挥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制裁大棒,遏制其他国家的发展和竞争,同世界和人类进步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不但没有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违背了人类命运共同的底线。另一方面,价值霸权虽然也在试图推进价值规范,但影响和限制了人们的价值选择,很难彰显价值理性和实现价值收益。所以,尽管持霸权主义观念的人也时常会呼吁所有人放下分歧,寻找共识,但在“优先”的思维逻辑和“四面出击”的事实行动之下,价值霸权往往成为阻挡价值共识形成的最大障碍。

四、凝聚价值共识的实现路径

从社会历史发展来看,通往价值共识之路有多条。但在诸多路径选择过程当中,实现价值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凝聚价值共识过程当中,要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价值影响和价值传播,提升价值认同,实现价值共识。

1.注重底线价值

社会上最重要的是对普通规则的遵守与尊重,在达成价值共识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重视底线价值,坚守底线伦理。注重底线价值就是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过程当中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尊重历史伦理的价值底线。历史虚无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历史的文化、民族的文化、民族习俗以及民族精神不进行具体分析就随意地予以否定的表现,就是突破了历史伦理的价值底线。二要尊重最高价值取向的价值底线。例如,在凝聚当代中国价值共识过程当中,虽然人们的价值观遭到经济转型、文化摩擦等冲击,但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取向,即“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和美好生活,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8]。三要尊重人类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底线。比如,在推动中国价值的国际传播过程当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反响和情感共鸣,关键是它坚持了“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29]等人类对未来生活向往的价值底线,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持续昌盛、久安长治绘制了宏伟蓝图。

2.注重范式改进

范式是指人类对于事情真相的共同认识、开展科学研究的准则以及被大家都认可的圭臬,向人类提供了种种规范、价值观作为参考框架和存在法则,就像在数据库设计过程当中,存在确保每一列原子性的第一范式、一行数据只做一件事的第二范式、传递函数依赖关系的第三范式。立足人类社会交往属性达成的价值共识,一方面,在宏观层面要积极打造主流价值引领范式。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大到文明进程,小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征程,都有不同主导范式。在达成价值共识过程当中,要积极打造主流价值引领范式,“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30]。另一方面,在微观层面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价值引导范式。比如,在凝聚当代中国价值共识过程当中,面对价值虚无的消化、“佛系”思想的软化、普世价值的幻化、霸权主义的分化,要分层分类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价值引导范式,增强价值引领的科学性、实效性。

3.注重中介转化

恩格斯说:“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31]中介是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个人把共同价值整合进来的“社会作用”。以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转向达成价值共识,需要注重中介的转化。一是要注重推动中介方式的创新。在达成价值共识过程当中,同样是坚守价值理性,不同的中介表达,价值收益完全不同,需要注重中介方式的创新,实现喜闻乐见。二要注重发挥中介主体的示范作用。在达成价值共识的过程中,中介人和中介组织起着积极的作用。要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先进组织的示范推动作用。三要注重强化中介空间的营造。在场域空间中,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等启示我们,不同的场所营造对价值共识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比如,在封闭的、集权的社会条件下形成价值共识的难度就很大。在开放交流的社会条件下更有助于达成价值共识。

4.注重科技运用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构成人类精神飞跃的双翼。在互联网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要善于学会利用现代媒体,做好价值引导。一要增强互联网的价值引领功能。必须增强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强化构筑网络文化价值观,净化网络生态。二要加强价值引领的新媒体技术创新。要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各类技术,立足价值共识的目标维度,拓展价值引领空间。比如,针对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对未来社会进行虚拟图像化,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向往和认同。三是打造彰显价值引领的网络作品。打造既彰显主流价值观,又能广为传播的产品,引导更多用户能够正确地使用网络资源,促进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提升、从价值网络到共识社会的实现。

猜你喜欢
佛系共识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Z世代:拒绝内卷,不再佛系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法系妈&佛系爸
别让“佛系”成为你不努力的借口
人类第一杀手
商量出共识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佛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