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成 刘琛琛
(杭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在日语存在句的研究中,寺村秀夫(1982)指出构成存在句的动词类为「ある/いる」。森山卓郎(1988)、西山佑司(2003)也基本围绕动词「ある/いる」研究存在句。野村刚史(2003)则把「Vている」看成一个谓语整体来分析物体的“存在样态”,将「LにNPがVている」也归为存在句。他认为该类存在句中的「Vている」部分同时表现了存在主体的存在和样态。金水敏(2006)通过历时语言学的研究,认为「ある/いる」与「Vてある/ている」之间存在扩张关系。围绕「Vてある/ている」存在句,于康(2007)通过对存在句的句意与其动词语义的分析,区分了广义存在句式和狭义存在句式,认为广义层面上的「Vている」存在句式既能表示存在主体的静态存在,也能表示动态存在,而「Vてある」仅表示存在主体的结果状态,即静态存在。赵蓉(2019b)借鉴了宋玉柱(1982)等人对汉语存在句的研究,通过“具象—抽象” “静态—动态”两个维度将「LにNPがVている/てある」细分为“具象静态样态存在句”“抽象静态样态存在句”“具象动态样态存在句”“抽象动态样态存在句”4类,并例举了能进入各类存在句的相关动词。其中,“运动方式动词”(「流れる」「走る」「伸びる」等)可进入后3类样态存在句,其句式均为「LにNPがVている」。
赵蓉(2019b)所分类的运动方式动词,是对各类存在句中的动词语义进行分析、分类汇总的结果,体现了“运动方式动词”的泛用性,也给了由该类动词构成的存在句较大的讨论空间。本文拟从“抽象—具象”维度展开,先通过语料库查询,探究是否所有的“运动方式动词”都能构成这3类样态存在句。之后,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并结合动词的「ている」形在存在句中的语义变化,对日语存在句进行考察和分析。
如前文所述,“运动方式动词”这一词类的划分,是基于存在句中的动词语义分析、分类汇总的结果。赵蓉(2019b)认为,“运动方式动词”可构成“抽象静态样态存在句”“具象动态样态存在句”“抽象动态样态存在句”3类存在句,并举出了与之相对应的动词。笔者将赵蓉(2019b)的分类整理成表1的形式,从中选取了「走る」「伸びる」「這う」「泳ぐ」「歩く」「飛ぶ」「流れる」「上がる」「高まる」这9个词,从现代日本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检索相关存在句式,并基于“抽象—具象”“静态—动态”维度分析,得出了表2的结果。
表1 运动方式动词构成的样态存在句的分类
表2 运动方式动词构成的样态存在句
如上表2所示,并非所有“运动方式动词”都可以构成上述3类存在句,但句中的这类动词在运动模式、速率、路径、介质等不同方面具备“运动方式”这一语义特点。我们从“运动方式动词”的语义和其所接续的ガ格名词的类型展开分析它与存在句的关系。以「高まる」为例,其语义为“表示事物程度的提高”,「ガ」格名词的语义类型多为“紧张”“不安”“关心”等抽象名词。
(1)労働者の側にも積極的な転職志向が高まっている。/工人方面,换工作的意向也在不断高涨。①
(『労働白書』)
与之相比,「走る」的语义更丰富,ガ格名词既有具体名词,也有抽象名词,能够构成多种样态存在句。范宽(2020:81)认为当动词语义发生扩张,发展为抽象运动或失去运动性而只保留静态属性时,运动性凸显程度逐步降低,表达者更容易注意空间关系而使用场所格ニ格。可见存在句中动词语义的扩张,是判断存在句“静态—动态”的一大依据。此外,动词的语义和动词所接续的ガ格名词又在“抽象—具象”的维度上对存在句判断施以影响。如例(2)的「走る」为基本义,表达的是体现运动性和运动方式的“奔跑”语义,例(3)的「走る」虽不是“奔跑”的运动方式,但仍表现出一定的运动性。这是动词通过语义扩张表述抽象运动的结果。例(4)的「走る」则进一步抽象化,失去运动性而只保留了静态属性。
(2) 鶏小屋の中にはいかにも元気そうな鶏が走っている。/一只活泼的鸡在鸡舍里跑来跑去。 (『おたずね申す、日本一』)
(3)すぐ前を歩いている桂助の背中に、普段にはない緊張が走っている。/桂助马上走上前,一股平时未曾有过的紧张感席卷身后。 (『南天うさぎ』)
(4)元子の目尻に皺が走っていた。/元子的眼角处有一道皱纹。
(『ニュートンの林檎』)
