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显艳
我国成立初期,教育管理学一直被划分在教育学体系中开展学习研究。1978年以后,教育管理学逐渐成为独立的学科设置。本文结合我国专家学者对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的研究进行梳理与探究。回顾不同发展阶段,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在各阶段的发展情况、特点以及不足都存在着一定差异。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体系建构应从发挥统领作用的哲学方法论开始,以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一般科学方法为主要辅助,最重要的基础部分应以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本身为出发点,包含学科建设、具体研究方法、管理科学方法等在内的综合方法进行全面且系统的建构。
教育管理是人类社会发展与传承的一项重要方式,其研究方法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局限性。从西方教育管理学发展来看,教育管理经历了思辨研究范式、实证研究范式、人文理解主义范式以及多元研究范式的多种转变发展,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在这些转变中也得以进一步的应用与完善。[1]17世纪后期,教育作为公共事业内容被逐渐应用与发展,随之与近现代定义较为相似的教育研究逐渐产生。这一阶段的教育管理多应用思辨和解释的方法进行相关研究。20世纪初期,教育管理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并作为一项单独的领域开展相关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Willam H.Payne和William T.Harris,二人利用演绎法对教育管理及管理科学开展研究,同时结合了哲学、社科以及其他科学理念方法。另外,自17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叶,古典教育管理逐渐发展成独立的教育管理研究领域,在这期间经验研究范式一直作为主要方式被广泛应用,但教育管理理论运动的发展与推广,使这项方式逐渐被批判和放弃。由Griffis L.Gates、Halpin等人共同发起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使教育管理从经验理论研究转向实践理论研究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强调更多的是利用科学方法研究教育管理中的各类情况并获取相应的理论知识。但是,单一实证主义限制了教育管理向更深层次的研究发展,使教育管理理论运动仅持续了约20年的发展时间。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学者提出了新的教育管理研究范式,即教育管理研究现象学范式。新研究范式与单一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产生了矛盾与冲突,在持续的争论之中教育管理逐渐融入了人文主义、女性主义、主观主义等多种研究范式,直至80年代,教育管理学逐渐发展为多元化研究范式。
从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来看,自20世纪初期至新中国成立,我国有关学者对教育管理研究论述著作有400余篇,涵盖范围较为广泛。主要有两支派系,一支是以蔡元培、陈嘉庚、陶行知等人为主要代表的教育改革家和教育实践家,该派系主要从办学主旨、办学目标、办学费用等方面进行探究并积累了一部分经验;另一支是以杜佐周、罗延光等人为主要代表的教育理论家,该派系从国外相关理论探究教育管理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管理学并未受到重视,直至改革开放后逐渐独立并研究发展。本文通过以下论述分析,探究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体系建构的独特之处。
初期阶段为1978年-1986年。改革开放之后,各种新思潮逐渐涌入中国,同时也为教育管理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想理念和研究方法。随着教育事业的全面恢复与发展,教育管理学被逐渐重视并广泛推广,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以及体系建构随之产生并发展。在初期阶段,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通过学校的管理学和教育行政学两个学科来具体体现,研究方法也呈现出了初步的层次划分。首先,全国师范类院校逐步重建并开展教育管理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更具有全面性和专业性,包含教育管理学、教育行政学、教育政策法规等,标志着教育管理学逐步进入正轨。其次,全国性质的教育管理学术机构或团体逐步建立,如大连教育学院承办的《学校管理学》讲习会,西安成立了全国学校管理研究等,相关专业学会、机构以及团体的建立,对促进教育管理学繁荣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2]第三,大量教育管理论文和著作逐渐涌现,使这一阶段的教育管理发展逐步迈向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初期阶段部分专家学者对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划分,如张记正认为任何学科应有适合其自身特征的研究方法,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被其划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哲学思想、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方法以及具体的教育研究方法。初期阶段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成果多数通过教材的方式来具体呈现,在其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多以借助其他学科研究方法予以介绍。这一阶段的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也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如在政策制度方面未能形成相关制度体系的有效支撑,在具体介绍方面还未实现本土化发展。总体来看,初期阶段对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认知与理解,在学术界基本统一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是管理方法的共识。
发展阶段为1987年-1999年。国家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其中涉及的哲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管理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教育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快速发展,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在这其间也取得了长足的突破。为更好地促进教育管理学发展,开始逐步借助其他学科研究方法来完善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使得研究教育管理学所使用的方法极为丰富多样。基于此,专家学者们开始从整体性角度对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开始探究。从一般研究方法发展来看,学者们更多地将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朝着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并提出研究方法应是一个综合的体系系统。[3]在借助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方面,学者们更多的是利用管理学、教育行政学以及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加以探究,并提出管理理论、教育理论以及综合性理论为体系结构的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方法的不同方式也有相关体系建构的阐述,如研究方法可从分析研究、实践研究、叙述研究以及行动研究等方面来逐渐建构并完善。借助其他学科来研究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应辩证的分析选择和应用,须最大限度地保证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特点。从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的整体性来看,研究方法体系建构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对哲学思想的合理运用使得研究方法整体性更加完善且具有哲学的辩证思想和唯物的发展观念,在系统性和方法论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融合,为后期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多元化提供了更为科学且系统的体系基础。
