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文哲
(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顽强拼搏、浴血奋战、艰苦奋斗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宝贵财富,体现着中华民族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价值目标,饱含着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凝聚着共产党人牺牲奉献、坚韧不屈的伟大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1]26高校作为铸魂育人的主阵地,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在引导学生树立红色理想、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运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质、厚植爱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红色文化作为高校铸魂育人的重要着力点,能够使学生在学思践悟中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2]13自觉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成长为堪当大任的有为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志气的民族,为了探求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中国的先进分子带领中国人民始终坚持在苦难和挫折中求索、在风雨飘摇中前进,敢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表现出了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4]新时代青年的志气就是要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砥砺奋斗、顽强拼搏的理想信念。虽然红色文化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但其中理想信念的内核始终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红色文化形成发展的过程深刻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坚定理想信念”、诠释了“坚定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展示了“怎样坚定理想信念”。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山河破碎,为了改变亡国灭种的悲惨命运,一批又一批心怀理想的有志青年,全身心投入到挽救国家民族危亡之中,他们在敌人白色恐吓、威逼利诱、围追堵截下,依旧坚守马克思主义,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坚信“只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持续努力,一代又一代人为此作出牺牲,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5]无数英雄先烈前仆后继,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如今正是前所未有接近实现伟大梦想的关键阶段,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在红色文化学习的过程中,坚定自身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筑牢精神之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才能在各种苦难面前,迎难而上、披荆斩棘,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闪耀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6]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无数英雄先烈用鲜血浇灌理想之花、用生命捍卫信仰之基,构建起了伟大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向前以赴之、流血断头以从之、殚精竭虑以成之,才书写了红色文化的壮美诗篇。红色文化中所彰显的骨气是不慕功名利禄,毅然投身革命的无私、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无畏、是“杀倒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英勇、是翻雪山、越草地的艰苦奋斗、是行军途中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自觉自律、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勤劳、是在遭受敌人酷刑后仍坚守党的秘密的绝对忠诚等。
红色文化中所展现的高尚道德品质是增强新时代大学生骨气最丰富的精神养料,是凝聚人心、奋楫笃行的精神之魂。这股崇尚真善美的强大道德力量,一定要滋养到大学生的红色肌体中、融入到大学生的红色血脉中、渗透到大学生的红色基因中。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新时代大学生应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提升品德、把握机遇、克服困难、以敢涉深水、勇破坚冰的骨气自觉投身到强国伟业的建设当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7]爱国主义始终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紧密相连,是红色文化中的主旋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日渐繁荣富强的历史性转变。新时代大学生的底气来源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来源于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来源于中国人民现在的美好幸福生活。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铸魂育人全过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民情、党情、国情、世情,才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领悟“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1]9真正理解“四个自信”背后的深层密码,切实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自豪感、使命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活动,校园中的红色文化氛围十分浓厚。但部分高校在进行红色文化育人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使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效果大打折扣。
部分高校已经认识到红色文化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育人活动,从教育效果来讲,虽有较大提升,但与理想效果之间仍有差距。一些高校中仍存在“大水漫灌”式教育,让学生消化不良,产生厌烦的心理情绪。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缺少对大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全面分析把握,造成教学的内容形式与当代大学生的现实需求脱节,所以无法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兴趣与热情。“00后”大学生思维极度活跃,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喜爱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并对新鲜事物表示出热爱与追捧。因此,单纯依靠无差别、无特色、空洞乏味、陈旧老套的教育模式育人,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未能有效发挥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难以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达到精神层面的思想升华。