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常伴有语义扩张的现象,这在存在句中的谓语部分也有所体现。从认知的角度来说,语义扩张是认知主体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用相对容易理解的、或是熟知的具体概念去认识和感知一些理解起来相对困难的抽象概念,往往伴随着隐喻(metaphor)、转喻(metonymy)等认知方式的使用。样态存在句是一种表述某个场所内物体的存在和样态的描写性句式。从认知视角来看,可以理解为认知主体对存在主体的存在和样态的描述,因而会受到认知主体的主观意愿的影响。存在句中的谓语往往体现了认知主体对事物存在和样态的认知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抽象—具象”维度下的“运动方式动词”构成的样态存在句的表达效果,我们在Langacker(1993)的参照点模型和冈智之(1999,2001)对存在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上述样态存在句式的参照点模型,对上述“运动方式动词”构成的3类样态存在句作进一步分析。
冈智之(2001)将Langacker(1993)的参照点模型理论运用于日语存在句研究,构建了中心存在句式(「中心的存在構文」,即“典型存在句”)②的参照点模型,以此展开对存在样态型句式(「存在様態型構文」,即“样态存在句”)③、「NPがている/てある」句式的研究,最终构成以典型存在句为核心的放射范畴。图1的参照点模型表示认知主体“C”假如要寻找一个目标“T”,会先划定一个大致的范围“D”,再在“D”内确定了一个参照点“R”,从“R”出发寻找目标的认知过程。图2则是冈智之(2001)基于图1提出的典型存在句参照点模型。该模型描述了存在句中认知主体“C”以场所“Y”为参照点,达到对目标“X”的存在认知的过程。
图1 参照点模型
图2 典型存在句参照点模型
冈智之(1999)认为样态存在句也可以基于典型存在句的参照点模型进行分析。
若我们不是仅将存在句放在“空间场所中存在实体”这一原型意义中把握实体,而是以更抽象的、图式化的形式进行思考,就能理解“存在就是被置于某个位置”,即“X被Y所关联”这一关系。接下来要描述的「テイル」句、「テアル」句也是在这一对存在句的理解上所继承、发展而来的。
(冈智之,1999:116)
从“存在主体与场所存在关联”的范畴出发,存在主体可以不仅限于实体,也可以包括“音乐”“气氛”等抽象名词。基于冈智之(2001)的典型存在句参照点模型,我们进一步构建出了样态存在句的参照点模型,以便更直观地体现样态存在句中存在主体与谓语部分的特点。如图3所示,该模型表示认知主体“C”以存在主体的存在场所“R”为参照点,从认知角度捕捉到存在主体“T”,用「Vている」描述其存在的样态。野村刚史(2004)通过对「している」的历时考察,认为「している」同时拥有“样态”和“存在”两种语义结构。他将所有的「している」统称为“样态存在”,前面的「して」表示样态,后面的「いる」表示存在。笔者肯定「している」具有两种语义的观点,但这两种语义更像是相互叠加结构,即“样态”之于“存在”之上。因为样态存在句即是描述存在主体存在的样态,存在是必不可少的。以下将基于图3的样态存在句的参照点模型来具体分析由运动方式动词构成的3类样态存在句。
图3 样态存在句的参照点模型
“具象动态样态存在句是指某场所中某存在人/物以某具象动态样态而存在的句子”(赵蓉,2019b:97)。我们从语料库中筛选出以下例句,拟通过参照点模型来解释该类样态存在句的表达效果和“运动方式动词”所体现的特性。
(5)浅瀬に小さいお魚が泳いでいる…/浅滩里游着小鱼……
(『桃色月夜』)
(6)短かく刈られた緑の芝生の上に、頭のてっぺんの赤い鶴が歩いている。/一只红顶鹤在修剪过的草地上散步。
(『一病息災』)
(7)見上げたオアフの空に、不気味な黒雲が流れている。/抬头一看,欧胡岛的上空飘着阴沉沉的乌云。
『Yahoo!ブログ』)
(8)向こうに同じ基地に向かうもう一隻の船が走っている。/另一侧也行驶着一艘朝基地方向开去的船。
(『うどんの人の巻』)
