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江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阐述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进行分析,可以理解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方向指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追求;“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出发原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强的责任担当;“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着力要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顽强的斗争精神;“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基准之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人民情怀。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论证了伟大建党精神是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深厚的精神积淀,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结合的思想升华。比如,艾四林认为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斗争性和人民性;[2]靳呈伟认为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3]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还明确提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4](以下简称“两个结合”)的重要思想,这是对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的科学全面总结,是党的理论又一次重大的创新,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实现中国的根本性变革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已经被历史实践反复证明的真理。文化是思想的土壤,要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中国大地能够深入人心、深入文化、深入历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相结合。只有如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始终坚持不动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指导下实现创新发展,永葆生机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绵延数千年不间断发展至今的中华文化,深刻影响着当今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深刻影响着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要求,深入学习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把伟大建党精神发扬光大。全面学习和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觉践行“两个结合”,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和师生思想的引领,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战线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工作责任。
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而传承不息、不断发展创新,在世界文化史上独一无二。远自夏商周,近至元明清,中国在历史上绝大多数时期都保持一个统一国家的形态,为中华文化凝聚共识和传承创新创造了良好条件。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古代教育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到十九世纪中叶以后,腐败无能的晚清政府无力抵抗资本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中国逐渐沦落为任人宰割的落后国家。晚清的落后,不能归咎于文化落后,其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相较于发达资本主义制度的落后,是陈旧封建制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落后,是历史的必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早就作过充分论证。当时的中华志士力图改变晚清积贫积弱的困苦状况,但是没有找到适合中国的科学理论和实现途径,遭受了无数的失败和牺牲,如革命家邹容死于狱中、陈天华蹈海殉国、秋瑾英勇就义等。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倡导“天下为公”,奋力推翻清朝统治,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等人窃取,“中华民国”虽然成立,却外辱不除,军阀割据,发展迟缓,复兴无望。
晚清与民国政府饱尝战败之苦,将失败归结为技不如人。为了培育人才,在全国陆续设立新式高校,并聘用一批中华文化饱学之士和海外留学归来的学者为这些高校的教师,而被这些新式高校录取的青年学生往往既修习中国传统文化,又学习西方文化。当时的爱国进步人士放眼世界,到处寻找救国良方。以高校师生为骨干的爱国进步知识分子传承了中华读书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勇毅担当精神,把复兴中华作为人生的远大理想。他们在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之后,将其与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及社会思想文化的实际进行结合分析推演,认识到这才是拯救中国的科学真理,于是坚定信仰、传播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发动工农群众,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这是对“两个结合”的自发探索,坚决勇敢地推动了中华民族历史觉醒。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可称为“两个结合”型的革命家。他是北京大学政治学和史学教授,既精通政治理论,又有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造诣。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后,他连续发表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等传播革命思想的文章,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5]曾与李大钊同在北京大学任教的陈独秀,是 《新青年》杂志的创办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文化都有深入研究。毛泽东既是杰出的革命家、战略家,又是公认的哲学家、文化大家,年轻时曾受李大钊革命思想的启发,迅速朝共产主义者方向转变,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是“两个结合”的伟大实践者和引领者。
毛泽东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应当给予总结,承继这份珍贵的遗产……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追求进步的高校师生立足中国思想文化和政治经济社会实际,立志民族复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探索“两个结合”,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和打倒军阀、抗日救亡、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伟大斗争,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历史贡献。
从1921 年到1949 年,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奋斗,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庄严宣告了“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7]。中国共产党坚决而全面深刻地推动中华民族从沉沦中奋起,彻底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得到了极大增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德,强调发奋图强、坚毅稳健。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农业、科技、教育等都很落后,很多现代工业产品包括国防装备都不能自主生产,可谓一穷二白。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应当如何推进?毛泽东曾指出,推动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大国变成社会主义工业国,须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8]邓小平曾指出,“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9],以及“中国人民将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根本改变自己国家的落后面貌”[10]。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积极实践“两个结合”,经过若干个五年计划,建立起完整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体系,自主研发出“两弹一星”,使中国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大国向有一定经济基础和综合实力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飞跃。
