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谋涛,胡小勇,宋迪涛
(1.黄山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2.贵阳学院 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3.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西 来宾 546199)
古徽州地辖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绩溪县、婺源县等六县,由于历史原因,徽州现分属不同省市,绩溪县划归为安徽省宣城市,婺源县归属于江西省上饶市[1]。徽州民俗体育以表现形式来区分,种类繁多,可分为杂耍武术、灯会献彩、乡俗民舞、节令嬉舞等四大类。徽州节令嬉舞是指自民国以来,流传至今,在民间传统时节、神酬祭祀节日期间开展的大中型民俗活动项目,是庙会、灯会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2]。徽州节令嬉舞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是当地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徽州民俗体育的优秀代表。分析徽州节令嬉舞的特征及价值,对传承、保护与发展徽州民俗体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同时,对推动徽州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大有裨益。
“龙舞”亦称为舞龙,徽州传统舞龙广泛流传于徽州一府六县,是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岁时节日开展的民俗体育活动。舞龙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徽州各县结合当地习俗创造出嬉纸龙、布龙、火龙、灯龙、舞草龙、舞板凳龙等节令习俗。如休宁县右龙村、徽州区潜口镇的板凳龙,歙县许村、昌溪乡、桂林镇稻草龙,歙县杞梓里镇的布龙,绩溪县长安镇的手龙舞,祁门县箬坑乡箬坑村的舞龙、历溪村的麻衣龙,黟县的美溪龙等。其中,绩溪手舞龙于2014 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项目名录,徽州板凳龙于2021 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绩溪舞草龙入选第五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黟县龙凤呈祥和歙县三阳乡中村狮灯均入选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徽州传统舞龙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树立了新的典范。
“狮舞”亦称为舞狮,相传舞狮于北宋宣和年间传入徽州,距今有约900 年的历史,多出现在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等节庆活动。按照制作器材与造型可分为彩狮舞、青狮舞、火狮舞、吊狮舞,主要流行于庙会、灯会游行等活动。歙县蓝田彩狮、歙县三阳乡中村狮灯、歙县郑村吊狮(已失传)、绩溪上庄舞火狮、婺源庆源狮傩等舞狮类型最具代表性。其中,绩溪舞火狮入选第五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歙县舞狮子入选第二批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的一种吉祥神兽,流传于全国各地。“麒麟舞”亦称为舞麒麟,古徽州舞麒麟是中原文化向南迁移的重要见证,主要流行于歙县富竭承狮村和黟县屏山、金家岭一带,据传在民间流传已有260 多年历史,每年在元宵节期间举行。徽州舞麒麟造型独特,音乐、舞蹈古朴,气氛欢快,有专门的伴奏乐曲、唱腔和表演脚本,是一朵富有乡土气息的杂耍之花。歙县舞麒麟与黟县舞麒麟分别入选第二批黄山市和第六批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舞蛤蜊,民间亦称“舞蚌壳”,是一种汉族的民间传统舞蹈,流传于徽州一府六县,在重大节庆活动中进行展演。表演时,一少女饰“蚌壳精”藏身于蚌壳中,双手抓住蚌壳作翕张动作,另一人扮渔翁作观蚌、理网、撒网、涉水、摸捞等动作擒捉蚌壳,表演时唱有小曲,用单钹、堂鼓轻节拍伴奏,活泼风趣[3]。其中,歙县岔口镇、北岸镇的舞蛤蜊入选第二批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舞蛤蜊入选绩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钟馗是我国民间传说中驱邪捉鬼镇宅之神。钟馗舞唐朝即有,于万历年间传入徽州暨歙县,民间亦称为跳钟馗,距今已有400 多年的历史。徽州区(原属歙县)上朱村、岩寺镇,歙县雄村乡、徽城镇、郑村镇至今流传着端午节期间跳钟馗活动,寓意消除五毒,驱邪降福,保佑平安。跳钟馗有《出巡》《嫁妹》《捉蛇》《除五毒》等传统内容,体现了民众崇尚钟馗刚正不阿、除害降福的美好愿望[4]。徽州跳钟馗入选第三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徽州区上朱村、岩寺镇,歙县雄村乡、徽城镇、郑村镇等地跳钟馗入选第二批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是我国民俗风情的典型特点,每个地域都流传当地的习俗和文化。徽州节令嬉舞在特定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心理相互作用下形成、传承和发展,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受到徽州社会风俗、崇拜信仰、生产劳动、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彰显出一定的地域性[5]。从地理空间上看,徽州位于安徽南部,地处安徽、浙江与江西三省交界的丘陵山地之中。“东则有大障之固,西则有浙岭之塞,北则有黄山之轭。”[6]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相对封闭的山区自然环境,造就地域特色鲜明的节令嬉舞。古徽州山越人创造了绚丽多姿的娱神娱乐舞蹈,狮傩作为傩舞的一种表演形式,伴随着傩舞发展传承至今。婺源县是徽州诸县狮傩最为兴盛的地区,狮傩又称狮傩会,婺源县历史上有“三十六傩班,七十二狮班”之说,每年正月,狮傩会走街串巷,在祠堂、屋前空地上尽兴而舞,为百姓人家送新年祝福,深受大家的欢迎与喜爱。狮傩会游行时,往往是一边舞狮,一边跳傩舞,以酬神娱人,故有“狮傩会神”这一说法。婺源狮傩同舞在我国傩舞文化中独树一帜。因此,徽州节令嬉舞是有地域文化特色浓郁的民俗体育形式。