该类样态存在句的特点是首先框定一个空间场所,设为参照点“R”,随后认知主体在此空间内搜索目标物体“T”(存在主体NP)。在通过参照点搜索到目标物体,即打通心理路径后,认知主体将焦点转移至目标物体,观察其表现出的样态,再用谓语动词「ている」的形式客观描述物体的存在和样态。样态存在句的「Vている」既能表存在又能表样态的原因与句首的场所格「ニ」格有所关联。福嶋健伸(2004)和范宽(2020)都指出,较之「デ」格,「ニ」格突出了场所与存在主体的空间关系,对动词运动性的表达效果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若将例(5)改为「浅瀬で小さいお魚が泳いでいる」,则表明认知主体更想表达“鱼”的动态性,不能归入存在句。例(5)的「ニ」格正是认知主体意图用存在表达描述“鱼”的存在和“游动”这一动态样态的结果。同样,例(6)—例(8)均描述了某空间场所内具体事物的存在和动态样态,“运动方式动词”语义也未抽象化,均表达了具体的运动方式(走、流动、行驶)。因此,上述存在句都是“具象动态样态存在句”,存在主体NP为具象事物,“运动方式动词”的「ている」形表示具体事物的存在和具体运动样态。该类存在句的参照点模型可以用下图4来表示。
图4 具象动态样态存在句的参照点模型
样态存在句除了能描写具体事物的动态存在以外,也能表达“音乐”“氛围”等抽象物体的存在和样态。但该类存在句的认知方式和谓语部分与具象动态样态存在句有所区别,需做进一步分析。
(9)店内には70~80年代のソウルを中心とした音楽が流れている。/店里播放着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的灵歌。
(『鉄と日本刀』)
(10)呆れた口調の中に楽しげな音色が跳ねている。/惊讶的语气里跳动着愉悦的音调。
(『夢時計』)
(11)私の脳裏にはあの言葉が回っていた。/我的脑海里一直回响着一句话。
(『Yahoo!ブログ』)
(12)手を見ると、私の身体の中に母が生きているように思う。/看到我的手,就觉得母亲仿佛一直活在我的身体里。
(『タケノコ大臣奮戦記』)
例(9)的场所名词「店内」仍是具体空间场所,但存在主体「音楽」则是抽象事物,句中的谓语部分为「流れる」这一“运动方式动词”。该动词一般表示“水”“云”等类流体物质的运动,而抽象物体难以把握其运动方式,影响了运动性的凸显程度,需要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分析。认知主体以空间场所“店”为参照点,运用感官觉察到“音乐”的存在,且正在播放。为了表述抽象物体的动态样态,认知主体往往用熟知的、具体的概念来借以描述相对抽象的概念。而“河水的流动”与“音乐传入人耳的播放过程”具有相似性,构成了从始发域(souse)向目标域(target)的映射(mapping)这一隐喻(metaphor)现象。由此,「流れる」的ガ格名词可接续「音楽」,其动词语义从具体运动扩张为抽象运动,但未失去动态性,表示“音乐”的抽象运动样态。例(10)和例(11)的谓语部分也是如此,且场所名词为抽象空间。这说明在抽象动态样态存在句内的场所名词不仅限于具体的空间场所,也可以是抽象的空间。例(12)则稍有不同,单看该句的谓语部分,并未出现语义扩张现象。然而,从认知主体的背景知识和全句的句意看,该存在句是认知主体运用较为具体的、直观的方式来表达 “母亲仍神存我心”的抽象句式。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抽象动态样态存在句的认知方式与具象动态样态存在句有所不同,其抽象部分在场所名词、谓语部分和整句的句意表达三方面都有所表现,体现出认知主体的主观意愿。该类存在句的参照点模型为认知主体以具象/抽象空间为参照点,描述抽象物体的存在和抽象运动样态,并以“运动方式动词”的「ている」形表达。具体见图5。
图5 抽象动态性样态存在句的参照点模型
与上述两类样态存在句相比,抽象静态样态存在句更能体现认知主体在描写某处存在某物时的主观意愿。
(13)かつての築地川の川底には現在、首都高速道路が走っている。/曾经是筑地河河底的地方,现在变成了高速公路。
(『水辺都市』)
(14)細い木の格子を組みあわせた棚に、藤の蔓が這っている。/细木条构成的格子栅栏上爬着藤蔓。
(『創竜伝』)
(15)屋根を支える赤い柱の間に暗い夜空が広がっている。/支撑着屋顶的红色柱子之间是一片漆黑的夜空。
(『トロール・フェル』)
如例(13)和例(14)所示,从动词语义上看,存在句中的谓语部分并非是为了表述存在主体的动态样态,更像是只表示物体的存在。描述铁路的运动不太自然,表示藤蔓的动态生长过程也不妥当,因为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观察到这一过程。赵蓉(2019a)和范宽(2020)通过语义分析,认为当修饰线形的存在物体时,「走る」失去“运动性”,仅以“运动轨迹”的语义特点表示该物体存在的静态样态。上述针对「走る」的语义分析,但例(15)的「広がる」并不像是描述“天空的运动轨迹”,只是表示“柱子之间的范围内是一片漆黑的夜空”。这里需要对运动方式动词的“运动轨迹”作进一步分析。
