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军,刘 欢
(湖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1]。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维护国家安全,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硬实力,还需要国民具有良好的国家安全意识、国家安全素养等软实力[2]。大学生是接受国防教育的主要群体,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有利于大学生日后踏向社会能够自觉把安全意识转化为行动,并贯彻到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明显增多。”[3]因此,高校国防教育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军事教育上,更应当统筹国家的发展与安全,从大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实际安全问题出发。高校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创新功能,营造以总体国家安全为支撑的国防教育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
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国防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重中之重,从“两个大局”背景下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各项复杂严峻挑战以及高校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缺乏足够重视的现状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能有效促进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满足高校更好施行国防教育的需要。
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处于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重要节点,国际形势波谲云诡,面临的安全和发展的环境日趋复杂化。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和国家安全事业发展需要,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强调构建国家安全体系,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4]。总体国家安全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群众立场[5]。
强调并重视总体国家安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贯彻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安全”定性为国家安全工作的“宗旨”[5]。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用总体国家安全为个人的安全和发展提供保障。不论是党领导下疫情防控人民战争、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还是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因此要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6]。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1]。要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的国家安全工作责任制,强化维护国家安全责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7]13。为防止诸如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非传统安全”事件的频发所带来的影响,必须要把生物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8]。“非传统安全”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思考要求我们从宏观视角对国家安全工作进行系统和全局的考量,统筹安全和发展的关系。使总体国家安全观能有效服务并应用于国家安全工作和高校国防教育,稳步有序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各项事业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社会的繁荣必须要以安全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为前提,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促使我国必须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9]这一根据我国发展环境和发展模式变化所作出的科学判断,体现了国家为实现社会各阶层人民美好生活目标所作出的巨大努力。然而没有安全和稳定的环境作为发展的前提,一切目标的实现都难以为继。
如何在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中把“稳”和“保”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是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这一辩证关系的重要原则。当前我国社会仍然面临着一系列自然与人为灾害带来的毁灭打击;频繁发生的暴力恐怖活动、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和毒品问题等也严重威胁广大大学生的安危。因此,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稳定社会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转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10]。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重点领域内的各社会机构和高校是培养高精尖人才、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桥头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有利于各单位统筹发展与安全,为经济发展工作的开展打牢安全的思想基础,有利于形成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的社会新发展格局。
青年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持社会稳定、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力量,总体国家安全观从根本上强化政治意识、政权意识,始终在政治大局下构建意识形态话语[11]。对于大学生来说,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重点体现在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上。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12]。在高校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有利于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教师和学生掌握必要的国家安全常识,接受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引导高校国防教育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7]34要通过开展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国家安全课程及活动,贯彻好总体国家安全观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培育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要将国防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段,也是个人人生道路的重要节点,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关乎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养成。一些大学生受大量错误观点的影响,导致国家认同感下降,进而对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前途产生了信念上的动摇。因此,在高校开展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关乎国家日后的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能否得到有效保证,意识形态阵地的安全能否守得住,同时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立德树人的需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为高校国防教育注入了新思想和新理念,破解了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地位长期较低的普遍现象。但是要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高质量融入高校国防教育,还需要根据不同安全领域内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分析和处理,对症下药,解决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国防教育的弱点及难点。