徽州节令嬉舞是徽州地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历经一代代人的积累,以村落作为依托,流传下来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表演形式与习俗,至今仍存活于世。徽州节令嬉舞依托于传承人和参与人,大都以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形式传承与保护,是一种生命脆弱、有灵魂的“活态”文化[7]58-61。活态传承为徽州节令嬉舞活态保护提供原动力。如绩溪舞火狮自明代传入徽州,至今依然活跃在绩溪县上庄镇余川村。“火狮”是村委会邀请有制作手艺的纸扎师傅,采用篾片扎制、彩纸糊身等原始工艺制作而成,狮身内点燃蜡烛,通体明亮。每逢中秋节夜晚和重大活动,村委会组织男丁,在锣鼓点和唢呐曲牌演奏中,玩狮人手持火把,不时以松香粉喷撒火把,火焰腾空,逗引双狮表演各种舞狮动作。绩溪舞火狮采用村落活态的传承模式,在实践中不断传承,成为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完整系统,实现了活态传承的延续。
徽州地处山越文化圈,据徽州地方志载,徽州春秋时属吴,战国初属越,后属楚,山越文化遗存至今[8]。徽州境内环境优美、气候温润、野生动植物丰富,是理想的避世之所。中原地区历经晋朝永嘉之乱、唐末黄巢起义、宋朝靖康之难三次社会动乱后,许多中原士族举家南迁至徽州[9]。中原士族南迁徽州,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在徽州得以传承和延续,与勇猛、刚强的山越文化相互交融,形成兼具山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特质的徽州文化。徽州节令嬉舞经历漫长的历史积淀,最终形成了二元文化复合体的代表。据《绩溪县志》记载,相传“手龙舞”最初起源于黄河北岸流行的民间传统儿童舞蹈。南宋时期,中原大族迁居徽州后,“手龙舞”在绩溪县迅速开展起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日,农家孩童扎制小龙集聚嬉舞。绩溪“手龙舞”流传至徽州后,与山越文化相互交融,其内容与形式基本保留着中原特色,成为徽州原生态“安苗节”的配套祭祀仪式。
徽州地区在上九庙会、安苗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等岁时节日开展酬神和祈祝人寿年丰的活动,徽州节令嬉舞依附于传统节日成为人们在生产生活闲暇之余,调节身心的重要方式之一[10]。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开展舞龙舞狮,春节舞麒麟,端午节跳钟馗,等等。徽州节令嬉舞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增添节日气氛,在徽州地区经久不衰。徽州区上朱村在每年农历“五月五端午跳钟馗”,流传至今,寓意为消除五毒,四季平安,人寿年丰。休宁县右龙村板凳龙与元宵节紧密相连,寓意村民得上天佑护,年年岁岁风调雨顺,流传已有500 余年。徽州节令嬉舞不仅增强了活动的气氛,还可以加深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提升参与者与亲历者的归属感,祈求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徽州节令嬉舞规范着这一群体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维系和巩固着群体的团结合作、稳定发展、和睦相处的社会关系,是提升特定群体、凝聚力的载体[7]72。徽州节令嬉舞的组织和运行大都是以村落为单位,是村民自发行为。如休宁汪村舞草龙,每年中秋时节,按照当地传统习俗,都会开展舞稻草龙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必须调动全村人员共同参与才能使整个活动流程顺利地进行下去。草龙由十几个村民用农作物的秸秆和新鲜毛竹日夜劳作,齐心协力手工扎制而成;在活动中,参与演出的村民积极进入角色,观看群众簇拥在草龙旁行进,也在不知不觉地进入舞龙情景,为表演者的精彩演绎欢呼喝彩,以烘托丰收的喜庆气氛。徽州节令嬉舞是集体参与的智慧结晶,它总会无形地把参与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强每个成员的身份及情感的共同体意识。
徽州节令嬉舞与节日、民俗或宗教祭祀活动等仪式息息相关,无论从组织规模、活动场所还是组织形式上,都带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并且往往以宗族、村落、街道为单位组织表演[11]。徽州节令嬉舞具有教化、凝聚人心、道德规范、和睦乡里等社会价值,是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徽州节令嬉舞突出游嬉,活动大都是全村参与,如休宁县右龙村板凳龙的“做龙”“接龙”“游龙”“舞龙”等程序都是由村落自发组织,全村村民主动参与,舞龙队伍敲锣打鼓,游龙至村民家门前,每家燃放烟花爆竹迎龙,行鞠躬拜礼,祈求家人平安顺遂、家庭和睦以及风调雨顺。舞板凳龙为全村人欢聚一堂提供了良好契机,活动前,村民经常聚集在一起对板凳龙进行合理分工,进一步加深村民间的亲切感与归属感;在活动中,村民间相互配合,共舞神龙,共享快乐时光,共度元宵佳节;在活动后,舞板凳龙成为饭后谈资,提升了村民的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对增进村民间情谊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徽州节令嬉舞是徽州地区历代先人智慧和创造的结晶,沉淀了很多传统文化精华,成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徽州节令嬉舞阐释了民俗体育文化精神,展现徽州的风土人情,是徽州人民的文化记忆与精神寄托。