近年来,情境式、体验式等实践教育模式在高校红色文化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红色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宝贵文化资源,是进行教学研究的“活”教材。实践性教学方法是红色文化教育的一项突出优势,现场体验式教学对学生所表现出的视听感染力、情感冲击力、心灵震撼力都是传统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当前一些大学生已经厌倦了课堂教条式的思想灌输,对于实践参与的教学模式期望值很大、热情度很高、呼声很强烈,但是由于部分高校的顶层设计方面还存有不足,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统筹管理,所以在实践育人的过程中,未能将红色物质文化资源背后的故事脉络、理论内涵、历史逻辑讲清楚、讲深入、讲透彻,使得红色文化育人实践活动浮在表面、流于形式,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学习过程中未能获得有用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实践情感体验,反而收获的是身心俱疲和对红色文化教育的失落感与抵触感。
当前学生的获得感已成为衡量办学效果的重要维度和指标。大学生在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后,是否在心理上接受、在情感上认同、在行动上有效践行,已成为考量高校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实效性的重要维度之一。部分高校在将红色文化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过程中,过度强调为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了哪些资源,但却往往忽视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内化吸收情况。部分学生仅仅是学过了、听过了、看过了,将红色文化停留在浅层次的认知中,并没有将其中的精神内核入脑、入心、入行。固然,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红色文化学习资源,但仅侧重于教育内容的供给输入是不够的。红色文化育人过程也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有效的输出既是一个人红色文化素养的外在表现和综合反映,也是可以衡量一个人红色文化思想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准。输出环节的缺失,一方面既不能够使学生了解自身对红色文化知识的内化吸收情况,另一方面也无法让教师全面掌握学生对红色文化知识到底了解多少,更不能够对那些思想和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进行纠错,于是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工作成为半截子工程,很难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高校是铸魂育人的“培养皿”,红色文化则是最好的“营养剂”。为有效解决红色文化育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高校应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精准度、丰富度、吸收度,全方位增强高校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实效性。
1.打造“红色文化+地域特色”的铸魂育人模式。要想提升红色文化的吸引力、渗透力、生命力,做实做细红色文化的铸魂育人工作,就必须开发独具地方特色与属性的红色文化教育内容与载体,形成自身红色文化育人的品牌优势。各高校应积极挖掘和整合本区域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就地取材,运用好大学生们较为熟悉的地理文化环境、耳熟能详的英雄事迹,设计体现地域性精神的红色教材、搭建具有特色的红色网络平台、开展一系列丰富有趣的红色文化活动,使红色文化更好地浸润心灵。例如,东北石油大学成立大庆精神研究基地和育人展馆、贵州师范大学组建贵州红军文化与红色旅游研究所、临沂大学出版了《沂蒙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等特色教材等,都使得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红色文化唯有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相契合、与大学生的内心需求相交融,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奠定学生的思想之基、优化学生自身行为准则,积极发挥出红色文化育人、红色文化铸魂的强大效果。
打造“红色文化+专业”的铸魂育人模式。从整体上来看,不同专业学生群体的文化需求具有共性特征,因此高校要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材施教。高校可以通过与地方红色文化研究室合作,与重点高校之间组建红色文化的研究联盟,为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提供最前沿的、更具深度的红色文化科研成果。在对理工类专业的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时,要扎实推进基础性理论教学,避免枯燥深奥的理论灌输,要紧密结合时政热点、红色故事等增添其学习红色文化的积极性、兴趣度。高校可以通过编唱红色歌谣、编排红色舞蹈剧目等活动加深艺术类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对于体育类专业的学生,高校可以开展“红色野外素质拓展”训练,带领体育类专业学生深入研究红色革命时期军人体能素质训练的理论等。其次,要利用好学科交叉渗透的教育方法,在专业中开设红色文化的相关课程。例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红色革命诗词鉴赏”等。将红色文化与大学生自身需求相结合,才能彻底改变专业教育与红色教育“两张皮”的顽疾,既帮助学生提升专业能力与水平,也有助于调动学生对红色文化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
打造“红色文化+年级”的铸魂育人模式。大一新生刚从高中繁重的学业生活中解脱出来,对一些枯燥的红色文化理论讲座等活动存有抵触心理,所以高校在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时候,应以看红色电影、唱红歌、观红色话剧等更为放松身心的活动为主。在经过一年学习生活的塑造后,学生能够接受、理解、感悟更高深的红色文化知识理论。因此,高校在进行课程编排,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加强红色文化的理论性深度。大三、大四正是大学生进行人生选择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职业备考的黄金阶段,所以高校一定要找准时机、把握机遇,通过红色革命人物、道德榜样模范的精神力量,去缓解学生的备考、就业的压力,帮助学生找准人生目标、坚定其理想信念、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总之,红色文化教育应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唯有与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相结合,才能够使学生真正理解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
打造“红色文化+智媒体”的铸魂育人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8]大学生是智媒体领域的主力军,他们总是能够最先了解掌握媒体中报道的大事小情,并在此基础上不断重塑自己的思想认知。所以高校一定要利用好智媒体技术,开发好红色文化传播的“新阵地”。高校应成立网络技术小组,运用算法推荐技术,根据大学生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将红色文化内容在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上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智能分发。高校也应利用好网络大数据,对于大学生习惯运用的网站及偏爱内容进行监控追踪,以便打造更加“精准化”的红色网络平台,推送更多大学生乐于接受的高质量的红色文化内容。高校还可以利用VR、AI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智媒体技术,让学生“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运用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手段及方式,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提升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吸引力与渗透力。