多元化阶段为2000年-至今。进入新世纪,教育管理研究方法更加具有现代化发展趋势,部分学者结合范式和范式转换有关理念对教育管理研究方法发展及进程展开探究,从而引出学者们对建构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体系的讨论。教育行政学和学校管理学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本质上的发展与转变,在研究方法和内容方面体现出了整体性和反思性。从研究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构成方面来看,方法论层面指出初期阶段对研究方法仅是借鉴和移植,少数进行了理论体系建构的探索,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教育管理理论及其研究方法逐步进入具有一定系统性的体系建构时期。同时,方法论应是哲学方法论和科学方法论的集合。哲学研究矛盾和范畴,科学作为系统论的主要支撑。[4]从对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反思方面来看,主要存在教育管理相关理论创新和发展不足、教育管理方法与国外发展脱轨以及思辨研究过多且实证研究较少的问题,同时在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学术论文和著作方面也存在对自身发展概括不充分的情况。多元化发展阶段通过对以往发展阶段的总结和分析,得出适合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体系构建的层次应包含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以及教育管理学自身的具体研究方法。
哲学方法论是指利用哲学的思想理念来指导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建构,使其具有辩证、唯物、对立统一等特点,同时借助哲学方法论中的宏观和微观指导作用,以保证研究方法体系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决定了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体系建构需要结合哲学的相关思想理念。任何体系的建构都要基于国家情况和社会发展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研究方法体系发挥作用和体现价值,也只有这样研究体系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其次,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指导思想,是落实我国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具体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最为完整、先进以及科学的方法论,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方面都能够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法论指导。同时,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方法体系过程中,需要遵循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多做实证研究并持续提高研究方法水平,以此确保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体系建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5]第三,对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应融入唯物辩证法进行思考和探究,这也是哲学方法论在体系建构中的具体表现。对不同研究方法应辩证地看待,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糠,兼容并包的建构具有我国特色的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体系。
一般科学方法包含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方面。其中,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体系涉及自然科学中的系统科学和数学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以及法学等,都能够为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体系建构提供一定的支持与贡献。系统科学从体系建构思维为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体系建构提供支持,如研究方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教育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管理工作,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需要对教育管理对象注重方式方法,同时应注重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以此保证教育管理的目标和效果,从而达成更好的教育管理研究成果;数学科学在研究方法体系建构方面能够提供数据信息处理的支撑和贡献,利用统计法、数理分析法、方差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可以实现教育管理学研究成果的直观体现。[6]人文社会科学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多种现象进行科学总结而产生的科学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会经历获取事实阶段的方法、归纳事实阶段的方法以及分析理论阶段的方法三个阶段方法,每一阶段的具体方法又会不同,因此,在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体系建构中应对具体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运用,以保证研究方法能够发挥出最优的影响作用。
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是其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完善的具体方法,包含调查法、历史法、观察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统计法、测量法、图表法、抽样法等多种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渠道和方式,因此,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应秉承着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情况加以选用。在建构教育管理学研究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对具体方法进行分类管理,便于体系逐渐规范化且系统化。[7]如将调查法、历史法、文献法等划入基本操作方法,基于各项方法的运用渠道和实际效果进行划分,通过调查法可明晰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或是问题;利用历史法和文献法可了解并掌握以往教育管理的经验和有关措施,以此提升现阶段教育管理质量和水平。将统计法、测量法、图表法等划入数量化方法,基于各项方法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划分。通过数量化方法可直观且清楚地看到教育管理中的各项数据,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等通过量与量之间的对照关系,便于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调整教育管理方法。
综上所述,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在不同发展阶段受到当时历史的局限性和研究的深入程度等因素影响,在侧重点和体系建构方面都存在着一定差异。现阶段,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体系建构更加科学、先进且合理,对教育管理学的创新发展有着极其关键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