徽州节令嬉舞通过真实而又原始的活动组织形式和表演内容,实现民俗文化现实的演示和教育功能;节令嬉舞参与者在表演过程中能获取一定的文化知识,主动接受文化熏陶,实现对参与者的伦理道德、思想行为的文化教育;另外,它作为徽州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各项表演过程中,展现出自身的文化特色,保持了文化多样性,使人们能从传播徽州文化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促进了徽州文化与其他文化、徽州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12]。因此,徽州节令嬉舞具有传承民俗文化、进行文化传播与交流、保持文化多样性等多重文化价值。
徽州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境内有五个5A 级景区,徽州文化是我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采取“民俗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将自然旅游资源与特色节令嬉舞活动有机结合,充分挖掘两者的经济价值。以民俗节庆活动为契机,以徽州节令嬉舞作为地方特色,走文化+农业+体育+旅游+贸易的经济发展之路。以安苗节为例,绩溪县上庄镇于每年芒种时举办记忆农耕文明的“安苗节”,以祭祀神灵汪公(汪华)为中心开展一系列庆祝活动,手龙舞、舞火狮、舞蛤蜊是每年“安苗节”的固定表演节目。活动还举办拔河、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有商贸交流会、民间小吃展,组织游客参观上庄镇的各个旅游景点,邀请长三角旅游联盟领导人出席开幕式,吸引大批外地游客和周边村民慕名而来。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旅游事业的发达,景区知名度的提升等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充分挖掘徽州节令嬉舞经济价值,能够使其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剂,推动徽州文化发展,也为徽州节令嬉舞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徽州节令嬉舞作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各种表演器材采用了徽州特有的扎制技艺、外观彩绘、色彩调配,大都以民间工艺品的形式呈现于世。徽州节令嬉舞在表演套路中加入传统鼓乐和戏曲元素,在动作的构型中融入杂技元素,在表演动作中糅合武术和舞蹈元素,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视觉上的冲击,使人们在诙谐幽默、开怀欢愉的时刻,欣赏并体验到徽州节令嬉舞的内外兼修之美[13]。如舞麒麟是流行于徽州歙县富竭承狮村一带的土风舞,是一项集体力、舞蹈艺术、传统鼓乐、团队智慧等元素于一体的表演项目。表演活动中,一人舞麒麟头,一人舞麒麟尾,舞动麒麟时,要求头尾默契配合,在金童手持绣球的逗引下,随鼓乐伴奏,表现出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突出体现了徽州节令嬉舞的审美情趣、艺术魅力和人文内涵,是一种文化审美的展示,符合艺术审美特征,展现了徽州人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极具艺术欣赏价值。
自有人类以来,人们在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创造了无数富有嬉戏娱乐功能的文化活动。徽州人凭借自身的聪明才智,发明创造了徽韵浓郁的节令嬉舞文化娱乐形式。现阶段,徽州节令嬉舞已经发展成为人们愉悦身心、沟通情感、增强集体凝聚力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丰富多彩的表演内容、浓郁的地方特色及民俗特色,在社会生活中广受欢迎,成为徽州节令期间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14]。徽州节令嬉舞对参与者耐力、力量、协调性、方向感及灵活性有一定的要求,如舞龙、舞狮、舞麒麟、舞蛤蜊等项目具有器材笨重、动作幅度大、表演持续时间长、需相互配合默契和动作有一定难度等特点,动作套路中融入游、走、跑、跳、转、舞等体育元素。对表演者手部、腿部、腰腹肌肉力量及身体耐力要求较高,需要表演者有较好的协调性、灵敏性、方向感及平衡性,表演参与人数多,动作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配合,步伐要求协调统一。因此,徽州节令嬉舞对表演者身体素质改善与体质完善有着良好效果,同时对于观赏者来说,是一种调节身心、娱乐休闲的方式。其充满吉祥和快乐的表演风格,不仅为人们生活增添喜庆与欢乐,也对推动全民健身和徽州节令嬉舞保护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徽州节令嬉舞源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具有全民参与、同心协力、有合有分的民俗特点,表演时场面壮观、气势磅礴。其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形式,是中原文化与山越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结晶。以乡村活态留存,依附于节日开展,群体参与程度高。始终能适应时代发展并不断丰富,是技巧性、艺术性及健身性高度统一的精品项目。应彰显其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及娱乐健体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