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文化安全为保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在此背景下,西方国家频繁利用青少年所喜爱的方式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如动漫、电影、音乐等,部分大学生进而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被西方文化“洗脑”,造成政治信仰缺失,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内国外、网上网下都有一些言论,贬低中华文化,否定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否定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史,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歪曲改革开放的历史。”[7]107如果任凭这些历史虚无主义的负能量在高校蔓延,势必会对高校的学风和文化氛围产生恶劣的影响,阻碍大学生成长成才。不难看出,高校对大学生所进行的意识形态教育相比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程度而言还远远不够。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国防教育中的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元素如果依然采取的还是传统的理论灌输模式,那么大学生将难以对我国目前的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形势产生强烈的共鸣。因此,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缺乏对大学生而言喜闻乐见的文化教育形式和形象生动的多元化教育模式是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国防教育面临的最大阻碍。大学生如无法切实体会到国家安全与个人安危的关系,则极易产生思想上的滑坡,割裂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丧失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进而造成颠覆性的错误。
经济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础。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所涵盖的经济安全是一个站在国家立场上的宏观概念,是指一个国家维护其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不受根本威胁的状态和能力。受市场经济不良风气的影响,一部分大学生存在过度消费与超前消费的现象。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在虚荣心和攀比心的驱使下极易被非法贷款机构诱导,造成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同时,面对电信网络诈骗手段的层出不穷,高校往往难以针对大学生的经济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大学生个人的消费习惯和投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但如果不加以教育和控制,反过来也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西方国家频繁的金融操纵手段也深深威胁到我们国家总体的经济安全和公民个人的经济安全。对大学生开展经济安全教育并融入高校国防教育之中,虽能让大学生对当今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世界经济形势有所了解,但其宏观概念下的核心内涵又与大学生自身微观的金融风险意识联系甚少,与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缺乏互通,使得广义上的经济安全问题难以切实触动大学生的敏感神经。在国民收入水平总体提高,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局面下,让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在校大学生能够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树立正确的金融风险意识和消费观念,是高校进行经济安全教育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和信息安全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7]164当今社会是一个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的社会,网络的使用占据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量时间,随着网络用户群体的不断扩大,网络安全所带来的国家安全问题也逐步突显。如果不对大学生施加正确的引导,极易使其迷失自我,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从而失去作为一个大学生该有的青春朝气与学习能力。网络安全对总体国家安全的影响是全方面的,网络安全威胁的渗透性无处不在。以国防教育为依托,加强网络国防安全的宣传可以引导大学生对国家安全起到全方位的重视。但在实际中,许多高校在利用互联网进行有关国防教育的宣传工作时,还无法达到学生需求和社会要求所期待的效果,对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如何走深走实缺乏思考。大学生在日常使用网络时,更热衷于选择“娱乐”而非“受教育”,这就给西方国家通过网络泛娱乐化思潮进行渗透带来了可乘之机,也给高校如何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带来了新的压力。我国虽然采取较为严格的网络监督措施,积极营造和谐的互联网环境,但西方国家企图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的行为仍然屡禁不止[7]171。现有的教育方式无法有效抵御目前网络安全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一部分大学生难以自觉遵守互联网的行为规范,没有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被网络上的不良因素所侵蚀,分不清虚拟与现实的区别。针对我国当前在网络安全教育方面所存在的阻碍和问题,应当清醒认识到,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挖掘互联网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国防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
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家安全局势也愈发紧张。现行的高校国防教育模式需要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方法,以此来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需求,国防教育内容应当依托于军事理论课,再由简单的军事理论教育逐步上升到更为全面的国家安全教育上来。根据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大学生在各主要安全领域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来看,必须将国家安全观教育摆在高校国防教育的突出位置,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高校军事理论课是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主渠道,要充分发挥军事理论课教学的自身优势,强化军事理论课的育人功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国家和国防建设培养输送忠诚、管用、好用的可靠人才[13]。为贯彻好军事理论课这一主渠道作用,高校应当充分激发军事理论课强大的育人功能,利用军事理论课这个教学平台开展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培养大学生维护国家各方面安全的意识。在军事理论课的课程设计上要注重把军事思想教育灌输以文化安全教育、政治安全教育等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紧跟国际国内时事,针对我国国土安全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要善于激发大学生对问题探究的主动性,鼓励大学生走出课堂、关注新闻,让大学生自主抒发自身对国家安全问题的理解和体会。同时,军事理论课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的渊博程度也关系到军事理论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以及军事理论课的课程实施。因此,必须重视军事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力量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要求各普通高校加强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国防教育效果。高校应当首先保证新入职的军事理论课教师要具备相关学科背景、有丰富的教学手段和科研经历。对现有的军事理论课教师要提供充足的专业培训,更新知识使其不掉队,并建立健全师资、师德评价考核体系,确保高校具备一支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由于在实际的军事理论教学工作中,高校的军事理论课教师难以通过实践掌握最前沿的军事和国家安全动态,因此要实现军地教师优势互补,重视高校与军队在国防教育方面的联合教学作用,将军事理论课教师了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规律的优势,与部队派遣军官对总体国家安全的前沿理论知识精通掌握的优势相结合,共同将军事理论课打造为高校国防教育的一门“金课”。
高校中的学科与专业是其存在的基础。受近年来市场经济需求的影响,高校设置的专业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以高校传统的军事理论课和军事训练作为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渐渐无法满足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知识及接受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国防教育理论的需要,许多对军事安全与时事政治不感兴趣的学生会将国防教育视作“鸡肋”,从而产生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因此,高校在进行国防教育时不应当局限于一般的军事理论知识,而要运用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家各安全领域内的分布性,将涉及的各相关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有利于让高校内不同专业、不同知识背景的大学生更好接受国防教育,使国防教育的效果能更加深入人心。