1.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首先,高校要充分利用好英雄纪念馆、革命纪念场所等“红色基因库”的资政育人功能,主动与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革命旅游基地等制定校地合作规划,建立区域红色文化教育的校地合作基地,实现地域性红色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其次,高校应为实践研学预留出足够的科研经费,精简校外实践的审批手续,为实践育人活动打开绿色通道,鼓励、支持、组织学生走出去,真正实现知行合一。第三,高校应不断完善岗位责任制度,确保红色文化实践育人活动的每一步都能够安全顺利地落实到位。最后,高校要明确实践的指导思想,目标计划、教育流程、效果评估等,实现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内容精、效果好、时间省。加强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的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才能有序合理地开展育人活动,用活一线资源,提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的体验感,实现教育主体供给与教育对象需求的高效对接,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研究兴趣与实践参与度。
提升实践活动的育人质量。虽然那段山河破碎、血雨腥风的历史早已远去,但教师在进行红色文化实践育人的过程中,一定要杜绝授课内容的肤浅性、教育逻辑的杂乱性、授课态度的散漫性。教师应充分展现出红色文化的自信气场,梳理好那段热血燃烧岁月的主题脉络,讲清楚红色文化中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讲明白红色文化物质资源背后所蕴含的那些红色革命故事,讲透彻每一个红色历史事件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同时教师也要将红色文化内涵从新颖的视角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老树长新芽、开新花”。只有教育者重视红色文化实践育人的质量,避免形式主义,学生才能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并从中汲取成长成才的有益营养,使红色文化真正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红色文化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特征,曾经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虽已远去,但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精神内涵,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在红色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学生的亲身体验有时比理论灌输更有效果,因此,高校一定要与其它社会力量进行协作,准确抓住现实机遇,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参与的途径,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到防疫救灾、“三下乡”社会实践、冬奥会志愿服务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实践当中去。只有在一个个真实的事件、一幅幅真实的场景中才更能激发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和思想共鸣,促进其精神成果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实践动力。
1.创建学生展示输出能力的平台。教师在进行红色文化育人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促使红色文化教育在师生互动中润物无声地实现落地生根。在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主动设置有关红色文化的热点议题,让学生运用在红色讲堂上获取的思维方法、价值评判标准等对热点事件进行多向度、多层次的剖析讨论,鼓励其他同学发表不同见解,形成浓厚的红色文化交流氛围。通过学术讨论,学生在论证自我观点并对他人观点进行批驳的过程中深化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与思考,促进文化认同。其次,也可以通过翻转课堂等实践形式,改变课堂上照本宣科、强制灌输、“一言堂”的传统授课模式,让学生在搜集资料、提前备课、课堂讲解、答疑解惑等一系列过程中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以有效输出增强其对红色文化的记忆,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高校也可以开展讲红色文化故事等活动,既能让学生表达红色文化的情感,激发其他学生的情感共鸣,也能够使红色文化的传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增强高校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实效性。
提升教师学术评价能力。教师应通过聚焦学生在输出活动中的综合素养、话语表达、输出内容等,及时全面、综合、客观地进行评价反馈,让学生明白自身对红色文化知识学习存在的不足,及时查缺补漏。因此,教师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专业素质。具有强烈职业责任感的老师才能够认真负责地对学生的输出情况进行评价,确保教书育人活动的完整。具有雄厚专业素质的老师,才能够对学生关于红色文化方面的认知输出进行深入点评。当学生的言行中存在对红色文化认知偏差时,教师可以运用深厚的专业知识、倾注情感地向学生讲述红色文化中的正确价值理念,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促进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吸收,使红色文化渗进血液、沁入心扉。教师的学术评价能力对于学生学习红色文化至关重要,在老师专业深入的点评下,学生才能更明确自身学习红色文化中的不足和今后要努力的方向,增强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实效性。
完善高校输出评估机制。高校为日后能够开展更加丰富有效的红色文化铸魂育人活动,应该对学生和教师建立完善的常态化输出评估机制。要对教师的评估能力水平进行监督,避免评价反馈环节缺失的同时也能够督促教师反思自身的教学差距与不足,从而不断锤炼、提升科研能力的专业化水平,培养良好的教学习惯,进而确保高标准的教学质量。学生只有真正理解掌握、准确表达、有效践行,才能真正达到红色文化教育的要求与标准。所以,在对学生的内化吸收情况进行考核时,一方面要结合学生在输出活动中的表现,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在接受红色文化知识教育后,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情感及行为表现,既要着眼于当时的表现,也要对学生在接受红色教育后的一段时间的践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评价。运用综合化、动态化、公平化的考核评估机制,才能发现红色文化铸魂育人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中存在的不足,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对策,提升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整体质量。
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发展,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笃行不怠的百年奋斗历程。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必须要在“铸魂育人”上下功夫,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践活动、输出情况等方面,多措并举地提升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精准度、丰富度、吸收度,切实增强大学生做中国人志气、骨气、底气。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上,新时代青年重任在肩,唯有运用红色文化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质、厚植爱国情怀,才能使其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断开创属于这一代人的宏图伟业,接续守护住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