山梨正明(1995)曾提出“主观移动(subjective motion)”这一认知过程。冈智之(1999:123)通过实例分析解释了这种认知过程,认为“认知主体对存在主体的心理扫描(mental scanning)的过程与存在主体的移动过程存在相似性,即发生了从‘存在主体的移动过程’到‘主观移动’的隐喻扩张。”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通过认知视角解释存在句中的“运动轨迹”这一语义。以例(13)为例,「走っている」并非表示存在主体“高速公路”的运动,而是认知主体对存在主体的心理扫描所产生的主观移动,并将主观移动产生的“运动轨迹”施加到目标物体的结果。因此,“运动轨迹”与其说是谓语与不同「ガ」格名词搭配的产物,更像是认知主体将扫描过程施加于存在主体上的结果。主观移动是认知主体描述存在物体时的主观意愿的体现,并不会改变已有的客观事物存在的样态,即客观事物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因此,主观移动产物下的「走っている」只表示“高速公路”的静态存在样态。
例(14)和例(15)的样态存在句,也是认知主体通过主观移动等认知方式,主观感知“栅栏上有藤蔓”和“柱子间是夜空”的结果。该存在句中的谓语部分突出了认知主体的主观意愿,即以“运动轨迹”的语义形式表现认知主体捕捉存在主体的主观移动,但对存在主体来说并无实义。倘若剥去认知主体的主观意愿,这类存在句可被看成与典型存在句相近的存在表现。
综上,运动方式动词构成的抽象静态样态存在句的认知过程可理解为:认知主体以空间场所为参照点,通过主观移动等认知方式,捕捉并描述该空间内存在主体的静态存在。谓语部分以“运动轨迹”的形式表现了认知主体的主观意愿,但只描述存在主体的静态样态,是一种抽象化的语义体现。其参照点模型如图6所示。
图6 抽象静态样态存在句参照点模型
通过上述对运动方式动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并不是所有的运动方式动词都可以同时构成具象动态样态存在句、抽象动态样态存在句、抽象静态样态存在句3类句式,这与动词语义和与其搭配的「ガ」格名词有关,并蕴含着认知主体的认知操作。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我们对运动方式动词构成的3类样态存在句的认知方式、谓语语义等部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绘制了3类样态存在句的参照点模型。最终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 “运动方式动词”构成的样态存在句的认知分析
最后,在认知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在3类样态存在句中的运动方式动词语义的抽象程度可存在递增现象(具象动态<抽象动态<抽象静态),这与认知主体表现出的主观意愿程度有关。此外,抽象动态样态存在句中的场所名词和存在主体可以是具体名词,亦可以是抽象名词,而抽象静态样态存在句多为具体名词,该部分还可以作进一步研究。存在句作为一种泛语言现象,在英语、汉语中都有体现,但又有所不同。如例 (13)是存在句,而中文释义并不是存在句,且我们无法沿用日语的认知方式描述“河底跑着一条铁路”。这体现了汉语存在句的认知方式存在一定差异,有待进一步地研究。
注释:
① 本文例句均来自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現代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中的『少纳言』语料库,网址: https://shonagon.ninjal.ac.jp/。本文中的日文例句的译文如无特殊说明,均为笔者所译。例句中的下划线部分为笔者为了更好地突出本文重点分析的对象所加。
② 冈智之(2001)所指的中心存在句式(「中心的存在構文」),即具备「LにNPがある/いる」这一结构的存在句,为了名称上的形式统一,本文采用“典型存在句”这一说法。
③ 冈智之(2001)所指的存在样态句式(「存在様態型構文」),即具备「LにNPがている/てある」这一结构的句式,也就是野村刚史(2004)所指的样态存在句,为了名称上的形式统一,本文采用“样态存在句”这一说法)。