在各学科教育中,可以让学习机械制造、土木桥梁等方向的大学生将本专业的技术与国防需求联系起来,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将研究内容指向国家安全工作所急需的领域,努力用技术成果和专利为国家安全提供支持;对于农业、畜牧业、林业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调研中要引导其积极从事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问题;对于医学方向的大学生,要着眼于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总体趋势,从传染病防治、生物病菌处理等安全问题出发,指导医学生攻克危害总体国家安全的难题。面对当今网络环境、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条件的崛起,要充分提高运用科学技术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各省市区及高校应当鼓励大学生积极从事与各自专业相关的国家安全研究,设立专项课题,提供经费支持。同时,将军事理论教育及国家安全教育的知识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国防教育手段进行渗透,依据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给予大学生全方位的指导。通过“课程国防”的教育形式能让大学生更加乐于接受国防教育,认识到自身专业在国防及国家安全工作中可以发挥的巨大功效和潜力,加深对国防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从而有效指导大学生利用专业优势自觉接受国防教育,履行国防义务,践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兴盛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校俨然成为大学生观点碰撞、思绪激荡、个性释放以及培养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小型“社会”,校园文化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当前,高校的校园文化不仅是展示学校形象、体现学校特色的重要载体,还作为一堂可以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教育效果的隐性课程,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高校应当充分激发国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蕴含的价值,将国家安全的理念融入校园内的各项宣传展示及活动的内容中。例如,在抗洪救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精神文化宣传内容中融入“防微杜渐,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使大学生在接受爱国主义精神、革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洗礼的同时,还能透过这一系列抗击自然灾害的行动,体会面对自然灾害时如何保护自身安全,看到自然灾害发生背后国家和社会暴露出来的各领域安全隐患。
为深化高校国防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综合国防素质、国家意识、国防意识和忧患意识,教育部认定了一批高校作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这为高校更好地依托校园文化开展国防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此基础上,高校应当充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防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全面实施国家安全法,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7]10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校园征兵季、“八一”建军节等重大时间段,高校可以邀请各行业、各领域内的国家安全教育专家进行相关的国家安全知识讲座;利用学生军训为契机组织大学生模拟火灾、地震、空袭时的紧急安全疏散演练;鼓励大学生在校园内组织安全知识宣讲团,举行国家安全常识竞答和辩论赛等活动;利用网络多媒体平台传播国家安全常识。高校在做好安全理论教育的同时,要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到校园实践中,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氛围,拓宽国防教育的灌输渠道,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各方面安全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因疏忽和懈怠导致的历史悲剧重演。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安邦的思想的有机结合。高校应当构建一整套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核心的国防教育话语体系,以此体现我国国防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从而形成系统的学科理论体系。加强国防教育话语体系建设,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14]。思想舆论阵地的争夺对于我国的国家安全意义重大,构建国防教育话语体系能加强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教育,使大学生能自觉维护我国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当前国家安全话语权的主战场集中在互联网空间,主要表现为思想舆论的博弈。大国间的网络安全博弈,不单是技术博弈,还是理念博弈、话语权博弈,要掌握国防教育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就必须要掌握网络空间的舆论控制权。由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因此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信息在各大网络平台中的占有量,让大学生可以随时接触和了解我国在各领域的国防政策、国家安全形势。既要把互联网作为我国宣传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维护互联网安全。要警惕网络上的不良诱因,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抵御来自互联网的有害思想舆论侵蚀。高校作为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必须守土有责,坚决把握对大学生的政治安全教育,增强国防教育话语体系,引导大学生主动抵御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蚀,铲除宗教极端思想,严厉惩处以宗教为幌子散布极端主义、从事恐怖主义行为,将政治意识摆在学习和工作的首位。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要使国防教育效果实现最大化,除了满足基本的国防教育课堂教学外,还应当善于依托高校的各个非教学部门,发挥其作用。以军事理论课教研室这一主要负责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教学部门为主导,统筹各行政部门,达到群策群力、通力合作的国防教育格局。高校的各行政部门分别具有不同的职能和属性,虽不直接参与学生的教学工作,但对学校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支持和稳定作用,要充分激发各部门在所负责领域内所具备的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价值。
在高校的各主要行政部门中,保卫处负责全校各项安全防范、治安保卫、消防安全以及反恐维稳等职责,是与大学生的人身安全直接挂钩的部门。因此,高校保卫处除了积极履行学生的日常安全保卫工作外,还应当发挥其与各地公安机关的联系作用,加强国家安全和校园安全的宣传普及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安全问题沟通渠道,及时听取和反馈大学生在校园内存在的安全疑虑,解决安全隐患。学生处作为负责管理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部门,应当密切联系各学院各班级学生辅导员,了解学生潜在的心理安全问题,避免由于大学生之间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所引起的校园暴力事件。财务处应当通过典型案例教育防止大学生陷入金融安全风险之中,判断大学生是否浏览了境外非法网站并接触校园贷和电信网络诈骗。图书馆作为大学生了解前沿理论、接触先进文化的桥梁,应当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通过印发相关书籍报刊、进行网络宣传等方式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相关理论传递给受众大学生,还可以通过书法、绘画等艺术手法增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趣味性,并进行专题集中展出,让大学生乐于接受。高校各单位在国家安全教育中所发挥的合力大小取决于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对该工作的重视程度,行政人员的思想素质、价值观等也会影响该工作开展的水平和质量,要进一步加强总体国家安全观宣传教育,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领导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和公务员培训体系。高校各部门必须将学生的发展和安全摆在其各项工作的首位,铭记大学生才是高校的真正主体,共同维护好高校的国防教育的优良氛围。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集合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为一体的综合安全观。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贯彻总体国家安全,全面维护国家安全,必须聚焦和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历史使命,既要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通过重视并加强高校国防教育,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意识筑牢在每一位青年大学生的心中,指导大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贯彻国防意识,使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成为构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