旧中国遗留的高等教育底子十分薄弱,高校存在着数量少且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市、办学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科研条件差、学科不全等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原公立、私立高校进行全面接管和大力改造,在国家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优先保证高校发展,逐步建立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中国高教体系。新中国高校师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优良传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实践“两个结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和全国人民一起战胜了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社会等多种严峻挑战,奋力推进新中国建设事业,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历史自强精神。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1949 年12 月,政务院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决定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中国人民大学,由著名历史学家吴玉章任校长。他是一位“两个结合”型的教育家,1933 年就编写了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通史的著作 《中国历史教程》。在吴玉章等人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大学师生积极践行“两个结合”,经过数十年卓越奋斗,学校发展成为“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入选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环境下进行的,无成熟经验可借鉴,在探索中出现曲折甚至失误是完全有可能的。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剖析、自我革命,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把历史看成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清醒剂和最好的营养剂,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品质和竞争优势,是区别于世界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11]。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之方向指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追求。而坚守理想、闻过即改、自律自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崇的精神。《论语》 所记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和“吾日三省吾身”等,被中华学人视为典范。当“文革”错误被坚决制止之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到底该如何发展,是摆在党和人民面前亟待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重大命题。一批高校教师坚守理想信念,坚持“两个结合”,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真理标准的理论研讨。1978 年5 月,一篇题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的文章在 《光明日报》 一经刊出,就在全国思想理论界激起重大反响,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就是该文的主要作者之一。[12]武汉大学哲学系教师陶德麟也连续发表 《关于真理标准的几个问题》 等论文,为思想解放提供理论支持。这些高校教师满怀历史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发出了科学认识真理和敢于坚持真理的呼喊,在全国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江泽民曾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需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包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这种学习,应该立足于中国实际。”[13]为加快改革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中央研究决定设立经济特区,这是一次重大改革创新和实践探索。在经济特区的发展中,除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外,高素质人才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量高校毕业生和高校科研人员来到特区,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两个结合”,成为特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建设者。他们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探索实践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成功之路,创造出了中国发展的伟大奇迹。
胡锦涛曾指出:“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1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实践证明,高校师生坚决拥护党中央的重要部署和重大决策,秉持“两个结合”,推进历史革新,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在世界政治经济演变加剧、国际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国内国际大局,实施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形成了更加完备的制度保证、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党和国家事业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不断前进。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以人为本、致力于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真理。《共产党宣言》 明确宣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蕴含着深厚的民本思想,如“民为贵,社稷次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人民情怀。2021年,中国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历史性难题,成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充分体现。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扶贫工作队、大学生志愿者等高校师生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坚持“两个结合”,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注重与实际结合、与文化结合,成为脱贫攻坚的生力军。
伟大建党精神中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勇敢和顽强的斗争精神。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来罕见的全球性瘟疫,蔓延快、波及广,对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世界经济社会的危害巨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切身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以负责的人民情怀、科学的应对方略、有力的防控举措开展疫情阻击战,把疫情损害降至最低程度。参加抗疫的医护人员多数是高校医学师生或毕业生,他们听党指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众志成城,传承“仁者爱人”“悬壶济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德,坚持“两个结合”,坚决战胜新冠疫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在中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16]无论是参加扶贫攻坚、抗击疫情,还是在社会主义事业各条战线奋斗的高校师生和高校毕业生,听党话、跟党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始终坚持“两个结合”,坚定历史自信,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坚持“两个结合”的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和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遵循。[17]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中国人民大学,同师生代表亲切座谈,再次强调要坚持“两个结合”,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育时代新人提出了殷切希望。
在第二个百年奋斗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高校师生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笃行“两个结合”,坚定历史自信,把党和国家的关怀转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奋力推进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